警觉 一个令人警觉的信号

发布时间:2020-03-13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3月9日,美国《洛杉矶时报》公布了美国的核打击计划,国防部官员立即出面做出“解释”。从消息披露的时机,以及民间媒体和官方言论配合默契的状况看,这是否是一次预先策划的“误导性情报泄露报道”?美国政府是否想以此向世界发出一个信号:美国的全球安全战略的实施开始步入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对9.11事件后的国际安全格局的认识及对策,是否有必要做出调整和补充?
  首先,在该报告中,中国、俄罗斯等国被列入美核打击目标,居然将中国与所谓“邪恶轴心”列在一起。
  其次,美国发动核打击的门槛降低,自冷战结束后逐步缓和的核战争威胁骤然反弹,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是中国。一些国家的媒体评论说:“一旦中国进攻台湾,中国也间接受到核武器的威胁。”可见,虽然有人认为布什的核战略目前还是为反恐战争服务,但项庄舞剑之意已初见端倪,其中长期目标的指向是非常明显的。
  9.11事件后,人们一度认为,由于美国需要中国在反恐战争中的合作,中美两国首脑在上海会晤,决定建立“建设性双边合作”关系,中国总体安全形势有所改善。但现在看来,恐怕没有那么乐观。美军出现在阿富汗和中亚,在达到消灭本?拉登“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政权这个目的之外,是不是还可以被解读为要形成对中国的战略包围和对俄罗斯的遏制?
  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是,美国越来越将打击恐怖主义和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结合起来,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很可能成为美国今后动武的另一个旗号。
  中国和国际社会其他成员一道反对核扩散。但一般人更注意的是核武器向无核国家的扩散,即水平扩散,相对来说忽视了核武器的垂直扩散,即像美国这样的核武大国的核武器在质量上的提高和品种上的增加,特别是用于局部战争的战术核武器和所谓“干净的”核武器的开发。对中国和世界而言,这是威胁最大的核扩散。
  我说过9.11恐怖袭击实际上使美国坐大(《世界知识》今年第5期)。看来美国膨胀得很厉害,从对恐怖主义的反击,到对恐怖主义的主动进攻,接下来还会有什么呢?看起来胃口不小,当然,它想吃是一回事,吃不吃得下又是一回事。美国的核讹诈不明智,但增加了国际局势的复杂性。这些看法对不对,敬请《世界知识》的作者和读者赐教。
                          读者 王润钟
  
  互动起来
  
  五角大楼的《核态势评估报告》披露,自然引起中国读者的关切。因此,我们急约清华大学军备控制专家李彬博士撰文;3月11日在清华大学举行的“论坛”,也自然地与这个事态挂上了钩。同时,一些读者也对此事做出了相当迅速的反应(王润钟先生这封来信就是一个代表)。这样的“不谋而合”让我们感到欣喜。回想每当国际上出现重大事态或对中国利益产生影响的事件时,读者、作者和编者之间常常有一种心照不宣的互动,而这种互动正是这份杂志与读者因长期交流而心意相通的反映。愿我们越来越多地互动起来,愿我们的读者更多地参与到我们的工作中来。
                      ――编辑室札记

相关热词搜索:警觉 信号 令人 一个令人警觉的信号 一个非常令人警觉的信号 一个应令人警觉的问题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