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威胁,还是机遇? 工作中的机遇与威胁

发布时间:2020-03-13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二战以后,东亚地区的经济是在所谓“雁型模式”下发展起来的,即日本领着走,后面跟着四小龙和东南亚,通过资本和技术传递的链条来推动地区的经济发展。可是从90年代开始,东亚地区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日本经济结构调整失败,经济发生了停滞;1997年,东亚又发生了大规模的金融危机,使得东亚地区原有的国际分工链条被打乱。原来期望日本转型以后,能够为东亚地区提供一个不断扩大的市场,恰恰相反,日本为东亚地区提供的市场份额不但没有扩大,反而大幅度减少。2000年,它为东亚地区提供的市场份额只有11%,对东亚地区的投资也只有1.8%。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中国为东亚地区提供的市场份额大幅度上升,达到10.2%。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化必然带来经济关系的变化,人们开始注重中国发展所带来的变化,对于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大家开始感到很不适应,于是“中国威胁论”就开始出现了,但人们的认识也慢慢地在发生变化。
  东亚地区发生的结构转变对地区关系无疑会产生比较长远的影响。菲律宾驻华大使曾说,菲律宾和中国在南沙问题上虽然存在分歧,但他们绝不能让这个分歧来影响与中国的关系,因为他们经济未来的利益要靠同中国加强关系。日本首相小泉今年在博鳌论坛上第一次说,中国的发展带来的是机遇,而不是威胁。他说,当年日本起飞的时候,别人也大肆鼓噪日本是威胁,但事实证明,日本发展给东亚地区带来的是机遇和挑战。
  随着中国的崛起,将来在东亚地区可能会形成以中国为中心的辐射关系:美国的、欧洲的、日本的、韩国的投资向中国进行结构转移,外资投资形成一种扩散化,中国的经济通过外资的流入构成一种网络,中国成为一个重新布局生产、分工的网络中心,同时将其成熟技术转让出去,变成成熟技术的转让中心。
  泰国总理他信说,中国同东盟进行合作,除了可以获得经济利益外,还可以为东亚地区的稳定提供基础,为东盟和中国在国际事物中争得更大的发言权,这对中国和东盟都是有益的。
  那么,东亚国家怎样利用中国崛起的机会呢?根据国家的不同,利用的情况也不同。日本过去一直拒绝向中国转让技术,拒绝向中国投资,现在也发生了改变,因为他们看到只有中国具有两个市场功能:第一是具有廉价的劳动力,到这来投资可以降低成本;第二是其国内市场的消费潜力很大。如果拒绝到中国投资,日本就没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所以最近几年,日本向中国的投资开始增加。在利用中国进行产业结构转移方面,韩国是最快的。那么像东南亚这些欠发达国家,经济不如中国发达,没法向中国进行产业转移,他们如何从中国的发展中获利呢?他们应该加紧开拓中国的市场,利用中国的市场机会。90年代以来,特别是东亚金融危机以后,东南亚向中国的出口增长速度快于其对外贸易发展的一倍,而且像电子类产品,中国从东南亚进口的增长幅度每年都是30%以上,东南亚增加的出口产品份额都纷纷涌向中国市场,这也是中国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一个很大的背景。所以从去年下半年以来,东盟领导人不再谈“中国威胁论”,而是认为中国的崛起是挑战和机遇。▲

相关热词搜索:机遇 威胁 是威胁,还是机遇? 机遇与威胁 优势机遇与威胁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