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波族”的时尚秀] 30一40一50岁女装外套

发布时间:2020-03-13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亦“布”亦“波”的“布波族”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路媒体纷纷抢注五花八门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概念、新词语,惟恐落于时尚之后。而作为媒体受众的我们则常常被狂轰滥炸的新名词搅得眩晕,刚刚消化了前一个,后一个又接踵而至。比如,我们刚刚搞懂什么是雅皮、白领、金领、小资、新新人类,等等,又冒出一个什么“波波族”,乍一听还真有点不知所云。惟恐别人笑自己老土,于是急搜资料,才知这“波波族”乃应正名为“布波族”,即“布尔乔亚+波西米亚”的意思。且不管它到底所云何物,字面上一澄清,心里踏实了许多。只是“布波族”叫起来过于严肃,倒不如“波波族”显得可爱和时尚。
  其实,“布尔乔亚+波希米亚”(bourgeoisbohemian)的用法在英文中早已有之,不过,过去常常用做贬义。BOBOS这个缩略语是美国作家大卫?布鲁克斯发明的,因他于2000年出版的《天堂中的布波族――一个社会新阶层的崛起》一书的发行而广为流传。布尔乔亚和波希米亚,一个严肃保守、循规蹈矩、追求事业成功和生活富裕,一个蔑视习俗、崇尚反叛、宁可生活潦倒也不愿受社会的桎梏。两种对立的文化运动,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两类人南辕北辙,怎么会被糅合在一起,构成“布波”这个单一的名词,用来界定一个社会群体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暂且不谈,先追溯一下“布尔乔亚”和“波希米亚”这两种文化的渊源。
  布尔乔亚,谁都知道,就是资产阶级。但布尔乔亚文化,却代表了一种文化品位。布尔乔亚文化于18世纪前后流行于欧美,代表了商人阶级、社会精英们的品位。这个阶级的人相信教养和自我提升。他们偏好干净、古典的风格,对华丽俗气的巴洛克风格不感兴趣;他们的行为举止值得敬重,既不堕落也不奢华;他们头脑灵光,但又不聪明过头;他们衣着考究,但是偏好淡雅的色彩;他们喜好精致的事物,但是又不过分崇尚高贵和奢侈的派头;他们希望自己看起来能够比劳动阶级更有文化教养,但却不像那些传统的贵族挥金如土、讲究派头。因此,他们又被称为中产阶级,亦是因为他们偏好的正是不走极端的中庸之道。
  波希米亚原是中欧一个古代地名,位于今捷克一带。波希米亚人聚族而居,追求自由、不受拘束、热爱艺术,一些欧洲知识分子和艺术家们常以“波希米亚人”自诩。波希米亚文化是指18世纪末在巴黎兴起的由作家、艺术家和激进分子公开反抗资产阶级和布尔乔亚品位的主流风潮。19世纪30年代,憎恶布尔乔亚成了大部分作家和知识分子的共同情感。他们崇尚创意、想像力和灵魂,喜欢新奇的事物,喜欢标新立异。实际上,波希米亚风潮只是浪漫精神的体现,其追随者们建立起了一个迥异于布尔乔亚的生活世界。或许这个世界在经济条件上永远居于劣势,不过在心灵和想像力两个层面上却不落人后。正如有人所说,做庄严的流浪者胜过做富裕的臭虫。所以,“波希米亚生活”应运而生。
  法国知识分子建立了我们现在都很熟悉的生活方式,敏感不羁的灵魂聚集在杂乱龌龊的都市社区里,创造了艺术社群和艺术运动。在这些地方,诗人和画家享有比银行家和企业总裁还高的地位。当时的代表人物福楼拜在写完《萨朗波》这部小说后,曾预言这部书将会“激怒布尔乔亚,让敏感的人震惊”。这句话被视为布尔乔亚和“波希米亚人”之间战争的呐喊。之后的年代里,这两个阵营一直没有停止过对抗。20世纪50年代,布尔乔亚高唱凯歌;而60年代,“波希米亚人”又再度夺标;七八十年代,布尔乔亚又开始反击,而且对抗已经从自我意识的境界逐渐提升到政治意识的对立。但是,即使在布尔乔亚和“波希米亚人”冲突最为激烈的时候,人们仍然梦想在这两者之间找到某些平衡,这造就了后来不偏不倚的“布波族”。
  
  住进了布尔乔亚的巢穴,注入了波希米亚文化的感性,同时也软化了波希米亚人的态度
  
  布鲁克斯认为,“布波”文化是“婴儿潮”中出生的那一代人的最后的栖息地。在那一代人出生的时候(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美国社会仍然由独立前从英国来的新教徒的后裔瓦斯普(WASP,盎格鲁-撒克逊白人清教徒)所主导。60年代期间进入大学的“婴儿潮”一代不满于社会现状,同瓦斯普所代表的一切价值观念对着干。瓦斯普代表的布尔乔亚们生活富裕,于是激进的波希米亚分子就拒斥物质主义;布尔乔亚们重视礼貌,学生领袖们就粗鲁无礼;布尔乔亚们道貌岸然,学生们就故作放荡。
  但是,信息时代的来临使教育和富裕直接挂上了钩。“婴儿潮”一代的许多人在大学里自认是反物质主义者,现在却因得到公司的优先购股权而腰缠万贯。另外,新型的信息经济使人们可以既赚大钱,又继续保留反叛社会习俗的态度。在今天这个知识和创意至少与自然资源和金融资本有着同样的经济价值的时代,信息的无形世界和金钱的物质世界合为一体,“知识资本”和“文化产业”这类跨越性的概念应运而生。成功发达的人就是那些可以把创意和情感转化成产品的人。这些高学历的精英们一只脚踏在波希米亚的创意世界中,另一只脚则踩在布尔乔亚的市场世界中。
  在文化界人士激烈争论60年代反叛社会、蔑视权贵的嬉皮文化和80年代利欲熏心、唯利是图的雅皮文化孰优孰劣的时候,美国精英们已经把这两种文化的态度和生活方式有选择地接纳下来,并自称“布尔乔亚的波希米亚人”,取两者的第一个音节,结果就是“布波族”。他们事业成功,生活富裕,同时偏好反社会和反文化主流的思想和艺术品。他们热衷于工作,又讲究实用性的享乐主义,拥抱新奇的文化,喜欢刺激的事物,对性爱、道德等问题均持开放宽容的态度,融合了布尔乔亚的自我控制和波希米亚的解放。在消费方面,他们抛弃体面、奢华这种过去的商品价值标准,崇尚自然,返璞归真。新精英阶级鄙视所有过去用来恭维旧精英阶级的名词,如:细致、优雅、体面、端庄、富有、奢华、高雅、华丽、尊荣、雄伟等,相反,偏好另一组彰显不同气质和精神的词汇,如:真实自然、温暖、简朴、诚实、有机、舒适、手工、感性和真诚等。可以说,“布波族”住进了布尔乔亚的巢穴,注入了波希米亚文化的感性,同时也软化了波希米亚人的态度。
  
  “说话像嬉皮,做事像雅皮,痛斥物质主义,却尽情享受各种奢侈”
  
  然而,他们所谓的“返璞归真”是要有雄厚的财力做基础的。让我们看看“布波族”消费的七大特点吧!一、他们认为,只有俗气的暴发户才将大把的钞票花在奢侈品上,有教养的人只会把大笔的钱花在必需品上。比如,花几百元买顶级登山鞋是可以接受的,但花同样多的钱去买搭配正式服装的顶级名牌皮鞋则是粗俗的。二、花大把钞票在任何有“专业品质”的事物上百分之百可以接受,即使这些东西和他们的专业一点关系都没有。比如,他们只是偶尔才动手除除花园里的杂草,但却要去专业园艺店里买昂贵的锄头。三、在细节上实行完美主义,包括对门把手的周到设计。四、原始质地最为重要。他们喜欢原始的质地,也就是说,对“布波族”而言,粗糙意味着真实和美德。五、他们摆出一副略低一筹的姿态,故意置买仿古或仿旧的家具。六、他们会在简单的事物上建立更精致的品位,花大把的钱购买从前很廉价的物品,如把钱花在高档农产品上。七、喜欢的商店是那些可选产品超乎其所求的,并且不关心价钱等俗事。对他们而言,折扣是没有吸引力的。从以上七点,我们可以看出所谓“布波族”是个什么“东东”了。难怪有人对“布波族”发出了讥讽,“布波族说话像嬉皮,做事像雅皮。他们痛斥物质主义,却尽情享受各种奢侈”。
  “布波”文化把布尔乔亚和波希米亚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调和为一,其间必然做出许多妥协,尤其是在涉及宗教、道德这类精神层面的问题上。有人认为,这种“抹稀泥”不可避免地造成思想的衰退和浅薄。
  或许我们也可以认为,研究文化的人总喜欢以现有的概念去框定某一种事物、某一种运动、某一种潮流,人为地进行划分。所谓“布波族”本身并没有自认为是秉承了布尔乔亚和波希米亚的衣钵,或许他们根本不该叫做“布波族”。他们不过是某些地方像布尔乔亚,某些地方又像波希米亚人;有些“布波族”比较偏向布尔乔亚那一边,有些则比较偏向波希米亚人一方。其实,当你看着这个新权势集团的一些代表人物时,如盖茨、戈尔、小布什,等等,你会认为,他们两者都不是,他们只是他们自己,他们身上都拥有一股混合了20世纪60年代的叛逆和80年代成就的特质,他们是这个新时代产生出来的新的阶层、一个新的群体。他们因成功而富有,因高学历而思想敏锐,为避免自己的灵魂被铜臭一点点吞噬而失去自我,于是极力维护最后一块灵魂自由的角落。或许有人是为了标榜自己不是富有的白痴或贫穷的富翁,所以他们的有些行为看上去像在做秀,秀给自己看,也秀给世人看,而他们心中的矛盾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现在,源于美国的“布波”文化潮已经涌入世界其他国家,包括我国。不过,作为文化的舶来品,它在中国脱离了原产地美国的历史渊源,因而去除了形而上的内容,只剩下了表面的形式――生活方式,但多少有点走样。北京某房地产公司甚至以“布波族”为推广概念,举行营销活动,可购房者并不都是“布波族”,其中有些人恐怕对什么是“布波族”尚一头雾水。但是,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中国“布波族”的生活因此简单了许多。努力工作,尽情享受,贴近自然,以疯狂昂贵的方式净化心灵,“布波”文化的这些特点与许多人的志向不谋而合,因此自然受到有经济能力的白领阶层的喜爱。不过,大千世界,人各不同。在此,想套用一句话,时尚就像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人们应当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应刻意迎合流行的生活方式。否则,只顾盲目地追求生活方式的潮流,一会令自己并不舒服,二会连自己是谁都不清楚了,成为地地道道的做秀,那还有什么生活的乐趣可言呢?▲
  

相关热词搜索:时尚 布波族 “布波族”的时尚秀 的时尚秀 异域美女时尚精品时装秀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