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炮一响黄金万两 枪炮一响,黄金万两?

发布时间:2020-03-13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有人认为,美国对伊动武在于刺激陷于衰退的美国经济。另有说法认为,美伊战争将会拖累经济的增长,对美国经济不利。那么,究竟如何看待战争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战争对谁有利?又对谁不利?为此,记者采访了社科院张宇燕和李向阳两位研究员。我们不妨看看他们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
  
  
  战争对经济带来动力还是压力
  
  张宇燕:●战争对经济的影响是个经验问题●战争对经济的影响很难将之分离出来●我们现在所享受的一切物质文明都和战争有关。●战争对经济的影响还涉及对财富的计量问题。
  
  战争对经济的影响,目前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就这个问题可以分成两类:一类认为它是一个理论问题;另一类认为它是个经验问题。理论问题可以通过逻辑建立模型推导出来。经验问题则是根据人们过去对不同规模战争的经历,总结出一些经验,战争对经济的影响是什么。我大致认为,这个问题不是理论问题,它是个经验问题。可是根据人们对战争的经验,又恰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相互矛盾的结果。比如说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战争耗费了美国1940年GDP的130%,可是正是这场耗费巨大的战争,才是最终把美国从1929年-1933年经济大危机中给拖出来的真正力量,它对美国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以至于到了二战结束时,美国的失业率从1938年的17%降到了0%,接近充分就业,通过这场战争,美国真正成为世界的第一大强国。但是由此我们不可以简单地得出结论,说战争对经济总是起着积极的作用,因为事情要复杂得多。越南战争便是一个最直接显而易见的反例。可以说是越南战争导致了美国经济走入滞胀(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所以战争对经济的影响究竟是正面还是负面?对此我实在是没有把握。这或许是我就战争与经济之间关系问题的最一般的回答。
  虽然战争对经济的影响难以把握,应该承认,战争对经济的影响肯定是有的,且影响的深度和广度,又是与战争规模的大小和持续时间成正比的。
  然而如何才能把“战争要素”从众多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中分离出来?据说,美国有位著名的国防经济学家贝努瓦,他经过分析后得出了结论:军费越多经济增长速度就越快!可是,究竟是军费增长导致了经济增长速度加呢?还是由于良好的经济状况为军费增加创造了条件?而导致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的原因众多,包括投资和储蓄水平,市场规模扩大,制度创新,新科技出现等。究竟如何判断是战争因素,还是其他的因素在对经济增长起作用?分解要素剥离上的困难,一方面造成了不同人之间对战争影响力估算上的巨大偏差,另一方面也表明我们现在还没有一套公认的或权威的分析工具,来对战争的经济后果做出有说服力的、精确的判断。
  虽然我们现在很难就战争对经济的影响作出判断,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我们所享受的一切物质文明都和战争有关。电、计算机,飞机、卫星、核能的发明与利用,以及我们现在广泛使用的互联网和一些生活用品如圆珠笔也都是战争的产物。看来,整个世界经济的繁荣、福利水平的提高都和战争不无关系。
  战争对经济的影响还涉及一个问题就在于对财富的计量问题。战争虽然促使对军工产品需求的增加,以及与军工有关部门就业和收入的增加,但是由此带来的需求增加而创造出来的财富又是在于对财富的破坏。比如军工部门生产出来的武器虽然也增加了本国的GDP,但是它的用途却在于破坏别国的GDP,这里就存在着一个悖论;战争确实促进了一些国家经济的增长,就业的增加,但是它增长的GDP却是以损害别国的GDP为代价!而国际机构在计算全球GDP时,武器和它所摧毁的对象,竟然被不加区别地加总到一起!
  
  李向阳:●影响经济增长的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内生因素,像经济周期,另一类是外生因素。战争很显然属于后者。●虽然战争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时很大,但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本上是一种外生扰动,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周期的走势。
  
  我同意战争对经济的影响是个经验问题。说起战争对经济的影响,首先涉及战争规模问题。二战之所以对美国经济有那么大影响,是由于战争的持续时间和支出规模都是过去200多年来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另外战争发生的时机对经济的影响也很大。如果在经济繁荣期发生战争,那么它对一个国家经济的负面作用会更大一些。反之亦然。二战发生时,美国尚未走出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泥潭,那时面对的主要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而这时战争恰恰对经济提供一种外部的需求,客观上对经济起到一种拉动作用。同样,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也起到了强烈的刺激作用,以至于到了一战结束后的1920年~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段黄金增长期,有人甚至将这段时期称之为“新时代”,这和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的持续增长的情形非常相似。
  但是,战争对经济的正面作用有时会转化为负面作用。二战以后,美国经济出现了六个增长周期。第一个是杜鲁门增长周期,第二个是肯尼迪与约翰逊周期,第三个是尼克松周期,第四个福特与卡特周期,第五个是里根周期,第六个是老布什与克林顿周期。在这六个增长周期里面,我们可以发现杜鲁门扩张期对应的是朝鲜战争,肯尼迪与约翰逊周期对应的是越南战争。研究表明,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对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扩张期的延长起到了相当大的刺激作用。和朝鲜战争有所不同,越南战争持续的时间很长。越战的前几年,战争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很大,可是到了后来,由于军费开支而带来的财政赤字的加大就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沉重负担,刺激了通货膨胀上升,再加上石油危机的冲击,最后就导致了美国经济出现了滞胀。这时,战争对经济的影响又变成了负面的。
  在美国战后这六个扩张周期当中,持续时间最长的就是布什与克林顿周期,持续了40个季度,第二个是肯尼迪与约翰逊周期,持续了35个季度;第三个就是里根增长周期,持续了31个季度。在这三个较长的扩张周期当中,有两个都对应的是战争或准战争(在里根扩张期内虽然没有发生直接战争,但是由美苏冷战对峙的产物“星球大战”计划所产生的效应甚至比战争还要强)。可以看出,战争对美国经济的刺激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二战以后的战争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与经济所处的周期阶段同样有很大的相关性。朝鲜战争的终结把美国经济送入了衰退,可是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已经连续增长了14个季度。很多人认为,1991年的海湾战争把美国经济拖到了低谷。可是第一次海湾战争爆发时,冷战已经结束,里根增长周期已经持续了31个季度,那么这时突然来了一场战争,你说是战争将经济带入低谷也好,还是经济周期规律作用的自然结果也好,客观上表现为这场战争把美国本来应该开始走下坡路的经济推入了衰退。所以战争对经济的影响与经济周期所处的位置很有关系。
  
  针对一些流行说法,认为现代战争与以前不太一样了,由于IT产业迅猛发展,军工产业很难再对其他相关产业起到拉动作用。这种逻辑的说服力不大。现代所谓“无伤亡”战争实际上更强调使用先进技术,如电子技术、航空技术、生物技术、通讯技术等。像波音公司,它既是世界最大的民用飞机制造商,又是最大的军用飞机制造商。战争对美国高技术发展的带动作用是非常直接的。之所以影响程度没有以往那么大,主要还是战争的规模较小。
  战争对经济的影响还涉及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有时候,短期影响可能是个负面的,例如战争导致财政赤字增加、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下降、股市下跌,汇市下跌、石油价格上升,但是政治家考虑的可能还有一些长期影响。比如目前对伊拉克的战争如果顺利的话,美国对中东地区的控制,对石油的控制就会加强。再有就是这场战争发生在欧洲的家门口,欧洲对中东地区石油的依赖程度远高于美国,国际投资者就可能不再相信欧洲是一个安全的避风港。客观上这就相对降低了欧洲市场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提高了美国市场的吸引力。过去二十年间,美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对国际资本流入的依赖程度大幅上升。可是去年,美国资本市场爆发了大规模的公司造假丑闻,加上恐怖主义的威胁,国际资本出现了撤离美国市场的迹象。很显然,如此发展下去,对美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将构成威胁。如何吸引国际资本的回流事实上已经成为实现美国经济复苏的重要任务。如果伊拉克战争使欧洲市场的相对吸引力下降,国际资本重新流入美国,那将会重新确立美元的强势地位,维护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功能,从而对美国树立长期经济霸权又是很有作用的。不管美国决策者在做出战争决定时是否明确考虑战争的这些长期效应,但它们都有可能成为战争的实际后果。
  总体来说,战争对经济的影响涉及战争的规模、时机和经济的增长周期等诸多因素。战争的成本相对来说容易测算,但战争的收益就很难估量了。战争对经济的影响还是一个外生变量,经济增长有自身的周期,战争只能提前或延缓经济周期高潮或衰退的到来,影响经济增长的短期走势,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周期的中长期走势。
  
  
  战争中谁人受益,谁人受损
  
  张宇燕:●一场战争总有人受益,有人受损,战争类似一种零和的博弈。
  
  在讨论战争与经济关系问题时,战争过程或结果的好坏利弊是相对于谁而言的。我在这里所说的“谁”,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国家,其二是指利益集团或代表集团利益的个人。
  任何一场战争总有国受益,有国受损。至少从短期看,战争是一种零和博弈。一百多年前中日甲午战争的损益就很能说明问题。作为战败者,满清政府割地赔款,其数额之巨,竟高达日本当年财政收入的八倍,以致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日本作为惟一的一个成功赶上并步入发达国家行列的国家,其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随战争胜利而来的赔款。从二战后丘吉尔提出“铁幕”到柏林墙倒塌,东西方之间近半个世纪的冷战,给苏联的经济政策和产业结构留下了深深的军工烙印,并埋下了苏联解体种子。作为冷战的一种“溢出效应”,美国和西欧向其盟友开放市场和扩散技术,亚洲许多国家都或多或少地搭上了冷战的便车,成为了所谓“新兴工业化经济体”,这颇有点儿“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味道。战争对某国经济的积极作用往往以给别国带来消极影响为代价。
  
  国家是由人组成的,因此战争对经济的影响说到底,还是对生活在特定国家内的个人或由个人集合而成的利益集团的影响。
  上个世纪60年代初,在告别演说中,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就曾经郑重地提醒他的国人,要警惕实力巨大的“军工综合体”。以今天的眼光看,冷战从某种意义上讲便是它们的“杰作”,因为它们从中获益巨大。海湾战争的枪声还没打响,可这些军工综合体就已经开始财源滚滚了。由战争威胁而引发的石油价格暴涨,虽说对绝大多数美国人来说是福利损失,但美国所有与能源有关的公司都会从中受益。当五年前石油价格跌到10美元一桶时竟然有国会议员大声疾呼要制止油价下跌,因为长此以往美国国内的石油产业就会消失,从而危害美国的“战略能力”或“国家利益”。
  我倾向于认为,一国的对外政策主要取决于各利益集团间的讨价还价,以及决策者对短期和长期利益的评估与偏好。据说现任美国政府决策层中,就有相当一部分官员在财务上与能源产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某些参与决策者本人就曾担任过能源公司的CEO,至今还持有价值数十万美元的某家能源公司的股票。
  伊拉克战争的爆发,势必让人联想到,某些中国学者认为如果美国速战速决并成功地控制了中东石油,那便对中国不利。考虑到中国对进口石油依赖程度日益提高,这确实是个迫在眉睫、无法回避的问题。
  石油问题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我们买得起买不起的问题;二是我们买得起但人家卖不卖给我们的问题;三是我们买得起也有人愿意卖但我们运不运得回来的问题。我大致觉得中国是买得起石油的。长期过高的油价虽然是美国石油产业梦寐以求的事,但这又会大大地损害其他一些严重依赖石油产业的部门的利益。这里,汽车制造部门就很典型。
  当然油价也不可能长期保持在低水平,过低的油价同样也会损害美国的能源产业利益,因此我认为,即使美国真想要控制中东石油的供应,其基本目的也是在于把石油价格稳定在一个可接受的水平上,只要中国的经济能够保持长期稳定快速的增长,我们就买得起石油。
  买得起就一定能买得到吗?我觉得答案基本是肯定的。世界石油市场上的供应者除了中东以外还有其他国家或地区,比如俄罗斯和中亚。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一个有支付能力的强大买主,其市场权力是很大的。人们常说地区主导国家。我看所谓主导与否,就在于你是不是一个大的买者,是不是大市场。只要中国逐渐成为一个强大的、有支付能力的买者,卖者就不敢轻易得罪。即便是美国掌握了世界上大部分的石油资源,难道它还会将石油藏起来不卖?相对于前两个问题,我更看重运输问题。在紧要关头,最薄弱的环节恐怕还是管道和航线。▲
  

相关热词搜索:枪炮 一响 黄金 枪炮一响,黄金万两? 什么一响黄金万两 黄金万两花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