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国的收获】

发布时间:2020-03-15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5月24日~25日,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与美国财长盖特纳等10名内阁官员带领200多名美国官员和顾问参与了此次对话。这样的豪华阵容与年初双方因售台武器问题而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形成了鲜明对比。有媒体评论,中美关系华丽转身。
  在战略层面,本轮对话所透露出来的积极信息显得非常有限,与其谈判时的豪华阵容似乎有些不相称,因此在对话结束后,一些外电纷纷质疑中美之间的和解,认为双方更多的是在作秀。从本轮谈话的成果来看,主要都集中在经济领域。从中国的立场来看,美国在中国最为关注的几个问题上――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中国企业在美投资的公平待遇等问题上做出了积极承诺,此前曾被热炒的人民币汇率问题则未成为会谈重点。本文将目光聚焦在了这次对话的积极层面,看看这些成果是否具有的实际意义。
  ―编者手记
  
  承诺市场经济地位有伏笔
  
  在本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方对于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表态积极。双方承诺致力于构建更加开放的全球贸易和投资体系,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美方承诺,将在贸易救济调查中,认真考虑并给予提出“市场导向行业”申请的中国企业公正、合理的待遇,并通过中美商贸联委会,以一种合作的方式迅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根据中国加入WTO的商榷结果,所有WTO成员国将不能晚于2016年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但是,到目前为止,包括美国、日本及欧盟等全球3/4的“高收入经济体”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中美双方关于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谈判始于2004年,原本估计一两年就能完成的谈判一拖就是六年。在中美贸易谈判中,美国一直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作为很重要的一张牌。“市场经济地位”最重要的意义,并非对一国总体经济体制做出判断,更多体现在解决贸易纠纷时的“技术适用”。是否被承认为“完全市场经济”,直接决定了中国出口企业面临反倾销诉讼时的境遇。
  一些国家的反倾销法规定,对涉嫌倾销的“非市场经济国家”的企业,可采用第三国(替代国)的市场价格来计算其产品的“正常价格”,而不按企业所在国产品的实际成本计算价格。由于替代国产品制造成本往往高于中国企业,在反倾销诉讼中,中国企业极易被贴上“倾销”标签。如在中美彩电反倾销案中,美国选择印度作为替代国,而印度彩电的平均原材料价格是中国的六倍,这直接导致中国彩电生产成本被高估,致使中国在应诉中处于不利地位。
  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美国是每年对中国企业发起反倾销诉讼最多的国家之一,如果美国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将对其他国家产生极大的示范效应,这也是中国政府特别重视与美国谈判的原因。自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以来,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目前,全世界1/3的反倾销案件针对中国。由于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未解决而引发的贸易摩擦已经耗费了中国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使中国的出口面临障碍,并给“中国制造”和中国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对中国来说,解决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将大大有利于解决未来的贸易摩擦。美国此次表示要“迅速”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释放了合作的善意。在关于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达成共识,对中美双方都有好处。
  然而,美方此次的表态虽有进步,但并不意味着美国将很快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在此次对话中,中方提出希望美国就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从对话结果看,美国似乎做出了承诺,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美国是要以“一种合作的方式”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就埋下了伏笔,意味着美国在这一问题上会对中国提出要求。而且,目前要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确实难度很大,因为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就意味着承认中国的开放,反倾销调查不能再使用“第三国价格”作为参照,反倾销立案条件明显提高,从而会损害美国国内很多企业的利益。此外,美国通过立法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需要过国会这一关,美国国会在这一问题上将会对中国提出很高的要求,比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汇率应该市场化、资本项目应该开放、价格形成机制尤其是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也应该市场化等。有专家认为,美国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在两三年内都不太可能实现。美方不少人士倾向于按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达成的协议,在2016年让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自动“转正”。
  
  中国对美投资环境是否从此改善
  
  在本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双方重申继续致力于推进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增强投资的透明度和可预见性,美方表示欢迎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外国投资,承诺给予中国企业公正待遇,美方确认,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有关程序遵循透明和严格的法定时限,确保为所有外国投资(无论其来源地)提供一致和公平的待遇,并将继续努力澄清相关审查程序中的关键定义和概念。美方欢迎外国资本投资于美国金融业,承诺对中资银行、证券和基金管理公司适用与其他国家相同的审慎监管标准。
  目前,中国对美投资相对较少,不成功的案例多。中国对美投资屡屡受挫,与中国30多年来热情欢迎和优惠美方投资形成鲜明对比。来自中国的投资在美国一直是敏感话题,对于中国资本的流入,尤其是主权财富基金和中国企业对美国知名企业的并购,不断引发疑虑与不安。不但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公司未果,华为收购3Com公司也遭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否决。2007年5月,尚未正式挂牌的中投公司通过下属的建银投资,出资30亿美元入股美国私募基金黑石集团,购买了该集团10%的股份。对于中投公司的成立,美方承认“中国将努力模仿诸如迪拜和新加坡的国有投资公司的做法在海外进行股权投资。人们不惧怕其他国家,但惧怕中国。建议中国不加声张地在对冲基金和证券领域投资。如果像黑石这样的投资太多的话,就可能成为政治问题”。可见,这些案例的背后是美国敏感的政治生态,美国将企业行为政治化已成为中国对美投资面临的重大障碍。
  虽然美方在此次对话中就这一问题做出了积极表态,但在对待来自中国的投资的审查方面,还是面临美国政府和国会的双重屏障。即使白宫承诺欢迎来自中国的投资,国会的各种委员会依然可以对中国投资提出各种审查要求。因此,中国企业在美国的投资环境短期内仍难有实质性改善。
  
  人民币汇率问题为何未成对话重点
  
  在此轮对话前,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各方广泛关注的话题,美国多家媒体曾预测,人民币汇率问题将成为对话重点。然而,在对话中,美国在公开场合表现低调,人民币汇率问题被最大限度淡化,被媒体称为“静悄悄的对话”。在会谈后公布的文件中,甚至没有提及人民币汇率问题。对话中,美方表示将尊重中国汇率制度自主权,而中方也重申将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尽管这一共识并未超出此前预期,但仍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中美两国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紧张关系已趋于缓和。
  中美双方在本轮对话中就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低调表态,预示着人民币升值时间点可能会向后推迟。近期,由于欧洲债务危机愈演愈烈,人民币实际汇率短期内已大幅上扬;与此同时,通货膨胀压力抬头使得中国更须防范人民币升值带来的热钱流入问题,因此人民币放弃钉住美元政策的时间窗口可能会推后。英国巴克莱资本发表分析报告称,欧元走软以及经济下行风险加大,使得“中国在短期改变汇率政策的可能性大幅下降”。
  然而,美国并未放弃炒作人民币汇率问题,因为人民币汇率问题实际上是美国国内政治中的一个命题。一方面,面对巨额贸易逆差,美国政客必须对民众有所交代,人民币汇率从而成为“替罪羊”;另一方面,在经济上,美国有了人民币汇率问题这根“大棒”,就可以迫使中国在其他方面做出让步。可见,人民币汇率问题是美国的一个筹码。实际上,美国政界很清楚,人民币汇率并不是造成美国巨额贸易逆差的主因。在这一问题上,美国国会扮演“白脸”,奥巴马政府扮演“红脸”,是为了在中美外交博弈中牟取最大利益。虽然近期人民币汇率问题不会再成为中美关系的热点,但不排除在“合适时机”美国重新炒作这一话题。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中国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这一问题不解决,就会一直成为美国的筹码和工具,被美国周期性地加以利用。

相关热词搜索:中美 第二轮 中国 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国的收获 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 中美经济战略第十一对话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