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金来来往往的足迹_西瓜足迹全球版

发布时间:2020-03-15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欧债危机、美债危机的阴影下,全球经济形势充满不确定性,全球资金流动方向更是扑朔迷离。   全球资金流向,既是全球经济金融形势的晴雨表,同时也受到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和相关政策的影响。其中最活跃、影响较大的是资金在全球金融市场之间的流动,一般称之为游资或热钱,不易把握;而直接投资时间长,具有投入刚性、流动性相对较小的特点,影响相对较小;银行信贷则介于两者之间。游资或热钱的流向常常会影响直接投资和银行信贷资金的流向。
  全球资金流动的目的可归为两类:一是避险,二是追求高收益。就避险而言,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偏好低风险的国债,尤其是美国国债;二是偏好避险货币,如通常所说的美元、日元和瑞郎。就追求高收益而言,也分为两种形式:一是追求高收益高回报资产,如股市、大宗商品和房地产等;二是追求高收益高回报的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和快速成长的新兴市场国家(如东南亚国家)的资产。因此,全球资金流动就是资金在资产之间和国家之间的流入和流出。
  当全球金融风险或经济周期性衰退风险上升时,资金往往从高收益高风险资产(如股票、大宗商品等)转向低收益低风险资产(如国债、存款等);当全球金融风险下降或经济周期性繁荣时,资金往往从低收益低风险资产转向高收益高风险资产。类似地,当一国或地区金融风险上升、经济周期性衰退风险加大时,资金往往流出;当一国或地区金融风险下降、经济周期性繁荣时,资金往往流入。但是,对于避险货币而言,全球金融风险越高,资金流入避险的可能性越大。
  资金的流动能充分体现在资产价格上,过度流动则可能导致一些经济体陷入危机。当资金流出某类资产时,该类资产的价格必然下降;而当资金流入某类资产时,该类资产的价格必然上升。当资金流出某经济体时,其资产价格必然下降,货币汇率面临贬值压力,极端者可导致货币危机,如1997~1999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当资金流入某经济体时,其资产价格必然上升,货币汇率面临升值压力,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和过度繁荣,最终导致泡沫破裂,如美国1996年始的经济繁荣和科技繁荣,以及后来的高通胀和科技股泡沫的破裂。
  国际资金的流动除了受到避险和追求高收益的影响外,还受到美国汇率操纵的影响。全球金融危机下,美元的升值是因为避险情绪上升而使资金流入美国国债市场导致的。
  事情并不止于此。在美元霸权确立后,美国周期性地根据国内情况实行对自己有利的美元升值或贬值策略,最终操纵了全球资金流动。在第二次石油危机中,面临着严重的通胀,美联储大幅加息,将名义目标利率提高至20%,导致美元大幅升值,而拉美国家拥有大量的美元外债,自身的经常账户盈余和新借外债远不能偿还其对发达国家美元债务的本息,因而在1982~1983年陷入货币和债务危机,使拉美几十年的发展成果毁于一旦。1996年美国宣布实行强势美元政策,美元走强,资金从东南亚国家流入美国,导致1997~1999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使亚洲国家的经济成果受到严重损失。
  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以来,美欧银行爆发了严重的流动性危机,在美欧政府和IMF大幅救助的情况下才稳定了局面,美元大幅升值。为了应对全球金融风暴,以美联储为首的欧美日发达国家央行大幅降低利率,并实行大规模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全球资金极为宽裕。陷入困境的欧美金融机构展开了大规模的套利交易,即从银行拆借出低息美元,投资跌入谷底的大宗商品市场和股市,从而获得了巨额收益,帮助它们渡过了难关。
  2011年美国国会为提高债务上限的争论、经济复苏较弱和欧洲债务危机扩展时,发达国家金融机构的资金从大宗商品市场和全球股市流出,流入美国国债。受到标普下调评级的美国国债,其收益率不升反降,美元也有一定幅度的升值,而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大幅下降,新兴市场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股市大幅下降,欧元、澳元和英镑等货币也大幅下降。新兴市场货币贬值,其央行不得不动用外汇储备干预市场以稳定货币汇率。
  尽管美联储目前宣布将维持零利率政策至2013年,但是,当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开始复苏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可能早于这一时间。随着全球金融风险的上升,尤其是随着美元的反弹,新兴市场国家正在面临着资金流出、货币大幅贬值和股市大幅下跌的美元套利交易结束的冲击。中国出口有受到冲击的可能,通胀压力会有所下降,不排除央行货币政策有适度放松的可能,但金融市场会较为动荡,尤其是要防范香港特区的金融市场受到冲击。

相关热词搜索:来来往往 足迹 资金 全球资金来来往往的足迹 身边的人来来往往 来来往往的车辆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