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X工厂在青岛]农村包销路的加工厂

发布时间:2020-03-16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2008年1月12日,青岛刚刚下过一场大雪,胶州湾天寒地冻,两个来自中国南方的记者围在丽东化工厂的门口,希望能进去联系采访。自从厦门PX事件以来,中国各地的化工厂尤其是PX工厂都成了记者们关注的焦点,这个躲在胶州湾里已经悄悄生产了半年多的韩国PX工厂也没有例外。
  工厂里负责媒介联络的领导听明白来意后,毫不犹豫将记者都堵在门外,这家韩国人控股的企业给出的理由是“贵国有规定,媒体不得异地监督”。
  投产还不到一年,丽东化工厂已经受够了当地人的不信任。在组织的两次社区讲解中,工程师耐心的解释总是被愤怒的居民打断,人们根本就无心听他介绍工厂的工艺有多先进,监控措施有多严密,而只是高声质问:“没有毒的话,为什么不在你们韩国建,而跑来污染中国?”面对这些无法回答的问题,韩国工程师只能是一个劲儿鞠躬。
  丽东化工厂是一个投资5.44亿美元的庞大项目,为了拉到这个项目,青岛市政府努力了近10年。但如今,人们对于经济发展和工业建设已经不再抱有一致的看法,这个每年给青岛带来大笔利税的工厂遭到当地居民的敌视,他们给国家领导人写信控诉,跑到工厂门口静坐,还试图请律师来起诉化工厂“要么让韩国人和他们的工厂走,要么把我们搬走。”住在化工厂斜对面的老居民冯玉泉就是一个态度坚定的反抗者。
  
  但是,在当地政府刚刚颁布的拆迁计划中,没有人提及化工厂周围的5个小区、幼儿园、敬老院和中学,至少在未来的5年内,他们仍将与相隔不足千米的PX工厂比邻而居。
  
  黄岛荒凉
  
  乘汽艇从胶州湾东岸到西岸,用不了15分钟,但是,一登上西岸的黄岛码头,却像来到另外一座城市,青岛的美丽似乎瞬间蒸发了,这里井架密布、高炉林立,蒙古包一样的巨型储油罐占据了大半个海岸线,与东岸的碧海蓝天形成了鲜明对比。你很难想象,这里也是美丽的青岛。
  正在建设的大炼油厂区是海岸线上最壮观的建筑,“3万多工人,1年不到就建起来了。”村民宋光开车带记者参观厂区,他是离厂区最近的小石头村的村民,他的村庄将因此搬迁。政府将给他两套2居室的楼房,来补偿他如今的4间平房。宋光和大多数村民一样,为即将到来的搬迁兴奋不已。对他来说,这样的大项目,给他带来两套房子,带来了小汽车,还有城市市民的自豪感,他从没想过污染不污染的,“不管怎样,比到海里打渔讨生活的日子强多了。”
  大炼油是21世纪中国第一座千万吨级的炼油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为了引进这个项目,前任青岛市委书记杜世成费尽了心力。2005年3月,当大炼油项目终于尘埃落定后,在一次与网民的对话中,杜世成说:“石化是在我这一任上兴起的……50年以内,很多人会说炼油是在青岛做了一个大好事,带来财政收入;50年以后,可能大家会说这个家伙给青岛做一件坏事,带来青岛污染。”
  仅仅过了两年,他一下台,青岛人便骂声四起:一个大炼油把整个胶州湾都弄脏了。在青岛市区采访时,说起大炼油,连出租车司机都在抱怨:“胶州湾里的海鲜还能吃吗?”宋光和他的村子里的大多数村民,可能是为数不多的不做恶评的青岛人。
  对于青岛经济发展来说,大炼油的贡献的确将会是巨大的。有了炼油项目,下游产业链的一系列项目将会迅速聚集,青岛很快就会成为杜世成期许中的“一个世界级的石化基地”。单单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在全球重化工业东移的大趋势下,青岛再一次占得了先机,和上个世纪末,中国制造业大发展时青岛占得先机,迅速涌现出海尔、海信一样。
  韩国LG集团投资建设的丽东化工厂正是青岛迈向世界级石化基地的第一步,这个每年能够生产70万吨PX的工厂带来的利税和下游产业链的延伸将异常可观。在建成之前,没有什么人表达过反对意见。如果不是厦门PX事件的出现,小镇上的居民与早已习惯了的各种各样的污染源平静相处,生活不会有丝毫波澜。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G在有关厦门PX事件铺天盖地的报道中,PX花工厂已经像核电站一样让人们心生恐惧,推开窗户总能看到化工厂里白气腾腾的烟囱,“这怎能不让我们害怕呢?”乔月菊说。她是离化工厂最近的小区圣海山庄的居民,3年前,厌倦了老家宁夏石嘴山遮天蔽日的煤灰污染,她倾尽一生积蓄在这里买了一套房子。
  圣海山庄里住的几乎都是她这样逐海而居的外地老人,他们从东北、河南、宁夏、新疆这些远离大海的内陆城市而来。“为的就是住在海边,安享晚年。”可现在,这个化工厂把他们的居住理想全打破了。
  “我们的小区是先于化工厂建成的。”乔月菊说,这让她认定自己是有道理的,一定要讨个说法。“年轻人怕,我可不怕,反正都已经退休了”和她一样坚持要讨个说法的还有电厂的老党员冯玉泉。
  其实,在整个石化产业区内,丽东化工算不上污染最严重的企业,冯玉泉本身供职的电厂、大炼油项目以及一连串的小化工厂每天都在不停排污。“很多年了,大家都已经习惯了。”虽然以前可以忍受电厂的污染,但是现在对于工业建设和经济发展,人们已经不再抱着一致的看法了。
  “既然化工厂已经建起来了,那政府就应该负责把我们搬走。”冯玉泉说。但是,对于搬迁,现在并没有完整的计划,虽然在年初的时候,报纸上说今年将启动黄岛石化区搬迁工作,但具体怎么搬,搬到哪,谁也不知道。在开发区房产管理处拆迁科,记者询问政府最近的搬迁计划时,科长孙曙光一脸茫然:“反正2008年的拆迁计划里是没有这些村庄的,具体的拆迁人还没有定,怎么拆迁,我就更不知道了。”
  即使定了,政府的搬迁计划也仅仅是徐戈庄、小石头、东盐滩几个靠近大炼油的村子,而与化工厂周围的几个社区没有关系。居民们只好自己搬家,离化工厂最近的盈泰小区里,到处都是卖房子的广告,其他几个小区干脆就很少人住进去。
  最大的幼儿园也要搬走了“我们是电厂的幼儿园,那边房子已经在建了,等建好马上就搬过去。”团长阚常芳说:“不搬不行啊,自从这个化工厂来了之后,我们这就没有新人园的孩子了,能把孩子接走的也都接走了。”虽然她请环保公司来做了测试,室内空气的各种指标都很正常,可是家长们还是不放心,连孩子们都知道“丽东化工厂有毒”。
  PX工厂像一针冷却剂,将人声鼎沸的海湾小镇慢慢冷却下来。夜幕降临,海岸线上密布的储油罐、热腾腾的烟囱、搬迁的躁动还有化工厂带来的恐慌构成了黄岛的全部。
  
  居民的不信任
  
  2007年初,市委书记杜世成因贪污被抓了起来。“杜世成都下台了,他建的厂应该会有人管了吧。”冯玉泉这样认为。他写了封信给新任的市委书记阎启俊,反映丽东化工厂离居民生活区过近的问题。
  过了不到一个月,市委书记就派人把回信亲自送到了他家门口。回信称,大炼油和丽 东化工的建设和生产是完全合乎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的。政府相关部门把两个项目从报批到建设的各种手续以及安全防护距离的依据都解释了一遍。可是冯玉泉一点都不领情,当着送信人的面,挥笔在信上写下了:非常有意见,会继续上访。
  “解释来解释去,市民们还是不信,我们也没办法。”青岛市环保局宣教中心主任李亦明向记者诉苦,“都说污染很大,具体有什么污染?这是要看数据的,我们这的工厂是达标排放的,尤其是大炼油和丽东化工这样的大项目,从总量控制上来看,我们监测的数据也显示,胶州湾的污染物排放总量都是符合标准的。”
  正是担心这种不信任会影响到化工厂的建设,在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丽东化工厂公众听证会上,环保局的官员代替当地居民在公共媒体上发言,环境影响的公共参与程序才得以履行完整。
  2006年3月18日,在日益增多的环境事务纠纷压力下,国家环保总局颁布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第一次正式赋予中国人对自己家门口的工业项目建设的发言权。那个时候,丽东化工厂已经开工一年多,马上就要竣工了。环保总局曾经以该办法为由,拒绝了一次丽东化工的竣工验收申请。
  于是,3个月后,青岛芳烃项目环保公众听证会在黄岛召开,进行程序上的补救。在那次公众听证会上,开发区环保分局的一个科长以“刘公岛社区居民”的身份在媒体上发言,并被广为报道。可是,事后,当地居民一眼就认出了他,“他根本就不是刘公岛社区的居民”。记者在开发区环保分局采访时,这名科长也承认自己并不是刘公岛居民。“我们这些真正挨着化工厂的居民,他们却不让参加。”乔月菊说。
  除了污染,居民们更加担忧的是安全问题。“要是爆炸了’怎么办?”冯玉泉向市委书记反映的化工厂距离居民区过近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居民区附近1000米内不得规划和兴建剧毒和化学危险品生产厂”的规定。
  “那个标准是1987年的,早就取消了。2002年新颁布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里边根本没有所谓1000米的说法。”青岛市安全生产监察管理局危险化学品处监督处长刘剑华说:“当地曾经有人来向我们反映这个问题,我们也组织专家论证了两次,按照现有标准,安全距离是足够的,我只能这么答复他们。”
  冷冰冰的法规无法打消居民们的担忧,不管怎么解释,这样一个合乎各种中国法律的化工厂始终无法让他们放心。“标准的制订本身就是有问题的。”中国政法大学污染受害者法律援助中心诉讼部部长张兢兢说:“我们过去的很多立法不是公民立法而是部门立法,大多数行业法规都是由各个部门提出草案,再由人大审议,缺乏公众的参与,而很多行业法规事实上是与老百姓的日常利益密切相关的,他们有权利知情和参与。”这也正是行政部门执行的法律和标准与公民的日常生活经验和诉求反差强烈的原因。
  具体到石化行业,安全监察部门执行的安全距离只是防火距离,更多考虑的是居民的活动是否对企业安全生产造成危害。至于居民们担心的“爆炸了怎么办?”刘剑华说:“那是事故情况下的安全距离,需要通过安全模拟才能得出;跟每个企业的产品、工艺都有关系,国家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而且,事故距离也不作为安全审查报告的必要条件。”
  
  可能的途径
  
  政府的答复、国家标准的可靠性,并不能赢得居民的信任,至于化工厂自身的解释就更显得毫无说服力。2007年11月和12月,丽东化工厂曾经在黄岛老年大学开了两次讲解会,可是,每一次开会,根本没有人愿意耐心听他解释化工厂有多安全,负责讲解的工程师被老人们骂得只顾一个劲儿鞠躬。
  很多不住在化工厂周围的人说,居民们是惶恐过度了。接下来的几十年,中国必将迈入重化工业阶段,石化能源产业是支撑中国经济继续前进的基础,没有谁能够抵抗得了。像青岛、厦门这样既拥有广阔海岸线,又有良好的城市执政效力的城市,肯定会是石化产业布局的理想基地。而现在,厦门PX事件的启蒙,带来了另一种极端不理性的情绪。
  但是,对于黄岛居民来说,20年前,这个小镇就曾经经历过一次油库大爆炸带来的创伤。那个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芜,先是石油部在海滩上建起了储油区,以便胜利油田的原油出口换取外汇。随着油库和码头的建设,接踵而来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高楼迭起,工厂林立,岛上的人口急剧增加。
  1987年的大兴安岭火灾之后,在全国消防大排查中,媒体曾经将黄岛油库的安全隐患曝光,却被有关部门指责报道“失实”,损害了青岛形象。两年后,大祸终于来临,雷击引起的油库大爆炸将黄岛油库区炸成了一片焦土,在爆炸中,80多人伤亡,成千上万吨原油溢满了黄岛四周102公里的海岸线,黑乎乎的原油还扩散到青岛市区,海滨浴场里的防鲨网上、礁石上全都沾上了黑色的油污。
  “最近的例子是吉林石化爆炸,连百公里外的哈尔滨都受到影响。”冯玉泉说,“何况我们这样的离化工厂不足1000米的居民区。”虽然市委书记的回信让他有些无可奈何,可他并没有打算就此放弃。他和几个组织者在周围几个小区募集了3000多居民的集体签名,然后去找黄岛的市人大代表,希望他们能在青岛市人大会议上提一下。可是,连续两年的人大会议上,没有一个代表愿意提及此事。“我们被政府遗忘了口”乔月菊说,黄岛有5个市人大代表,但并没有人传达这方面的声音。
  他们也想到通过法律解决问题,曾委托一个住户的朋友在北京四处打听,看有没有律师能够代理此事,跟政府或企业打官司。“代理律师找到了但开价30万”冯玉泉说,“按照住PA数来算的话,律师的要价并不高,可是我们怎么去收这笔钱,谁来负责,到时候打输了怎么办?”这些现实问题最终让请律师的计划泡汤了。
  即使能把钱收起来,“法律也解决不了他们的问题。”张兢兢说,如果起诉政府,只能从行政审批过程中查证是否违法,这在工厂建设过程中有意义,可现在已投产了,起诉的意义不大。如果起诉企业,则不但要有实际的损害发生,还需要有确切的因果关系,这个PX工厂刚刚投产不久,显然很难找到的。
  也许,只有等到有人真正的被化工厂的毒气毒倒的时候,他们才有可能谋得法律的帮助。

相关热词搜索:青岛 工厂 PX PX工厂在青岛 px是什么 古雷px工厂爆炸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