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价格机制促进节能减排]节能减排大赛作品创意

发布时间:2020-03-17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丹麦的发展模式恰恰证明通过技术的不断创新、可持续发展政策的不断改进,实践环保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双赢。等到节能方案帮人们省了钱、创造了新的工作机会、促使经济进一步增长之后,节能意识也随之更加深入人心。
  从一个完全依赖能源进口的丹麦,到一个“全欧洲最节能”的丹麦,欧洲“环保标兵”丹麦一直以其独特的增长模式为世人提供良好的参照模板。2005年,丹麦的GDP比1990年增长了75%,能源消费增长却几乎为零,这一奇迹般的增长模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2008年11月,丹麦首相拉斯穆森以及气候与能源部长康妮?赫泽高相继访华,着力推介其引以为傲的“丹麦模式”。11月10日,康妮在其下榻的酒店接受了本刊的独家专访。
  
  丹麦经验
  《南风窗》:丹麦在风能开发上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我们知道,北海油田已经能为丹麦提供充足的石油。在此情况下,丹麦大力发展风能的动力是什么?
  康妮:丹麦的风能利用走过了一段曲折的过程。丹麦历史上是一个自然能源缺乏的国家,这迫使它成了世界上最早开始进行风力发电研究的几个国家之一。丹麦的风力发电研究始于1891年,中间几经沉浮,到1972年,北海油田的开发使丹麦不但实现了能源的自给自足,而且成为欧洲第三大石油输出国。但随后爆发的石油危机,使丹麦切身感到了过度依赖石油的风险,政府制定了第一个大力开发风能能源计划,进行能源战略转型,一度甚至颁布临时法令,禁止私人车辆在周日行驶。
  基于自身资源条件,风能成为丹麦境内首要替代性能源。1991年,丹麦第一个风力发电厂投入使用。至2007年,风电占丹麦总发电量的20%,10年间增加了一倍,而成本比1970年下降了70%。丹麦能源署预计,到2025年,50%的发电量将来源于风能。目前丹麦全国有6000多台风机,鉴于国土狭小,陆地上风机总数增加的空间不大,丹麦现已把发展的重点转向了海上风电场。与此同时,丹麦在秸杆等生物质发电领域领先于全球。
  《南风窗》:很多中国人认为,实践环保会降低经济发展速度,在丹麦,实际情况是怎样的?
  康妮:丹麦的发展模式恰恰证明通过技术的不断创新、可持续发展政策的不断改进,实践环保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双赢。30年来,我们的能源消耗增长缓慢,却增加了无数的就业机会,令我们的失业率低至1.6%。同时,清洁能源技术领域也成为丹麦最活跃的出口部门,丹麦被称为最佳投资地,是全欧洲最节能的国家。
  能源结构的改变还带来了多项可喜的副产品――旺盛的能源技术出口和数万个新增就业岗位。目前,世界10大风轮生产厂家有5家在丹麦,全世界60%以上的风轮制造厂都在使用丹麦的技术,丹麦产的风能涡轮机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0%。2007年,仅风能涡轮机产业就为丹麦创造了2.8万个就业岗位,销售额达7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为出口,其他能源技术亦表现不凡。据丹麦工业联合会统计,丹麦2007年能源技术出口额为580亿克朗(约合98.6亿美元),年增长率8%,是总出口增速的4倍。
  《南风窗》:在发展风能上,丹麦政府提供了哪些政策支持?
  康妮:丹麦是世界上首先设立环境部的国家之一。今天无论哪个党派执政,在重要的社会政治决策中,环境都占中心地位。1976年、1981年、1990年和1996年,政府先后公布了四次能源计划。
  为了鼓励风能事业的发展,使风电投资具有吸引力,丹麦实施了各种形式的优惠政策,如对风机制造厂商和风电场业主给予直接补贴、税收优惠和资助等。在丹麦,不论使用什么发电,对所有电力都征收二氧化碳税,为避免向风电等再生能源征收税,政府采用了税收返还的方式。1999年3月,丹麦议会批准丹麦的再生能源配额制,要求再生能源在2003年底达到供电量的20%,如果用户达不到指标,将通过供电商强制电力用户均摊来实现,即供电商购买再生能源的电力至少要达到20%,而用电量的增长将增加再生能源的供电量。
  《南风窗》:目前,很多环保组织倡导人们用乙醇等生物能源来代替汽油等不可再生能源。但生物能源的种植会减少粮食的种植面积,造成粮食短缺,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康妮:事实上,欧盟正在为生物质燃料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标准,试图鉴别好的生物质燃料和坏的生物质燃料并推广前者的使用。有些生物质燃料对于环保来说并无大碍,有些则不然。那些对环境可能造成危害的生物质燃料应该被排除在市场之外,我们应当对此格外小心。2008年初的粮食危机已经让人们对这个问题有了更多关注。除了用粮食提炼的乙醇,棕榈油和生物质柴油都有不可持续性的特征,而丹麦大量使用的秸秆是非常高效、环保的生物质燃料。
  
  如何提高环保意识?
  《南风窗》:解决环保问题的关键之一是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在这方面,丹麦做了哪些努力?
  康妮: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丹麦人100%地依赖于石化能源,是严重的石油危机改变了这一切。我们开始关注节能,开发中央供暖系统,加强废物利用,并更加依赖于可再生能源。今天,丹麦17%的能源消耗来自于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地能、潮汐能、生物矿和生物气。我们向民众宣传能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并把能源价格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这对提高工业、企业和普通居民的环保意识是有利的,会激励他们尽可能地节省能耗。等到节能方案帮人们省了钱、创造了新的工作机会、促使经济进一步增长之后,节能意识也随之更加深入人心。
  《南风窗》:那么应该如何调控能源价格?
  康妮:比如,通过燃油税的形式令汽油价格不菲,那么,消费者在挑选汽车时就会更加偏爱节能车型,还有些国家会给选择节能方案的企业以税务优惠。
  《南风窗》:环境属于公共物品,具有集体消费的特征,很难严格分割责任,因此人们天然地倾向于不珍惜环境。要解决这个问题,国际上有哪些行之有效的做法?
  
  康妮:首先就是我刚才所说的通过价格机制来促使节能。其次,以我们的经验来看,人们对气候变化了解越多,就更加愿意珍惜环境。我相信向人们解释珍惜环境的理由并不困难,如果地球需要在未来支持90亿的人口,我们必须从现在就开始寻找节能方案和更智能的方案。人们终将意识到,在资金和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浪费资源是愚蠢的。政治家们有责任向人们解释这些,让他们了解到自己是如何与环境紧密关联的。
  
  中国的挑战
  《南风窗》:中美现在是温室气体排放量居世界前两位的国家,而美国没有签署《京都议定书》,中国又因为是发展中国家而不必承担强制性减排责任,您怎样看待和评价这一现象?
  康妮:国际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美国不得不在这个领域 做出更多的贡献,它应该立即着手开展节能方案。现在的问题是,只要美国不节能减排,中国就不会节能减排,因为中国会问,为什么是我们?我相信由奥巴马主导的新政府会更好地意识到这一点。并且,节能减排对于当前的金融危机处理也是非常有益的,它可以省钱,可以创造更多的“绿色就业”机会,有专家预测,如果美国能够更认真地对待环境问题,将在国内创造出400~500万个工作岗位。
  与此同时,中国也并不是索马里那样的非洲国家,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它也应该在节能减排中承担自己的责任。诚然,欧洲、美国、日本、加拿大理应比中国做得更多,因为中国还在高速发展当中。但是,要知道,欧盟27国的碳排放量只占到全世界总量的14%,即便我们100%地削减碳排量,如果世界上其他国家不作为,也于事无补。最重要的是,大国们必须有所行动,否则全球减排的目标将难以实现。
  《南风窗》:“先污染后治理”被很多中国人认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您怎么看?
  康妮:我倒觉得中国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具有很大的优势,因为它有很多前车之鉴可以参照,又有先进的技术可以利用。所谓“先污染后治理”都是我们这些欧洲国家所经历过的,我们也是直到上世纪70年代才对环保认真起来。我们的经验就是,“先污染后治理”的代价非常昂贵,并且污染时间越久,结局越难收拾。中国完全可以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尽量地缩短或者跳过这个阶段,为什么不现在就使用污水处理设施?为什么不现在就为汽车排放设定标准?
  《南风窗》:中国的环境问题非常严重。要解决它,您认为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康妮:从短期来看,最容易得到回报的举措就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尤其在经济仍然高速发展的阶段。应当制定一定的标准,辅以政策支持,并有效地利用市场。在此过程中,执行能力很重要。
  《南风窗》:在中国,环保部门没有执法权,对超标排放的企业也没有强制权,那么在丹麦,政府如何处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企业?
  康妮:首先我们对企业设有准入条件,如果你想在某个行业有所发展,必须符合一定的排放标准才能申请进入。即便已经进入某个行业,如果违背这些标准,政府仍有权力关闭违规企业,吊销其执照。企业对这点是非常清楚的,因此也会认真对待所有来自政府的建议,否则代价过于高昂。这些都写在法律与法规之中。
  《南风窗》:您对中国的环保NGO有何看法和建议?
  康妮:我对中国本土的NGO并不算太熟悉,但是我昨天刚刚和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和绿色和平组织的中国代表处进行了一场气候对话。我认为,NGO积极加入到环境问题中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以我个人的经验来看,与NGO保持持续联系并获得反馈是解决问题的良好途径。

相关热词搜索:节能 机制 价格 以价格机制促进节能减排 对节能减排的看法 清洁生产节能减排方案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