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济:台湾民间力量典范] 教师典范的力量

发布时间:2020-03-17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事实上,核心理念源自佛教的慈济,是中华传统文化在20世纪结出的硕果,继往开来的慈济,亦为世界民间公益提供了值得借鉴的优秀模式。      今年8月,莫拉克台风袭卷台湾南部,与马政府迟缓的救灾动作相比,台湾民间组织再次显示出优于政府的行动力,这当中,慈济基金会的志工们和10年前9?21地震时一样,仍是速度最快,效率最高的一群,他们的身影总是率先出现在救灾和重建的第一线。
  由于慈济做得太好了,为了挽回―点面子,负责为灾民兴建部分临时住屋的台湾军方,还下令要士兵们日夜赶工,赶在慈济人的前头,将简易屋建好。一个民间的宗教慈善组织,如此庞大及快速的动员力量,在如此严重的大灾难中,让政府相形失色,令慈济人与众不同。
  “慈济名副其实地是台湾民间力量的典范之一,也是台湾最大的民间慈善机构。”慈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院长许木柱教授在电话那头颇为自豪地告知本刊记者。
  被誉为“台湾的良心”的慈济,其前身是“佛教克难慈济功德会”,由证严法师在1966年4月14日于花莲创立。1994年,慈济基金会在台湾“民政部”注册,基金会有四大志业:慈善、医疗、教育、人文,其经费完全来自民间,志工也是各项服务方案的主要执行者,40余年来,他们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过慈善工作。
  1991年华东、华中特大水灾时,慈济便已进人大陆开展赈灾工作,去年2月27日,国台办正式批准在大陆成立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慈济由此成为首个由非大陆人担任法定代表人的民间基金会。十几年来,慈济在大陆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慈善活动,去年川震时,慈济的志工们同样冲在救灾抗灾的最前沿。
  
  社区志工
  
  1999年9月21日,台湾中部大地震。慈济竟然在48秒内做出反应,这是当时慈济功德会创下的纪录。灾区居民发现,最先到达灾场、向他们伸出援手的正是慈济组织的志工。在大地震发生后短短数分钟内就能赶到灾区了解情况,主要缘于证严法师在1996年推行的“社区志工”制度发挥的功效,更重要的,则是慈善济人奉行的“同体大悲”和“无缘大慈”精神。
  许木柱对本刊记者解释说,所谓“社区志工”,即为慈济的志愿工作者,平时为自己居住的社区提供服务,一旦发生重大事故,这些志工便会互报平安,将各区信息传达到总部,并主动往需要协助的地方集合。现实的情况是,这种化零为整和自发性的动员方式,就是慈济能迅速为灾区民众伸出援手的有效做法。
  同样的,2004年印度尼西亚地震期间,一位男性受害者的家人全都遇难了,因为悲痛万分,一周食不下咽,正是通过慈济的志工,心情才得以逐渐平复。去年5?12汶川地震时,慈济以最快速度派出两批志工到达成都,奔赴救援地点。首批志工是来自福建、昆明、山西等各个省份的台商,另有13位台湾当地志工从台北桃园机场飞抵成都。
  1991年,慈济到大陆救助华中和华东大水灾的灾民,以及赶赴南亚孟加拉国援助重建洪水灾区,则是慈济参与海外救灾活动的开始。至今,慈济的赈灾活动已遍及美洲、亚洲和非洲的多个国家。经过40多年的发展,慈济已经从当年30名志工的佛教慈善组织,成长为一个海内外会员700万人的全球性慈善机构。单在台湾就有来自社会各阶层的志工约3万人。现在她的慈善事业几乎遍布全球,每天有近100万的义工在世界各地为大众服务。
  慈济与国际性慈善机构合作,积极参与海外救援工作所累积的经验,也是慈济人能在震后迅速组织起来,展开有条不紊救灾工作的要素。身为慈大的教授,许木柱对慈济救灾的运行机制研究甚深。
  他对本刊记者说,“安身和安心是慈济目前进行救助的主要方式。两者同时进行,前者集中于抢救伤者,后者进行精神上的抚慰,除了物资帮助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心灵抚慰。”
  对此,证严法师表达的理念是:“天下事不是一人做的,而是大家一起共同成就的;天下事不是一时做的,而是一人接一人,一代接一代,相继完成的。”
  
  骨髓捐赠
  
  慈济的助人行为,不能少说了他们的骨髓捐赠。
  这些年我们屡屡听到台湾骨髓捐献活动,每年大陆有无数的白血病患者,因为得到了台湾慈济骨髓中心的帮助而获得生命的延续,这个慈济骨髓中心正是由证严法师亲手创办。
  许木柱告知本刊记者,基于“尊重生命”的理念,证严法师不忍心血癌病患及家属苦候亲属间骨髓配对相符的煎熬与失落,1993年,慈济骨髓库成立。如今慈济的骨髓数据库,已累积捐赠者数据的人数达30多万人,是亚洲最大、全世界第三大的骨髓数据库,也是志愿捐髓比例最高、拒绝率最低的骨髓库。
  据悉,慈济骨髓库已转型为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除了持续加强骨髓库功能外,也发展干细胞研究、基因治疗,并筹组脐带血库,预定3年内募集―万笔脐带血,作为骨髓配对的第二道防线,万一骨髓配对不符,还可进行脐带血干细胞配对。
  事实上,骨髓捐赠的善举也是证严法师实践其“普天三无”理念的具体体现。她说,“普天之下没有我不爱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信任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原谅的人。”同时她也推崇这样的志业:“从慈善开启医疗,而由医疗开启教育,又从教育而启人文。”“慈善是人类希望、医疗是生命希望、教育是社会希望、人文是心灵希望。”
  
  公开公正
  
  出家本来是为逃避名利,但证严法师对“金钱”有了新的诠释――钱可以用来救人。
  慈济每年收到的捐款已以亿计算,但它的每笔捐款,从几块钱到几千万元。都条列得仔仔细细,绝无分毫闪失。这般公正诚信,确是感动了无数心存善念的人们,纷纷解囊,共造慈济福业。
  有人曾统计过,仅以一年为例,台北市政府所发出的救济款项总数是3000余万元台币,而慈济单是救济一项,就付出了2.4亿多元。
  “一公而万事易,一私则万事闭。”任何组织都有建立公共信誉的重要追求,慈济作为非盈利组织急需公共信任,商业组织同样如此。只有做到公开公正,才能得道多助,理直气和地追求阳光下的利润,无论是对企业外部还是内部,公开公正都是极其必要的。
  为此,许木柱很是肯定地说,“慈济的每一笔捐款都有会计师的认证,具有公信力,影响力的遽增与这种公开公正密切相关。”
  一般的佛教界劝募善款通常都是通过黑盒子,得来的善款往往不知去向,人们难免会有种种质疑。而证严则完全不同,她连静思精舍的产权都是由俗家母亲协助与自己贷款买下,然后精舍师父们自力更生工作,分期偿还银行,一切自食其力,绝不收受信徒分文。一切捐款点滴归慈济基金会,帮助苦难众生。一切钱财的用途,证严都会完全交由董事会来共同决定。因此,善款的使用得到最佳监督,获得海内外社会大众的信任与支持。环保观念
  “知福、惜福、再造福”,是慈济人在生活层面所遵守的观念。
  证严法师并不赞同人们平时生活中的过度消费,认为这样的做法,不但“消福”,而且也造成资源的浪费。所以,她提倡“资源回收”、“废物再利用”等观念,更呼吁慈济人勇于献身环保任务。从1989~至今,海内外慈济人抱持“垃圾变黄金,黄金变爱心,爱心化清流,清流绕全球”的信念,从个人环保做到居住小区环保,当前超过2万名环保志工长期在居住小区做资源回收。如果以制造50公斤的纸,需要砍伐一棵树龄20年的大树来计算,慈济环保志工在一整年回收的纸量达6万多公吨,可以拯救近150万棵的大树免遭砍伐。
  许木柱对本刊记者讲述了这样的细节。慈济人养成了“惜福爱物”的习惯,他们利用太阳能发电、四周铺设连锁砖,设置资源回收桶,雨水及废水回收再利用;在花莲慈济医院雨水回收系统,每年为医院节省350吨水量、194千瓦电量;地面铺设连锁砖,让大地能够呼吸;E化电子公文,节省纸张浪费;还有不冲洗X片的医疗图像处理传输系统,都显示出慈济疼惜大地、落实环境保护的决心,使地球上的资源能永续利用。
  应该说,源自佛教的慈济。倡导并遵循这样的理念,正是中华传统文化在20世纪结出的硕果,台湾慈济,不仅是当地民间力量的典范,亦为世界民间公益提供了值得借鉴的优秀模式。

相关热词搜索:台湾 典范 慈济 慈济:台湾民间力量典范 心情游记台湾环岛八日游记 台湾民间力量典范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