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冬奥时代期待质变]冬奥蓝值得期待

发布时间:2020-03-18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即使在女子短道速滑历史性包揽4枚金牌后,主教练李琰的态度也很谨慎:“我们没有质的突破。”      5枚金牌,11枚奖牌,首次跻身金牌榜前十位――这就是中国代表团在温哥华冬奥会上交出的漂亮答卷。
  答卷背后有诸多突破:首次在花样滑冰项目上摘得金牌,实现了中国双人滑零的突破;首次包揽女子短道速滑四个项目的金牌,铸造了不可思议的“中国奇迹”;首次冬奥会金牌总数突破“2”枚,紧迫亚洲冰雪霸主韩国的6枚金牌。
  温哥华太平洋体育馆,申雪赵宏博终结了俄罗斯人长达46年对冬奥双人滑项目的垄断,他们的精彩,在于以近三十岁的高龄,演绎了归去来兮的跌宕起伏;接下来,王漾在女子短道速滑500米中灰飞烟灭的夺冠历程,让世人见识了冰上博尔特的存在;周洋的1500米和女子短道速滑3000米接力的夺冠,粉碎的是韩国人的垄断梦。
  美联社曾经大胆预测:中国短道速滑队将包揽女子项目中的四枚金牌。最后,当王潆以一枚1000米金牌完美收官,成为首个单届冬奥会独揽3枚金牌的女运动员时,一切预测都成真了。
  但仍有无奈。女子自由式滑雪的李妮娜;和金牌多次擦肩而过,这次也只获银牌。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教练纪冬说:“我们选材范围很窄,大多是练体操受伤后,才转投这个项目的。”
  5枚金牌,Il枚奖牌,是上天赠送给中国的一个大札包。在全国,仅有6对双人滑选手,不到100个冰壶运动员,不足90人的冰球队伍,冬季两项全国连十个运动员都没有。
  韩乔生回顾本届冬奥时说,解说的最痛苦的比赛是中国女子冰球的比赛。冰球在欧美是最受欢迎的项目,但在中国,因为青黄不接,打球的都是“大婶大妈”。
  外媒说:中国是+没有冬季项目传统的国家――面感叹中国取得五枚金牌的奇迹,一面惋惜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对冰雪项目的寡淡和漠视。
  在国外,冬季项目很受欢迎,并具有极大商业价值。本届冬奥会女子单人滑金牌得主金妍儿,在2009年以800万美元的年收入位居福布斯冰雪选手排行榜榜首。
  更明显的例子来自本届冬奥会的冰球决赛。加美大决战票价被炒到15万人民币,有近400万北美人收看了比赛。有报纸统计,场上运动员年薪总和为2.24亿美元。解说冰球的中国导演英达不得不感叹:“我们玩冰球的人太少了,中国女子冰球队就八十多个人,他们如何抗击几万人呢?这样的奇迹是违背体育规律的。”
  的确,和各地对夏季项目的狂热投入相比,全国只有黑龙江一个省在举全省之力发展冬季项目,没有经费,没有市场,没有人才,仍旧在走体制内的发展路线。所以,即使在女子短道速滑历史性包揽4枚金牌后,主教练李琰的态度也很谨慎:“我们没有质的突破。”
  5枚金牌象征了中国人的拼搏,但无法掩盖中国冬季项目的贫瘠。不过,往乐观处想,温哥华冬奥会向国人普及了冬季项目,接下来,如何让大众参与其中,才是后冬奥时代最需思考的命题。

相关热词搜索:质变 期待 时代 后冬奥时代期待质变 期待质变的年代 期待从量变到质变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