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从心开始 肖尤泽 灾区重建,从心开始

发布时间:2020-03-20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5?12”地震发生后,他冒着生命危险,第一时间赶到废墟旁,抚慰惊魂未定的灾民;地震至今,他依旧坚守,给予灾区孩子最贴心的心灵关怀。         肖尤泽是什邡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老师,妻子赵红是什邡市实验中学老师,俩人业余爱好心理学,分别通过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他们开了家心理咨询中心,虽然“经营”惨淡,但热情不减,平时在学校给学生做些个案辅导,也常和爱好者们搞搞沙龙、做交流。
  夫妻俩从没正经八百地计划过要在心理学的道路上走多远,毕竟,什邡这地方,太小了。
  地震中,肖尤泽家没有受灾,跟着小区100多户搬出来住帐篷。当时,整个城市处于一片恐慌。每天除了关注广播、电视里惨烈的灾情及揪心的救援进展情况,就是听候政府关于余震的预告,以便随时行动。作为心理咨询师,看到重灾区房倒人伤的悲惨景象,肖尤泽坐不住了。
  他和中心几位咨询师一合计,大家很赞同。虽然有心理学基础,但从未有过灾后心理干预的经验,只好查资料,仅仅一天,他们编写、复印了数千份关于地震灾后“身心反应和应对策略” 的宣传单,上面印有他们义务咨询的联系电话。
  灾后第三天,2008年5月14日,什邡市第一时间的灾后心理援助行动就这样仓促开始了。一辆自行车、一瓶水、几块干粮,肖尤泽5人小组穿梭在市区13个安置点,一个个帐篷做家访、发宣传单。
  就在同一天,千里之外的首都北京,中国红十字会紧急组织了6支紧急救援队,共计120余人,赶赴灾区。5月20日,首支心理救援队奔赴绵阳。5月21日,第二支心理救援队再次出发。这是中国红十字会首次在灾害救援中加入心理救援,中国最大的心理救援行动由此开始了。
  
  群情激昂,皮筋绷到了最极限
  
  2008年6月16日,在什邡团市委安排下,肖尤泽、赵红与中科院心理所危机干预中心主任王文忠博等四川省12355心理援助专业志愿者一行六人隐去真实身份,深入到重灾区洛水、蓥华、红白、湔氐等镇调研一周,安抚灾民,也真正看到了什么叫灾难,什么叫毁灭。
  一位父亲伸出双手,手上布满伤口,地震后他第一时间跑到学校,用双手在废墟不停挖,还能听见孩子喊“救救我!救救我!”但一会儿就没了声音。他急得心都要碎了,到处求助,可工具落后,救援人员远远不够,就眼睁睁看着孩子没了。他一直守在废墟前,铲废墟时,亲眼目睹孩子的尸体被挖出来,被拖上大卡车,他奔跑着去争抢,想给孩子洗个澡再上路,没有抢下来……丧子的各个细节,像烙铁一样烙在家长的脑海里,翻来覆去。听说有家长天天酗酒,精神已经失常了。
  镇干部也做家访,也做安抚,还一对一结了对子。每天来看看,“今天怎么样?”“没事,坚强点!”“死了就死了,再生一个撒!”没有共情和理解的沟通方式、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倾听,使得家长们的情绪一触即发。
  孩子没了,家长的愤怒需要发泄,不找政府,不找老师,不找校长,找谁去?教师也因此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并且不被人关注。学校对教师下了指令:安抚家长,无论家长怎么发泄,必须承受。有的教师家里受灾,也有亲人遇难,极度悲痛中还要接受各种责难,情绪十分绝望。
  好几个学校的校长被特别“调离”,他们几乎没法再踏上自己学校。红白中学孟校长头顶上一大片头发没了,是被愤怒的学生家长在“围攻”中揪掉的。丧亲之痛,这位校长并不比家长体味得少,他的妻子和孙女都在地震中遇难了。见到他时,他一直说个不停,亢奋中又夹杂着痛楚、焦虑、担忧,“那种状态已经偏离常态了。”
  而无数个帐篷里的学生,除了初三在上课,其余所有学生整日呆在里面,无所事事,发呆、焦躁、发脾气。“我身下是我的同桌,她身上的血都流在我的脸上。”一个小女孩一边失控地在自己身上乱抓,一边泪流满面地哭诉,“他们都死了,都死了,我的学校也没了,真的好惨,好惨!”许多孩子在睡梦中会突然大喊“爸爸妈妈”,或满身大汗地坐起来,等见到父母在一边时,才放心地躺下去……
  除了培训基层干部,让他们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迅速安抚群众之外,大家强烈意识到:群情激奋的临界点,亟需一个心理支持系统,面向学生,教师,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
  
  桌子一抖,所有人马上弹起来
  
  2008年7月23日,中国红十字会“心灵阳光关爱中心”在什邡市民主宏达中学正式启动。中国红十字会灾后心理援助计划正式进入长期实施阶段。
  赵红、肖尤泽、回澜小学的黄伟、李琴陆续参加 “中国红十字会心灵阳光工程教师培训会”,成为关爱中心首批心理辅导老师。
  亲历地震的孩子们,普遍缺乏安全感,房屋倒塌,失去至亲,居无定所,心理受到严重冲击,出现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身体受伤或残疾的孩子很难面对自己,产生“为什么是我?”之类的痛苦反诘,甚至出现敌意。有时,桌子稍微抖一下,所有人会“噌”地马上弹起来。有一次,余震较强,一个学生慌得从二接直接就跳了下去。
  在初期,他们主要设计团体心理活动课,以危机干预为主,让孩子们体验团队的力量,克服恐惧情绪。
  操场上,学生两人一组,一人做“盲人”(用布条蒙着眼睛),另一人做“拐杖”,“拐杖”负责带领盲人走路,不能讲话。“拐杖”照顾盲人,引领他们越过小桥、草坪、崎岖小道、板房窄巷、梯步、坡坎甚至石墩、石堆等障碍物,成功到达终点。一轮后,两人换角色再次游戏。跨越障碍时,是孩子心里最恐惧的时候,也是这个时刻,是内在心灵体验的时刻,“黑暗的世界虽然可怕,但是我们互相信任,就不那么害怕了”、“当拐杖让我更有责任感”,当一圈回来时,孩子们越来越亲密,慢慢地,欢笑声又回来了。
  
  
  一个学生,一份心理健康档案
  
  短短一年,中国红十字心灵阳光工程在什邡和绵竹等共建立了35个关爱中心,并确定了“心理教育、心理救援、心灵重建”三个阶段的社会心理支持项目体系。
  至今,肖尤泽和赵红带领的这支心灵阳光关爱中心心理辅导团队,一直活跃在地震灾区一线。对学校老师培训,帮助老师安排课堂心理辅导,为学校配备书架和图书;对学生进行小组辅导,讲座,心理活动课程;对家长进行心理救助知识的相关培训,讲座辅导;配备心理测评设备和量表。虽然都是兼职在做,却从未间断。
  他们第一批为什邡市6所关爱中心学校758名学生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以便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动态的监测。显示的结果不容乐观:学生状态焦虑异常的有27.2%,特质焦虑异常的有15.4%,有抑郁症状的为16.8%,均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重灾学校学生的心理障碍检出率最高。“这个心理健康档案要一直做下去,保证一人一份。”
  随着时间推移,距离地震发生的时间越来越远,关爱中心的工作重心和关注焦点也作了相应调整,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实现自我肯定和重获信心。
  今年1月份,350个家长收到了一册有关家教方式及孩子对自己的心灵表白“倾听与沟通”教育手册。2月份,肖尤泽收到家长反馈137条。家长深切地体验着自己在家教方面的误区,一些不适当的爱给孩子造成的压力和痛苦,也决定和孩子一起努力走出灾难的阴影。
  学生们的心中,肖尤泽和赵红这些心理辅导老师,既像父母,又像哥哥姐姐,更是一个知心朋友,一个可以倾诉、可以共同担待的人。
  “每个人把未来的自己画下来。” 他们把孩子们围成一个圆圈,带着大家做游戏,两边的同学早已将脸笑成绽放的花朵。男生普遍想当企业家赚大钱,女生有想当医生救死扶伤的,有想做服装设计师、老师的。他们开始问孩子们:你为什么想做这个?依据是什么?谈着谈着,孩子们的话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放松。通过这样的谈话拉近距离后,许多学生当堂通过简单的测试了解到自己原来并没有意识到的潜能、增强了自信,并对自己未来的形象和职业有了不同的构想。
  想做服装设计师的女孩发现自己认知他人的潜能,决定从他人的喜好方面设计更适合别人的服装;一位原来只笼统想做军人的学生在发现了自己在空间视觉方面的才能时,决定进一步明确方向为设计战争攻略图的军官,还有的同学谈到要对自己不擅长的方面尽力弥补和完善, 扬长补短……一个他们“理想中的自己”终于跃然而立,心灵的创伤也在缓慢愈合。心理辅导课快结束时,50个孩子们手拉着手,高举起来,唱起了《隐形的翅膀》――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

相关热词搜索:灾区 重建 肖尤泽 肖尤泽 灾区重建,从心开始 肖尤泽 社区心理援助pdf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