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之州跨越发展】惠民之州

发布时间:2020-03-26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惠州素有“粤东门户”、“岭南名郡”之称,从改革初期的默默无闻到近几年的声名鹊起,惠州经历了一个良好的发展阶段,并显现出强劲的发展后劲,所有这一切却并不仅仅是它南临大亚湾,与深圳、香港毗邻的优越地理位置所致。
  近日在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评选的“2010中国十佳最具幸福感城市”中,经济实力、城市规模方面并不占优的惠州入选,与青岛、大连、杭州等明星城市并排坐,成为广东省唯一入选的城市。
  伴随着几年来的发展,惠州的城市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第17,全省第4。2009年惠州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10亿元,在强手如林的广东省地市中跻身第六,2010年前三季,惠州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50亿元,增幅居广东全省第二;预计2010年惠州地区生产总值可达1710亿元以上,并且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在统筹城乡改革发展中更是探索出了全国闻名的惠州模式。
  到底是什么力量和秘诀成就了惠州,是什么契机引发了惠州的动力?记者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惠州,并采访了惠州市发改局局长胡建斌,他为我们解读了惠州发展踏上快车道的诸多因素。胡建斌认为,惠州陆地面积1.12万平方公里,占珠三角经济区总面积的1/4,土地承载能力很强;其次,惠州市是珠三角九市之一,在过去30年改革开放的第一波发展中,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目前在惠州市有8000多家外资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市GDP的52%,这些是惠州市经济快速发展的硬件基础。此外,惠州市是一个滨海城市,有非常优良的天然深水港,这为惠州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利用资源 打造产业基地
  胡建斌介绍,进入“十二五”期间,惠州将实施产业现代化战略,以惠州现代产业100强项目为引领,建设世界级石化基地、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粤港澳地区旅游休闲度假和现代农业基地、广东省清洁能源生产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等“七大产业基地”。
  近几年来,惠州市充分利用拥有240多公里海岸线的独特优势,打造沿海临港石化工业产业带,打造世界级石化基地,将大亚湾打造成了化工和成品油消费和集散地。
  目前,大亚湾石化区120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的项目已投产,大亚湾成为国家级石化区。2012年,石化区将达到年产2200万吨炼油、200吨乙烯的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400亿。到2020年,大亚湾将建成世界级石化区,石化区面积将由目前的15平方公里扩大到65平方公里,计划建成年产4000万吨炼油、300万吨乙烯、200万吨芳烃的规模。
  同时,大亚湾在引进石化企业时,首要选择世界石化行业的领头羊,如壳牌、巴斯夫、三立、LG化学等。并且要求引进的企业必须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工艺和技术,达到零排放。
  伴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惠州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电视机、电池和镭射头生产基地之一,是亚洲最大的电话机、电脑主板生产基地之一,是中国最大的汽车音响、高级电工产品基地之一;是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并且拥有一个国家级的“视听产品产业园”;培养出了像TCL、德赛、华阳、侨兴集团等知名企业,并引进了三星电子等世界知名企业。现在,惠州市的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将近2000亿。
  此外,惠州市引进了全球四大LED巨头之一的美国科税LED芯片项目,成为全国首个大批量实现量产的LED项目,年产值将达100亿,带动相关产业产值300亿元。惠州市还积极利用电子信息产业优势,抓住国家推行“三网融合”的机会,大力发展与“三网融合”相结合的高新产业,如高清机顶盒等。
  惠州的水力、风力等资源也一直是其发展优势,惠州市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大力发展核电、水力发电和LNG天然气发电等清洁能源项目,胡建斌表示,惠州力争到2012年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1200万千瓦,占全省总装机容量的五分之一,成为广东省重要的清洁能源输出地。
  与此同时,惠州也丝毫没有忽略良好的旅游资源优势,胡建斌说,惠州市将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粤港澳休闲度假基地。香港和澳门的居民在周末或假日,驱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来到惠州市,享受大亚湾美丽的海滩、豪华游艇、别墅;呼吸罗浮山、象头山森林负离子充足的氧气;或者在龙门泡个温泉……这些在不远的将来将很快成为现实。
  胡建斌说:“从地理位置说,深圳和东莞原来都是我们惠州的,后来分出去后我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区域大小都不相上下,但是作为改革前沿的深圳其经济总量是9000万,东莞为3600万,分别是我们的6倍和3倍,可以说第一班车我们是错过了。但是,我们通过审视寻找自己的发展道路,比如我们的发展不再像深圳、东莞利用土地进行高强度的开发,我们会在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今天,用国际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我们会按照规划建设惠州,不但讲发展,还要讲和谐。就是说我们不但把惠州打造成高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同时也要打造成宜居宜业的惠民之州。”
  在总结发展成就之时,胡建斌也坦言,惠州的发展踏上了快车道,尤其是近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广东的增长极,这主要是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十一五”规划的好,落实的好。
  
  统筹城乡 打造“惠州模式”
  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但城乡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农村、农业、农民”即“三农”问题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农村低保和行路难、看病难、读书难、饮水难、住房难等“一保五难”成为建设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
  惠州市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大胆探索城乡发展失衡难题,探索出了以“六个一体化”解决农村“一保五难”问题的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惠州模式”。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的肯定和赞扬,并由此成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城市。
  胡建斌介绍,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每年都把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50%用于解决民生问题,市级新增财力的70%用于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行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劳动就业一体化、社会管理一体化,全面破解农村的“一保五难”问题。
  如今,惠州市的城乡居民已实现医保一张网;95%的行政村通了农村公路和公交;每个村都有卫生站;饮水安全得到解决;城乡教师收入实现“两相当”,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惠州老百姓都发出感慨称,惠州名副其实地成为安居乐业的“惠民之州”。
  然而,惠州市委、市政府并不满足于目前已取得的统筹城乡发展成果,而是按照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改革的目标,提出了推进十项重点工程建设的统筹城乡发展改革新目标。从农民增收致富、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全覆盖等方面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着力按照统筹城乡社会管理的要求,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打造服务型政府。
  
  话民生 展望“十二五”
  对于惠州地区生产总值连年保持增长的势头,胡建斌表示应该要冷静思考,“惠州发展势头很猛,力争进入全省前五,但进入前五的压力很大。”胡建斌分析,“十一五”期间,惠州之所以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翻番,主要依靠固定资产投资,惠州5年时间砸进3000亿元,而珠海、中山、江门等市的投入不到惠州的三分之二。
  胡建斌说,中山、江门、珠海以及肇庆发展态势很强劲。惠州在发展,其它城市也在发展,像中山、江门也布局有不少大项目。如何实现进入前五的目标?惠州将继续扩大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以大项目为载体,带动各项经济指标进一步提升。胡建斌透露,“十二五”期间,惠州将在六大领域安排6624亿元的计划投资,以项目投资为载体,力保惠州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力保前五目标实现。
  在“十二五”期间,改善民生要被作为惠州市发改局的突出项目来抓,胡建斌介绍,预计全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超过600亿元,社会事业投资超过125亿元,分别是“十一五”期间的3倍和4.7倍以上。
  事实上,在已经过去的“十一五”期间,惠州市财政已用于50%投入民生工程,70%新增财力用于新农村建设,所有这一切无不显示出惠州市领导班子在着眼民生促进发展方面的决心。
  胡建斌说,在即将提交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关于民生项目将有“含金量”很高的表述,虽然字数并不多,但政府要完成这个目标,将有大笔投入,几个字有可能将会带来几个亿投入。在大项目安排上,仅用于民生项目硬件建设,如医院、学校等投入就近40亿元。

相关热词搜索:惠民 跨越 发展 惠民之州跨越发展 惠民之州 襄州惠民医院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