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争议中前行【户改:争议中突破前行】

发布时间:2020-03-26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当户改真正开始给力的时候,舆论却呈现一边倒的围观姿态,在肯定的同时,更多人质疑其改革的动机和模式。这其中有‘幸福突然降临’时本能的怀疑姿态,恐怕更多的是审慎分析的理性。
  关注理由:
  
  户籍制度改革多年来一直备受各界关注,此前数年来此项改革一直不温不火,各地的试点尽管名头各异,但大多以取消二元户口登记为主。户口所捆绑的利益是户籍制度的关键,此前改革却鲜有触及。2010年,经历数年的改革铺垫后,重庆和成都两地先后启动户籍制度改革,无论是改革的深度还是广度,均堪称前所未有。成都市户改更是被称为“史上最彻底的户改”。
  
  在经历数年的迟滞不前之后,2010年,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终于迎来了突破!
  7月,重庆市推出户改新政,提出让农民穿上“五件衣服”风光进城;3个月后,成都亦推出户改方案,且更为深入,一时间被舆论冠以“史上最彻底户籍改革”的名头。
  尽管两地户改均不同程度引发争议,然而,这一前所未有的突破,依然得到了舆论的肯定。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未来五年,我国户籍制度改革有望进一步推进!
  
  重庆,户籍改革破题
  2010年8月重庆市户改新政正式启动,为这个沉闷的夏天带来一股清风,而且这风刮得如此强劲,在一直推进缓慢的户改进程中,显得极为罕见。
  1000万人,这个数字无论如何都堪称庞大,而按照重庆市规划,2010年至2020年,该市将让1000万农民转为城市人口。第一阶段,即2010年至2011年的两年内,重庆市300万农民转为城市户籍;在此后的第二阶段,2012年至2020年,重庆将进一步放宽城镇入户条件,让700万农民逐步进城。
  1000万人口级别的户改规划,此前鲜有先例,更何况重庆市设定的目标是让农民进城后全面享受城市人口待遇。重庆市户改办副主任、发改委主任杨庆育将其形容为“五件衣服”,即:就业、养老、住房、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服务均等化。
  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呼声已持续多年,此前也并非没有动作。取消二元户口登记、逐步推广居住证……但是户籍背后所捆绑的各种城市人口待遇才是户改所要关注的重点,此前改革触及到这一层面的并不多。如此大规模且相对深入的户改,重庆市走在了全国户改的前列。
  除以上特点外,土地和成本成为此次户改的两大关键词。按照重庆市户改方案,政府鼓励转户农民退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及农房,但强调自愿原则,且退出后可给予相应补偿。另一个颇受媒体关注的问题就是改革成本,城市公共服务本就不算完善,大量农民进城会不会给城市带来压力,进城农民的住房如何解决,教育资源能否支撑,这笔庞大的支出谁来买单?
  对此,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多次向媒体解释,农民退地本着自愿原则,农民在转户后的三年内,仍可保留地权。按照重庆市官方的测算,仅在2010年至2011年的两年间,集中转户300万人,其总资金需求就为2010亿元。其中,农民取得城镇居民身份需要1241亿元,包括就业、养老、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投入。另外,农民退出承包地、宅基地及农房退出补偿还需资金769亿元。对于上述改革成本,重庆方面表示并非由政府独自承担,而是“政府作为主导”,“撬动社会各方面分担”。其中企业需投入1229亿元,转户农民需投入465亿元,政府需投入316亿元。
  成都,最彻底的户改
  重庆户改波澜未定,3个月后,成都市再次抛下重磅炸弹,且比起前者来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就是被舆论称为“最彻底户改”的成都户改方案。
  “到2012年,成都将统一户籍,城乡居民可以自由迁徙,并享有平等的教育、住房、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成都市统筹委副主任、成都户改方案的草创者之一秦代红介绍。寥寥数语,这其中给出的信息却前所未有,“就是要彻底消除户籍管理的城乡二元结构,彻底消除隐藏在户籍背后的身份差异和基本权利不平等,让户籍回归管理人口信息的本来面目。”秦代红此前多次向媒体强调,而这几乎是媒体和各路专家呼吁的我国户改最终所要实现的全部目标。
  按照成都市户改方案,随人口自由流动,户籍也跟着自由迁徙,户口随居住地变动而变动,且享受户籍所在地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权利。在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陆学艺看来,“双向自由迁徙是成都户改的创新之举。”现行的户籍制度割裂了城乡,形成了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成都户改提出实现“城乡双向自由迁徙”,可以说是打破这一对立结构的关键。
  而实现“双自由迁徙”的根本就是破除捆绑在户籍上的权利不平等。此次户改方案在这一点上着力颇多。到2012年底前,成都将建立以身份证号码为标志,集居住、婚育、就业、纳税、信用、社会保险等信息于一体的公民信息管理系统;无论是城市或者农村居民,都将统一适用城镇社保;成都市住房保障体系将从“城镇”延伸到“城乡”,并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救援制度。
  和重庆户改一样,尽管表述不同,但是成都户改同样允许农民进城后保留各项土地权益:农民进城不以牺牲承包地、宅基地等财产权为代价,即农民可以带产权进城,就业、参加社保不以丧失承包地为前提。而且相比重庆户改,成都户改更进一步规定,不愿进城者,同样享受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
  
  争议中的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的数年中,户改始终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在媒体和专家的一次次呼吁声中,人们恨不得迟滞不前的户改能够给力一次,一路高歌猛进。然而,2010年,当户改真正开始给力的时候,舆论却呈现一边倒的围观姿态,在肯定的同时,更多人质疑其改革的动机和模式。这其中有“幸福突然降临”时本能的怀疑姿态,恐怕更多的是审慎分析的理性。
  为什么政府敢于下如此“血本”推进户改,会不会出现“土地换户口”?这几乎是此次户改高潮中最大的争议。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此前就认为,“重庆政府推动户籍制度改革的激励根源,要从土地问题上去寻找。”城镇化加速使得城市用地极度紧张,舆论质疑以户改来释放土地的政策设计并非空穴来风,实际上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分析该市户改时,认为户改带来的收益之一就是实现土地供求平衡。不过,问题的关键在于“自愿原则”,黄奇帆多次强调,农民转户遵循自愿原则,即使转户后,土地权益也可保留3年。
  实际上,如果缺乏了解,成渝两地户改确实很容易给公众带来“跃进”的印象。其实成都市户改早在2003年就着手启动,那时已率先在国内进行统筹城乡的“自主改革”。2007年,重庆也驶入户改快车道,与成都一并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尽管此前并没有重大制度变革,但是大量的前期工作却一直进行着。
  成都市统筹委副主任、成都户改方案的草创者之一秦代红介绍,在之前这些年,成都市已取消入户指标限制,打破二元户籍登记制度,降低入城门槛等。在教育方面,为了补齐城乡教育差,成都3年投入9个亿,在成都全域建了410所标准化学校。并于2008年在全国率先展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对农村土地确权,明晰了农民的财产权,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制度。2010年户改方案的公布,成都市官方认为,其实是“水到渠成”。
  在重庆社科院区域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勇看来,成渝两地都在积极试点,改革略有不同未尝不是好事,这种改革的探索,将为全国铺开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城乡统筹提供借鉴。而两地户改也受到了国家层面的关注,2010年11月,国家发改委牵头的国家部委调研组深入成都调研。成都市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陈家泽此前就表示,这些户改经验经过总结完善后,或将进入国家“十二五”规划。
  (编辑 周 婕)

相关热词搜索:前行 争议 突破 户改:争议中突破前行 医改在争议中前行 教育改革当在争议中前行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