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域禁烟”要靠公民行动】 公民行动

发布时间:2020-03-26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被称为“中国式禁烟令”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于5月1日正式生效,第一次明确将室内公共场所禁烟列入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然而据媒体报道,近日在中国各大城市,仍然可见烟雾缭绕。比如,上海虹桥高铁站等候处,乘客在吞云吐雾,而前方墙上就是一面禁烟牌,警察并没有制止。南京西路高档品牌汇集的恒隆广场里,一家韩国料理餐厅的吸烟区并没有取消。(综合近日媒体报道)
  于是,这个结果,让媒体和公众对禁烟令实施的未来非常悲观,觉得最终会流于形式。我觉得,这条法律难以得到落实,实施效果不佳,应该说是一个意料之中的结果。为什么呢?其一,这部法律本就是一部软法,很不完善,比如对公共场所吸烟者都没有具体的处罚条款,怎么可能禁得了烟。而且对经营者的处罚也缺乏足够的严厉;其二,卫生监督部门缺乏监管的动力和能力,部门就那几个人,公共场所那么多,怎么去监督?最主要的是:政府一方面依赖烟草税,一方面又要禁烟,这种利益关联决定了禁烟态度上的暧昧。可以说,如果没有社会和舆论推动,没有文明的压力,政府部门绝不愿意立这个法给自己添麻烦。
  立法纯粹是被动的应付。压力之下,政府部门没有办法,勉勉强强地立了一个法。可是,执行必须让法律从纸上走到现实中,在行动上,公众和舆论就勉强不了他们了。
  难以得到落实,怎么办?有两个办法,第一,对这部法律不要有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期待,以为一有法烟就禁了。禁烟跟其他行为不一样,这种习惯根深蒂固,一时很难改变的,文明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过程,法律也只能起促进作用,而不是立竿见影、法到必行。要认识到禁烟的特殊性,从而降低对法律的期待,慢慢地让吸烟者改变这个习惯,让社会形成共识。第二,不要寄望于政府部门去当禁烟运动的主角。让依赖烟草税的政府部门去禁烟,很不靠谱,这事儿还得民间自己去做。公共场所禁烟,这部立法主要是由民间推动的,那么,这部法律的运行,也需要民间和社会自己充当主角,积极以行动推动公共场所的禁烟。
  拿什么去推动呢?我觉得,一是公共行动,一是公益诉讼。法律的缺陷和执行的困难,只能靠公民去弥补。不要都把执行的期待寄予到卫生监督部门,我们每个人都是执行者和推动者。
  记得媒体报道过一条新闻,说某地一个人采取“暴力禁烟”,看到路上有人吸烟,就上去抢烟,然后掐去烟头。这种行为是很粗暴的,方式不对,招人反感,易引起冲突,但他将禁烟落实于行动的公共精神还是值得赞赏的。公共场所禁烟,需要这种行动起来的公共精神:不必去抢烟,但可以去劝阻,可以提示这是违法,也可以去举报。也就是,不要对公共场所抽烟见惯不怪、视而不见,而要尽公民的一切努力在法律框架中去推动公共场所的禁烟。
  实在不听劝阻,还可以对吸烟者和经营者提起公益诉讼,把他们告上法庭。这种诉讼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它能起到很大的普法效果,让大家熟悉法律规定,并形成“公共场所别抽烟”的意识。
  禁烟,需要公民社会的行动,而无法过多的寄望于政府。虽然执行法律是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但是,让法律行动起来,激活法律,推动法律,让人守法,不只是政府的事情,更需要每个公民的参与,在琐碎庸常的日常细节中让法律运转起来,做那个第一推动力,做一个积极的行动者。不吸二手烟,不成为烟草的受害者,这是需要公民自己去捍卫的权利,这个问题上,真的没办法去坐等“保护神”保障我们的权利,每个人都需要为此做出努力。
  积极行动,在公共事务上积极地参与,这,才是公民,这,也才是公民社会。
   (作者为媒体观察员)
  

相关热词搜索:禁烟 要靠 公民 “公域禁烟”要靠公民行动 捐赠抵税公民行动预演 热点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