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盛:蒋巷天堂的领路人_常德斯盛新能源

发布时间:2020-03-26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在现代的历史进程中,什么样的富有都可能出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什么样的理解模式都有可能产生,但老百姓从内心流露出的幸福感和脸上的笑容是最真实的。今天,所有走进蒋巷村的人,都会惊叹这个“人间天堂”式的小村庄的美。这美,有江南水乡的自然之美,有百姓从心窝里冒出的幸福之美,更有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
  十月下旬,在色彩流转的江南水乡,记者见到了一个富裕、和谐、自由,在追求共产主义理想生活的征途上不断进步的村落――江苏省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在这个“我们蒋巷空气里都是幸福的味道”的村子里,记者还见到了村民们口中带领他们过上“天堂般日子”的村党委书记――常德盛。
  
  天堂之路
  10月19日上午,记者驱车从苏州市内出发,40多分钟后,到达常熟蒋巷村。本以为会是在常书记的办公室与他见面采访,没想到先被村里接应的向导邀请坐上了一台旅游观光车,“常书记现在正在接待另一批从台湾高雄来村里考察的团,我先带您看看我们蒋巷的生态园吧。”
  入园后,顺着一条可以走汽车也可走人的大道前行,记者眼前或是一汪碧波荡漾、芦苇与茭白镶嵌在岸边的湖面,或是一片黄金灿灿、稻香与果香扑鼻而来的林园,使得整个生态园映衬出江南水乡的风情。路两边,是茂盛的树林和葡萄、枇杷等数十种果园,紧接着是一片种植了各种品类的蔬菜地,井田式的小块蔬菜地很规整。“这些都是各家村民种的?总不会是现在还都自给自足吧?”面对记者的疑问,向导甜甜一笑,“村里早就将大米、面粉等主食免费供应给各家各户了,但村里一些年老者早已习惯了每日劳作,常书记说‘有了这样一片统一标准、花样各式的‘自留地’,一方面可以改善自己菜碟子里的花样,又能让他们在过上好日子后仍有机会通过种地劳作获得精神上的快意。’”
  “我们蒋巷的生态园,都是常书记一手设计起来的,占地面积虽只有几百亩,但对于一个人口仅800多人的村子来说,不算小了。漫步绕走一圈足有两三公里路程呢。”一路参观下来,有水有田,有竹园有树林,有果园有菜地,还有动物园家禽园。
  在村史展览馆,一张张发黄的旧照片无声地诉说着这个如世外桃源般的村子的奋斗史:68岁的村党委书记常德盛如何带领全村百姓,用45年的时间,把一个苏南最贫穷的小乡村,建设成一个“全面发展” 的全国文明村、国家级生态村。
  其中一幅黑白照摄于上世纪60年代,照片中站着4位青年人,他们个个面如枯槁,目光呆滞,分不清是笑还是哭,扭曲的脸似乎在向镜头这边的人诉说着他们生活的艰辛与不幸。其中一个好像怀孕八、九个月了,身上的袄子无法遮住露在外面鼓鼓的大肚子,表情极为痛苦。“这都要临盘了,还出来照相?”向导顺着记者手指着的方向,沉默了一会儿,才缓缓说道:“那不是孕妇,是个害了血吸虫病的男人……”后面的话记者一句也没听清,眼睛里迅速捕捉到展板上的描述:“全村人患血吸虫病率高达70%”,“脖子像丝瓜、肚皮像冬瓜、四肢像黄瓜”,“活死人”……这张令人震撼的照片与刚刚在外面看到的怡然美景形成强烈反差,让记者愈发对蒋巷村的发展史好奇起来。
  出了展览馆,记者已不像之前那般轻松。车子拐过一道弯,远处走来一位瘦弱的老人。“朱记者,那就是我们的常书记。”记者就这样在乡间的马路上见到了采访对象:一米六五的个头,左眼明显凹瘪,眼眶上暗红的伤疤依稀可见。藏蓝色外套里的衬衫有点发黄,穿着一双布鞋。“对不住啊,刚才去接待台湾的客人了,你们一路辛苦啊。”一双粗糙却有力的手向记者握来,没有过多的场面话,几句寒暄,谦和朴实,一张笑脸,暖意融融。他与蒋巷村的故事也由此展开……
  
  富强之路
  “蒋巷泽坞锅底塘,十年九涝一旱荒。泥垛墙,茅草房,吸血虫病呈凶狂。”上世纪六十年代流传在当地的这首童谣告诉我们,地处常熟、昆山和太仓三地交界处的蒋巷村的贫困状况。锦绣江南鱼米乡,偏偏蒋巷就是一个被天堂遗忘的角落。在当时上山下乡的知青中,甚至有着“宁去新疆,不去蒋巷”的戏谑之语。
  1966年,23岁的常德盛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并当上了生产队大队长。第一次在两间茅草房召开全村会议的时候,连条凳子都没有的贫困状况让常德盛向党员干部立下誓言:穷不会生根,富也不是天生。我们一定要艰苦创业,拔掉穷根。
  常德盛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血吸虫病。血吸虫的幼虫寄生在钉螺体内,在水里大量繁殖,通过皮肤接触感染人体,全村700多个村民竟有400多人得病。病人虚弱无力、腹大如鼓甚至危及生命。没有劳力何来拔掉穷根?常德盛决定彻底消灭钉螺、医好血吸虫病――白天他带领村民抓生产,晚上他又率领突击队在各个沟里用药灭钉螺。除此之外,他还每天到治疗室里督促村里得了病的百姓积极治疗。
  灭螺治病持续了整整十年,到了1976年,血吸虫病终于在蒋巷村销声匿迹。而一场声势浩大的农田建设战役就在此时打响。常德盛说:“这叫先强身健体,再治水改土。所谓‘改天换地’,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
  又是一个十年,蒋巷村民在常德盛的带领下,靠着一副肩膀、两只竹筐,硬是将全村1200亩的低洼地统统添高了1米!也就是说,蒋巷村不足400个劳力,每人填堆了一座三四个足球场那么大、比四五层楼还要高的泥山!在此基础上筑路建渠,沤肥养田,昔日贫瘠的土地开始变得松软肥沃。80年代初,蒋巷村的亩产粮食超亿吨,成为了闻名遐迩的产粮巨人。
  包括常德盛在内,如今不少上了年纪的村民都有一些“罗圈腿”,这是当年挑担填田、大干苦干的历史印记。
  不过,解决了农民温饱的常德盛并不满足,他认为解决农民富裕要在保持农村粮食稳产的基础上发展村级乡镇工业。1989年,全社会都流行着引进人才就是引进财富的做法。贫穷落后的蒋巷村人也眼巴巴地盼望着引进能人帮助他们发家致富。
  面对村里急需人才的情况,常德盛千方百计去上海找“师傅”,可他万万没有想到,第一次试水商海,从上海找来的“师傅能人”居然是个骗子。好端端坐在家里却莫名其妙地欠下了200多万元的债务,这在80年代刚刚解决了温饱的不富裕的小村子里简直是“天要塌下来” 的数字。
  “秀英啊,我明天要去坐牢啦。”“咋了德盛,你犯了啥法?”“人都跑走了,钞票拿去给他老婆拍电视剧去啦,打官司钞票也追不回来了。”当年中央电视台《人间万象》节目再现了常德盛受骗上当的一幕。面对着十五个法院要求打官司、无数人上门讨债的窘况,不少村民建议常书记根据企业《破产法》把厂子关掉,这样就能避免偿还巨额钞票,但老常坚持不同意,并一己承担了全部责任,“只要我有一口气在,一定能把你们的钱还上。”上当受骗后的常德盛没有气馁,他主动一家家拜访原告单位,说明情况取得谅解,各级政府和一些友好单位也及时伸出了援手,还在襁褓中的蒋巷村办工业就这样得以幸存。
  经过反复的市场调研,常德盛锁定了填补江苏省空白的一种新型建材产品――彩钢复合板。产品问世后,常德盛决定亲自外出推销。他的推销方式很特别,习惯赶在客户上班前到达,这就使他必须经常在凌晨就从家里出发。他视时间为生命,一天之内马不停蹄走三四个地方是家常便饭。
  日复一日的奔波劳累让常德盛的身体严重透支,最瘦的时候只剩下不到90斤。一次去张家港谈业务的途中,一场严重的车祸将常德盛的左眼眶撞瘪,膝盖骨骨折,整口牙也被撞错了位。如今的常书记左眼视力只有0.2,每当记者看到照片里他眼眶上暗红色的伤疤,一个为了蒋巷的富强“舍命换星月”的老者形象就会立时浮现在脑海里。
  蒋巷的村级工业就这样在常书记和全村人的努力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产品也从单一的彩钢板衍生出轻钢、新型材料、金属构件和钢结构四大系列。再一个十年,小小的轻质建材厂发展成为年产值超十亿元的常盛集团。
  如今蒋巷这个800余人的小村子,一年向国家缴税达6000余万元,而村民们的人均收入则已超过2万元。蒋巷村成了苏州地区最富裕的村级单位之一,成为了全国闻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典型。
  
  施德之路
  在采访的几个小时里,常书记一直面带笑容,这笑容中传递着笃定与宽厚、温暖与真诚。曾因偷窃被劳教半年的孙启华如今是远近闻名的养猪专业户,他永远无法忘记的也是25年前那个寒冷的冬夜常书记温暖的笑容。
  “书记来找我谈心,问我今后有什么打算?有什么困难?我对书记说想养猪,但是又发愁没有猪棚、没有资金。书记说无论如何一定帮我解决。他从窑厂里拉来了砖头,造了猪棚,又帮我到银行里贷了款,抓起了80多头苗猪,年内就出售了。当时赚了两三千块钱,我也算找到了致富的门路。”孙启华不好意思地对记者笑道:“其实不光是我,村里人觉得有什么事都可以找书记,不管是思想上、生活上、事业上,都是书记在照顾着我们。有时候我们看到他每天起早贪黑,很辛苦,都很心疼他的,这种感觉只有在最亲的人之间才会有。”
  在今天的蒋巷村,花草掩映中的别墅群绝对是让参观者啧啧称赞的一道风景线,这每栋220平方米的新别墅是186户村民每个人的家。“你看到的这房子成本价30万元,而我们的农民只要负担12万8千元。”常书记停下脚步,给记者指着一排排红顶白墙的崭新的别墅。而常德盛至今还住在八十年代建造的老宅里。
  拒绝的不仅是建新房,常书记在常盛集团转制的当口还拒绝了本该自己持有的数千万元股份,坚持让全村人共同享有这笔财富。他甚至没有专车、没有专属办公室。“钱,有的用就行了,要那么多干什么?有的钱我不能要,党员干部跟群众的收入差距不能拉得太开。差距过大,党群、干群关系就差了,就会失去凝聚力、向心力和号召力。”
  “我们还鼓励子女与老年人同住一起,养一个老人一年村里要奖励2000块奖金。如果不愿意在家里,村里也提供三星级宾馆式的老年公寓。”听着常书记的介绍,记者心中升起疑团,“一方面鼓励老人在家与子女同住,另一方面又去建老年公寓,这不是矛盾嘛?”常书记听了笑着说:“老年人能与子女同住,说明这个家庭和睦、子女孝顺,应当奖励。不过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生活,老人有老人的习惯,毕竟时代不同,观念不同了。”常德盛觉得,适当分开,不仅不会减少亲情,反而可以增加彼此的挂念。
  老人孙敬祖深有体会,自己跟子女分开了,更自由。过去住在一起,难免磕磕碰碰。而现在,客气多了。几天不见就会打电话问长问短,家里烧了鸡汤,也会热乎乎端一碗过来。老年公寓与别墅分开,但距离不远,即便是冬天,一碗汤端过来还是热的。这个被称为“一碗汤的距离”也是常德盛最早构思并设计出来的,应该说这样的设计能够站在老百姓的真情实感上,是精细和恰到好处的,使老人与子女分而不裂,和而不同,产生距离之美。
  发展蒋巷生态园是蒋巷村这几年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因为我们蒋巷村走的是共同富裕,要解决所有劳动力的出路,所以我们就提出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副则副。很多农民尤其是年纪较大一些的,到工业一线去力不从心了,我们就发展建设农民生态园,使得我们村可以把所有劳力解放出来,所有资金整合起来,共同富裕。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旺家,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如常德盛所言,蒋巷村开发的“田园风光游”、“休闲生态游”、“民俗风情游”等项目,每年吸引游客1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近千万元,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互动共赢。
  如今,年岁渐大的常德盛,考虑最多的就是如何让薪火更好地传承。他对记者说:“我定下了个‘三不原则’:一是职务不搞终身制;二是职位不搞世袭制,不传自家人,要培养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接班人;三是村厂班子不搞家族制,企业领导岗位全部采用竞争上岗。作为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人,我要的是让村民长期得到实惠,安居乐业。”
  家家有房子,人人有活干,合作医疗、养老保险,小孩读书有奖励、考上大学有奖金,蒋巷村真正实现了小有所教、老有所养、安居乐业。今天,所有走进蒋巷村的人,都会惊叹这个“人间天堂”式的小村庄的美。这美,有江南水乡的自然之美,有百姓从心窝里冒出的幸福之美,更有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
  幸福蒋巷村,人间新天堂。在探索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新征程上,常德盛和他的父老乡亲们一直在路上。

相关热词搜索:常德 路人 天堂 常德盛:蒋巷天堂的领路人 蒋巷村常德盛 蒋巷村书记常德盛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