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楠楠_楠楠,被“解救”的残疾乞童

发布时间:2020-04-10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从姓张到姓宫,再到姓李,一出生便遭父母遗弃的楠楠,不满11岁,已经历过3个不同的家庭。这名在今年2月份公安部打拐行动中解救出的残疾孩子,经本刊及《南方都市报》、《新京报》等同行干预(见本刊2011年第6期“童丐调查”),被送至安徽阜阳社会儿童福利院,后被寄养在一个4口之家。
  据统计,我国共有残疾儿童大约817万(指0至14岁儿童),其中,多重残疾儿童高达80万,而目前全国二百多所专门的儿童福利机构,仅收养不到十万孤残儿童。于是,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在被父母遗弃之后,沦为了牟利工具――童丐。
  12月5日,安徽省阜阳市社会儿童福利院会议室,在两名老师及养母的陪同下,本刊记者再次见到坐在轮椅上的楠楠。
  在近两个小时的会面中,不管记者如何跟他交流,除此前的乞讨生活外,楠楠一概用“不知道”作答,然后便是死一样的沉默。当老师或其母亲有不同回答时,孩子便会仰头笑笑,然后同声附和。临走时,记者问楠楠为何如此。他低着头,说:“怕,我怕说错话,就没有人要我了。”
  河堤上的弃婴
  楠楠最早出现在安微省阜阳市太和县马集乡西张集村。“如果没有我,孩子早死了。”该村村民张庆林咬着已烧到过滤嘴的烟,愤愤地说。
  2001年,张庆林记得那是夏天,“热得很,出门就是汗。”大约是中午,他收完破烂(废品),回村经过村东头的河坝,三轮摩托车陷进了一个泥坑。
  他下车四处张望,试图找到经过的村里人,帮他把三轮车抬出来。这时,却听到了孩子的哭声。他小跑着冲下河堤,在约五十米远的地方,发现了一个小纸箱子。“我那会儿怎么也不明白,纸箱为啥有哭声。”
  张庆林加快步伐向纸箱走去。河堤坑洼不平,他一脚踏空,摔了个四肢朝天。打开纸箱,他发现一个孩子躺在里面,身子包着小被褥。
  掀开孩子身上的被褥,他发现,里面有很多已经干涸的黄色的小块块。孩子的鼻子和脸已开始溃烂――“这地方都快烂没了。”张庆林指着自己的鼻尖说。
  纸箱里的孩子,便是楠楠。“抱回来后几天就听领导说,孩子已被6家抱去过,大家都没要。”
  张庆林连沦陷的三轮车都没顾上,直接抱着孩子回了家,他找来家里的棉花,缠成团,沾着水,帮孩子擦拭身子。
  没多久,孩子睡着了。张庆林乐呵着说,楠楠跟他有缘,因为他一抱回家就不怎么哭了。趁着楠楠睡着的间隙,张庆林跑到村上的小店,买了奶粉和奶瓶。
  张庆林把自己几件平常都不舍得穿的衣服拿了出来,“穿不着,只能用衣服把我的孩子包着。”
  那一天,张庆林把它定为楠楠的生日。
  其实不想养
  张庆林把楠楠抱回家,没有告诉任何人。他哥哥张庆申直到3天后才知道。
  张庆申说,他去张庆林家拿点东西,在门口听到孩子哭声。一问,才知道这是弟弟抱回家的被人遗弃的孩子。
  张庆申当场就表示反对。在他看来,弟弟一出生就有智障,且靠捡破烂为生,不可能把未满月的楠楠养活。“刚把楠楠抱回家的时候,他都快50岁了,没钱,人也不行(自理能力差)。”
  然而,张庆林却执意要收养孩子。他的考虑是,自己未娶妻生子,等老了,需要一个孩子来照顾他。
  等张庆申再想劝弟弟的时候,张庆林已经不耐烦了,劈头就骂张庆申。无奈,张庆申只得作罢――“我以为是个健康的男孩,想想也就算了,他(张庆林)说的也是,老了总得有人照顾。”张庆申说。
  这样的争吵在楠楠6个月大的时候,再次出现。
  张庆申说,一天吃过午饭,他抱着楠楠在屋前的马路边上晒太阳,细心地接触中,他发现孩子手脚不太对劲,“都伸不直,跟正常的孩子不一样。”张庆申这才意识到,楠楠是个先天性手脚残疾的孩子。
  于是,张庆申找到弟弟,旧话重提,劝弟弟放弃收养。他觉得,楠楠是个残疾人,即使养大,也不可能为张庆林养老送终、照顾他的生活,只会成为其永久的负担。
  张庆林依然没有听哥哥的建议。为此,兄弟两人吵得面红耳赤。“他(张庆林)比较小气,说多了,就骂。”张庆申说,弟弟张庆林其实也不想再继续养,但养了半年,对孩子有感情了,舍不得丢掉。
  这时,有邻居出来劝张庆林,“说让把孩子养大了,带出去乞讨帮着赚点钱。”在邻近的太和宫集镇(以残疾儿童外出乞讨闻名,编者注),领养残疾孩子,然后带出去乞讨,早已成为一门生意。
  三轮车上的幼年
  就这样,楠楠得以和张庆林相依为命。“真是一把屎一把尿地养大的,有感情。”
  之后,张庆林又分别捡了两个残疾婴儿:一个养到1岁左右,因家中无人,被人偷走;另一个仅抚养了几个月,被盖着的被子压着,窒息而亡。
  楠楠1岁以前,张庆林每天早上出门,都要泡好奶粉,把他喂饱。为了学会怎么喂奶,张庆林甚至有事没事喜欢挤到村里刚有孩子出生的人家。
  一天活忙完,回家给楠楠喂奶。而几乎每一次张庆林回家,在村口的拐角处,他都能听到从家里传来的楠楠的哭声。
  张庆林说,没办法,孩子小,带着一起,做事不方便。
  楠楠一周岁后发生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张庆林的想法。
  那天,张庆林出门前,照常给楠楠喂奶。回家时,依然听到楠楠大哭。不同的是,这一次,不管张庆林如何逗乐,都没能止住楠楠的哭声。
  张庆林觉得不好,便找来村里医生,给楠楠一量体温,高烧41度。这可把张庆林吓坏了,当晚在村里打过吊瓶后,他还是不放心,次日一早就把楠楠带到乡卫生院继续打吊瓶。
  两天后,楠楠的高烧仍不见退。情急之下,张庆林只得向村里人打听传统的治疗方法。得知有一种野草敷头上可治退烧后,他便把楠楠托付给哥哥张庆申,自己一人到处寻野草。
  张庆林说,野草挖回来后,他就一把一把地用手搓,等有汁之后,便(敷)到楠楠头上。“我在床上坐了一天一夜,一会儿就换一次。”张庆林左手擦着泪,右手连续摆动着,说:“不能提,不能说,一说就难受。”
  次日下午,楠楠的高烧便完全退去。但张庆林发现,康复之后的楠楠身上脱了一层皮。
  此后,张庆林便不再放心把楠楠一个人放在家里。不管到哪儿收破烂,他都会用三轮车载着楠楠。
  张庆林说,在路上不管走到哪儿,只要楠楠想吃什么,他都买。此后,楠楠在张庆林的三轮车上度过了5年的童年岁月。在此过程中,楠楠可玩的东西就是他的养父张庆林所捡的别的孩子丢弃的玩具。
  乞讨的日子
  随着楠楠日渐长大,张庆林发现,孩子开始有意识地远离他。“我的孩子经常说我脏。”张庆林拍了拍衣服。
  让张庆林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楠楠两岁生日时。那天,张庆林特意上马集乡割了3斤猪肉回家,准备包饺子给楠楠过生日。
  到家后,楠楠让张庆林不要动肉,让拿给张庆申去包。事后,楠楠跟张庆申说,“爸爸剁肉太脏了,我不吃。”
  于是,在中间人找到张庆林说有人希望领养楠楠时,他并没有像6年前一样坚持要自己抚养,而是一口答应。
  2006年,还是一个夏天,楠楠被距离马集乡近二十公里的宫集镇村民宫春风领走,改姓宫,宫春风对外则称楠楠是其孙子。宫春风说,他带楠楠走的条件是,每年要给张庆林4000块钱,“一年支付一次,每年年底给他。”
  张家没有人知道,宫春风把楠楠带走到底去做什么。直到一年后,宫春风送钱到张庆林家,张庆申才隐隐约约从邻居那儿听说,“宫春风把孩子带出去乞讨赚钱。”
  张庆申便找到宫春风,希望把楠楠领回家。却被宫春风拒绝,理由是,已签了4年的领养合同,合同期满,才能把孩子领回去。
  每年有4000元的收入,张庆申只得作罢。“孩子乞讨一年不知道可给他们挣多少钱,每年给他(张庆林)4000,他们一年不得挣好几万?”张庆申掰着手指头说。
  56岁的宫春风说,把楠楠带回家一年后,他就开始带着孩子到长沙、岳阳等地捡破烂。而楠楠说,其实就是在街边乞讨,爷爷(宫春风)规定他每天必须乞讨一百块钱,如果乞讨的数目达不到,回家就得挨打。
  “用鞋子打屁股,趴在床上打。”楠楠眨着眼睛说。
  冬天是最难过的日子。楠楠说,不管多么冷的天,爷爷都让坐在街边,把腿露出来,“刚开始冷,慢慢就不知道冷了。”
  楠楠说,每天乞讨结束之后,一般就近找个有桥的地方,把被子一铺,就在上面睡觉,“晚上都冷醒了。”
  宫春风并不认可楠楠的说法,认为孩子是在撒谎。他说,他和妻子随继荣疼孩子都来不及,怎么也舍不得打他的。当然,他也不承认带楠楠出去乞讨赚钱。他说,带出去也就是让楠楠帮着捡捡破烂、卖卖氢气球。
  不想再回到过去
  今年春节后,楠楠结束跟随宫春风在各地乞讨的日子,回到了太和县宫集镇,很快成为当地打拐的战利品――警方称,此次打拐活动中,他们共解救残疾儿童2名。楠楠是其中之一。
  随后,宫春风和随继荣被刑事拘留。“在里面呆了半个月,后来警察说不追究我的刑事责任,就把我放出来了。”宫春风说。在他出来之前,儿子特地把楠楠送回了张庆林的家里。
  在外辗转几年的楠楠,不愿再和张庆林住到一起,嫌他屋子里的味道太重了,在张庆申面前直呼养父“日杆子”(当地方言,傻蛋的意思),“太臭,不卫生,闻着不好。”
  张庆申只得让楠楠住他家里。但楠楠同样不信任他们一家。张庆申说,楠楠回家后的第二天,他妻子做饭,楠楠一直在旁边看着。“孩子觉得回来后成了家里的负担,生怕我们下药毒死他。见我们吃了,他才吃。”
  当本刊记者向楠楠问起此事,他选择了沉默。
  在家呆了半个月后,本刊及《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到张庆申家采访,担忧孩子再次被送去乞讨,3位记者向太和警方讲明其养父张庆林可能并不适合继续收养孩子,经太和县民政局接洽,楠楠被连夜送至阜阳市社会儿童福利院。
  第二天,楠楠被阜阳市向阳办事处桃源村(音)村民李小华接走,“放到家庭里面去抚养。”之后,楠楠随母改姓李。不久,李小华再次从福利院领养了一个女孩。“每个月每个孩子,政府给一千块钱左右的生活补助。”
  如今抚养楠楠的家庭为4口之家。李小华在家带孩子,丈夫在一家汽修厂做修理工,他们的两个孩子分别为12岁和9岁。李小华说,她村庄上,像她这样从福利院领养孩子的有十多户家庭,“最多的3个,最少的也有两个,想要多了,福利院不给。”
  李小华说,楠楠刚到家里时,谁跟他说话他都不爱搭理。“就低着头看电视,什么话也不说。”经过两个月的感情培养,楠楠变得开朗起来,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跟她说。“有一次看电视时,他就突然拉着我,跟我说个不停。”李小华的右手不停地摸着楠楠的后脑勺说,“跟孩子们也亲热,都是姐姐妹妹地叫,从来不打架。”
  开朗起来的楠楠变得异常活泼。李小华说,楠楠经常会玩着玩着,就把家里的东西摔坏了,“几个孩子玩起来啥也不顾。”
  李小华称,楠楠来她家里后,胖了10斤。当张庆林看到本刊记者拍的楠楠的照片时,突然哭出声来,摇着手说,“我的孩子没有在家时长得好了,冬天了,孩子可冻着。”
  李小华说,楠楠特别乖,她想一直做孩子的抚养人。同样,张庆林,还有宫春风,他们也都曾多次向民政部门申请,希望再次获得楠楠的抚养权。然而,在夜幕中穿过阜阳市社会儿童福利院的长廊,楠楠轻轻地说,他不想再回到过去了。

相关热词搜索:解救 残疾 楠楠 楠楠 被“解救”的残疾乞童 被解救的残疾乞童 楠楠的故事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