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离散母子的十八年

发布时间:2020-04-11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2007年12月初的白昼正在快速滑向黑夜,笼罩在贵州安顺汪家山上空的阴冷雾霭仍未散尽。   一整天了,康天英都在租的屋里呆着。因为腰椎间盘突出的毛病,她已在家休养了几个月。实在要站一会了,康天英会走到外屋,或者到院子里喂喂她养的几只鸡。
  中午时,有人开着农用车送煤球来。“煤球贵了,要二角四一个。”煤球用于做饭烧水,并能让这家人在贵州的冷冬里感到温暖。
  铝锅还在响,冒着白气。
  康天英与儿子付国稳走出家门,穿过混杂着摩托车声和狗吠声的街道。到市场买菜。卖菜的人和他们娘俩热情地打招呼。
  几个月前,还未回家养病的康天英就在这湿漉漉的市场里卖菜,菜摊上随黄昏亮起的灯光里有她的身影。
  
  她曾在灯光里等待,等了18年。
  18年前,还在卖烤豆腐的康天英等着8岁的儿子付国稳回来吃晚饭。晚上6点钟,还没看见儿子出现在菜市场的路口。“那天有送当兵的,我想,可能跟着队伍去玩了。”
  很晚了,儿子还是没回来,康天英有些着急,把摊子扔在那,出去找去了。
  找了一阵,没找到。康天英回家,把女儿留在家中,背着更小的小儿子到安顺城里找,“不停地喊他的名字”。整整一个晚上,直找到第二天天亮,没有见到付国稳。再找,又是一天一夜。三天三夜过后,依然没有儿子的消息。
  康天英意识到――儿子丢了。
  
  十八年前
  
  18年前的那天,付国稳是上学去了。
  “走到路上,遇到了罗叔叔。”付国稳说,这个“罗叔叔”是他邻居的朋友。
  “罗叔叔”让付国稳去帮他搬东西,条件是10块钱。
  “10块钱多值钱啊,都够我买一个月花卷吃了。”花卷,是付国稳童年记忆里最好吃的东西之一。
  在路上走的时候,“罗叔叔”递给他一瓶“饮料”。他没喝过这样的东西,人口时还觉得挺好喝的。喝了这瓶东西之后,付国稳不知不觉就睡着了。等他醒过来时,已经在火车上了。
  他又哭又闹,要回家。“罗叔叔”给了他两巴掌,“再闹就把你扔下火车去。”
  付国稳不再闹,他害怕了。
  那是付国稳的第一次远行。在此之前,他生活的范围局限于汪家山,再往前的那些日子,他和家人住在安顺镇宁的寨子里。
  离开汪家山那年,付国稳8岁。
  火车来到了河南安阳,“罗叔叔”和付国稳先在一户人家住了几天,过了几天就把他送了出去。
  河南安阳铜冶镇积善村,付国稳成了村里一户缺少男丁的王姓家庭的成员。
  “他(罗叔叔)说,你不要闹,过两天叔叔来接你,我说行。”
  两天后。“罗叔叔”没来,更多天过后,“罗叔叔”还没来。付国稳哭着找到刚到河南时住的那家人,“他们抓着我的双腿,头朝下,走到水沟边,要把我给扔下去。”
  付国稳被带回养父母家,天天哭。
  让哭声暂时停下来的是鸡蛋。付国稳在汪家山的时候,家里很少吃鸡蛋。在积善村,每天早上都有馒头和鸡蛋,他就把馒头扔房顶上,把鸡蛋吃了。
  付国稳觉得能经常吃上鸡蛋的生活就是“好生活”,这样的“好生活”让这个年幼的孩子感到不安。
  “我怕眼前的幸福会冲淡自己的记忆。”于是,付国稳把妈妈、妹妹、弟弟、继父的名字写在了一张纸条上。藏在兜里,或者藏在墙缝里。“我要记住他们的名字,怕时间长了,忘了他们。”
  这张用来抵御遗忘的纸条,付国稳保留到二十多岁。
  离婚之后不久,康天英一个人出去卖草药。过了些时候,她把两个孩子接到安顺汪家山。“我怕后妈对他们不好。”
  再往后,康天英改嫁了,嫁给一个付姓男人,孩子们改姓付。不久,康天英又生了一个儿子,叫付国超。
  
  “改嫁了等于没改,继父很少在家,现在都不知道在哪,我回来之后只见过他一次。”付国稳有些抱怨。
  “在家和不在家都是一样的,夫妻之间还是靠不住,就是靠我自己。”康天英说。
  当年把孩子接到安顺汪家山之后,康天英不卖草药了,摆起了烤豆腐的小摊。一支弄个锅,把切成小块的豆腐放进去烤,烤出泡了,放上调料,一角钱一块。
  “我妈烤的豆腐很香。”
  在付国稳那里,关于味觉的童年记忆是粗陋的。“很难吃一顿炒菜,大部分是吃面条,用猪油把面条一拌,很少有肉吃。”
  
  千里寻子
  
  2007年12月初的冷瑟夜幕继续垂落,母子俩从菜市场回到家,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付国稳从装菜的塑料袋里拿出葱、蒜、豌豆、金针菇、猪肉。康天英坐到床边,把钱从口袋里掏出来数了数,接着又数了数,发现卖菜的人多找了一块钱,她赶紧出门,给人送那一块钱去了。
  “我妈每天都会把钱算得很清楚。”付国稳边洗菜边说。
  康天英不是什么时候都能把钱算得很清楚。当年,付国稳失踪之后,康天英连钱都算不清楚了,“脑筋糊涂了”。
  付国稳成了汪家山第一个被拐卖的小孩。康天英说,儿子被拐之后的两三年,安顺有很多小孩被拐了。
  经过自己的调查,康天英认为那个“罗叔叔”有很大的嫌疑。
  “我到火车站去等,等了一个星期,等到了那个人,把他抓到派出所,他们关了他20天,有小学生去指证,后来说证据不全,放了。”
  “罗叔叔”放出来后,要找康天英算账。“他拿着菜刀来吓我,说我污蔑他。”
  “罗叔叔”很快便在汪家山消失了,至今也没有见到人影。
  春节在付国稳丢失之后不久来临。并无任何欢乐可言的春节过后,康天英背了一筐草药上路找儿子去了。广东、福建、河南、山东……她都去过,“听说被拐到那里的娃娃多,就去了。”
  “那时候我6岁,妈妈出去我哥哥,继父出去做生意,很多时间都是我和弟弟在家里。”康天英的女儿付国利回忆当时的情形。
  每到一地,康天英就摆个小摊卖草药,边做生意边打听――你们这里要不要小孩,我们亲戚那里有小孩想送出去。“就得这样假装跟人讲,不讲就得不到消息。”
  一筐草药走四方的康天英,买两个馒头就可以过一天,有钱就住两天旅社,没钱就在火车站过夜,菜市场也是过夜的地方,没被子,靠着墙,蹲着睡。草药卖出去的很少,有时一天都卖不出去。
  前前后后找了一年,找不到,她只好回家,回家时,筐里仍有剩余的草药。
  “妈妈回来的时候,我还记得很清楚,是冬天,那天停水,我带着弟弟去水井边洗衣服,弟弟不小心摔到井里面去了,我把弟弟带回家去烤火,妈妈正好那个时候回来,看到这些,哭得不行。”付国利还清楚记得当时的细节。
  “女儿和儿子需要我照顾,我不出去了。”回到汪家山的康天英,不再卖烤豆腐,不再卖草药,在卖了段时间黄糖和粉条之后,开始卖菜,一卖就是十几年。
  她的摊子就摆在付国稳当年熟悉的地 方。“怕离开这里他找不到了,我想他肯定会回来的。”
  康天英在等待,同时也在担心。“我就怕那些人把小孩谋害了,我在电视上看到有人卖小孩器官的新闻,很害怕,我的眼泪都哭干了。”
  “我不敢去想坏的,怕自己承受不了。我还有两个娃娃,要靠我,什么困难都要我解决,精神上没有哪个分担,经济上也没有哪个分担。”
  这些年,康天英找算命先生算过很多次命。屡屡不中。她感到失望,但还是觉得儿子会回来的。
  “我睡觉的时候经常想,他会回来,敲门,喊我:妈妈,我回来了,我是付国稳。我不会想他不回来了,从没这样想过。”扒火车的少年
  河南安阳铜冶镇积善村,离火车道不远。被拐到这里两年之后,付国稳看着从镇上驶过的火车,起了离开的念想。
  8岁离家的付国稳缺乏地理概念,当他想回家的时候,才发现――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地方的人。
  “我不知道自己家乡在贵州,也不知道安顺,就知道在汪家山,汪家山在哪就不知道了。当时想,顺着铁路就能到家了。”
  这个10岁的男孩偷偷拿了养父的40多块钱,扒上了一辆行驶的火车。去哪里?他并不知道。火车去哪里,他就去哪里。
  付国稳开始了他的流浪生涯。“流浪的时候我就想,明天我就到家了。”
  这次春天的流浪持续了两个月,毫无头绪的寻找没有结果,他没能撞上汪家山。
  他回到了养父母家,被教训了一顿,“他们也担心我。”
  隔了一年,他第二次出走。
  “那一年,因为我养父母吵架,我很烦,就又跑出去了,扒火车走了。”
  这次,付国稳扒上一列往北走的火车。
  到了一个站,他有点饿,下车,找东西吃,用捡瓶子换来的钱买了四个馒头。买了馒头之后,发现火车开了,等了很久没等到,他就顺着铁轨朝一个方向走。
  第一天吃了两个馒头,没见到火车,第二天吃了一个半馒头,没见到火车,第三天,馒头没了,仍然只有空荡荡的铁轨。
  “我数着呢,整整走了七天七夜。大山里连人家都没有,后来才明白,那条道已不通火车了,火车到了这就往回走了。”
  山里面没有馒头,“就吃草吃树叶,还喝水沟里的水,很脏很臭。”七天七夜之后,他终于看到了人影,“铁路工人把我给救了。”
  第二次出去有半年多,第三次的时间更长,有一年多。
  “那一年有钱,卖水挣了不少钱。”
  在江苏徐州火车站,付国稳捡瓶子,卖了三百多块钱,然后花两百块买了个压盖机。“自己收那种有商标的完好无损的瓶子,别人收一毛,我收两毛,到火车站自来水管那儿把瓶子接满,然后‘咔’一下就盖上了,这就成了‘矿泉水’,两块钱一瓶,没少赚钱,一个月赚了七八千块。”
  火车站的一帮小子看着付国稳赚了钱,不让他干,要他缴费。他不缴,被打,压盖机被抢走,还被搜走1000多块钱。
  大部分钱没有被搜走。
  付国稳揣着钱到了广州。他这次坐火车,不扒火车了,还买了身衣服,打扮了一番。在广州,认识了四五个人,烧香磕头,拜了把子,跟他们一起到深圳去了。
  “到了深圳,那个大哥说,今天请小弟兄们吃饭。到一挺好的餐馆里,点了鲍鱼什么的,第一次吃,挺好吃,还喝了洋酒。吃得差不多了,大哥说,我上个厕所。隔了会儿,一个说去看看,一个说去买包烟,去了都没再回来,就剩下我一个待那里了。最后结账,一千多块钱呢,我身上的钱不够,餐馆的保安把我给打了一顿。”
  这回,付国稳的钱全没了。
  他走到铁路上,扒火车就走,到了江苏连云港。
  在连云港,他又认识一帮人。“他们说,在连云港,男人出海打鱼的时候,家里就剩下一帮妇女和孩子,叫我一起去打劫,我一听,吓坏了,我说这我不能干。”
  付国稳又扒火车跑了,回到安阳,但没回家,睡在村上的草垛里,他会让村里要好的小伙伴给他送点吃的。
  结果还是被家人发现,带了回去,跟以前一样,他被收拾了一顿。
  这些断断续续的流浪,使得付国稳只断断续续地读到小学三年级。
  第四次离家出走留给付国稳的印象最深,那年他已经十四岁了。在他的记忆中,那是冬天,特别冷的冬天。
  “那年的雪下得可大了,我都快冻死了。小时候学过的课文里,有只鸟说,哆??,哆??,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就这样的感觉。”付国稳说,“当时就想,今天冻不死我的话,明天我就回养父母家,但到了第二天,没死,就继续找吧。”
  货运火车行驶在山西的大雪中,付国稳待在一节冰冷的车厢里,“车顶上有一个漏天窗,雪就这么下来,哎哟那雪花,一大坨一大坨的,都到膝盖了。”
  晚上,车厢里的付国稳不敢睡觉。“晚上一睡,我估计就看不到第二天的太阳了,整个晚上,我就在车厢里乱蹦乱跳。”
  在那节车厢里,付国稳呆了五六天,没饭吃,就吃车厢里的雪球。
  火车到达山西长治,付国稳下车了。下车后,他看见有人在站台上搬白菜,有工钱给,“想着弄点钱赶紧买点东西吃,饿得不行了。”
  他去帮人家搬白菜,刚搬了两袋,就晕倒在地。
  醒过来时,他发现自己穿了件大棉衣,“在羊肉店里吃着羊肉面,人家喂我,一个老大爷,就是他的白菜。”
  老大爷给了付国稳50块钱,买了张火车票,让他回安阳。
  “自从那次把我接回去以后,我就再也没乱跑了。”付国稳说,一是怕让养父母担心,毕竟他们岁数也大了;二是这样下去,对自己也没好的发展。
  “我告诉自己,要好好工作,得有钱,有钱我才能见到我妈妈,没钱出去找,生存都成问题。那年,我就开始工作了。”
  
  上网寻母
  
  河南安阳铜冶镇积善村,15岁的付国稳开始跟车去装货卸货。工作了一年,攒了5000块钱,他拿着钱就上山西了。
  “那时候山西的煤便宜,我就拉了一车煤到本地,感觉能赚点钱,开始是一车一车地拉,后来两车两车地拉,再后来慢慢地越拉越多,越做越大,大到可以一次发几千吨上万吨,有时候都用上火车皮来拉了,确实是赚了,但也没少花。”
  他说,那个时候不管多忙,每年都会抽两个月时间到全国各地走走。“去的地方多了,西藏都去了。坐火车、坐飞机,一般都是几个人一块出去。他们是旅游,我是去找家人。”
  “那时候,自己做事的压力很大,能赚钱的都想做。”付国稳说,“搞了小电厂,太心急,没批准,没上保险,煤气爆炸,省里把我们的厂封了,亏了很多。与别人合伙投资焦化厂搞亏了,我投了几百万,都赔了……原来赚的钱都化成灰了。”
  时间在前行,不再年少的付国稳结了婚,又离了婚,小弦3岁了。对此,他并不愿意多谈。
  “得意”与“失意”,付国稳不忘惦记的是一直在寻找的亲人。“一接触网络,我就在网上发帖找亲人。上QQ发,跟上 面的好友发,全都发。”
  付国稳说他的人生就像一部电影。“一部电影两三个小时就解决问题了,我这里都十几年了。想亲人想得难受的时候,就一个人跑到地里大喊大叫,感觉自己整个人就一神经病。”
  付国稳左手手臂上刺着个“六”字,是他自己用针和墨水刺的。“找不到妈妈,希望自己顺,六六大顺。看到庙就去拜,我不求神保佑我发财,是保佑找到妈妈。”
  “2005年,我几乎把我没去过的地方都走了,那一次回来之后,有点绝望了,觉得这辈子见不到我妈了。绝望的时候什么事情都不想做,2005年,我的生意也不断地下滑,没心情理会,感觉赚这些钱没什么用,觉得没找到妈妈,这些钱是没意义的,真的没意义。”
  
  相遇
  
  从安顺城通往汪家山的菜市场是一条长长的巷子,42岁的杨胜英在这条巷子里摆摊卖了15年的杂货。
  2007年阴历闰七月初五,下午三点多钟。汪家山来了一队人,走进汪家山一所小学的门口。
  杨胜英有些好奇,就问一位从学校里走出来的街坊是怎么回事。那位街坊说,有个小孩七八岁时在这里丢了,现在回来找他妈。“我一听,可能是那个姨妈家的儿子,她的儿子丢的时候也是七八岁。”
  多年前,汪家山有户人家办喜酒,请了许多街坊邻居,杨胜英也去了,那一次,坐在她旁边的就是康天英。“她跟我说过她有一个儿子和姑娘,但还有一个儿子丢了,说得很心痛。”
  杨胜英丢下自己的杂货摊就往菜市场赶。康天英当时不在菜摊,她的小儿子在看摊子,杨胜英就跟小儿子说了这回事。
  小儿子告诉了正在家午休的康天英,她一听赶紧往那一队人那里赶。
  “我在网上发帖子找妈妈,有网友看到之后,就帮我联系了湖南电视台,电视台听了,就说想帮帮我。电视台查了全国很多个叫汪家山的地方,在这之前,我自己都去过许多叫汪家山的地方找过,但没来贵州找过。”付国稳说。
  付国稳和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到达安顺之后,看到街上有裹卷、泡菜、米粉这些东西卖,“小时候吃过这些东西,感觉有点像。”当他走到汪家山时,感觉不对头,“以前房子没这么挤,印象中学校挺大的,旁边还有块地,但现在学校旁是房子。电视台的跟我说,到都到这了,进去看看。”
  付国稳和康天英在汪家山的巷子里相遇了。
  “你叫什么名字?”
  “我那时候叫付国稳。”
  “付国稳?!妈呀,你就是我儿子。”
  十多年了,很难从儿子的外貌做出判断,康天英讲述她当时的感受:
  “有些激动,但还是有怀疑。百分之六七十相信,百分之三十还不相信。万一是骗子呢?很多事情都会让我怀疑,不信的事情太多了。万一认错了呢?这里被拐走的小孩太多了,我知道的,光是在汪家山被拐走的小孩就有8个,有的家里丢了两个,所以我怕认错,我受的打击太多,不能再受打击。”
  “整个人就麻木了,反应不过来。我记得妈妈以前有两颗银色的假牙,但没看见,问她,她说以前的假牙是银牙,两年前换了新的假牙。我一下就呆住了。”这是付国稳当时的感受。
  78岁的吴家珍,认识康天英二十多年了,“她一来到汪家山,我们就认识了,她原来住的地方挨着我住的地方。”
  “儿子不见的时候,她天天哭夜夜哭,出去卖药找了好久,到处找。”说到这,吴家珍哭了。“那天,好多人望好多人哭,汪家山丢的小孩多,其他的都没找回来,就他一个回来了。”
  桂志秀的肉摊就摆在康天英的菜摊旁边。“那天这里都没人了,大家全围上去了,一大圈人,个个流眼泪。”
  尽管有怀疑,康天英还是将付国稳留在了家里住。
  两个月后,康天英的怀疑慢慢消除了,她确信这个小伙子就是儿子。“很细的地方都对得上,家里的情况他都讲得出来。”
  在付国稳看来,康天英的腰椎间盘突出是过度劳累造成的。
  48岁的菜场卖菜人吴尚琴看着康天英这十几年怎么过来。“从这里到农贸市场把菜拉回来,要四十多分钟,来回走十几里路,有时候儿女帮帮她,她经常是一个人卖菜。”“我有时问她,你以后老了拉不动菜了怎么办,她说,我卖点葱蒜也要等他回来。”
  “我的困难很少讲出来,我不求人。我就是这种性格,再困难都是自己想方设法去做。”
  “我等了十几年,中途没想过离开这里,其他丢了孩子的人家都走了,没有留下来,他们都不等了。”
  在炉子边,付国稳从钱包里掏出一张照片。照片上,幼小的付国稳坐在妈妈旁边,妈妈抱着妹妹。这是康天英与儿子为数不多的合影,18年来,她看了无数遍。
  
  十八年后
  
  找到母亲后,付国稳在网上开了一个名叫“帮找亲人”的博客,博客里有长长的丢失儿童的名单。博客首页在醒目位置写有一个短促的句子――都回来吧。
  有的丢失小孩的家人亲自找到付国稳。“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我心里真酸。”付国稳说,“曾经有很多人帮助我,我也应该帮帮别人。”
  寻找生母的这些年,付国稳一直瞒着河南的家人。“他们一点都不知道,小时候,他们以为我淘气离家出走。”
  河南安阳。三年前,付国稳的养父去世之后,剩下养母一个人。两个姐姐嫁出去了。“她们不想让我来贵州,怕我不回去了。”付国稳说,“其实和她们还是有感情的,毕竟在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平时跟那边也都有联系,她们说,赶紧回家啊。”
  在不同的家里,付国稳有不同的名字。最初叫刘国稳,因为亲生父亲姓刘。后来叫付国稳,是因为继父姓付。到了河南,养父姓王,他的名字变成了王治兵。
  付国稳说他一直在考虑如何让两个妈妈生活在一起。
  “其实他和谁过都没关系,我只要知道他在这个世上好好地活着,我就心满意足。”康天英说。“这个随我家娃儿决定,他去哪我就去哪。”
  “原来我家姑娘快结婚的时候说,让我跟她过,我说我要在这等你阿哥,你阿哥一天不回来,我一天不走。”付国利在2007年嫁到了贵州毕节黔西,弟弟付国超也去了浙江打工。
  吃完晚饭的时候,电视里正在播放一部国产电视剧。康天英看着电视,不时发出笑声。这几个月在家休养的日子,是她看电视剧最多的时间。
  “以前哪有什么时间看电视,早上五点钟就要出去拿菜,晚上七八点钟才收摊回来,吃完晚饭就睡觉了。”
  回家之后的付国稳在汪家山已经呆了一年多了,“这一年多没干什么,还老问我妈要钱,像个小孩一样。”
  “娃娃还没找到钱,不知道能不能赚。”康天英说。
  “过完春节,就该奋斗了,先赚点钱再说。”付国稳叹着气说。
  哥哥付国稳是不是真的有过那么奇特的经历,是不是真的赚过那么多钱,妹妹付国利半信半疑,她不排除哥哥的话中可能有“吹牛”的成分。“有时候听着他说的那些话,都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尽管无法确信付国稳说的每一句话,但付国利确信――这个人是她18年前丢失的哥哥。“那天,弟弟打电话给我,说哥哥回来了,我电话还没放下,眼泪就流出来了。”
  小时候和哥哥在河边玩耍时,她经常不小心把鞋掉到河里。“我的鞋经常只有一只。”付国稳被拐走那天,妈妈刚好给她买了双新鞋。“我记得很清楚,那天我一直在家等哥哥回来,炫一下新鞋子。”
  那天晚上,哥哥没有回来。“妈妈抱着弟弟找了一晚上。”付国利想,哥哥也许明天就回来了。
  付国稳在“明天”回来了,这一次,命运给“明天”的限定是:18年。

相关热词搜索:离散 母子 十八年 一对离散母子的十八年 母子同床睡十八年 一对离散母子的18年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