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语言是布帛,还是矛戟,?

发布时间:2018-06-22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snbx/snbx201804/snbx20180401-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snbx/snbx201804/snbx20180401-1-l.jpg
  在开始聊这个话题之前,我想问问大家知不知道演员黄渤?那个其貌不扬,却演技精湛的男人。
  在娱乐圈里,黄渤的口碑一向很好,不仅赢得了“新喜剧第一人”的称号,还被人们称赞为“扛过了葛优的大旗”。
  一次采访中,有记者问他,如何看待“你会取代葛优”的说法。
  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却很难回答。如果承认的意思过于明显,就会给人留下轻狂的印象;如果否定的意思过于明显,又会让人觉得太矫情、太虚伪。
  如果你是黄渤,会怎么回答?你可以想几十秒钟,再往下看。
  想好了吗?
  黃渤的回答是:“这个时代不会阻止你自己闪耀,但你也覆盖不了任何人的光辉,因为人家曾是开天辟地创时代的电影人。在中国电影那样的时候,人家付出自己的努力,把中国的电影市场开拓到一定地步,以及在之前那么不好的市场情况下,做出了那么多的创举,这需要能力、魄力、勇气、智慧等等。我们只是继续前行的一些晚辈,对这个不敢造次。”
  闻言,记者忍不住赞叹道:“回答得太帅了!”
  显然,黄渤让语言发挥出了它最大的魅力——不仅帮他避开了可能会出现的“难堪”,还为自己的形象又加了一分。
  你可以对比一下,看一看,自己的回答是否也这样“帅”呢?
  一些同学也许会在心里嘀咕:“别说‘帅’了,我要是能把话说得体就已经很满足了。”
  当好心遇到了坏语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一种困扰,就是觉得自己不会说话。明明心里想的是一个意思,可说出来时又莫名其妙地变成了另一个意思;明明想表达善意,但是不知怎么的,对方的脸色却难看起来——好像嘴巴和内心闹起了脾气,永远无法和谐交流,可苦死自己了。
  当然,说话直接并不是一件坏事,最起码显得你很真诚啊。毕竟,和说话率直的人交朋友总比和说话虚假的人交朋友要开心,快人快语快意“江湖”嘛!
  只是有的时候,说话过于直接,还是会给你带来麻烦。因为你会在无意中伤害别人,把人弄得下不来台,自己却毫无察觉。对方怪你吧,你是无意的;不怪你吧,自己就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说白了,“说话直”的边上有一道“警戒线”。没过线是“直率”,过线了就是“不在意他人的感受”。
  也许你会说:“我就是喜欢说话直接点,不玩虚假的那一套。”那么,以下几个场景的对话,你觉得合适吗?
  场景一:刘燕说话特直。每当别人就某件事情征求她的意见时,她说出的话总是直指别人的痛处。一次,朋友穿了件新衣服,她毫不犹豫地说:“说实话,你的这件衣服虽然很漂亮,但是穿在你身上就像给水桶包上了花布,因为你实在太胖了!而且颜色对于你来说显得太嫩了,根本不适合你!”
  场景二:放学路上,体育委员阿迷遇到同学王路。聊天时,阿迷说学校开运动会,他要做的事情多了好多,作业都写不完了。王路却反驳道:“你平时闲得要死,不就是这几天忙嘛。恕我直言,咱班的体育委员算是班干部里最没事可做的了。”
  场景三:下课的时候,李丽要把两沓本子送到老师办公室。她对同桌说:“你帮我搬吧,反正你现在没什么事。”同桌摇摇头:“不行不行,我正在算数学题,就快解出来了,我怕一出去就忘记思路了!”李丽耸耸肩:“你数学那么差,算也算不出来,还不如帮我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你觉得刘燕、王路、李丽这样说话合适吗?听的人心里会好受吗?
  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那么恭喜你,你已经知道“说话太直接”并不完全是一件好事了。即便我们知道,这三个人都是有口无心、一时嘴快而已,也忍不住会在心里嘀咕:以后还是能不和他/她说话,就不和他/她说话吧。
  当坏语遇到了“方法”
  虽然我们都讨厌“虚伪”,讨厌“言不由衷”,不想因为别人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虽然我们都想大喊“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我的世界我做主,谁也别想管我怎么说话”。但是我们要明白一个事实:一味地强调个性并不是真正有个性。学会克制自己,理智地对待这个世界,才是真正的成长。
  任何人都将随着时光的流逝、阅历的积累不断成长。因此,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自我。这不是变得谄媚或言不由衷,而是通过一种得体的方式,帮助我们更好地和他人交流,更愉快地生活。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把语言变成伤人伤己的利剑,而要像黄渤一样,让语言成为自己的加分项。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
  一、克制炫耀的欲望,不要通过言语来表达自己的优越感。
  很多时候,当我们直言不讳地指出他人的问题时,自己往往是没有这个问题的。那么,我们在话语间就会不自觉地带上一点炫耀的意味。虽然说得痛快,却会在无意中刺伤别人的自尊心。
  二、在和他人相处时,多把“要求”改为“询问”。
  例如“帮我拿双筷子”这句话。虽然表述简洁,但多次使用带有命令口吻的语句,可能会在无意中令对方感到不快。我们可以改为询问语气:“可以麻烦你帮我拿一双筷子吗?”感觉就会好很多。
  三、当你想指责一个人的时候,请多换位思考。
  如果对方是很熟的朋友,你的指责可能被认为是友善的劝诫;但如果对方是关系普通的朋友,或者是才认识不久的人,那么你的指责就要委婉一些,表示自己是真诚地为对方考虑。
  四、如果你觉得自己只有在无共同话题时才会口不择言,那不如多读点书,让自己的话题库更充裕一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你读的书多了,懂的事情多了,和别人聊天时就会有更多话题了。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是一种微妙的“化学反应”。一件小事能让你和对方的关系变得很好,也可能变得很坏,关键在于把握好度,说话前要三思。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亲爱的同学,你的语言,是布帛还是矛戟呢?

相关热词搜索:布帛 语言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