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力建:改革不止于高考制度

发布时间:2020-06-15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中国社会每年的夏天都是不寻常的,一年一度的大考,蝉鸣、酷暑、萤灯,灯下学莘书声琅琅,这种景象在正常年份年复一年地反复上演,成为举国关注的大事情。

  自1977年邓小平恢复高考制度,已经三十二年了。但我国的举国统考制度,又岂止三十年而已。自隋朝始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止,科举制已经绵延一千三百年之久。无论朝代更迭,农耕还是小工商,还是工业化现代社会,以及后来在我国源自苏联的教育体系中,这套沿袭上千年的科举体系都是形似神亦未变,没有换过。现代高考颁发的是进入高等教育殿堂的通行证,和当年唐太宗面对鱼贯而入的新科进士们感慨“天下英雄,尽入我彀中矣!”,其意有相近者乎!

  历史在循环。这种人才的甄选方式,至今还在中国大地上延续着它的使命。

  现代高考当然和传统科举不同,但两者也有相通之处:一、事关前途,竞争激烈。择优淘汰乃是必要。有人中选有人落选,有人考上就有人考不上,都是为了争取难得的社会资源。二,统考,就有一定游戏规则,有一定评价和甄别的标准,而这个标准和规则都是由政权部门制订,行政主导;
三,通过考试享用一定的资源,但前提是必须遵循一定的约束,以自由换取发展。

  近年来,关于高考改革的声音不绝于耳,2007年,由二十一世纪研究院提出的《高考制度改革方案》公诸于世。教育部说,同类备选方案已经有数套之多。其实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随着“统招统分”(统一招生统一分配)中的“统分”终结,高考制度即开始一些小心翼翼的改革尝试,但统考统招的基本格局并没有改变。即使出现3+X、地方命题、多个定点尝试的多种地方性高考改革尝试,高考究竟往何处走,尚无边界。

  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提出的《我国高考制度改革方案》,在高考的内容、形式、以及制度设计等都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相关建议。与此同时,各界还有多种较为具体的改革倡议提出,众说纷纭,现部分罗列简单分析如下。

  

  ●变一次考试为多次考试

  

  这个观点在许多高考改革的提议中都能看到。目的在于淡化一次性大考的决定性色彩,拓宽应考者选择的范围。除杨东平、朱永新等提出增加“春季高考”之外,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甚至提出“变一次考试为7次考试”。大考变成小考,一次考试变成多次考试,对于分散学生应试压力、淡化高考的功利色彩确有好处,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社会是否能承受多次考试的频繁压力?牵涉到高考的成本、组织等问题,如何分配?更重要的是,如果不能将高考成绩与招生挂钩,无论多次考试、多级考试可能也只会流于形式而已。

  77年的春季招生,是在邓小平主持下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次考试。那是非常特殊的,因为在社会的层面,人才断层已经接近二十年,急需高等院校着手招生进行培养向社会输出。真正意义上的春季招生,也只有此一次而已。从中我们也可以窥测,由2000年开始北京、天津、安徽等地虽然举行“春闱”试,但应者寥寥、效应不佳的真正原因。

  

  ●多元评价取代“唯分论”

  

  2007年底,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透露:高考有望从一考定终身转变为多元评价,高校在录取时将综合考虑学生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统一考试等三个方面,综合成绩将作为普通高校的录取依据。

  在提倡多元发展、个性化发展及创新、思辨、独立人才评价的时代,唯分是取无疑是不合时宜的。在统考的同一评价标准下讲求公平规则的基础上,拓宽评价范围,当对死读书读死书以求高分的现象确能有所改善。如果能摆脱“德智体美劳”的巢臼,清晰地表达对人才评价多元的涵义,使多元更接近为社会评价人才的标准,如知识水平、智力水平、心理水平和能力水平,等,就能更进一步。高考招生实行多元评价,是大势所趋,相对于应试教育的大工业时代,无疑有更强的时代色彩。

  

  ●考试科目改革

  

  相对于考试形式、评价体系来说,各地高考科目的改变更显五花八门,近年来有3+2,3+X等等,目的在于减轻学生负担。2010年广东将实行3+Y(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其指向与之前的改革有明确的不同,在于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回归基础教育本身。

  不管实际如何,教育部2001年发布的高考改革十项措施中,透露了高考科目改革的其中一个走向:3+X中的X要交给高等学院招生决定。这不但是合理的,而且几乎是必须的。因为高中始终是基础教育之一环,基础教育就是为高等教育打下必要的基础,它没有具体的培养方向,只有鼓励学生朝自己的兴趣特长方向努力发展自身的潜力。所以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在知识传播范围及思维培养方面有不同的分工,不应打扮成高校预科的样子,过早划定学生的学习范围。

  

  ●自主招生

  

  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提出的《我国高考制度改革方案》,其中“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一项,已经是共识,也成为高考改革必须坚持的方向之一。

  2003年,由22所高校自主的招生比例占年度本科招生计划的5%,其后几年,拥有少量自主招生权的高校逐渐增多,2006年达到53所。无可否认,自主招生增加了招生选才的渠道,相对于以往僵化的统考统招来说,更有利于高校选择适合本校特点与发展方向的人才,甚至偏才,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

  必须说明的是,高校自主招生是高校自主办学的一部分。在高校不能完全脱离行政体制自主办学之前,自主招生始终会存在多种相互冲突与相互制肘的矛盾,以及多种不公平的现象,其空间有限,全有赖系统的教育改革。好在近几年,香港高校进入内地招生已经对高校管理造成了全方位的冲击,带来了可借鉴的具体操作方式。而这种示范不仅仅体现在招生上面。

  教育部门强调,高考改革是系统工程,十分复杂,必须谨慎,必须准备充分,先试点,分地区尝试,集思广益……在大的方面来说是对的,因为必须承认现实存在有它的合理性,需要对以往政策有所沿续,有所照顾,所以要一步一步来。

  但高考牵涉千家万户的利益,必须改革。改革是大方向,仍然需要订立清晰的具体的目标,短期的,中长期的,阶段性的。必须认识到,社会惯性是一回事,但社会需求又是另一回事。不能因为社会惯性如此,而安于维持,只在细枝末节上循环而忘记了大的目标和方向。对高考改革因噎废止,不仅会耽误几代人的教育进程,也会中断教育发展的进程。

  也应该看到,千军万马过单行道,不是因为这条道受欢迎,而是没有别的道可走。现在高考之所以成为左右民生民意的大事,是由于长期以来的体制惰性反复强化出来的。具体到高考招生,除非在高中毕业以前放弃学业,否则还真的没有其它的路可以走。而且一旦走上这条路,就只能走到底,否则十年修炼等于荒废。

  所以几个问题很值得我们反复追问:统考、统招,真的是必须吗?改革高考,真的只能遵照既定的方向?这条道很狭窄,除了把它变成一级高速公路,还有没有其它方式,让可以走的人更多,走过的人都感觉很好、很开心、很成功?

  

  我的一些想法:

  

  ◆统考与招生测试相分离

  

  现行高考一方面是考试,检验高中学习成果,一方面是为高校招生提供录取依据。两者同步进行,二合为一,所以高考几乎前途攸关生死攸关。其实这两者的在内容、形式和功能上应该完全分割开来,统考是统考,是高中学生的毕业试,也是学校教学成果的体现;
招生是招生,是高校甄选优秀学生进行深造的入学试,是高等教育核心价值的新起点,应该分步进行,在此基础上再分别进行形式或内容的变革。

  理由,一,因为高中和高校分属于两种不同的教育层次,各有其不同的独立主体。而且教育重点和目标、层次都有不同,一次考试内容,要反映出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和角度,很难真正达到目的。二,如果以供求关系来看待从高中到高校这一过程,这一由第三方(政府)主导并负责操作的交易(学生毕业、入学)过程也有悖一般市场运作规律,必然带来意想不到的运作成本和麻烦。政府、高校、高中,这三个主体形成的是一个超稳态的三角结构,容易固化,很难从外部进行改变。两两结合,才有可能达成互动和进步。三,现在高考效应太强势,而且向两头蔓延,以致于中考、小学会考甚至幼儿园都俨然形成强大的社会效应。回归考试检查学业、评价教学的职能,对正确看待考试本身、减弱统考造成的普遍性恐慌和阴影有帮助。四、高中毕业试可以以会试统考的形式,至于高校招生入学测试,则应该由高校为主来操作,高中会考、高校招生二者分开,也能给高校自主招生留下足够空间。

  

  ◆职业学校脱离高考招生体系

  

  这里所说的职业学校,准确地说应该是“技术学校”,是以职业技术和职业培训为主,它的办学定位很明确,就是让学生学到从事某一职业所需要的足够的知识技能,以便就业。和普通高校以学习文化、理论以及研究自然和社会科学为主的定位应该是有所区分的。

  在某一程度上,职业学校因为行业、产业以及经济、就业的关系,和社会的关系更紧密更具体一些,实际上文凭、学历等级和职业教育的关系并不大。它不同于升学、拿着文凭就业,无论初中毕业还是高中文化,都是可以入职业学校的学习职业技能的,和高考的关系也不是很大。

  由以上一直推论下来,职业学校和高等学院,理论上应该是可以并行的两条路线,不需要交迭。纳闷的是,为什么许多职业学校一定要去评个等级?它又没有进入国家的统一招生指标,而是面向社会招生。那么是技校、职校、还是高职,有区别吗?对用人单位来说是没有的。用人单位只有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的区别。高考对于职业学校来说,也并非必要条件。如果因为生存的原因要进入社会,应在职业学校里面接受相关的教育和培训,是否高考并不能成为阻碍之一。因此,我建议职业教育学校明确脱离高考招生体系,这也能为学生提供个人成长、生活的另一途径。多一条路可走,哪怕是小路,都比挤独木桥要好。

  

  ◆高考不分文理科

  

  高中仍然属于基础教育,学习基础知识,打好专业发展的基础,培育的是“通才”, 真正的专业能力、专业知识和专业发展方向,需要在大学或者大学更高阶段比如研究生阶段才能形成。选择了相关专业继续深造,就成为“专才”。

  一百年前的科举,考上秀才可以不纳税,考中进士可以做官拿朝廷俸禄;
十几年前的高考,考上了也可以马上农转非,毕业了以后包分配就是国家干部公务员;
而现在,高中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一个阶段,高考是学习阶段过程中间的一次测试,如此而已。几个阶段在目的和本质上已经有根本的不同,在内容与形式上进行改革也是理所当然。

  高考是“应试教育指南针”,因此高考制度改革需要额外留意,避免一些因为应对考试而浪费资源,以及浪费学生的宝贵精力和宝贵光阴的错误设计。教育以人为本,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学习效能、发展需要出发。希望高中教育能切实打好各学科的基础,而不至于为了应付高考,把将近一半的时间拿来复习和预备考试,高强度集中学习之后,到了大学又重复学习,这种乱象该停止了。

  

  ◆自主招生,双向选择

  

  在高考制度改革过程中,落实和扩大高校自主权是必须坚持的价值和方向。而另外,赋予学生选择高校权利则是一般公民权实现的内容之一。招生录取过程中实现公平、公开、双向选择的原则其实并不困难,仅在于目前的录取线划分和志愿填报两道程序之间的信息不透明和过程不透明。

  在高等教育精英化的阶段,高教资源是宝贵的,需要严格控制,合理分配。现在很多大中型城市的录取率已经超过70%,从数量上已经不存在资源稀缺的情况,只有垄断才造成稀缺。再者,学生付费上学,也应有选择的权利,现在高校学费已经不便宜,早就应该提高服务水准。放开对双方自主选择权的限制,加强监督,必定能促成学生为优质学位提高竞争力、学校为吸引生源改善服务的良性竞争。

  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我国高考制度改革方案》把高等学校分为研究型大学、地方院校和高职院校,由此来设计高考的内容范围。这种划分其实是理想型的,研究型高校的基础是学术自由,按照目前我国高校的办学实际,设施、项目和人才,专业性、科学性、尖端性都欠奉,并不存在研究型高校和职业学院的区分,只有省级、市级和国家级的不同,一本与二本、985和211的差别而已,以此来划分高考分数线、界定录取先后,已经失去了高等教育本来的方向和意义,更遑论高考。

  需要再三强调的是,高考制度改革不仅针对的是统考或招生制度本身,还需以它强大的指挥效能,将目光投射至整个教育体系的设计,带动全局,否则将事倍功半。突破意味着超越和战胜,依赖只会带来固步自封,最终无所作为。须知高考制度改革的尽头,不仅仅是考试制度而已。

相关热词搜索:高考 止于 改革 制度 信力建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