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一河:一个兴趣班的女孩,一个诺贝尔获奖者

发布时间:2020-06-18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香港已经产生了二位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崔琦、高锟以及国际数学界最高奖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不是从香港最顶尖的中学毕业,在追求学问时比较自由轻松,作学问都很谦虚,博览群书,都有很好的论文指导老师,其来自英国,英国的大学风气与学术研究都很重视启发独立创新的态度,这种风气对他们有重大的影响。

  中国武汉,一个5岁女孩王君怡(化名),在刚刚过去的暑假和开学后的周末,天天在各个兴趣班之间连轴转,因为其父母共花1.5万元为她报了12个兴趣班。小君怡受不了这样的“厚爱”,十一之前终于“崩溃”了:不时用头、手撞墙,经常撞出血,父母赶紧带其到省中医院精神心理科治疗。

  中国孩子们“游戏的童年”早早结束了。大城市的高二学生已经摸索出“三班倒”的睡觉模式:下午放学倒头睡第一觉,晚饭后写作业;
夜里11点左右睡第二觉,夜里1点许再次起床复习和预习功课;
大约到凌晨3点开始睡第三觉,到了早晨5点起床,洗漱上学,运气好的公交上可以补会儿觉。

  这就是中国内地基础教育的一副缩影。面对连上“12个兴趣班”,发明“三班倒睡眠”的中国学生,那位中国科学家或教育家敢夸口,20年后,中国不是华裔的科学家一定能够拿到诺贝尔奖?

  第一,中国的考试过于强调考试成绩,学生总是以追求分数为最高目标,而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中学和大学本科的成绩并不突出,但他们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二,中国科研是“权力学术”“计划学术”,而美欧的学术研究传统,非常注重建立个人的品味,在科研上敢于想前人所未想,从而看到别人没有预测的新领域。第三,搞科研的人一定要热爱科学,把追求科学真理作为人生的至高享受,除了强调应用科技,同时也要大力鼓励科普以及基础科学的研究,而中国科研往往是以经济效益作为考量科研的唯一政策。有之者三,诺贝尔奖被欧美科学家“垄断”也就顺理成章了,你看看,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几乎所有的博士学位都在美国、欧洲取得的。你还能打出什么喷嚏?

  中国广大家长苦不堪言啊,一想到孩子今后所面临的激烈竞争,也就顾不上因材施教,不得不含泪痛下狠手了,中小学生因学习压力过大而自杀或生病的时候,家长心疼一番,社会上热议一阵,却依然不改中国教育的痼疾。“只有人性教育教育出来的人才有人性,非人性教育教育出来的人没有人性”。因此,中国家长中,有头脑,有财力,有办法的,早就打好了主意,一旦有机会,就把孩子送到国外培养去了。这种做法,说小,孩子有一个好的结果;
说大,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人生苦短,他们等不到中国教育在黑暗中现出的曙光。

相关热词搜索:诺贝尔 获奖者 兴趣 女孩 傅一河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