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PRK治疗近视的应用及临床优势分析

发布时间:2018-06-23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摘要】 目的 探讨经上皮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TransPRK)治疗近视的应用情况及临床优势。方法 100例(200眼)近视患者, 将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Trans PRK组与对照组, 每组50例
  (100眼)。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包括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准分子激光上皮下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K)、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 Trans PRK組给予Trans PRK治疗。比较两组的近视治疗效果;术后第3天等效柱镜度数和球镜度数;术后6个月残留屈光度、角膜上皮愈合平均时间、术后第3天裸眼视力≥1.0的例数;安全性。结果 Trans PRK组近视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Trans PRK组等效柱镜度数和球镜度数分别为(-0.25±0.71)°、(-0.50±0.24)°, 均优于对照组的(-0.50±1.23)°、(-0.76±0.57)°,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ns PRK组术后6个月残留屈光度、角膜上皮愈合平均时间、术后第3天裸眼视力≥1.0的例数分别为(0.58±0.14)°、(2.51±0.61)d、25例, 均优于对照组的(0.72±0.21)°、(3.10±1.13)d、10例,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ns PRK组安全性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rans PRK治疗近视的应用及临床效果确切, 可有效恢复视力, 改善屈光度, 加速角膜上皮愈合,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经上皮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近视;应用;临床优势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2.038
  近年来, 近视人数逐年增多, 影响了正常学习、生活和工作, 需通过佩戴近视眼睛或激光治疗等方式改善视力。其中, 传统LASIK术治疗是矫正屈光不正的有效方法, 但需制作角膜瓣, 容易出现上皮植入和角膜瓣破裂等并发症。Trans PRK治疗为经角膜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表层切削术, 其和传统手术不同, 可在电脑程序控制下, 利用准分子激光一步实现角膜上皮和基质的完整切除, 且角膜上皮去除过程使用非接触方式, 无机械损伤, 可提高手术效果和安全性[1]。本研究分析了Trans PRK治疗近视的应用及临床优势,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4月100例(200眼)
  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为双眼发病。将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Trans PRK组与对照组, 每组50例
  (100眼)。Trans PRK组男27例, 女23例;年龄16~42岁, 平均年龄(22.24±6.59)岁。对照组男25例, 女25例;年龄16~41岁, 平均年龄(22.21±6.2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给予常规检查, 用双氯芬酸钠和抗生素滴眼, 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包括LASIK、LASEK、PRK), 其中, 20例(40眼)实施LASIK、16例
  (32眼)实施LASEK, 14例(28眼)实施PRK。Trans PRK组给予Trans PRK治疗, 采取德国AMARIS准分子激光系统治疗, 非球面消像差切削方式, 术中联合眼球静态和动态自旋控制技术, 用开睑器撑开眼睑, 定好焦点中心, 选择Trans PRK切削模式, 一步实现上皮和基质层切削。手术结束给予绷带式角膜接触镜佩戴, 给予典必殊眼水滴注结膜囊。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的近视治疗效果;术后第3天等效柱镜度数和球镜度数;术后6个月残留屈光度、角膜上皮愈合平均时间、术后第3天裸眼视力≥1.0的
  例数;安全性。疗效判定标准[2]:显效:视力改善>2行;有效:视力改善1~2行;无效:视力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近视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显效64眼、有效32眼、
  无效4眼, 总有效96眼(96.0%);其中LASIK 40眼中总有效38眼(95.0%), LASEK 32眼中总有效31眼(96.9%), PRK 28眼
  中总有效27眼(96.4%)。Trans PRK组显效65眼、有效32眼、无效3眼, 总有效97眼(97.0%)。Trans PRK组近视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2 术后第3天两组等效柱镜度数和球镜度数比较 术
  后第3天Trans PRK组等效柱镜度数和球镜度数分别为
  (-0.25±0.71)°、(-0.50±0.24)°, 均优于对照组的(-0.50±
  1.23)°、(-0.76±0.57)°,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术后6个月残留屈光度、角膜上皮愈合平均时间、术后第3天裸眼视力≥1.0的例数比较 Trans PRK组术后
  6个月残留屈光度、角膜上皮愈合平均时间、术后第3天裸眼视力≥1.0的例数分别为(0.58±0.14)°、(2.51±0.61)d、25例, 对照组分别为(0.72±0.21)°、(3.10±1.13)d、10例。Trans PRK组术后6个月残留屈光度、角膜上皮愈合平均时间、术后第3天裸眼视力≥1.0的例数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关热词搜索:临床 优势 分析 治疗近视 TransPRK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