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语文试卷作文已有满分出炉,今年题目为议论文“文明的韧性”和记叙文“2019的色彩”二选一。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2-08-09 来源: 入党申请 点击:

回顾近几年的北京卷作文题,“新时代新青年”、“纽带”、“老腔”“英雄”等等……今年果然还是跟“时代”“文明文化”有关。

先来看第一道作文题“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请以“文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谈谈你的思考。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这个题其实不难,大家先注意“韧性”的定义。“韧性”的定义在作文的材料中已经说得很明白了。然后我们再把这一定义和“中华文明”结合起来,我们会发现,“中华文明的韧性”指的是中华文明柔软坚实、不易折断。

中华文明的“柔软”体现在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和柔和性,中华文化不崇尚用武力去征服其他的文化族群,而寄望于通过自身的文明修养来感化他人。《论语》中的“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即鲜明地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这种柔和。

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之类的理念则能充分体现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中华文明的“柔软”即体现在中华文明的这种“柔和”与“包容之中”。

然而,“柔和”与“包容”并不意味着中华文明会选择一味地退却与妥协。中华文明,更有“坚实”这一特性。“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类的名言,就能充分地证实中华文明的这种“坚实性”。

正是中华文明兼具“包容性”“柔和性”和“坚实性”,所以中华文明历经千年风雨始终延绵不绝。可以说,“柔和”、“包容”和“坚实”就是中华文明“不易折断”的根本原因。

就这几个关键词,可以选择的素材太多了。例如,文天祥在五岭被俘,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然而,文天祥就是不为所动,最终慷慨就义。文天祥的不屈不挠,不正是中华文化之“坚实性”的具体表现吗?同样体现中华文化的“坚实性”的人物还有史可法、吉鸿昌等人。

从中提炼出来的立意角度,诸如“民族脊梁的韧性构筑了中华文明的韧性”、“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看中华文明的韧性”。

再来看第二道作文题色彩,指颜色;不同的色彩常被赋予不同的意义。2019年,我们隆重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欢庆共和国70华诞。作为在这个特殊年份参加高考的学生,你会赋予2019年哪一种色彩,来形象地表达你的感受和认识?请以“2019的色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因为五四运动100周年是大hit的考点,几乎每个省市的高三崽都在月考期末考摸底考中练过“时代”主题的作文。

回来看题目,“不同的色彩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所以,写色彩不是重点,写色彩背后的意义才是重点。

然后,题目对我们的写作范围已经规定得相当明确了。那就是“2019年”。那么接下来,我们只要去梳理2019年的意义就可以了。

2019年有哪些重要的意义呢?

作文题中已给了提示,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所以从这一个角度出发,2019年的意义可以有“青春活力的唤醒”“家国担当的重塑”“奋发图强的觉悟”等等。

这些“五四运动”所赋予2019的意义,似乎都与“热血”有关,那么,你就可以赋予2019年以“红色”的主色调。因为题目要求写一篇记叙文,所以,大家可以讲一讲五四运动中的人物故事,以及这些故事所折射出来的热血和“红色”主色调。

对于高三的考生而言,2019年更是“高考之年”“毕业之年”,是人生的一大转折点。高考之际正值炎炎夏季,透过教室的窗户,我们或许可以看到窗外蓝蓝的天空。所以,我们又可以为2019赋上“蓝色”的主色调。蓝色,也意味着我们高三学子在历经一年的艰苦奋战之后,终将迎来未来的一片蓝天!

2019年对于每一个考生都是都有着不同的色彩和意义,确定一个色彩很重要,但阐述年份与颜色的关系,以及颜色背后的意义更重要。

功夫在课外,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辛苦的求学过程中,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有不畏艰险努力跋涉者,才有可能到达光辉的顶点。成功的花,人们惊艳她的妖艳,当初它的芽儿浸透奋斗的泪水,无人能知无人能晓。

正确面对考试只是一个过程,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厚积薄发,才能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为什么?

简单的我们认识一个小学生,应该是2018

年3月吧,当时就好郁闷了,他是小学生,首先我们不捧他,对他的知识贮备量感到惊讶,因为我的孩子已经西北大学专科毕业了,我当时随便说了句,这小孩知识摔你几条街,我的大学生没有回答,从此再看,今年12岁,到时候就能知道是铁是铜了。

让我们拭目以待

2019年6月15日

相关热词搜索:优秀议论文作文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