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散文的题目

发布时间:2017-01-24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关于散文的题目篇一:题目与文章的关系

题目与文章的关系

——现代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而我们认为:题目,是一篇

文章入门的“钥匙”。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用这把“钥匙”,走进现代文章的艺术殿堂。

一、“意象为文”。

这三幅图正像宇宙进化的过程——图一,如混沌初开,天地万物分不清彼此;图二,像宇宙开辟:“气之轻清者上浮为天,气之重浊者下沉为地。”(《幼学琼林·天文》)“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易经》)——自有天地,而后有万物,万物是什么呢?就是天地之间的这种种的“形象”!(佛教中称其为“色”者。)图三,乃开天辟地、万物生发后,然后有“人”之象。到此,天、地、人各据其位,各司其职——天地创生万物,而人则能够驾驭、管理万物(这就是“天才”、“地才”和“人才”:谓之“三才”。)

万物既生于天地之间,那么其以天地自然为父为母,这就不奇怪了!万物自混沌无我,而入开蒙始辟,再进到教化他物的境界,这三幅图,正是万物的本来面貌!(这很接近于佛教里面的“本相”)这就是为什么《易经》说:“盈天地者为万物”的道理。

文章,是万物祖宗、千秋不朽之盛事!人既然冒名“人才”——三才之重,则其驾驭万物、管理万物,必有肢体之劳、心智之苦!文章之于人,我认为:文象天地、文统万宗!就是说:文章本来就是天地所造,而非人为——“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人得到文章,就是掌握了驾驭万物、管理万物的最大法门啊!所以,不客气地讲:善为文者,最有灵性!这是“人乃万物之灵”的最有力的证据。基于上述道理,我们不妨再看这里的三幅图。在此,我们把白色的“空筐”(心理学名词,在此借用作为对文章构成的部分解释)部分称为“象”——这是可以承载天地一切“形象”的部分;把黑色的阴影部分称为“意”——这是人性、人心之所在。如果按照道理说来,所谓“象”,指的是原生态的世界,包括“物象”和“事象”。物象,就是事物的最初的不加装饰的样子。事象,就是事情的本身,没有加入任何人为的因素。

实际上,在“有人”的现实世界中,那种纯粹的“象”(纯粹的“物象”和“事象”)是不(不能)存在的。我们在此所言之“象”,都是从人眼中去看的,都是“人化之象”。人之“化象”,要么得于观感,要么得于心照——得于观感者,曰“视象”,是一种富于人性化的客观之象;得于心照者,曰“幻象”、“心相”:很大程度上,它是人情志之所系、思绪之表白。

……这石凡心已炽,那里听得讲这话去,乃复苦求再四。二仙知不可强制,乃叹道:“此亦……无中生有之数也。既如此,我们便携你去受享受享,只是到不得意时,切莫后悔。”石道:“自然,自然。”那僧又道:“若说你性灵,却又如此质蠢,并更无奇贵之处,只好踮(垫)脚而已。也罢,我如今大施佛法助你,待劫终之日,复还本质,以了此案。你道好否?”石头听了,感谢不尽。那僧便念咒书符,大展幻术,将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那僧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倒也是个宝物了,还只是没有实在的好处,须得再镌上数字,使人一见便知是奇物方妙;然后好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

——《红楼梦 · 第一回 :大道幻石》——

“象”,若无“人意”,就是自在之物;自在之物者,自生自灭,是其必然的命运。——当然也就无所谓什么“特点”、什么“价值”、什么“美感”……诸如此类了!“意”,就是“人意”——就是在“象”中,加入了人的主观思想,使事和物具备一定的“人的情感”。比如《锄禾》中“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就是属于“象”,只是说出了锄禾这一事件的本身。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就说出了人的体验,自然地加入了人在这一事件中的情感,这就是“意”。也就是说,文章是“象”和“意”的不同组合形式,图一是属于那种每一部分都有象和意,意和象是杂糅在一起,就如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图二是属于那种先记叙事件,然后,从事件中提炼对事情的感悟,这就是“卒章显志”。图三是属于首尾照应类的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交代了人的感悟,中间则是事象和物象的证明。——文章,因象会意,“意象为文”。而意的高下,就决定了文章的高下。

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文章的周围都有空白,“上曰天头,下曰地脚,左辅丽日,右弼明月”中间则是人。那就是说,文章写的就是人的思想,除此无他。这个思想如何表达?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同的人生态度,自然对事物的感受和领悟不同,杜甫看春天的花和鸟,感受的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思乡忧国的悲痛寓之花鸟了。而白居易看到春天的花草,则又是另一番感受:“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多么生机盎然的一幅早春景象。所以在读文章的时候,我们要把握好意象的尺度,从而进行准确的阅读评价。

二、题目与文章的关系。

题目一般是一个词语、一个短语甚或一个简单的句型所形成的。为了将题目中的各种组分及其关系说得更简明,我们在此借用英语中的符号来表示。特别规定:

N:名词(或名词性成分,或相当于名词)。

V:动词(或动词性成分,或相当于动词)。

(x)定语成分。(y)状语成分。(z),补语成分。

(一)N 型。

N型的题目,是对“摩景状物”的文章题目的一种探讨。《易经》说:“盈天地者唯万物”。细品此句,它包含两个意思:一是,万物存在于天地之间;二是,没有万物,也就无所谓“天地”。怎么理解呢?也就是说,一方面,万物只能够存在于“天地”之间,没有可以超脱“天地”而存在的事物;另一方面,唯有孕育万物者,才能称其为“天地”。(注意:这里的“万物”、“天地”,都是哲学意义上的说法。)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父母。——并不是任何一对夫妻都可以称为“父母”,只有当他们生育、抚养了孩子,才可以称为孩子的“父母”;否则,父母是什么?真的不好理解的!

我们现在回到“万物”从“物”谈起——天地之“物”,可以、并且应该这样理解:它包含着事物,和人物。而事物,它不仅指事物的“本相”,还有人对它的理解——是二者所构成的整体。所以,如果以事物为题目的话,在文章中除了介绍事物(“介绍事物”,较易者是“状物”,较难者是“摹景”。)的本来面貌(物性)外,还有人对它的理解(人性)。如《铅笔》,既要介绍它的规格、材质、性状这些物性,还要介绍它的用途、特点、人对它的评价和体会这些人性。这就是说明文写法。再如朱自清的散文《春》,作者显然是用自己的心在写春天——写的是人眼人心之春啊!

假设以《春雨》为题作文,我们不妨这样谋篇:描绘春雨的特点——交代春雨中所做的事情——由此来展示春雨的美、人性的真与善——这就是记叙文,即图三所示写法。或者,还可以写春雨中各种景物,从而赋予春雨一定的内涵,——这就是抒情散文,是图一所示写法。

(2)(x)N 型。

这类型的题目,我们必须明确:N,是作者着墨的重点(造“象”);x,则是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立足点(融“意”)——即:既要将N的一般的事物性“点到”,又要考虑到此N非彼N、非其他一切之N,而是融入了(x)的那个N!譬如,《我的父亲》这个标题,这里的N,是“父亲”,是作者主要着墨处,是文章重点要写、要“造”象的部分:父亲是男的,要有男性的总体特点。而“我的”,则是(x )——它既是“父亲”的特色,更是“我”眼中的“父亲”之个性、特点——在纸面上的表现。所以这里的(x),表现的就是“我”的感受和体验。再如《旷野的微光》这个题目,可以分解为“光——微光——旷野”文章内容一定是写一种光,还在旷野上,它很微小,但却难能可贵,会带给人希望。在内容上一定会描述这种光是怎么样的,看到这种光后,带给人怎样的启迪等等。《那扇敲错的门》这里的“门”这个意象,不仅是门,还有象征意义。“敲错”写遗憾中的得与失,“那扇”是强调,在得与失中有哪些人生的感悟。这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3)N · N · N……型。

这类题目,看起来是把若干个N“加在”一起的,可实际上,这里的许多个N并非是简单罗列、成为某种“加法”关系,而是彼此相融、作为一个整体来出现。N之“象”,是整体与细部高度统一之“象”;N之“意”,是人情感的累聚、进化、升华与深化之“意”!所以看到这类的题目,我们意识到,文章一方面,要交代清楚“N们”之间的联系(罗列事物外,还要交待事物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更必须要抒发在“N们”所营造的情感氛围中,人(作者)的某种向往或者留恋的情怀,体现一种生活态度,或者一种生活思辨。

如《童年·冬阳·骆驼队》 这个文题所写的在童年的冬天发生的与骆驼队相关的事情,然后引发作者对童年往事的留恋与回忆。

鲁迅的《魏晋风度及药及酒》其实也是这样。

(4)N1和(与)N2 型。

这类题目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就如同相声中捧哏和逗哏之间的关系。N2是出彩的部分,在全文所占的篇幅比较多,但N1是作者中心的落脚点,是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现。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在这个故事中灰太狼的故事很多,很精彩,但主要还是为了衬托喜羊羊的机智和聪明,反映了邪不胜正的主题。

(5)V+型。包括例如【N +】 V 【+ [ y ] 】, 或者 【 N + 】V +<N+z>, 或者【N+[ y+]】V+V,······ ,等等。总之,这是一种以V为骨架的题目类型。

这类标题很自由灵活,表现的重点是V,N【有的甚至出现的是(x)N】和y、z等补充情境。注意,一般地,题目中有“V”,则必有“N”,如果字面上没有的话,我们自己也可以把它补出来——明确这一点,能够帮助我们在审题时,不至于“跑偏”或遗漏。

如《请一定要忘记我》这里的“忘记”是V,是要表现的重点,为什么要“忘记”,一定是做了不好的事情,请别人谅解,请谁忘记,这是关键,在这里一定要补充出来,“请你一定要忘记我”,这里的“你”就是“N”,“我”对“你”做了哪些不好的事情,做过之后“我”的心理感受是什么?请对方原谅时的复杂情感又是怎样的?这些都是理解文章的关键。

如果在课堂上,老师们能够以此知识对学生进行现代文的阅读训练的话,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都可以。几节课后,学生对文题的理解力自然加深,这时再回首做过的现代文阅读题,都会感觉不难了,自然而然会产生一定的阅读兴趣。我在给学生举例《背影》一文时,我这样说:“背影是作者所写的父亲的背影,但这篇文章绝对不是写父爱的,因为父亲看不到自己的背影。写的是我对父爱的感受。”这样既纠正了平时教学中的错误倾向,也让学生了解了散文的特点。其实无论是抒情散文也好,叙事散文也好,都是借助作者自己的所见所闻,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托物言志”这种写法也就很简单了,无论所托之物是什么,梅也好,莲也罢,都是自己情感的物质载体,虽然是写作重点,但都不是作者的写作目的,借助它们所表达的“志”才是写作目的。只要明白这些,散文的阅读就不难了,也就拿到了阅读的钥匙,就掌握了阅读的规律。只要在每节课上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这种训练,相信,假以时日,学生在中考的现代文阅读中不得高分都是不可能的。

关于散文的题目篇二:文章标题及格式

标题格式

文章大标题书写的基本规则是居中排列,字号应大于正文,字体也应与正文相区别,并且上下各空一行。如果大标题字数较多,则应考虑分行排列,但分行时要注意前后意义的完整,在连贯排列时仍然要求居中。副标题应紧靠大标题下,中间不空行,题前要加破折号,所用字体也应区别于主标题。

大标题居中书写。正常情况下,副标题要在大标题第三个字下开始写破折号。如果格数不够,副标题写不下,一般有两种处理方法:第一,文章的副标题如能进一步概括,进行文字上的处理,这样做最好。第二,不能进一步概括缩减的,我们的基本处理原则是大方美观。首先在字体上要小于正标题,从正标题的中间部分画破折号。副标题中,破折号后面的文字如果一直写到行尾,还没写完的话,就需要转行。换行后,与副标题的第一个汉字对齐。另外,分行的文字要段好句子,如“我们”最好不要把“我”写在第一行、“们”写在第二行。

文章标题,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突出主题、表现文章内容有重要作用。不同的文章体裁对标题的拟制有不同的要求。

议论文的标题或直接揭示论点,如《反对自由主义》,或揭示文章内容,如《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记叙文的标题或含蓄,有象征性,如《桃花是怎样开的?》或人物、时间、地点等为标题,如《长江三日》。

公文的标题大多由发文单位、事由、文种三部分组成。如《关于表彰英雄少年***的决定》。

消息和通讯的标题更为独特,楼主所问的“主标题”与“副标题”的格式问题,就是消息通讯类标题。

消息和通讯的标题,有单行标题,如《校园开办跳蚤市场,引来市民“淘宝”》。

有双行标题,如《在火车上与陌生男子交友,17岁女孩被胁迫险遭不测,根据热心群众报案--铁警神兵天降抓获火车“狼外婆”》(见图1)。分解:“在火车上与陌生男子交友,17岁女孩被胁迫险遭不测,根据热心群众报案--”这叫“引题”,即引导文章内容的标题。也有人管它叫:“肩题”或“眉题”。“铁警神兵天降抓获火车‘狼外婆’”这是“正题”,也称为“主标题”,是文章作者的中心思想。

还有多行标题,如《文明城市??面临的重要课题--哈尔滨:距全国文明城市还有多远--关于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调查与思考》(见图2)。分解:“文明城市??面临的重要课题--”这是“引题”。“哈尔滨:距全国文明城市还有多远”,这是“正题”或“主标题”。“--关于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调查与思考”这是“副题”或者叫“副标题”。“副标题”的作用在于引申文章主要内容于前方,使读者能在尽短时间内领略文章大致内容。

我们从文章的字号大小、字体的区别上也能看得出哪个是引题,哪个是主标题,哪个是副标题。一般地说,引题最小,主标题最大,副题次之。

至于 “当主标题在第一行时,副标题是不是前面要加一个破折号再另起一行呢?”回答是:主标题在第一行时,副标题另起一行是肯定的。致于加不加披折号,就要根椐作者的情况而定,可加,不加也可。如图3和图4,两种情况都行。只不过是副标题加了披折号后,从文章内容上看,主标题与副标题之间衔接得更紧密些。

拟制标题的基本原则是:确切、简洁、醒目、新颖。

关于散文的题目篇三:文章标题写法

标题

“标题”,也称题目,文章的名称。每一篇文章都有属于自己的标题,因此在作文中就出现了对“主标题”和“副标题”的要求,即所谓的“标题格式”。一般说来,大凡写文章的人,都经过这样几个反复:根据本次作文的目的和中心思想,预先都先设计好“主标题”的腹稿,然后搜集材料、组织材料,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和逻辑将文章内容写出来,最后再依据所写内容审视“标题”,看本标题是否达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重新敲定后将文章定稿。

文章标题,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突出主题、表现文章内容有重要作用。不同的文章体裁对标题的拟制有不同的要求。

议论文的标题或直接揭示论点,如《反对自由主义》,或揭示文章内容,如《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记叙文的标题或含蓄,有象征性,如《桃花是怎样开的?》或人物、时间、地点等为标题,如《长江三日》。公文的标题大多由发文单位、事由、文种三部分组成。如《关于表彰英雄少年***的决定》。

消息和通讯的标题更为独特,楼主所问的“主标题”与“副标题”的格式问题,就是消息通讯类标题。

消息和通讯的标题,有单行标题,如《校园开办跳蚤市场,引来市民“淘宝”》。

一、有双行标题,如《在火车上与陌生男子交友,17岁女孩被胁迫险遭不测,根据热心群众报案--铁警神兵天降抓获火车“狼外婆”》(见图1)。分解:“在火车上与陌生男子交友,17岁女孩被胁迫险遭不测,根据热心群众报案--”这叫“引题”,即引导文章内容的标题。也有人管它叫:“肩题”或“眉题”。“铁警神兵天降抓获火车‘狼外婆’”这是“正题”,也称为“主标题”,是文章作者的中心思想。

二、还有多行标题,如《文明城市??面临的重要课题--哈尔滨:距全国文明城市还有多远--关于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调查与思考》(见图2)。分解:“文明城市??面临的重要课题--”这是“引题”。“哈尔滨:距全国文明城市还有多远”,这是“正题”或“主标题”。“--关于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调查与思考”这是“副题”或者叫“副标题”。“副标题”的作用在于引申文章主要内容于前方,使读者能在尽短时间内领

关于散文的题目

略文章大致内容。

我们从文章的字号大小、字体的区别上也能看得出哪个是引题,哪个是主标题,哪个是副标题。一般地说,引题最小,主标题最大,副题次之。

至于楼主所问“当主标题在第一行时,副标题是不是前面要加一个破折号再另起一行呢?”回答是:主标题在第一行时,副标题另起一行是肯定的。致于加不加披折号,就要根椐作者的情况而定,可加,不加也可。如图3和图4,两种情况都行。只不过是副标题加了披折号后,从文章内容上看,主标题与副标题之间衔接得更紧密些。

相关热词搜索:散文 题目 散文题目的作用 散文题目大全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