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的散文

发布时间:2017-01-24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民族的散文篇一:散文

国庆随想

新中国六十五岁了。六十五岁,对于一个成长中的民族来说,犹如充满生命力的青春期,接续它的将是更加辉煌的未来。只要看到高高飘扬的国旗,想起那些国旗背后的故事,民族精神不变,民族之心才不变。鲁迅先生说过:“惟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先生所指的民族魂是什么呢?概括地说,就是“重大义,轻生死”的生死观;就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就是“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大无畏民族精神。我们要牢记党的教导,提高自身素质,学好科学技术,把自己培养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我们要承前继后,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帜旗,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我们要用热血来复苏母亲的生机,用生命来焕发母亲青春的光彩吧!祖国——母亲,母亲——祖国,就是这样紧密相连,连成了一体。历史上,多少中华儿女象热爱自己的母亲那样热爱自己的祖国。屈原抱石投江,为的是祖国;文天祥慷慨悲歌,为的是祖国;陆游作诗示儿,为的是祖国。谭嗣同面对刀殂,脸不变色,“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他念念不忘的也是祖国。为了祖国,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儿女献出了自己的热血和生命。电影《牧马人》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如今。我知道,你是不会走的。因为,你舍不得这高高的祁连山,你舍不得这茫茫的大草原,你舍不得这生你养你的祖国母亲!”青年作家金安平写过这样的一首小诗:“不管母亲多么贫穷和困苦,儿女们对她的爱也绝不含糊;我只喊一声?祖国万岁?,更强烈的爱在那感情深处。祖国母亲,您走过了岁月沧桑,以饱满的热情走进新时代,以前所未有的青春活力接受新的挑战。在您第六十五岁的生日之际,我愿用六十五倍的努力去把您的明天演绎得更加精彩。祝福您祖国母亲!

民族的散文篇二:论余秋雨的散文

毕 业 论 文

题目:

学 院: 陆丰电大

姓 名: 林彩屏

学 号: 1144001406132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年 级: 11春

指导教师: 洪文宜

二0一三年 四 月二十七日

目 录

内容摘要 ................................................ 3

一 体裁的创新?????????????????????? 4

二 对小说艺术形态的借鉴????????????????? 4

1、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4

2、历史现场还原似的虚拟,丰富的艺术想象????????5

三 散文创作中的“戏剧表现”??????????????? 5

1、戏剧形态与散文形态的相互融合????????????5

2、丰富的想象和悲悯的人文情怀?????????????6

四 强调“崇高”????????????????????? 6

五 文化的沧桑感????????????????????? 7 注释???????????????????????????8 参考文献?????????????????????????8

内容提要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余秋雨的散文力作《文化苦旅》开创了一种新的写作潮流,“文化散文”兴盛起来。其散文主旨非凡宏大:文化传承、人格建构、历史与民族等等。余秋雨散文不仅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也得到许多评论家的好评。他的散文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散文文体的束缚,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本文拟就其散文艺术特色的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第一,体裁的创新;第二,对小说艺术形态的借鉴;第三,散文创作中的“戏剧表现”;第四,强调“崇高”第五,文化的沧桑感。当代文坛群星璀灿,优秀的文艺作品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而余秋雨的散文却恰似一株奇葩傲立苍穹,格外引人注目。他的散文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散文文体的束缚,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他将散文艺术有机的融合于中国传统的文化史学当中,深入浅出的将深奥的历史文化展现于世人,表现出了一种历史浓郁的厚重感与沧桑感。他的散文是澄澈精致、万物溶情的,同时也是兼收并蓄且耽思旁讯的,这是一种知识的积淀、理性的升华,它可以启人心智、教化人伦。

关键词:余秋雨;文化散文;创新;文化沧桑;崇高。

一、体裁的创新

在散文家苦苦求索,而没能改变散文面貌的情况下,余秋雨横空出世,他夹带着悠远的历史,博大的地理,以及苦楚行走的文人豪情,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散文模式,即体裁以“故事+诗话语言+文化哲理”为标志的秋雨体。余秋雨写出的系列作品,在散文界赢来一片喝彩之声,更有后来者摹仿其手法,也同样博得了交口称赞。余秋雨创作的系列文章,境界之高,文笔之美,在散文界罕见,且令人荡气回肠。一般散文作家难以望其项背,当代散文家也大都难有其深刻内涵。这种风格的形成,要有多种因素的有机融合,这些因素是:一要博闻多学,对中国文化的熟悉不亚于对自己家中的物什,信手拈来,毫不费力;二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分子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悲壮的忧患意识,对历史有一种个人特点的思想和卓尔不群的识见;三是有清醒的、开放的(而不是盲目的、保守的)现代意识;四是在行文上不拘章法,天女散花,随物赋形,决不矫饰造情,以真诚、自然贯通文气。当代文坛通其一点乃至二、三点者并不少见,但能将这四点熔为一炉者鲜矣。因此,其作品获得好评,并非偶然,余秋雨的代表作《文化苦旅》获得的称赞最高,它是学术性、文化性、思想性的文化大散文的代表,它的问世,冲击了当代散文文坛充斥的小家子气。公刘先生认为:“其品位之所以居高,不从众,有魅力,端赖于作者充沛、厚重、成熟的文化感。”“我个人的阅读感受是,它融文学、美学、哲学、史学,以及其他学科为一体,因而顶饥,解渴,且养人。”“这自然不是一朝一夕得以致之的,余氏带着属于自己,但又想着众生的脑袋,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出得去,回得来,进得去,出得来。体会这一点,即足以令人肃然起敬。”公刘先生所言极是,他说出了余秋雨散文的特点。不仅只有公刘先生这样评价,而且女散文家梅杰在病中读了余秋雨散文后,抱病写文章盛赞《文化苦旅》“是中国当代散文的一座山峰,山峰上盛开的鲜花、摇曳的绿树都是中国当代散文的魂魄!”可见,余秋雨的散文在散文陷入迷茫的适当时机,以崭新的姿态,为散文带来了新的辉煌。

二、 对小说艺术形态的借鉴

为什么我们阅读余秋雨鸿篇巨制的散文不会觉得枯燥,相反,会爱不释手呢?我认为,这跟他散文的小说化艺术形态不无关系。读他的散文,你会觉得你同时也在享受一篇小说,作者有意识地将他的散文与小说以最好的形式结合起来,追求一种小说化的艺术效果。有利于不同层次,不同趣味的人读懂、接受、喜欢。其散文小说化艺术形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

小说是靠故事和情节来吸引读者的,而散文一般是靠情感和哲理来征服读者的,在散文中适当地穿插故事,有不少作者也有过,但余秋雨运用得十分频繁和熟练,让文章变得轻松生动,也克服了大文化散文的凝重和抽象的弱点。

《老屋窗口》讲述的阿英的故事也十分感人。阿英是个乡间姑娘,因抗拒包办婚姻。在老师的帮助下,十五六岁与五六岁的作者一起上小学,她每天要翻山越岭上学,当她走在崇山峻岭中时,作者还在梦中,她那红色的身影出现在山上时,就是母亲呼唤作者起床的讯号,作者对这个童年的记忆终身难忘。这个故事支撑起老屋窗口,也支撑起作者对美的希望,“雪岭顶上,晃动着一个红点,一天一地都是一片洁白,这个红点便显得分外耀眼。”尽管这个问题乡间女人后来终身劳作,默默无闻,却深深印记在作者的心灵中。

余秋雨讲述的故事有三种情形,一种是广为流传的,如虎溪三笑,如巫山神女;一种是听朋友讲述的,如马师傅;一种是自己亲身经历的,如阿英的故事,《老师》中回忆中学时的老师。而亲历的故事更为亲近,动人。

2、历史现场还原似的虚拟,丰富的艺术想象

一般认为,散文应当是写人的真情实感,历史散文的内容应当符合历史事实。但是,许多历史散文作家,就是由于太拘束于历史事实,导致其散文成了考古学,枯燥而无新意。余秋雨他认识到这一点,并不局限于传统的散文创作规范,而采用了虚拟性的小说手法,发挥了合理的想象,把抽象而概括的历史材料,给予生动形象的艺术再现。如《阳关雪》中,描写王维“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壶……”我们都没有身临其景,都不知道王维的友人是否帮他打点行李,也不知道他是否“瞟了一眼”,是否“微笑着”,但是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渲染了朋友离别的气氛,呈现给我们一个具体而生动的画面,让我们更加容易理解王维当时的心境,更能够体会作者的情感。作者就是通过合理的想象,让历史再现,让人如身临其境。

三、散文创作中的“戏剧表现”

余秋雨文化散文还有一个重要特征便是散文的小说化艺术形式,对此,我把它概括为“戏剧表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戏剧形态与散文形态的相互融合

余秋雨文化散文具有戏剧的四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把散文与戏剧的特点相结合,注重故事情节的塑造,有连续性、完整性、生动性的特点。而传统散文为了体现主题只是截取一个历史事件或某一场景,用以凸现主题。如《风雨天一阁》给我们讲述了天一阁作为文化象征传承流转的整个过程。如创始人范钦在为官生涯中如何费尽心力地收集书籍孤本,对于天一阁的文化传承如何处心积虑,清代姑娘钱绣芸为了自己的文化渴求如何嫁到范家;而同时对范钦的健全的文化良知、天一阁对《四库全书》编纂的历史贡献,以及民国初年遭到盗毁的打击等等进行了具体描述。对于故事的完整性、生动性的情节塑造,非常到位。特别是生动的细节描写:“ 钱绣芸小姐哀怨地仰望终身而未能上的楼板,黄宗羲先生小心翼翼地踩踏过的楼板,现在只留下偷儿吐出的一大堆枣核在上面??”这些戏剧性的表现形式:如倒叙式、细节性描写以及历史与现实的时空转换,悬念设置等,使散文具有了强

民族的散文篇三:中国现当代少数民族女作家简介

中国现当代少数民族女作家简介 曾平澜(1896—1943),女,永康州城南街(今中东镇)人,壮族。父曾文鹏,前清拔贡。平澜七岁就读,十二岁到南宁第一女子小学插班。她天资聪颖,个性泼辣,富于反抗精神,酷爱诗词书画。十六岁那年,为反抗包办买卖婚姻,毅然离开家庭,到广东肇庆一所小学任教。后受“五四,,运动影响,追求进步,到北京考入私立国民大学文学系深造,学习一年多。国共第一次合作时,她接触了廖仲恺夫人何香凝女士,追随何香凝到上海、广州等地从事妇女解放运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经作家张资平介绍,东渡日本,进东京美术学院攻读美术。1932年回到上海,参加革命活动。次年因白色恐怖,难于在上海立足,便回到扶绥老家。1934年下半年,由雷荣甲介绍到雷沛鸿创办的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研究院执教,兼该院《日刊》主编。在“日刊势先后发表了二十多篇有关政治时事和文化教育的评论文章,宣传爱国主义思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军阀统治;传播先进教育思想,评击封建法西斯教育;并大力宣传妇女解放,争取女权独立。同时写作小说、散文、戏剧、杂文,尤长新诗。1935年夏,收集十余年来所写的部分诗作,整理成《平澜诗集》,由南宁三管图书局出版发行。此外,还搜集整理民间文学,编辑出版了《邕宁童谣集》(已佚)。1936年9月,教育研究院停办,她至平乐省中任教。半年后回扶绥老家,办波澜学园,主张普及国民基础教育,提倡女子入学、半工半读,受到乡亲父老赞扬。但只办了一个学期,就被当局勒令停办。1939年冬,日寇入侵广西,家乡沦陷,她在战乱中

流亡南洋,在新加坡育英中学任教,著有《新加坡之前夕》(已佚)。1941年初,又重回家乡,在同正县立国民中学任教,经常向学生灌输爱国主义思想,宣传抗日救国,深受广大师生敬佩。作品有诗集《平澜诗集》、散文集《谪仙记》和小说戏剧集。1943年12月病逝。

赵银棠(1904—1993),女,纳西族,又名赵玉生,出生于丽江一个纳西家庭,丽江古城区人。为第一代纳西族女知识分子,第一个对纳西族东巴经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整理的诗人、作家、民间文艺家。建国前即开始写作。1939年,赵银棠着手翻译《创世纪》《卜筮术的故事》《高楞趣》《教主释里》等东巴神话。1943年至1949年,她搜集翻译的民间诗歌有《柏雪会》《合欢》《伐筝》《蜂与花》《情死》《挽歌》《猎歌》《梦》等。建国后,从事文化、教育工作,收集研究民间文学。奠定赵银棠在纳西族作家文学史上“第一位女作家、女诗人”地位的,是她于1947年出版的介绍纳西族历史渊源、风物名胜及纳西族文学的著作《玉龙旧话》。1955年,撰写《鸡足山之行漫记》。1956年至1957年,翻译东巴经《东巴术岩黑白斗争故事》。1957年,翻译发表《鲁般鲁饶》。1965年,撰写《纳西族青年的殉情悲剧及其时代背景》《石牌坊的故事》等论文。这是一本系统地介绍纳西族历史渊源、风物名胜及纳西族文学的著作,而且出自一名女作家之手。1984年,整理出版《玉龙旧话新编》,除收入1947年的《玉龙旧话》大部分作品之外,还增选了作者后期的多篇著作。1985年10月,赵银棠辑注的《纳西族诗选》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了自明

代起到解放初61位纳西族诗人的近500首诗作。赵银棠还创作并发表了散文作品多篇。主要作品有《玉龙旧话新编》《雪影心声》《纳西族诗选》《历程实录》等。曾获1980年云南省首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1993年9月9日赵银棠在丽江逝世,享年90岁。

颜一烟(1912—1997),女,满族,现代著名作家、剧作家。北京人。中共党员。颜一烟1912年生于北京,出身于满族贵族家庭。早年曾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小和附中读书,后又转到山西温泉女子中学读书,在中学期间便开始文学创作。1928年,写出第一个两幕话剧《黄花岗》,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菊》。1930年,颜一烟考入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1932年,她与同学一起创办“未名小社”,并编辑《破晓》、《霜宫》等文艺杂志。1933年,颜一烟转到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1934年,又赴日本继续求学。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学习期间,曾担任中华留日戏剧协会干事、《东流》杂志编委、中华留日左翼文化团体联合会执行委员等职。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后,颜一烟回国后任上海留日同学救亡会理事,并参加上海救亡演剧队,积极参加抗日救亡的宣传工作。1938年,辗转来到延安,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颜一烟担任鲁迅艺术学院艺术指导科教员。1945年调东北文艺工作团做编剧工作。1948年,调东北电影制片厂任编剧。同年,她创作描述东北抗日联军八女投江事迹的电影文学剧本《中华女儿》,获第五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自由斗争奖”,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在国际

上获奖的影片。1950年,调中央电影局剧本创作所任编剧。话剧剧本《上当》获1951年抗美援朝征文一等奖。1956年,调北京电影制片厂任编剧。颜一烟创作领域广泛,涉及话剧剧本、电影剧本、小说、散文等,数量颇丰著。主要作品有电影文学剧本《中华女儿》、《一贯害人道》、《陈秀华》、《祁建华》、《烽火少年》(均已拍摄发行)等,话剧剧本《黄花岗》、《九一八以来》、《军民一家》、《渡黄河》、《飞将军》、《先锋》、《秋瑾》,秧歌剧剧本《反巫婆》、《农家乐》、《血泪仇》,散文集《烽火明星》、《大海的女儿》,小说《我的童年》、《初夏》、《老鼠的尾巴》、《一个苍蝇的梦》、《弟弟》、《活路》,译著《歌德论》、《饥饿的人们》、《剧作法》、《给青年导演》,短篇小说集《保卫江山》等。1980年,她的代表作中篇小说本书《小马倌和大皮靴叔叔》1980年获全国少年儿童文学创作一等奖。其自传体长篇小说《盐丁儿》,获1988年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1990年全国优秀少年儿童读物一等奖。1994年,散文《毛泽东文艺思想哺育我成长》获1994年毛泽东与影视征文一等奖。

李宜晴(1919—1977),女,土族,诗人(词人),西夏皇族后裔,青海民和县人,被著名学者章士钊先生誉为“少数民族难得的女才”,李宜晴一生道路坎坷,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引起文学界的重视,纵观她的诗,清新婉丽,音调和谐,对仗工整;词或豪放激越,或凄清哀婉。其作品感情真挚,情韵缠绵,生动感人,有很高的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是土族文学成就的一个里程碑。《土族女诗人李宜晴诗词注

释》,收录了诗40首,词79阕,

民族的散文

另有残片6首(阕)。(另一说其现存诗40首,词70阕,残篇断章10余首)

李纳(1920—),女,彝族,原名李淑源,笔名那里、菽元,1920年5月22日生,云南路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30年代初在昆明昆华女中读书。抗战爆发后到云南大学附中图书馆任管理员。1940年迢迢万里奔赴延安,入中国女子大学学习。1942年考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1943年结业后任延安中学语文教员兼年级主任。抗战胜利后到东北,先后在《东北日报》、《东北画报》任编辑、记者。1948年开始在《东北日报》副刊发表第一篇小说《煤》,描写一个小偷经过劳动教育成为新人的故事,颇得好评。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50年代初在中央文学研究所学习和工作,后来在青岛、天津棉纺厂和安徽农村兼职体验生活。历任作家协会作家支部驻会作家,安徽文联专业作家,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作家出版社编审,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第五届名誉委员,少数民族作家协会常务理事。曾和女作家菡子合作写了剧本《江南一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煤》(1951年,工人出版社),短篇小说集《明净的水》(1963年,百花文艺出版社),长篇小说《刺绣者的花》(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中短篇小说集《李纳小说选》,散文集《弱光下的留影》等。《刺绣者的花》出版后曾获1977—1984年首届《人民文学》长篇小说奖。李纳是新中国第一个彝族女作家,也是当代有影响的女作家。

相关热词搜索:散文 民族 民族团结散文 民族团结优美散文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