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散文

发布时间:2017-01-25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湖北散文篇一:做好实现中国梦湖北篇的大文章

做好实现“中国梦”湖北篇的大文章——关于推进“五个湖北”

建设的几个问题

吕东升

2013年第6期 ——本刊特稿

建设“五个湖北”是中共湖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实现“中国梦”湖北篇的宏篇巨著,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这里,我从决策服务实践和感知者的角度,按照“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推进”的逻辑顺序,系统报告三个问题。

一、为什么要作出建设“五个湖北”的重大战略决策

建设“五个湖北”的重大决策,不是决策层主观臆断、心血来潮,而是立足大背景、着眼大实际、拓展大视野,由全省人民共同缜密作出的,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

(一)构建战略支点亟待打造有效载体和平台

胡锦涛同志在担任10年总书记期间两次视察湖北,均对湖北提出了构建战略支点的要求。第一次是2005年8月23日,锦涛同志带领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王刚、中央政研室主任王沪宁和水利部、中财办负责同志一行,就修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作调查研究。当天上午,在东湖百花园召开了一个小型座谈会,听取湖北省委、省政府的意见和建议。我省参加会议的有: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俞正声和罗清泉、杨永良、陈训秋、周坚卫、孙志刚同志,我因工作需要参加了座谈会。锦涛同志在听取省委、省政府汇报之后,作了大约40分钟的讲话。他在讲话结束时指出:“你们提出的发展思路和政策措施,符合中央精神、符合省里实际、符合全省干部群众的愿望,一定要全力以赴、坚持不懈地抓好落实,推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跨上新台阶,真正使湖北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第二次是2011年6月3日,时隔6年后锦涛同志再次来湖北考察工作。在东湖梅岭一号听取省委、省政府汇报后,锦涛同志作了讲话。他在讲话的导语部分指出:“时隔6年再来,总体感到湖北各项事业得到新的发展,城乡面貌有了新的变化,希望湖北要振奋精神、凝聚力量、锐意进取、扎实奋斗,做好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努力把湖北打造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不断迈进,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第一次是在讲话的结束语中提出“真正使湖北成为”,第二次是在讲话的导语中提出“努力把湖北打造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要求湖北构建战略支点,这是中央的嘱托、时代的呼唤、群众的期盼!

我们理解的战略支点,就是中部地区崛起的重点、支撑点、着力点,就是湖北应该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快于、好于、优于其它地区,在辐射力、带动力、影响力方面重于、强于、特别于其它地区,就是湖北应该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枢纽节点和重要增长极,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改革创新、民生改善等方面走在中部地区前列。阿基米德有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足见支点的地位、力量和要求。

构建战略支点,只是一个奋斗方向、宏伟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平台和载体。否则,只是一纸空文。

(二)审视省情亟待调整和完善发展思路

审视省情,最主要的是把握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湖北是老工业基地,创新和改造的任务更加艰巨。“一五”时期,由于战备的需要,东南沿海地区一般不摆工业大项目。地处中部的湖北成为国家的“宠儿”,摆了一批“武字头”、“军字号”(军工企业)大企业,如武钢、武重、武船、武锅等,都是那时国家投资建设的。这些企业历经沧桑,技术设施老化,更新改造的工作量很大,人员包袱也非常沉重;而沿海地区是“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第二,湖北是科教大省,科教优势并没有形成发展强势。我省“两院”院士、在校大学生、科研单位等数量以及获取的技术专利数,在全国均居第4位左右,而经济总量在全国只有第9位左右。也就是说,发展的地位与科教在全国的地位极不相称。究其原因,主要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始终未能解决好,楚才晋用、“孔雀东南飞”的现象长期存在。锦涛同志2011年6月3日在来湖北视察的讲话中,提出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要求,他脱稿讲了一句“我讲的不是科教大省,是科教强省”,可以说,一语中的、带有重大提醒之意。这实际上指出了湖北的差距和潜力,要求我们在科技创新上有更大的作为。

第三,湖北是内陆省份和革命老区,封闭意识、“等靠要”现象严重,改革开放的任务异常艰巨繁重。内陆省份,往往导致封闭意识、“井底之蛙”、自我感觉良好;革命老区,往往背着“红色保健箱”,导致“等靠要”思想、墨守成规。许多本来在沿海地区不成其为问题、早已推开的事,在我们往往难以施展、裹足不前,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比沿海地区不知要落后多少年。

第四,湖北是生态大省,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异常艰巨。森林是地球之“肺”,湿地是地球之“肾”。湖北地处祖国中部,神农架林区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风固沙等功能。其保护好坏与否,将直接影响华中地区乃至全国的气候。湖北是“千湖之省”,最大限度的保护好境内湿地,对于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平衡至关重要。湖北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能否保证“一江清水向京流”,直接关系到华北地区人民的生命安全,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湖北是三峡坝区所在地,认真做好“后三峡时期”的有关工作,将关乎长江中下游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时代呼唤修正、拓展发展内涵

第一,旧的生产方式难以为继:发展呼唤创新。“缺煤、少油、乏气”是湖北的基本省情。我们三峡库区发电量90%被“东送”,工业和生活用电主要依靠煤炭发电提供。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年靠省政府一位副省长从北方的山西、河南、新疆等省(区)“倒煤”来发电。这种长距离的“倒煤”发电,其弊端至少有三个方面:一是长距离的运输增加了工业成本,产品缺乏竞争力;二是污染严重,空气质量差;三是不时遇到“地方保护主义”,煤源紧缺。长此以往,只有死路一条。

第二,小康温饱得以解决:人民呼唤幸福。30年前,自行车、手表、收音机是人们的梦想。20年前,彩电、冰箱、洗衣机是人们的时尚。10年前,人们渴望“手里打电话、脖子挂‘傻瓜’、回家能把电脑打”。如今,看大片、玩网购、全家出境去旅游成了新的时尚;人们要求喝洁净水、呼吸新鲜空气,追求高雅的精神文化生活,民主诉求愿望和意识更加强烈。幸福已成为衡量一切的最高标准,是人民群众孜孜以求的永恒主题。

第三,矛盾凸显期:社会呼唤法治。现在,我们的经济社会处于转型期。英国作家狄更斯在世界名著《双城记》中描述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特点,“那是最美好的年代,那是最糟糕的年代;说他好,是最高级的;说他不好,也是最高级的”,很形象地说明“两个极端”的情况。可以说,我们已经到了“两个前所未有”的地步,即我们的发展进步、巨大成就前所未有,我们面临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也前所未有。转型、变革的社会尤其需要法治,而现在法治信仰、法治观念淡薄。以权压法、以言代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存在;老百姓,“信访不信法、信上不信下、信闹不信理”的现象比较普遍,社会治理的难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

马克思曾经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它表达着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着时代变化的风向。我们只有坚持“问题导向”,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才是真正执政为民、推动社会和历史的前进。

(四)专家、领导、群众聚合:全省人民共同完善提出

2011年12月2日,省委下发了《成立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起草小组的通知》,决定由时任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李春明任组长,我任副组长,省直15个相关单位的负责同志为成员。起草小组在省委常委会和李鸿忠书记领导下开展工作。2012年2月,起草小组认真研究我省实际情况,在广泛调查研究、深入学习全国各地经验基础之上,提出了报告构想,报告分为过去五年的回顾、今后五年发展的指导思想、建设富强湖北、建设文明湖北、建设幸福湖北和加强党的建设共6个部分。2月27日,省委书记办公会听取起草小组的情况汇报。省委书记李鸿忠、省长王国生、副书记张昌尔和李春明志参加了会议。张昌尔同志认为,科技创新是湖北的优势和支撑,也是我们发展的载体,建议富强湖北这一部分“一分为二”,就是把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拿出来单独作为一块来写。由此,党代会报告增加了“建设创新湖北”这部分。5月12日,李鸿忠同志主持召开专家讨论会,根据吕忠梅等几位专家建议,决定增加“建设法治湖北”。至此,报告框架结构最后确定为8个部分:(1)砥砺奋进、蓄势勃发的五年;(2)开启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新征程;(3)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努力建设富强湖北;(4)坚持把改革开放创新作为根本动力,努力建设创新湖北;(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努力建设法治湖北;(6)坚持先进文化引领,努力建设文明湖北;

(7)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建设幸福湖北;(8)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锻造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坚强领导核心。从启动党代会报告起草,到2012年6月中旬省第十次党代会召开,省委先后三次广泛征求全省上下和各方面的意见,李鸿忠等领导同志先后主持召开26次座谈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报告共十二易其稿。

综上所述,建设“五个湖北”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嘱托、体现省情实际、聆听时代的呼唤、回应人民群众的期盼,由全省上下共同作出的。她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时空观,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全局性、总领性、群众性、根本性,应当倍加珍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

二、深刻领会“五个湖北”建设的内涵和精神实质

建设“五个湖北”是一个浩瀚庞大的系统工程,其内容非常繁杂。我们应抓住要领、深刻领会,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以明确方向、把握重点、坚定推进。

(一)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努力建设富强湖北

经济学的“木桶原理”告诉我们: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不是取决于最高的木板,而是决定于最低的木板。北京大学厉以宁教授讲得更形象:“一个人的寿命能活多少岁,不是决定于自身最好的那个器官,而是取决于最差的那个‘零部件’。”这都说明,协调发展极为重要。现在就全国范围而言,城市变年轻了,农村变老了。有网民说:“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对此种现状必须高度重视,着力加以改进。

第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努力建设工业强省。要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体系,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推进工业园区提质扩容,拓展“飞地经济”、一区多园等发展模式,引导产业技术发展,构建新型工业化发展平台。

第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努力建设农业强省。农产品加工是“朝阳产业”、“母亲产业”。去年,我省农产品加工值突破万亿元大关,农业总产值与加工值的比例达到1:1.9,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立下汗马功劳。这里报告两组数据:其一,农产品需求是刚性的。据预测,人均GDP按购买力计算达到2万美元时,消费结构才能基本稳定。我们要到2025年才能达到这个目标,此前对农产品需求的持续增长是无法降下来的。其二,发达国家农业总产值与加工值的比例达到1:10左右,我们的差距不小。这些都说明,发展农业、农产品

加工业大有可为、潜力大得很。要深入实施 “四个一批”工程,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这是建设农业强省的关键之举。

第三,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城镇化不是要“消灭农村”,而是要城乡发展一体化,逐步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不是要消灭农民、片面改变户籍,而是要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素质和待遇的市民化;不是都要涌向大中城市,而应就近就地转移为主。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河南作的抽样调查:85.2%的农民向往、留恋幸福的社区生活,而不愿背井离乡定居在大中城市(实际上,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深圳等沿海大中城市,城市人口“非转农”的现象比比皆是)。目前,我国城镇化“倒金字塔”结构特征比较明显。李克强总理在一篇讲话中指出:“我国约有1.6亿外出农民工,其中6成多在地级以上城市,2成多在县级城市,不到1成在小城镇。”这种“倒金字塔”结构导致“两个难以为继”:一是城市发展难以为继。专家预测,未来十年,中国城镇化率将再提高15—20个百分点,达到70%左右,还有2亿多人将转移到城镇。如果这些人都涌向大中城市,城市将人满为患、交通拥堵、用水紧缺、房价过快上涨、环境恶化、公共服务不堪重负、社会管理失序。巴西20世纪70年代城镇化率超过80%,但由于就业问题得不到解决,进城农民都窝在贫民窟,两极分化严重,社会动荡不安。这就是一些社会学家所讲的“拉美陷阱”。二是农村发展难以为继。现在,农村“去农化”、“空巢化”、农民“老龄化”相当严重,从业人员多为“386199250”部队,不利于农业科技的推广、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村的长远发展;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大量存在,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由此可见,从我国国情和省情实际出发,应该大力发展小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让农民以就近就地城镇化为主,提升发展质量。要坚持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强省之基,继续实施“一主三化”方针,大力提升区域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加快培育全国百强县市,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新跨越。

第四,提升“三化”协调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增强发展后劲。要强化服务业的战略地位,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强化投资的支撑作用,强化基础设施的承载功能,做大做强支撑长远发展的“底盘”。

(二)坚持把改革开放创新作为根本动力,努力建设创新湖北

就全国而言,经济领域自主创新率仅有10%左右;产品附加值仅为美国、日本、德国的5%左右,相当一部分钱被外国人赚走了;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经济很不安全。湖北最大的资源是创新资源,最大的优势是创新优势,最大的潜力是创新潜力。必须把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作为动力之源、发展之本,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逐步走上创新驱动的轨道。

第一,深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文化。坚决破除“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势,牢固树立市场经济的理念,自觉运用市场机制和方法,谋求发展、破解难题;坚决破除“官本位”意识,牢固树立“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理念,打造重商、亲商、悦商的人文环境;坚决破除封闭保守意识和保守思想,牢固树立“海纳百川”的开放理念,营造开放包容、互利合作的良好氛围;坚决破除求稳守成意识,牢固树立开拓进取的创新理念,敢于担当、敢于担难、敢于担险;坚决破除坐而论道、知行不一的不良风气,牢固树立真抓实干、讲求实效的务实理念,把解放思想落实到解决问题上、落实到实际成效上。

第二,深入推进改革,创新体制机制。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所有制改革。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探索和创新公有制有效实现形式,加大鼓励、支持、引导和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力度,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营造各类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优良环境。要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广鄂州、随州和黄石等地大部制、“扁平化”的改革经验,着力建设勤政廉洁、高效务实的服务型政府。简政放权是反腐倡廉“釜底抽薪”之策,要减少中间环节,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作。

第三,坚持开放先导,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对外开放,不仅仅是出口产品、引

进技术、人才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产生“引爆效应”、“嫁接效应”和“倒逼机制”,解决体制活力问题。我们只有大胆开放,才能开辟发展的新天地。要深刻把握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高水准,全方位地谋划对外开放工作。立足于创新体制机制和完善政策,实现与国际规则有效对接。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国际高端人才和国内外知名品牌,大力引进先进的市场理念和管理经验。要全面深化对外开放与合作,努力把湖北建成内陆开放的新高地。 第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教强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基础在教育,关键在人才,核心是产业化。要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使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成为引领湖北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大力建设科教强省,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促进科教实力转变为发展竞争力。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需求主体、投入主体、研发主体和应用主体。要着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树立“以用为本”的科研导向和评价标准,推进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间的协同创新,开辟科技与金融、资本、市场深度融合的“绿色通道”,促进科技成果落地开花、就地转化,让更多的科技人、学术人敢于、乐于、善于做“经济人”、当企业家。武汉市出台的“新黄金10条”,已经收到了很好的效应。

(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努力建设法治湖北

民主与法治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只有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大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小到一个单位,都是如此;也只有加强法治,才能使社会运行井然有序、和谐稳定,使改革和发展卓有成效地进行。当前,我们的发展进入“转型期”、改革进入“攻坚期”、社会进入“矛盾凸显期”,加强民主与法治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

第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所谓“生命”,就是将民主提高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一个政党,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从组织构架和载体来讲,主要是三个方面:其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政治制度。具体来讲,就是“一个坚持、四项职权、三个加强”。即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加强立法工作组织协调,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增强依法履职能力。其二,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基本政治制度。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促进思想上、行动上、目标上的“三同”(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支持和保障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主动谋事、认真干事、努力成事,提高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要把推进协商民主作为重中之重来抓,这也是党的十八大一个重大创新。人民政协在发挥协商民主功能方面,具有三大独特优势:一是体制优势。西方协商民主更多还是一种理论上的设计,而人民政协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形式,早已嵌入中国的政治体制,并成为实际运行的制度安排。对于协商什么、如何协商,已经有了体制层面的规定。也就是说,涉及到国家和地方的重要问题,必须通过人民政协的制度平台进行协商。二是组织优势。人民政协是以界别为基础组成的。这种界别特色增强了协商的代表性、专业性和针对性,有利于提升协商的质量。人民政协的成员来源广泛,代表了社会各个阶层、群体、组织的利益和诉求,有利于将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和诉求反映出来,并进行平衡。三是能力优势。人民政协吸收了各个党派、阶层、群体、界别甚至海内外的优秀人才,可以说人才集聚、精英荟萃。这种高素质的结构,决定了在参政议政的实效方面,是任何组织都不能比拟的。所以鄂发[2013]9号文件规定:要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在重大决策前、决策中和决策的贯彻实施阶段,都要注重听取

湖北散文篇二:散文文本的阅读

散文文本的阅读

教学目标:

1、依据课程标准,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2、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

3、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4、掌握解答散文文本阅读试题的必备技能。

5、提高解答散文文本阅读的能力。

6、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意识。

教学重点:

1、掌握解答散文文本阅读试题的必备技能。

2、提高解答散文文本阅读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意识。

教学难点:

1、提高解答散文文本阅读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意识。

教学设想:

1、适当介绍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把握规律,了解方法。

2、注重学生练习,注重讲析、强化。

3、引导学生整理、积累、记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注重方法的指导、能力的培养。

5、安排十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需要长期努力。经过对学生调查,发现现在学生阅读的主要问题是读不懂文章。由于读不懂文章导致阅读题回答不出来。这也是高考阅读得分率低的一个主要原因。目前高考命题的趋势就是考查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 现代文阅读多年来一直是公认的高考中最难把握的部分。其中的原因比较复杂,但有两点较为主要:一是文学作品阅读是个复杂的心理过程,答题既涉及理解、鉴赏,又涉及表述,训练很难系统适度;二是命题的文本选用没有客观标准,难易的差异很大,题目的设置与表述也缺乏科学的规范,设题指向多有不明。结果学生付出了时间与精力却拿不到分,导致许多师生对此采用了“放弃训练、考试撞运”的态度。这不仅影响高考成绩,更影响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唯其如此,对高考散文阅读的认识,在复习中就显得更加重要。

二、考点解读;

1、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现代文阅读提的要求是: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要能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要能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能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以上考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词语含义;2、句子含义;3、布局谋篇;4、归纳内容要点;5、作者观点态度;6、形象、语言、表达技巧;7、评价文章思想内容、观点态度(开放型)。

2、文本特点

高考散文文本的选择,是阅读题中最基本、最关键的一环。文本的内容品位及难易程度不仅直接关系着试卷的水平、风格及检测的信度与效度,更是课程理念、教学导向的直接体现。

“高考散文”,比教学及生活中“散文”的范围要小得多。它起码要符合下面几个条件:

A.字数在千字左右;B.难度适合区分高三毕业生阅读水平;C.有一定文化含量,有良好的价值导向;D.有一定的文学色彩。

三、命题特点

纵观各地高考试题,其文学作品阅读部分有以下几个特点:

1、体裁以闪烁着人性光辉的当代抒情散文为主。

在训练过程中,我们要特别重视新时期文学中那些紧扣时代脉搏,有着丰厚

湖北散文

文化底蕴,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具有厚重的民族文化背景,闪烁着淳朴的人性光辉的散文作品。

2、内容丰富多彩。

有些作品涉及时代变迁、祖国建设,如全国卷1,全国卷2;有些作品涉及个性的文化人物,如北京卷涉及的沈从文,湖南卷涉及的刘半农,海南卷涉及的叶圣陶;有些作品涉及生命意义的探索,如广东卷的《泥泞》,天津卷《雪野里的精灵》,辽宁卷的《炉火》;有些涉及乡村生活,如江苏卷《麦天》、安徽卷《乡村的风》;有的涉及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如四川卷《焰火的变奏》;有的涉及对母爱的追忆,如福建卷《落叶是疲倦的蝴蝶》;有的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喧嚣的城市化浪潮中,追问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如重庆卷《告别三峡》,江西卷《泰山很大》,汨罗江卷的《泰山之思》;最有特色当属湖北卷的《日月行色》,选了一篇表现男女爱情生活的清新文章。

3、命题方式保持稳定。

阅读题的考查内容、基本套路、设题模式没有太大变化。文学作品的阅读题仍然全部使用主观题。

4、考试的能力点以筛选和整合使用信息、概括文章中心和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或者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鉴赏文章的语言和表达技巧为重。

其中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比重越来越大。

5、命题形式目前有两种:一是4道均为主观表述题;二是主客观综合题,即3道主观题,1道“5选2”的客观题。总分一般为25分左右。

四、散文知识简介

1、现代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文学样式。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断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它可以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加工创造;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而是着重于表现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具有选材、构思的灵活性和较强的抒情性,散文中的“我”通常是作者自己;语言不受韵律的限制,表达方式多样,可将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融为一体,也可以有所侧重;根据内容和主题的需要,可以像小说那样,通过对典型性的细节欲生活片段,作形象描写、心理刻画、环境渲染、气氛烘托等,也可像诗歌那样运用象征等艺术手法,创设一定的艺术意境。散文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杂文、短评、小品、随笔、速写、特写、游记、通讯、书信、日记、回忆录等都属于散文。总之,散文篇幅短小、形式自由、取材广泛、写法灵活、语言优美,能比较迅速地反映生活,深受人们喜爱。

2、散文的分类

现代散文定义,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对它又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随着写作学科的发展,许多文体自立门户,散文的范围日益缩小。

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类:

(1)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叙事散文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吴伯箫的《记一辆纺车》、朱德的《母亲的回忆》。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它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如许地山的《落花生》,也可以是几个片断的剪辑,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叙事中倾注作者真挚的感情,这是与小说叙事最显著的区别。

偏重于记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鲁迅《藤野先生》。人物形象是否真实是它与小说的区别。

(2)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这类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其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它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即使描写的是自然风物,也赋予了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优秀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语言生动,还常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例如:茅盾的《白杨礼赞》、魏巍的《依依惜别的真情》、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冰心的《樱花赞》。

(3)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的变换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的变化作为全文的脉络。生动的景物描绘,不但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而且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的表现主题。例如:刘白羽的《长江三峡》。

(4)哲理散文:哲理,是感悟的参透,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结晶。它纵贯古今,横亘中外,包容大千世界,穿透人生社会,寄寓于人生百态家长里短,闪现在思维领域万千景观。 高明的作者,善于抓住哲理闪光的瞬间,形诸笔墨,写就内涵丰厚、耐人寻味的美文。时常涵咏这类美文,自然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和熏陶,洗礼和升华,这种内化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哲理散文以种种形象来参与生命的真理,从而揭露万物之间的永恒相似,它因其深邃性和心灵透辟的整合,给我们一种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底蕴、观念具有震撼性的审美效果。把握哲理散文体现出的思维方式,去体悟哲理散文所蕴藏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积淀。1.哲理散文中的象征思维:哲理散文因为超越日常经验的意义和自身的自然物理性质,构成了本体的象征表达。它摒弃的是浅薄,而是达到一种与人的思想情性相通、生命交感、灵气往来的境界,我们从象征中获得理性的醒悟和精神的畅快,由心灵的平静转到灵魂的震颤,超越一般情感反应而居于精神的顶端。2.哲理散文的联想思维:由于哲理散文是个立体的、综合的思维体系,经过联想,文章拥有更丰富的内涵,不至于显得单薄,把自然、社会、人生多个角度进行了融合。3.哲理散文中的情感思维:哲理散文在本质意义上是思想表达对情感的一种依赖。“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由于作者对生活的感悟过程中有情感参与,理解的结果有情感及想象的融入,所以哲理散文中的思想,就不是一般干巴巴的议论,而是寓含了生活情感的思想,是蘸满了审美情感液汁的思想。从哲理散文的字

里行间去读解到心智的深邃,理解生命的本义。这就是哲理散文艺术美之所在。

3、散文的特征

散文的文体特征概括来说就是“形散神聚”。所谓的“形”应指散文中用来表情达意的人物、事物、景物、器物等等。“形”的“散”体现在联想的广泛、时空的纵横等方面,但目的却是统一的——用来表现理念、抒发情感的、阐述哲理、表达志趣、寄寓情趣等。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神聚”。例如:《窗》就是通过描述一系列与窗相关的事物来阐述哲理,《荷塘月色》就是通过写景来抒发情感,《说不尽的狗》就是寄寓一种生活、艺术和思想中蕴含的情趣。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较强的纪实性

散文具有较强的纪实性质。主张“大实小虚”:“散文写作,在选材上也并不是绝对地排斥任何虚构的。也就是说,在保持题材上大体真实(请注意,这里的概念并不等同于文学科学中的‘真实性’的含义,故称之为‘题材的纪实性质’)的前提下,某些细节的虚构,乃至某个次要人物的虚拟,不但在创作实践上是有成例的,被允许的,而且有时甚至是很必要的。??关键则是要‘大实小虚’。”

尽管散文的细节可以虚构,但散文中的情感是绝对真实的,这一点也应该是散文真实性的一个重要侧面。

(2) 取材的广泛性。

散文的内容涉及自然万物、各色人等、古今中外、政事私情??可以说是无所不包、无所不有的。可以写国内外和社会上的矛盾、斗争,写经济建设,写文艺论争,写伦理道德,也可以写文艺随笔,读书笔记,日记书简;既可以是风土人物志、游记和偶感录,也可以是知识小品、文坛轶事;它能够谈天说地,更可以抒情写趣。凡是能给人以思想启迪、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使人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心旷神怡的,都可选作散文的题材。

写散文要选取揭示“人类那种崇高感和庄严感”的材料,要选取反映具有“超世俗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的材料。

(3.)形式的灵活性

散文取材广泛,内容丰富,为其服务的形式也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①结构多种多样

散文的结构形式不拘一格:有的按时间发展先后顺序或以空间转移为序组织材料,如《小桔灯》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的以作者的思想认识和感情变化为序,如张洁《挖荠菜》和杨朔《荔枝蜜》;有的以某一思想为统帅,把材料分别组织在几个不同的侧面之内,如《土地》。

②表达方式自由灵活。

散文可以自由地使用叙述、描写等五种最基本的表达方式,也可使用暗示、象征、比兴、联想等手法。记叙散文以叙述、描写和议论为主;议论散文以议论为主,间用叙述、描写和抒情。

③语言运用自如。

现代散文的语言主要是现代汉语,但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借用文言词语和用法,方言俚语、歌谣谚语等语言形式。文言语辞如陶铸《松树的风格》中:“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于人的可谓少矣。”用歌谣谚语的如: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中引用了“阿公阿婆,割麦插禾。”郦道元《巫峡》中“长江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4)诗意浓郁。

散文的诗意与它是一种长于抒情的文体分不开的,其诗意的浓度同作者感情的深度总是成正比的。为什么散文长于抒情呢?因为散文一般采用第一人称,写“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无论写到什么,其目的都是为了抒发作者的生活感受和思想见解,带有浓烈的感情色彩,是

“作者心灵的歌声”(高尔基)。同时散文有自己特殊的笔调,即所谓散文笔调。散文笔调,首先是语言凝练,优美富有文采;其次是笔法灵活疏放,挥洒自如。

(5)语言优美

优美的语言是散文所以成为美文的一个重要方面。散文语言具有以下特征:

①讲究文采。

常用多种手法,或浓墨重彩、或淡笔轻彩,着力表现事物的“画意”,再现美好的形象。有的散文作家有意识地化常语为奇语,以更好地表现散文的“诗情”和“画意”。散文讲究文采,但并非只使用华美的语言,有的散文家使用最平实的语言,写出极美的文章来。即所谓的“家常风”。如魏巍《我的老师》。

②灵活疏放。

作者可以浮想联翩,随意点染,任情穿插,时而叙,时而议,时而抒情,或将它们水乳交融起来。可谓腾挪翻飞,无不随心应手。

③注重节奏。

句式富于变化,有时骈散相间,平仄相调;有时长短交错,张弛相映,使作品富有音乐美。

(6) 短小精悍。

散文一般篇幅短小,层次较少,结构不很复杂,但又具有选材精要,言简意赅,立意深邃的特点。郁达夫“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里说人情。”(《现代散文序跋选》)

4、散文的写法

写散文,要在牢牢掌握“形散而神不散”这一最大特点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它的五个基本特点:

(1)时间跨度大。散文不受时间限制,前可以远涉古代,后可跨及未来,又可覆盖今天。如秦牧的散文《土地》,从今日的土地一片生机,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晋公子重耳狼狈出逃时手捧泥土感谢土地是上苍的恩赐。再如杨朔的散文《荔枝蜜》,从小时候上树掐海棠花被蜜峰蜇了一口,写到现在的参观蜜蜂场。时间跨度很大,但却紧紧围绕作者要表现的主题没有让人感到丝毫的散乱。联想极丰富,文笔挥洒自如,富有感染力。写散文时可以根据散文的这一特点,扩大时间跨度,多充实一些有关事件,插入多组镜头,来增加散文的内容和色彩,使文章多姿多彩、知识性强。

(2)空间转换广。散文既不受时间限制,也不受空间限制,天南海北、宇宙空间,无不可以包容其中。如鲁迅的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空间跨度从中国到日本,再从东京到仙台,又从仙台回到北京,接着又写走到厦门,空间跨度之大、空间转换之多,让人目不暇接。但写得层次分明、详略得当,把复杂的人和事放在每个空间里,有的随意点染,有的泼墨描绘,错落有致、色彩斑斓。如果我们在写散文时注意到这个特点,就不大会犯单薄、贫乏的毛病。

(3)事件牵涉多。写散文,多数离不开事件,尤其是叙事散文。事件是散文的“硬件”,许多好的散文都有一个中心事件,以及烘托连带的一些与之有关的其他事件。如袁鹰的散文《井冈翠竹》,写井冈山的竹子做过武器杀伤敌人,做过竹筒盛粥,做过红军的扁担挑着中国革命从井冈山走到延安,走到北京。新中国成立后,竹子又被派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用场??事件多得让人应接不暇。

(4)表达方式活。散文常用记叙、说明、抒情、议论、描写等表达方式。茅盾名篇《白杨礼赞》,就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如文章开头记叙和描写了汽车在黄土高原上奔驰看到的黄土高原的外貌,用抒情和议论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这些方式的运用,有力地表达了主题,使文章气势浩大,摄人心魄。我们在写散文时,特别要注意综合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使文章富有波澜。

湖北散文篇三:关于新散文的讨论

李老师:您好!

昨天,我看了《南方都市报》对您的采访,您说,在现在散文概念的泛滥的情况下,“新散文”给人有点拨乱反正的感觉。”“但我觉得“新散文”有很多问题??在大转型时期,这种散文的出现可能是一种逃离或者逃避,是一些散文家不愿意面对这么复杂的社会??因而向内回转的产物。”他“更欣赏一些能够深刻地反映或者揭示我们这个转型时代的个人处境和命运的作品。”您觉得“真正能把握散文精髓的是张承志,韩少功,史铁生这样的作家,而新散文只是一种比较另类的散文类型,它不太可能成为主流。”

老实说,我很不赞同李老师的看法。如果硬要做一个划分,张承志,韩少功,史铁生完全可以划分到随笔领域去。实际上,新散文所追求的是将散文写作融入小说、戏剧等创作元素。也就是说,将散文上升到真正与小说、戏剧、诗歌并列的地位上来。因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只要是作家,都能写散文。难道散文真就那么容易写出来么?为什么有些小说家可以被人称作散文家(如贾平凹),而散文家却不能被称之为小说家呢?这从另一个角度上说明,人们轻视散文,并没有将散文当作一个专业的文体来看待。散文人人能写,小说却并非人人能写,什么时候变成,散文也并非人人能写,我想,新散文运动的初衷可能也就达到了一大半。至于李老师所说的,新散文的逃离或者逃避问题,我想,这只是暂时的。因为新散文运动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还有待成熟。但至少在我的视野里,张锐锋,周晓枫等人的散文,同样也有揭示转型时代的个人处境和命运的作品,例如张锐锋今年发表于《十月》杂志上的散文《深的红》、《船头》等文,就较为深刻的表现了中华民族转型时代的一系列变迁。在这里,我尤其不能赞同的是,新散文它不太可能成为主流的错误观点。事实上,主流文学刊物已经开始重视新散文的探索,而布老虎给张锐锋、格致颁发散文奖便是一个明证。至于《十月》《大家》《花城》等文学名旦对新散文的肯定,更是为新散文作者提供了一个推广中介。

事实上,《天涯》杂志近年刊发的散文,大多柔而无力,太过于强调情感对散文的浸透,编辑发稿的第一标准便是看散文是否能感动人。这样的办刊理念显然过于僵化。当然,这可能与《天涯》杂志本身的定位有关。我不奢望李老师能够接受我的观点,但我还是要向您表明我的真正想法。毕竟,文学本身就没有一个绝对统一与正确的标准,而散文更是如此。

刘淼

2004年4月1日

“新散文”:标新立异,还是文体革命?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黄兆晖

散文必须短小精悍、一事一议、咏物抒情、以小见大、“形散而神不散”吗?日

前,在北京市作家协会与春风文艺出版社主办的《布老虎散文·春夏秋冬卷》研讨

上,一些青年散文家提出“新散文”概念,彻底质疑传统散文规范的意义,立即引发 了散文界和评论界的争论。对此,有人认为是中国现代散文的一次重大变革,另一些 人则不屑一顾,认为这只不过是某些散文小圈子内部的热闹。 目前,这批新风格散文作家的作品已经受到文学界的广泛关注。《人民文学》、 《十月》、《大家》等主流文学期刊,频频出现他们的作品;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 以祝勇、周晓枫、张锐锋、宁肯等为代表的“深呼吸散文丛书”;而韩忠良、祝勇主 编的《布老虎散文》书系(春风文艺出版社),更是连续不断地推出新散文家。1 何谓“新散文”? 与“文化散文”、“小女人散文”等主要依据题材区分的其他散文潮流不同的 是,“新散文”进行的是一场散文内部的文体革命,以争取为散文注入更大的活力。 据评论家分析,“新风格散文”启蒙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与戏剧领域的“实验 话剧”、美术领域的“实验画派”先后萌生。其主力干将都是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新 锐作家,包括祝勇、周晓枫、张锐锋、宁肯等。 所谓“新散文”,自然是对传统散文的一次变革和冲击。湖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梁艳萍认为,当表面繁荣的散文在现实和灵魂的冲击面前日益变得腐朽和无力时,这 批作者摒弃了正统散文写作中的规范,借鉴诗歌、小说等文体的手法,创作出一批形 式上与传统散文迥异的作品,有意识地寻求文体上的突破,产生了诸如《算术题》、 《旧宫殿》、《收藏》等一批独创性作品。有评论称,这批新锐散文作家们,“站在 功利主义的反面,在幻想、技巧等领域进行实验并且创造奇迹”。“新散文”作者之一祝勇在其为散文集《一个人的排行榜》撰写的长篇序言《散 文:无法回避的文体革命》里,对新散文进行了一次理论总结。他认为,散文的叛逆 者们,不可避免地对所谓“正统散文”表现出一种愤世嫉俗的情绪,从而寻求一种更 接近真实的表达方法。这些“新散文”的探索者们更专注于自己的内心,因为“专注 内心比轻视别人更能显示一个创造者的自信”。 但是,在这批作家创作实验进行到一定阶段时,理论的滞后仍显而易见。除了祝 勇在《散文:无法回避的文体革命》里完成的惟一一次理论总结外,目前的理论总结 仍属空白。因此,人们仍然要发出疑问,在这个时代,所谓“新散文”的审美特性在 哪里?它是否能够变成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表现力的语言方式?这种语言方式又和 诗歌、小说有何不同?2

散文曾被认为是一种落后的文体,在正统的文学观念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表达需 要的时候,小说、戏剧和诗歌都一直在进行自身的变革,而散文的发展似乎已经停 滞。在这种情形之下,散文的变革和“新散文”的出现也就不可避免。 “新散文”首先是与传统散文的决裂。“新散文”作家张锐峰说,以前的散文都 是用来讲道理的,与读者之间是教育关系,而不是审美关系。“据我判断,从文学和 艺术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走的是一条错误的路。所以如何使散文 更艺术地回到审美的层面上,是我们今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新散文”也是针对散文这一文体的发展滞后于小说和诗歌等其他文体而提出 的。新散文作家周晓枫认为,多年以来,固有的散文规范对我们有诸多的限制:散文 难以出现更有力的表现手法和更广阔的艺术空间,导致人们普遍认为散文的发展滞后 于小说、诗歌和戏剧。因此,新锐散文家祝勇、张锐锋等人主张通过借鉴小说戏剧更 其他文体的创作手法,将散文引入更高的文学殿堂。 “新散文”的倡导者们也针对目前各种散文潮流的泛滥,努力使散文更接近于文 学本质的创作方向发展。近年,散文创作出现了各种相对流行的潮流,如余秋雨的 “文化散文”,刘亮程的“乡村散文”,以及一些流行杂志中繁荣的小资类散文和小 女人散文。“新散文”作家们认为,这些散文潮流虽然言说的方式各异,但“往往并 不是我们心目中的好散文”(周晓枫),反而离心灵越来越远,这势必误导整个散文写 作的方向。《天涯》杂志主编李少君说:“‘新散文’是散文中相对来说有一定独特 性的类型。它不能表示一种潮流,也不能表示一种趋势??”但是它所反对的散文流 派的泛滥和跟风式的写作,却正是我们需要反对的东西。3 对中国散文的未来意义重大? 这场写作变革,尽管只是发生在散文写作者的内部,但是倡导者的摇旗呐喊,使 人感觉到散文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境地。 “新散文”作家张锐锋对这场散文的实验充满热情,他说:“今天被称之为散文 的东西太多了??我认为应该把那些艺术性不强、主要用于其它目的的文章通通排 除??让散文创作成为一个专门的领域。”另一“新散文”作家周晓枫也认为,主流 文字并没有反映我们当今散文写作的最高水平,对于过去文字的怀疑和排斥,使得他 们开始用不同的方法来表述自己真实的内心。 作为旁观者,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孙绍振对“新散文”这一实验深表赞同。 他说:“散文没有章法,也没有统一的价值准则,评价不公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一些 平庸的作家以散文大师的姿态出现在文坛上。一些真正有才华、有创造力的散文反而 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一批很有才华的年轻人的散文,拿任何一篇出来,都比一些

的概念,不是只有“新散文”这一派才是“新散文”。南帆和贾平凹曾提出过大散文 的概念。”这些人摒弃传统写法创作出的散文,“对中国散文的未来意义重大。” 青年散文家玄武认为在一个严肃文学丧失立场的时代,一切对文本进行的探索和 尝试,都显得珍贵和有意义。4 要回到深刻的传统里面去? 面对“新散文”倡导者的热情和激动,旁观者在肯定变革的必要意义的同时,也 提出了尖锐的质疑,指出形式上标新立异并不能弥补新散文内容空洞、缺乏深度的弱 点。另一方面,他们也在积极探询散文变革真正可行的道路。 《天涯》杂志主编李少君说,“在现在散文概念的泛滥的情况下,“新散文”给 人有点拨乱反正的感觉。”“但我觉得“新散文”有很多问题??在大转型时期,这 种散文的出现可能是一种逃离或者逃避,是一些散文家不愿意面对这么复杂的社 会??因而向内回转的产物。”他“更欣赏一些能够深刻地反映或者揭示我们这个转 型时代的个人处境和命运的作品。”他觉得“真正能把握散文精髓的是张承志,韩少 功,史铁生这样的作家,而新散文只是一种比较另类的散文类型,它不太可能成为主 流。”《南方文坛》主编张燕玲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这些年在散文界口号一直不 断,但是我觉得他们真正对散文的内涵关注不多。” 青年散文家黄海是对所谓“新散文”反对最为激烈的作者之一。他认为,所谓的 “新散文”旗号,“不过是吸引读者的眼球。实在看不出“新”在哪里。”他说, 《论语》、《战国策》、《史记》等等伟大的作品都是传统的散文,但是却每读一次 感觉都不同,“我觉得这才是新”,才是最接近散文本质的作品。当代散文写作存在 许多的问题,最常见的如语言罗嗦,想象匮乏,故作姿态,表现手法雷同,因此, “不要追求形式上的标新立异,而是要回到深刻的传统里面去。” 同为青年散文家的杨献平更多地探讨了散文创作的方法和方向。他说:“张锐峰 的一些提法也是陈旧的。我个人的理解是,所谓的“新散文”在??语言上是灵活、 独创和新鲜的,在表达上更趋向个人化”,“最不可忽略的一点是??它应当透射着 人性、真理、批判和独创的光芒。”□声音·正方 不应忽视散文本体的价值 ◎张锐锋(“新散文”作家):

了散文的功能,而舍弃了散文的本体。就像一个杯子一样,用的是一次性的纸杯,我 们只用来放液体、放饮料,但是杯子本身的这种美感、花纹、它的审美的价值被抛弃 掉了。但实际上杯子还是杯子,它自身有自身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直到今天,在 市场上我看到的很多散文仍然在忽视这一点,包括一些批评家认为很成功的作品,仍 然如此。这个来源于从中学时代养成的鉴赏习惯。 对于文学来说,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假如没有技术,一切都谈不上,像我 们今天的生活很多都是靠技术来支撑的。美也是如此。一个陶罐,上面每一个花纹, 都是技术造就的。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散文创造的空间比别的文体更大一些。比如 小说、诗歌,到现在所有的技术都使用完毕。但是散文在这个方面始终没有一个很好 的发展,历史也没有给予它很好的机会,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我觉得散文更有发展 的空间。散文很多时候是有隐藏性的,它藏在了别的体裁后面。比如小说,简化来说 就是故事加散文。诗留下的空间很大,如果我们把这些空间填充起来,它很可能就是 散文。可以说,诗是简约化的散文,散文是丰富了的诗。潮流始终求新求变 ◎周晓枫(“新散文”作家,《十月》副主编): 大家容易把“新散文”理解为一次策划性的运动,其实它完全是自发的,不是一 个炒作行为。我们不是在标榜口号,而是几个人在创作过程中,在审美倾向或趣味 上,以及写作方式上,有相互认同的部分。 真正最优秀的写作者来自对过去作品和标准的背叛。可能过去吸收的东西给你的 不是营养,而是成为你的负担,所以今天要做的恰恰是要回避过去的教育。 “新散文”是不断被更迭的概念。不是“新散文”会成为潮流,而是求新、求 变、求丰富一直是潮流和趋势,任何文学都是这样。我们以为自己正在风头上,其实 也许正在过时。现在有一些非常非常年轻的写作者,表达得十分突出,另类、别致、 真正有杀伤力,只是这个世界还没有给他们说话的机会。以后可能不叫“新散文”, 而用其他名字来置换,这也符合我们的理想,没什么不好。□声音·反方 思想不应被消隐 ◎杨献平(青年散文家): 思想决定着作品的深度和厚度。在与许多新散文作者的通话中,普遍的问题是, 大家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消隐着意义,声称“散文不应当负载得太多”。把文学还原成 纯粹的书写,把思想交给思想家,把哲学交给哲学家,把科学交给科学家。这似乎是

相关热词搜索:湖北 散文 湖北春天的散文 湖北省散文出版社投稿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