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散文

发布时间:2017-01-25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敦煌散文篇一:蒋方舟散文《莫高窟的挣扎》阅读

蒋方舟散文《莫高窟的挣扎》阅读

莫高窟的挣扎

蒋方舟

人生从未如此文化苦旅过,前段时间,我重走了丝绸之路。真是苦旅,戈壁沙漠再辉煌壮丽,一成不变的景色看久了,即便是王维,也吟不出什么新的诗句。

西域的入口是敦煌,僧人求法之旅从这里开始。当我在大马路上饥寒交迫接近绝望的时候,看到无尽的青黑天下压着金边,有夕阳霞光的地平线处就是敦煌,当时的场景就像电视剧《西游记》中的一幕,我好激动,马上想说的是:“大师兄,你快看,那就是敦煌。” 进了城,《西游记》里面奇诡的神秘文明,变成了现代化的摩登小城,紧凑洁净,饭馆的霓虹灯闪烁。擦肩而过的很多都是外国人,场景让人有穿越之感,它仿佛又变成了丝绸之路上中西贯通的重镇,异国商贾云集,胡人遍布。到敦煌当然是为了看莫高窟。我去之前,就有很多人告诉我:“莫高窟一定会让你觉得失望的。”乍一看,确实是如此,这里和中国其他旅游景区没有区别,到处都是戴着墨镜遮阳帽,满脸不耐烦地排队的旅客。人群里最大声的永远是小朋友的哭叫,都吵着要回家。

但我并没有失望,因为原本也不是为了寻找民族自豪感而来的。

四百多个洞窟只开放了二十多个,看完感受最深的是:美的事物总逃不过种种磨难,以及它自身求生的挣扎。

第一种磨难来自于自然。这里的雨少风大,强风把沙子吹到崖面。天长地久,入口处设置的窟檐逐渐磨损,失去了遮蔽阳光的功能。莫高窟高大,俯仰天地,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一副衣不蔽体的模样。

第二重磨难来自于宗教变迁。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经历过四次灭佛的劫难。最早是北 魏太武帝:“各地有造佛像者诛,有经书焚烧,有僧侣悉坑之。”敦煌由于偏远,不仅没有受到废佛令的破坏,反而成为中西僧侣和教徒的避难所。他们把信念附在一斧一凿里。 到了ll世纪,新疆部分地区开始信奉伊斯兰教。佛教僧侣预感到劫难的可能性,就把数万件经书和藏画放在17窟中近千年。l7窟就是著名的藏经洞,早就被洗劫,经书和佛像都已不在,只有当时藏经和尚洪辨的雕塑孤寂地守着空无一物的洞窟。

第三重磨难是“不懂”。大部分洞窟中的佛像都在清朝重新修过。绝美的壁画的围簇下, 往往是呆滞死板的佛像,脸被涂得红红白白,一点表情都没有,眼珠是玻璃珠子,亮得又假又可疑,毫无动人之处。

开放参观的洞窟里,只有隋朝修的一窟佛像从未被重塑过,三座佛像,分别是“过去佛” “现在佛”“未来佛”。低眉的是弥勒,慈悲带笑,婉约悲悯至极。窟顶是直坠而下的飞天飞天总是成双的,,窟壁四周是撒满金粉的千佛像,现在金粉金箔脱落了大半。在这 样的洞窟前,人一进去就有下跪的欲望——出于对美的诚惶诚恐。

第四重磨难是“不惜”。藏经洞被发现之后,当时看管莫高窟的王道士成了千古罪人。 历史上真实的王道士,虽然不懂,但是他爱惜。他先是看到官府在运输他至爱的经书时造

成破损,看到送给当地官员的精品文物下落不明,然后他才变成了所谓的“卖国贼”。 到了“文革”,当时莫高窟的48位工作人员分裂成大约l2个革命派系,成天激烈内斗,所幸他们都同意一个原则:不能碰莫高窟。据说他们为了保护莫高窟,钉死了莫高窟所有的出入口。

我想起清洗竹简上泥土的场景:当把竹简放入清洁剂中,字开始浮现,有的字开始从竹简表面脱落,像是在逃生。天下没有永恒的事物,美的文明不被发现就没有意义,可它暴露的一瞬间就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就像“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一样,它必然要经历更多的磨难,

几番挣扎求生才能活下来。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重走丝绸之路,因为戈壁滩上风景一成不变而感到枯燥,但当她看到敦煌时就特别激动,因为敦煌莫高窟吸引着。

B.文章第三段描写了敦煌城内奇诡神秘的景色,“霓虹灯闪烁"“异国商贾云集",这一切让仿佛穿越了过去。

c.“原本也不是为了寻找民族自豪感而来的”这一句话说明在去敦煌之前,就已经知道那里并不能让自己感到自豪。

D.在写第四重磨难时,选用了两个事例,将王道士对待经书的态度和莫高窟工作人员对文物的不同态度进行了对比。

E.文章写了敦煌莫高窟经受的种种磨难,表现出了对包括莫高窟在内的中国文化 遗产前景的隐隐担忧。

(2)结合文章,赏析题目“莫高窟的挣扎”的作用。(6分)

(3)游览了莫高窟,却没有在文中重点描写莫高窟的景物,这是为什么?试结合全文分析。(6分)

(4)认为“美的事物总逃不过重重磨难,以及它自身求生的挣扎”,请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现实,谈谈“美”和“磨难’’之间的关系。(8分)

敦煌散文篇二:敦煌历史文化知识

敦煌历史文化知识

1、敦煌历史沿革

“敦,大也;煌,盛也”。盛大辉煌的敦煌承载了4000多年文明史,自汉武帝“列四郡、据两关”以来,已有2100多年的建臸史。

远古时期 敦煌属三危地域。距今四五千年,中原部落战争失败后被迁徙到河西的三苗族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是有史记载敦煌地区最早的先民。夏、商、周时期,敦煌属古瓜州地,三苗族的后裔羌戎在这里游牧定居,属玉门火烧沟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 月氏和乌孙民族相继驻牧敦煌,后月氏将乌孙驱逐异乡,称雄河西。

秦汉时期 秦末汉初,匈奴赶走大月氏独占敦煌及河西地区。汉武帝通过三次大规模的战役,沉重打击了匈奴势力,统一了河西,并派张骞 “凿空”西域,通过“列四郡、据两关”(武威郡、酒泉郡、张掖郡、敦煌郡;阳关、玉门关),移民屯田,保证了丝绸之路贯通中西,从而揭开了敦煌辉煌历史的崭新一页。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设敦煌郡,派将军赵破奴调集酒泉、张掖等郡人工筑敦煌城,至后元元年(前88年)敦煌郡陆续辖敦煌、冥安、效谷、渊泉、广至、龙勒6县。敦煌建郡后,为西汉王朝经营西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贰师将军李广利西代大宛,赵破奴败姑师国俘获楼兰王,都以敦煌为粮草、兵马供应基地。东汉丝绸之路“三通三绝”,敦煌伴随丝路的兴衰而兴衰。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时期,仓慈、皇甫隆先后任敦煌太守,他们抵臸豪强,保护西域商旅,改进农耕技术,使百姓蒙惠。东晋十六国时,中原地区“五胡乱华”,战火烽起,但敦煌地区则

相对安定,经济繁荣,文教振兴。从公元317至437年,敦煌先后属前凉、前秦、后凉、北凉等割据政权统辖。前秦建元二年(366年),由沙门乐僔开凿了莫高窟的第一个洞窟。东晋隆安四年(400年)李暠建西凉国,初都敦煌,后迁往酒泉,这是历史上敦煌第一次作为封建割据政权国都。421年,北凉灭西凉,敦煌归北凉。439年,北魏统一河西,敦煌经济文化再度繁荣,佛教兴盛。南朝刘昭引《耆旧记》赞其为“华戎所交,一都会也” 。

隋唐时期 隋朝统一全国后,结束了西晋以来三百余年的分裂局面。大业初年(605-609年),隋炀帝遣尚书左丞裴矩视察敦煌,了解丝绸之路及中西通商贸易情况,并遣将西驻,移民实边,开垦农田,在张掖举办了西域27国贸易交易大会,盛况空前。唐灭隋后,于619年收复河西,在敦煌臵沙州。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太宗李世民一举铲除了东西大道上以西突厥为主的障碍,确保了丝路的畅通,敦煌的经济文化高度繁荣,达到了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据史书记载:“元宵灯会,长安第一,敦煌第二,扬州第三。”莫高窟在唐代开凿洞窟多达1000余窟,保存到现在的有232窟 。“安史之乱”后,唐调河西兵力东去平叛,吐蕃乘虚进犯河西,沙州于781年陷落,开始了吐蕃政权对敦煌长达六十余年的统治。大中二年(848年),敦煌富绅张议潮聚结沙州民众,乘吐蕃内乱,一举收复瓜,沙二州。大中五年(851年),张议潮收复吐蕃所控河、岷等十一州之地,并遣使入朝敬献十一州图籍,李唐乃封张议潮为节度使、观察使,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吏部尚书金吾大将军特进沙州镇守。天佑二年(905年),沙州归义军节度使张承奉,在敦煌建“西汉金山国”,自封“白衣天子”。后梁乾化四年(914年),金山国亡,张氏绝嗣,沙州富豪曹议金被州人荐举取代了节度使地位,领瓜、沙二州。曹氏家族世袭节度使位122年,重视经济、军事、文化建设,与邻邦

异族和睦相处,敦煌商贸繁盛。

宋元时期 1036年,党项族攻占河西走廊,西夏统治敦煌达191年。西夏统治者采纳汉族地区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使河西保持着“民物富庶,与中州无殊”的水平,敦煌石窟中保留了大量丰富而独特的西夏佛教艺术。1228年,蒙古大军攻占敦煌。1273年,马可〃波罗游历东方,途径敦煌。1280年,元升沙州为沙州路总管府,设臵河渠司治,管理农田水利。

明清时期 明永乐元年(1403年),在敦煌设沙州卫,为关外七卫之一。正德十一年(1516年),敦煌被吐鲁番占领。嘉靖三年(1524年),明王朝闭锁嘉峪关,将关西的老百姓迁徙关内,废弃了瓜、沙二州。此后二百年敦煌旷无建臸,成为“风播柽柳空千里,月照流沙别一天”的荒漠之地。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设沙州卫,四年(公元1726年),从甘肃56州县移民2405户到沙州屯垦。至雍正末年,沙州耕地已扩展到12万多亩,并引党河水分十渠灌溉,形成沙漠绿洲。乾隆三十五年(1760年)升沙州卫为敦煌县,属安西府,后裁府设州,遂隶属安西直隶州。1900年6月22日,“藏经洞”发现。1905年,俄国奥勃鲁切夫探险队首先到敦煌盗走古经卷一批(数目不详)。1907年3月,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带翻译蒋孝琬至千佛洞,经过3个月的周密谋划,贿通王道士盗走六朝至宋代经卷、写本、绢画等文物共二十四大箱,约万余卷,偷运至伦敦博物馆。1908年7月,法国人伯希和来敦,又贿通王道士,盗走珍贵文物六千余卷,偷运回国。1911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和桔瑞超潜来莫高窟,先后住了四个月,从王道手中吉川骗买写经一百余卷,精美彩塑两尊,桔瑞超骗买写经三百六十九卷。清末,爆发了以张壶铭、张鉴铭兄弟为首的“丁未抗粮”斗争,殉难烈士15人,迫使清政府免除了祸害敦煌农民170多年之久的“采买粮”旧规。

民国时期 民国二年(1913年),安西直隶州改为安西县,敦煌县直属甘肃省。1914年斯坦因第二次来敦,又从王道手中骗买去经卷六百卷。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潜来敦煌,用化学胶布粘走千佛洞壁画26幅,并盗窃盛唐彩塑数尊。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敦煌属甘肃省第七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1944年2月,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直属教育部,常书鸿任所长。

新时期 1949年9月28日敦煌和平解放,10月7日成立敦煌县人民政府,隶属酒泉专署。 敦煌于1979年被国务院列入全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城市,1986年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87年9月28日敦煌撤县设市至今,1998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敦煌历史人物

(1)张 骞 (约公元前164~前114年),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西汉卓越的探险家、旅行家与外交家。汉武帝时曾两此出使西域,开通丝路,在敦煌大地留下了深深的足迹,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凿空丝路第一人”。

(2)汜胜之 又名汜胜,敦煌人,西汉农学家。汉成帝时任为议郎、劝农使者。曾在三辅教民种田,后迁御史。他总结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创造了精耕细作的区田法,另还有溲种法、穗选法、嫁接法等。所著《汜胜之书》是中国最早的农学著作。

(3)班 超 (32—102年),字仲升,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班超是著名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的史学家。班超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班超驻守西域31年,为维护西域各民族之间的团结稳定和丝绸之路的畅通做出了杰出贡献。晚年上书乞

归曰:“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汉和帝深受感动,准其返回洛阳。后其子班勇子承父业,驻守西域,传为佳话。

(4)曹 全 字景完,东汉敦煌郡效谷人。他生于仕宦世家,少而好学,博览经书,精研细审,无文不综。建宁二年(169年)举孝廉,出任西域戊部司马。中平二年(185年)当地士民王敞、王历、秦尚等嘉慕其惠,特刻石记功谓《曹全碑》。曹全碑现存陕西省博物馆,该碑不仅记载了曹全其人其事,而且碑文书法也为现存汉隶代表作之一。

(5)张 芝 字伯英,敦煌渊泉(今瓜州县)人,东汉著名的书法家,最善草书,时称“草圣”。唐写本《沙州图经》记载:在唐开元四年九月,敦煌县令赵臹本,曾根据史料所记在敦煌“县城东北一里效谷府东南五十步”发现一墨池,传说为“张芝墨池”。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对张芝的书法非常推崇:“汉魏书迹,独钟(繇)张(芝)两家。”张芝的墨迹保存于《淳化阁帖》。

(6)仓 慈 字孝仁,三国时期淮南(今安徽寿春)人。魏明帝太和中(228年-233年)任敦煌太守,他到任之后,打击大姓豪强,抚恤贫困百姓;保护西域胡商,致力发展经济;鼓励胡汉通婚,促进民族融合。仓慈在任数年,颇有政绩,深受百姓爱戴,史家评其“恤理有方”。

(7)索 靖 字幼安,敦煌人,西晋著名书法家,一生担任过西晋的重要地方官吏。他的书法浓浅得度,内涵朴括,气势雄厚,古朴如汉隶,转折似今草,历来为书法家称为上乘。他的字传世的有《出师颂》、《月仪帖》等作品。

(8)竺法护 原名竺昙摩罗刹,是“世居敦煌”的月氏人,晋时杰出的佛经翻译大师。竺法护8岁就在敦煌出家,拜外国沙门竺高座为师。他天资聪颖、笃志好学,游历西域,

敦煌散文

带回大量的

敦煌散文篇三:【经典散文】陌上花开

相关热词搜索:敦煌 散文 关于敦煌的散文 敦煌随想 散文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