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散文课文

发布时间:2017-01-27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初中散文课文篇一: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文目录及体裁

七年级上册 第—单元

2 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顿?亨特记叙文 4 紫藤萝瀑布 宗璞 散文

第二单元

9 我的信念 玛丽?居里 第三单元

11 春 朱自清 12 济南的冬天 老舍 13 夏感第四单元

17 看云识天气18 绿色蝈蝈 法布尔 19 月亮上的足迹 朱长超20 关山市 蒲松龄第五单元

21 风筝 鲁迅 22 羚羊木雕 张之路 23 散步 莫怀戚 自传

散文

散文

散文 说明文

说明文

记叙文 小品文 记叙文

记叙文

记叙性散文

26 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 童话

28 女娲造人 袁珂 神话故事

29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金波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目录

第一单元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 2 爸爸的花儿落了 林海音 3 丑小鸭 安徒生 第二单元

7 最后一课 都德8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9 土地的誓言 端木蕻良 童话

回忆性散文

回忆性散文

童话

小说

议论性散文

抒情性散文

11 邓稼先 杨振宁人物传记

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臧克家 传记

13 音乐巨人贝多芬 何为14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莫泊桑第四单元

16 社戏 鲁迅17 安塞腰鼓 刘成章18 竹影 丰子恺 19 观舞记 冰心 20 口技 林嗣环第五单元

21 伟大的悲剧 茨威格 22 在沙漠中心 记叙文

记叙文

小说

抒情散文

艺术散文

艺术散文

记叙文 记叙文

记叙文

23 登上地球之巅 郭超人 记叙文

24 真正的英雄 里根 演讲稿

第六单元

26 猫 记叙文

27 斑羚飞渡 沈石溪记叙文

28 华南虎 牛汉 说明文

29 马 布封 说明文 30 狼 蒲松龄记叙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目录

第一单元

2 芦花荡 孙犁 小说

3 蜡烛 西蒙诺夫小说

4 书信

5 亲爱的爸爸妈妈 聂华苓 通讯文

第二单元

6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记叙性散文

7 背影 朱自清 散文 8 台阶李森祥 小说

9 老王杨绛 10 信客 余秋雨第三单元

11 中国石拱桥 茅以升 12 桥之美吴冠中 13 苏州园林 叶圣陶14 故宫博物院黄传惕 15 说“屏” 第四单元

16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帧17 奇妙的克隆谈家帧 记叙性散文

记叙性散文

说明文

说明文

说明文

说明文

说明文 说明文

说明文

初中散文课文篇二:初中语文阅读散文

阅读散文,完成1~8题。

我心归去

韩少功

我在圣〃纳塞尔市为时一个月的“家”,是一幢雅静的别墅。两层楼的六间房子四张床三个厕所全属

于我,怎么也用不过来。房子前面是蓝海,旁边是绿公园。很少看见人——除了偶尔隔着玻璃窗向我叽里

哇啦说些法语的公园游客。

最初几天的约会和采访热潮已经过去,任何外来者都会突然陷入难耐的冷清。恐怕连流亡的总统或国

王也概莫能外。这个城市不属于你,除了所有的服务都要你付钱外。这里的一切声响都弃你而去,奔赴它

们既定的目的,与你没有什么关系。你拿起电话不知道要打向哪里。你拿着门钥匙不知道出门后要去向何方。电视广播以及行人的谈话全是法语法语法语,把你囚禁在一座法语的监狱无处遁逃。从巴黎带来的华

文报纸和英文书看完了,这成了最严重的事态,因为在下一个钟头,下一刻钟,下一分钟,你就不知道该

干什么。

你对吊灯作第六或六十次研究,这时候你就可以知道,你差不多开始发疯了。移民的日子是能让人发

疯的。

很想念家里——-似乎是有点没出息。倒不是特别害怕孤寂,而是惦念亲人。我知道我对她们来说是

多么重要,我是她们的快乐和依靠。我坐在柔和的灯雾里,听窗外的海涛和海鸥的鸣叫,想像母亲、妻子、女儿现在熟睡的模样,隔着万里守候她们睡到天明。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法不时常感怀身后远远的一

片热土,因为那里有他的亲友,至少也有他的过去。时光总是把过去的日子冲洗得熠熠闪光,引人回望。

我这才明白,为什么各种异国的旅游景区都不能像故乡一样使我感到亲切和激动。我的故乡没有繁华

的都会,没有静谧的湖泊,没有奇诡的城堡,没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故乡甚至是贫瘠而脏

乱的。但假若你在旅途的夕阳中听到舒伯特的某支独唱曲,使你热泪突然涌流的想像,常常是故乡的小径,故乡的月夜,月夜下的草坡泛着银色的光泽……

故乡存留了我们的童年,或者还有青年和壮年,也就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成了我们自己。它不是

商品,不是旅游的去处,不是按照一定价格可以向任何顾客出售的往返车票和周末消遣节目。故乡比任何

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 我已来过法国三次,这个风雅富贵之邦,无论我这样来多少次,我只是一名来付钱的观赏者。我与这

里的主人碰杯、唱歌、说笑、合影、拍肩膀,我的心却在一次次偷偷归去。

1.作者开篇即描述自己在法国的“家”,说说它对全文内容起到怎样的作用。

2.品味下列句子,说说加点词句的含义。

(1)电视广播以及行人的谈话全是法语法语法语,把你囚禁在一座法语的监狱无处逃遁。 ..

(2)这个风雅富贵之邦,无论我这样来多少次,我也只是一名来付钱的观赏者。 ....

3.作者说“很想念家里——似乎是有点没出息。”作者真的是“没出息”吗?说说你的理解。

4.近几年来,“寻根文化”在海内外华人中方兴未艾,建筑大师贝聿铭就曾深情的说过:“我的根在中

国。”结合本文和对“爱国情怀”单元的学习,请说说你对“根”的理解。(80字左右)

这里是“我爱我的祖国”主题班会筹备现场。现在请你担任这次班会的总策划,完成以

下工作。

第一步:第二小组要朗诵的古诗名句还没有写完,请帮他们补充完整。

1.五岭逶迤腾细浪, 。(毛泽东《七律 长征》)

2.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 ,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5.五岭逶迤腾细浪,。 (毛泽东《七律 长征》)

6.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7.,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8.,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9.请君暂上凌烟阁,。 (李贺《南园》)

10.《过零丁洋》中把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诗句是 , 。

11.金沙水拍云崖暖,(毛泽东《七律 长征》)

12.一缕愁绪在诗人笔下化作万千柔情。李白用“递思乡之苦;温庭筠则用“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描摹离人之怨。

13.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

的,,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 ,像波涛在澎湃。

第二步:两位同学想讲以下故事,但遇到了困难,请你阅读语段后帮帮他们。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

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

[乙]齐王使使者见赵威后①。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②耶?民亦无恙耶?”使者

不悦,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③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

“不然。苟④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

注:①赵威后:赵国的太后。②岁亦无恙耶:(田地的)收成还不错吧?③岂:副词,可译为“难道”、“怎么”。④苟:如果。

14.请给他们讲讲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齐人也,坐盗 坐:.

②其实味不同 实:.

③齐王使使者见赵威后 使:.

④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 今:.

15.请帮他们用现代汉语准确、流畅地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②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

16.他俩拿不准这两个故事是否符合这次班会的主题。请你结合故事说说你的看法。

阅读文言文,完成17~20题。

【甲】王视晏子日:“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

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

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选自

《晏子春秋》)

【乙】孙叔敖为楚令尹①,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

冠而见之,谓老人日:“楚王不知臣之不肖②,使臣受吏民之垢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

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

足者患处之④。”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⑤,官

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选自《说苑》)

【注】①孙叔敖:春秋时楚国名臣。令尹:官名。②不肖:品行不好。③吏民之垢:意

为担任重要职位。与“不肖”都是自谦的说法。④患处之:患祸隐伏在那里。⑤意益下:越

把自己看得低。

17.甲文中晏子的言行表明他是一个的人;而乙文中老父说“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

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的意思是告诫孙叔敖为官要 。

18.解释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其实味不同 其实: ..

(2)圣人非所与熙也熙: .

(3)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去:.

(4)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衣: .

19.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2)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

【帮帮你】“吊”在文言中的义项有:①慰问;②祭奠,哀悼死者;③安抚,安慰;④忧

虑;⑤一千文钱称为一吊。

20.读乙文,你觉得孙叔敖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

挂在树梢上的风筝

①还是远在宝岛台湾的时候,我常常思念海峡对岸——我的故乡那座无名的小山。

②特别使我难忘的,是山顶上的那棵古老的大榕树:青树绿叶,亭亭如盖,悬垂着潇洒的长长的胡须,犹如一位登高而望归人的老者。

③我还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带上几本书做枕头,一个人躺在大榕树下,自由自在地幻想。阳光下,淡淡的野花的香味,像故乡的米酒一样令我沉醉。

④我更记得,每年春节一过,故乡就有放风筝的习惯。各式各款的风筝。一个比一个飞得更高。我的彩色的蝴蝶风筝,在辽阔的天空,显得特别的轻盈。

⑤但是,很不幸。有一次,在收线的时候,我的蝴蝶,一下子被大榕树的树梢缠住。线被扯断了,风筝却飘飘荡荡地挂在那里??

⑥多年来,我离开故乡,越走越远、越走越久。但是,我却一直觉得,我的风筝,好像还依然挂在那株大榕树的树梢上呢。

⑦于是,我就有着一种难以言喻而又难以排遣的思念的痛苦。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这种思念的痛苦,越来越强烈。好像我的游子的心,也挂在那海峡对岸的遥远的树梢上一样??

⑧一个周末,我同妻到台北水源地附近的一座小山上去散步。我们沿着小径。一直走到山顶。然后,就在一株开满红花的凤凰树下休息,妻坐着欣赏山下的风景。我双手枕着头,躺在草地上,嘴里含着一片无花果树的叶子。微风吹来,我闻到一股醉人的早稻的清香。

⑨我突然感到:我好像又回到海峡对岸的我的故乡了,好像我正躺在那座无名的小山上。躺在那株古老的榕树下面??

⑩但是,我的风筝呢?那挂在树梢上的彩色的蝴蝶,它在哪里?我翻身坐起,并不觉叹了一口气。

⑾我回过头来,又望了望山顶上的那抹凤凰树,在微风中,红色的花,正轻轻地摇动着。

⑿后来,我终于回归祖国的大陆了。

⒀返乡探亲的一早,我特地去看了那座无名的小山。就像我故乡的面貌一样,小山也变了,变得更美了:一条一条的梯田,整整齐齐。山顶上那株古老的榕树,依然是青枝绿叶,亭亭如盖。依然是悬垂着潇洒的长长的胡须。我深情地抚摸着我曾经如此思念过的老榕树。我的心中充满着一种难以自已的激动。

⒁然而,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我的感触,却远比当年那个躺在大榕树下的小孩要复杂得多啊!

⒂不知怎的,我仍然有一种难以言喻而又难以排遣的寂寞之感:我的那个挂在树梢上的风筝呢?它在

哪里?我举目凝望着云天远处。而陷入了沉思??

⒃泪眼朦胧中,我仿佛看到,看到了在海峡彼岸台北市水源地附近的那座小山了。

⒄我更仿佛看到,小山顶上的那株凤凰树了:在微风中,它的红色的花朵正轻轻地摇动。一朵一朵的

红花,在我模糊的泪眼中,又仿佛都女幻化成,幻化成了我那失去的风筝??

5.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内容,完成对作者情感变化的梳理。(2分)

①一⑦:忆故乡,甜蜜的回忆里有思念的苦痛。⑧一⑾:在台湾,。 ⑿-⒄:回故乡,激动的回归中有深深的寂寞。

6.结合语境,理解词句。(4分)

(1)第⑥段和第⒄段中的“风筝”分别代表什么?(2分)

第⑥段“风筝”代表。 第⒄段“风筝”代表。

(2)第⒂段说:回到故乡的我“仍然有一种难以言喻而又难以排遣的寂寞之感”。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深意?

7.这篇散文和课文《枣核》在写法上有相似之处,请结合两文具体谈谈。(3分)

初中散文课文篇三:初中语文散文语言

散文阅读复习之语言赏析

应对策略:所谓“语言赏析”,就是让你从语言的形式、内容、作用三方面进行分析。

因此,在做语言赏析题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这段话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然后思考它的内容(意思含义)是什么?最后分析这段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三个问题考虑清楚了,答起题来就会有的放矢。

解题方法:形式+内容+作用(效果)

形式包括词语的特色、句子的修辞、句式运用、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等几个方面;

内容就是指句子本身的意思和它隐藏的含义;

作用是指这个句子(这段话)对文章的中心、文章的结构、作者的写作意图等方面的作用。

基本题型1:揣摩具体词语妙用。

请说说句中划线词语在表达上的好处。(2分)

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老王》

参考答案:“镶嵌”一词准确形象生动,强调了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1分)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悲酸和同情。(1分)

基本题型2:品评修辞手法。

课文回望:

请从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两方面赏析下面句子。(3分)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白帆,帆下带着尖底的仓,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紫藤萝瀑布》

参考答案:运用比喻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描写紫藤萝花开时的状态,(1分)表现了它的生机勃勃和美好可爱,抒发了作者喜悦的心情。(1分)

答题技巧

题型2:品评修辞手法。

答题模式:运用??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谈谈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

她耐得住风霜交加,经得起秋之摧残,战西风而不怯,披严霜而愈丽,显露出无畏无惧的神采。

——09年安徽中考题《枫叶礼赞》

答题思路: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方面考虑。

参考答案:运用拟人的方法,采用整齐的句式;(2分)表达了对枫叶的赞美之情;(2分)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抒情色彩。(2分)

基本题型3:关注句式特点。

课文回望:

品评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3分)

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亲爱的爸爸妈妈》

参考答案:四个短语,四个句号。两字一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表意功能。(1分)不仅描写了阴暗的天气,更是渲染了无限悲哀的氛围(1分)。透露了作者内心中沉重的心情(1分)。

1、指明运用句式特点。如骈句、长短句、对偶句、也有排比句,疑问句,反问句等,还有运用一组关联词语的句子等等。

2、说清具体表达效果及作用。

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就不同。

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

感叹句——便于抒情;抒情强烈。

反问句——加强语气语调,引人深思;

排比句——气势磅礴、层层深入;

对偶句——铿锵凝练,整齐美观;

重复句——反复强调,余韵悠然;

长短句——灵活多变、富有表现力。

答题模式:这是个??句,(作用)??表达了??

真题再现:

请从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两方面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uc1分)

江南屋有风,当数瓦上功。住在这样的青砖瓦屋里,冬暖夏凉,气韵悠扬。

——09年芜湖市中考题

答题思路:从句式特点、语言特色和表达效果方面考虑。

参考答案:

这几句话句式骈散交替,整齐而又有变化(1分),突出了屋瓦的功效。(1分)语句音韵和谐,具有音乐美,语言别致,雅俗共赏。(1分)

题型4:把握具体内容和表达方式

答题模式:

运用了??的描写(表达方式),生动形象地刻画出(点明了、写出、抒发或交代)??

变化题型1:

基本题型2之最新变化

——品析可否增删词句和改换表达

课文回望:

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删去,好吗?为什么?(4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了,嫩嫩地,绿绿地。

——《春》

参考答案:

不好。(1分)原句中的“偷偷地”带有拟人色彩,(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草不经意间悄然而出的情形,表达了作者的惊喜之情(1分)。删去后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了(1分)。

答题思路及规范模式:

1、进行判断,一般情况都是不能替换、调换或删掉的;

2、分析词句含义,以及用原词(句)时句子的意思和表达效果;

3、分析省略或换词(句)后句子会变成什么意思,表达效果有什么差别;

4、下结论,因此,原词(句)使用恰当,不能省略(调换)。

真题再现:

如果把本文的结尾改换成下面一句话,好不好?为什么?(5分)

原句:这时候,我突然渴望手上有一把利刃,可以割断那根短短的缰绳的利刃??

改句:这时候,我突然渴望手上有一把可以割断那根短短的缰绳的利刃??

——2010年安徽《乌兰巴统草原上的九匹马》

参考答案:不好(1分)。因为原句中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1分),强烈地表达了作者想要获得一把利刃的愿望,也强烈地抒发了作者心中的愤怒之情(2分)。而改换后的句子则大大削弱了这种表达效果(1分)。

变化题型2:

——赏析语言片段和品评语言特点。

常见出题类型:

1、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2、品评整篇文章语言特点和风格。

赏析喜欢语句的对策:

1)了解语言美的几种形式及作用。从以下几点答题:

①修辞之美。

②句式之美。如骈句、长短句、对偶句、也有排比句,还有运用一组关联词语的句子等等。(作用: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就不同。)

③哲理之美———形象而含蓄,具有言外之意,富有哲理的句子。这些句子一般在文章的开头结尾。(作用:可以给人以启迪教育作用。)

(2)注意答题格式:我喜欢?? 句,因为它??。

品评文章语言特点风格的对策:

答题思路:

1、先指出散文的语言特色。

常用的词语有:简洁准确、生动传神、优美感人、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内涵丰富、富有文采、风趣幽默、感染力强、典雅、活泼、凝练、朴素等等。

2、然后结合具体段落或句子进行分析。

答题模式:

本文的语言具有??的特点,如“??”(段或句)中??(简要分析)。

方法小结

1、赏析语言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①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

②句式——骈散结合、长短相间,特殊句式等。

③表达方式——描写、议论、抒情。

④词语——色彩词、动作词、形容词、叠音词等。

2、以“改、删、换”的形式来提问时,答题时不要忽视“前加”和“后缀”。(判断的结论)

3、自选角度赏析的题目,要选易避难,选典型避模糊。

各种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比喻: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

拟人:把??人格化,使之更形象,增强了语言的表达力。

排比:增强语势,使语言更有(来自:WwW.ZHaOqt.nEt 蒲公英文 摘:初中散文课文)表现力,表达得更有气魄。

引用:使内容更丰富、准确、深刻。

夸张:突出所要表达的事物。(大、小、高、低等)

反语: 增强讽刺意味,使表达更深刻,更有力度。

对比: 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的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

对偶: 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使语言更有表现力。

反复:强调“??”内容,更能突出文章主题,观点鲜明。

反问:加强语气,增强语势。

设问:提醒人们对“??”内容的思考,或者突出强调“??”内容。

顶针、互文:整齐美、回环美、音乐美。

1、结合语境,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

(1)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

提示:注意动作细节和关键词

(2)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

提示:注意修辞和表达效果

(3)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提示:注意修辞和句式特点

2、根据你的理解,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

(1):那女孩儿站在上面跳来跳去,那个沉重的玩具,此刻竟显得很轻巧,富有灵性。她嘴里数着:1、2、3、4??羊角辫也随着颤动。我忽然觉得,那不仅是一个女孩儿在跳,沉重的铜和铁也似乎跳跃起来,并且快乐。

提示:注意细节描写和修辞

(2):像铅块一样积压在我心中的烦闷倏然消失,春天的节奏一下子和上了我的心跳。

提示:注意修辞和表达效果

(3):孩子是不太注意春天的,但每一个快乐的孩子都是春天的使者。

提示:注意修辞和表达效果

3、试分析划线句子(1)中的“悄然而至,倏而远逝”表达效果。

(1)窗外下起细雨,沙沙有声,那雨声悄然而至,又倏而远逝。

提示:注意词语妙用和修辞手法

4、划线句子(2)在表达上有何特点?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

(2)静,肯定不是万马齐喑般的沉闷气味;静,或许如万籁俱寂那样大有深意吧;静,也不单是此时无声胜有声那样飘渺;静,是有声无声分不清那样的真实吧!

提示:注意句式和修辞手法

5、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试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提示:综合题型,注意答题模式

相关热词搜索:课文 散文 初中 初中散文课文目录 小学初中散文课文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