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80

发布时间:2017-01-28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散文80篇一:八十年代的散文写作

5、八十年代的散文写作

①、林非“真情实感”说的意义及其审美局限性

“真情实感”说的内容:

“诗化散文”在走过二十多年后,终于随着一个特殊政治文化历史阶段的

完结而告完结。八十年代初,人们开始反思、批判旧的散文写作理论并通过理论重读(如“五四”散文理论)与论辩为散文理论的再构开启新的向度。这其中,林非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他的散文理论归结起来主要为“真

情实感”说和“四个尺度”。

关于“真情实感:“散文创作是一种侧重于表达内心体验和抒发内心情感的

文学样式,它对于客观的社会生活或自然图景的再现,也往往反射或融合于对主观感情的表现中间,它主要是以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来的真情实感打动读者。”关于“四个尺度”:“抓住以真情实感为基础的艺术境界、抓住各种层次的

内心图景、抓住丰富复杂的思考内涵、抓住语言的散文美。”

“真情实感”说的意义:

最主要的作用是匡正了五六十年代以来散文写作假、大、空的虚饰文风。

“真情实感”说的审美局限性:

首先,“真情实感”只是一个对作家创作的职业上的伦理要求(就像要求足

球运动员不要踢假球一样,它是最起码的伦理要求——而更多的更重要的要求其实在后面:如技术素养、战术素养、职业素养、荣誉感、精神面貌等等。当一个国家为假球泛滥而苦恼而不断大声疾呼的时候,它足球的其它方面的水平一定是很成问题的,因为它离足球?本体性?的要求在逐渐拉远),并非是全部美学要求,正因为伦理要求是通向美学要求的,故此,“真情实感”的要求永远对散文具有指导创作实践的约束力,但仅仅凭这样一条常识性的要求是不能涵盖和完成散文发展的全部理论问题的。

其次,“真情实感”只是对内容的一种要求,它并没有关注到形式——形式

的机械性俗套是会危害真诚和真实的。(“八股文”、“杨朔模式”均如此。)第三,当“真情实感”被推到它本身完全未达到的高度——散文本体性高

度时,这种强化更多地走到了它的负面:大量散文家以贴近乃至完全拘泥于庸常生活的消沉叙事方式,记叙亲历与亲见,耽溺于尘封往事与柴米油盐中喋喋不休,于是,大量散文陷于封闭的静态的创作方法中,其真实性“结束于可验性与解释停止的地方”,导致散文界出现众多“导游式的游记、照相式的记叙故友、复制式的浅薄生活图景??”(沈天鸿,《新时期散文沉疴初探》)形成散文界慵懒消极、唠叨又务实惠的颓唐文风,这同时也是散文抒情品格没落与审美力枯涸的主要表征。

第四,“真情实感”说从本质上消解了散文成其为文学的根基——审美之维,

并直接迎合了迟钝、取巧的庸众心理,为散文写作的随意、多产与平庸提供了理论依凭。

散文文体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它与有所客观依托的文体如小说(编的是古

往今来的故事)、报告文学(写的是实在发生的事)、评论(审视别人的文章)不同,散文是抒发个人的生命感悟所得。你不可能天天、日日都有新发现、新所得吧?人生是一道大难题,一辈子能解得清几个“结”?天天有“真情实感”的散文新作出来,要么把肉麻当有趣,要么撕几张隐私满足一下庸众的窥视欲,

要么作品“虚胖”,是掺水的“注水猪肉”。——史铁生一部《我与地坛》写了20年,15000字里面,字字凝结着20年里酸甜苦辣的人间阅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痛彻肺腑的生命感悟,可以说真正是拿了生命换来的。

②、八十年代“散文四大家”

巴金、柯灵、孙犁和贾平凹被称为八十年代“散文四大家”。显然,他们的

创作与已经逝去的5、60年代的散文写作有了极大的不同:创作主体的回归与张扬、对机械的意识形态话语的主动疏离,都使他们的创作自然、浑厚、深刻,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巴金。

主要是写于1978年底到1986年9月的五集《随想录》。这是一部作者怀着

民族的忧患意识和历史的责任感,将自己摆进去,进行的民族的、历史的反省。因此,它既是一座“用真话建立起来的‘文革’的博物馆”,又是一部个人的“忏悔录”与民族的“反思录”。写“心里的话”,“不隐瞒,不掩饰,不化妆,不赖帐,把心赤裸裸地掏了出来,”这是《随想录》最感人的品格。如果说,在作者过去的散文里,曾掺有“把假话当作真话说”的天真,那么,《随想录》所有的则是把真话当作真话说的成熟。《随想录》的写法,也一改其五六十年代抒情散文格局,加强了理性反思色彩。

柯灵。

他的散文“虽写文坛春秋,亦关历史沧桑;透过纸上云烟,显映出时代印

记”,有艺术与人生融合之妙。他对事物的感悟,既有深刻的理性思维,又有微妙的艺术感觉,因此,人物月旦、文章品论、世事褒贬,不仅精辟独到,而且善于将深湛的理性的抽象,编织进美丽空灵的意象。作品有《无名氏》、《遥寄张爱玲》、《钱钟书创作浅尝》、《应是屐齿印苍苔》等。

孙犁。

继4、50年代小说的辉煌之后,孙犁进入了80年代散文的“盛年”。岁月

沧桑已将孙犁那“荷花淀”式的青春浪漫,锤炼成哲学的深沉。他在其旧经验与新感觉的强烈反差中,抒写着他的眷恋与失落,追求与迷惘以及褒与贬。他的散文主要记谈文论世之思,写思亲怀友之感,更有追述乡里旧闻之情。

他的散文语气平和冷静,不事渲染,清新优美,充满了奇崛之气、洞明之思、清逸之趣。

贾平凹。

贾平凹的散文创作分三个时期:单纯入世、复杂处世和冷静观世。

在“单纯入世”阶段,贾平凹以童年视角阅读人生。“在我小的时候”成为

贾平凹的基本的叙事话语。而且,这个阶段,“月”是他笔下的一个重要的意象。如,《月迹》、《月鉴》、《对月》等。这一切,都在说明他的纯净。这一阶段的代表作还有《静虚村记》。

在“复杂处世”阶段,他最早的作品是《商州初录》和《商州又录》,代表

作则有《秦腔》。他开始注重描写社会世象,个人的情绪逐渐内敛。他对“古老的民族性的故事”有了探究的兴趣。在抒情里融入更多的哲学思考,在风土人情的描写中交织着历史文化的反思。

在“冷静观世”阶段,对病态人格的剖析代替了对纯真人性的赞美。此时,

他发现了人生的残缺和严酷,诗意开始从他笔端消失,他不再刻意追求典雅和畅达,语言的诗意对他的诱惑小多了,他用拙朴的文字去接近生活的“原生态”,外在的诗意消失了,而内在的韵味让人咀嚼再三。这个阶段,“人”是他笔下沉重的话题。代表作如《弈人》、《人病》、《看人》、《闲人》、《敲门》等。

(《静虚村记》、《敲门》作为范文朗读或发下)

不管在哪一阶段,贾平凹始终对城市文明的负面保持着特别的警惕。他尽

管进了城市,但他永远都是一个乡村知识分子或干脆说农民(贾平凹的散文中经常出现?厕所?这个意象,并且津津乐道,这无疑透露出他?农民?的本色),在城市空间自足于他的“静虚村”。

贾平凹具有“反城市”情绪,这一点和沈从文很像。但他们又有区别:沈从文更多的是“归家”感,而贾平凹则是强烈的“出发感”、“寻找感”。如他的《走三边》。

贾平凹散文的艺术及语言表现力也十分独特和高超。

艺术上,他追求像中国绘画那样“忠实着生活,又突破生活的权限,工笔而写意,含蓄而夸张”“冗繁削尽留清瘦”和中国戏曲那样“融语言、诗词、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工艺、建筑、武术、杂技为一体”的审美风格。实际上,他在追求一种虚实结合、形神兼备、严谨与自由统一、凝重与空灵相和谐的中国传统美学风范。

语言文字上,他既有周作人、林语堂等的那种平易的“谈话风”,亦善冶口语、文言于一炉,于是,文章常赋有“简单味”与“涩味”的调和。其笔墨,平易中透出典雅,泥土气息里含有“古味”,甚耐品味。

我认为,如果把作家思想、悟性与才气,文章内容与形式等进行综合考量

的话,四个“大家”中,真正的大家是贾平凹。

③、新复调散文的出现与类型

“复调”理论,最早出现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尤其是他对陀思妥耶夫

斯基小说的评论中。

(什么是复调?

?生活美好。??生活不美好。?这是两个单独的论断,每个论断都是单声的。如果有人说?生活美好?,另一个人并不赞同他的话,他也学着前者的口气说:?生活美好?,但他通过语调所表达的实际意义是:?生活并不如你说的那样美好。?这样,?一个人嘴上的话移到另一个人嘴上,内容依旧,而语调和潜台词都变了。?就是说,在第二个?生活美好?的语句中,包括一个他人话语,一个自我话语,包括两个判断:生活美好与生活不美好。这就是典型的?双声语?。

巴赫金说双声语应该有?双重指向?和?两种意识?,?双重指向?和?两种意识?是双声语的的两个最基本特点:双客体与双主体——在同一语句中暗含两个判断、指向——双客体;暗含着说者与他人话语(第二个说者)——双主体。

只要是处于话语层面的双声语,巴赫金就称它为?微型对话?。微型对话分两种:形式上表现出来的和内容上表现出来的,上述?生活美好?就是形式上

表现出来的微型对话,内容上表现出来的微型对话叫?内部对话?,即主人公内心的思想矛盾构成的内心独白。

当社会上的他人意识进入一个自我意识,而又不能与之融合的时候,就会产生他人话语与自我话语两个声音,内部对话就会发生。经常进行内部对话,就会产生精神矛盾、双重情感,就会发生精神分裂而产生双重人格。如,《罪与罚》中的拉斯柯尔尼科夫。

内部对话很特别,当它仅仅处于双声语阶段,用双声形式来表明思想矛盾的时候,属于微型对话,但是当内心矛盾已经发展到分裂为两个人的时候,思想矛盾就变成了作品结构的形式,而且,这种悬而未决的思想矛盾贯穿整个作品,这时,内部对话就不是微型对话,而成为?大型对话?了。

大型对话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作品中反映出的人类生活和人类思想本身的对话本质。?换句话说,是生活中人类思想的对话关系。社会思想的对立、交锋,在作品中的对位的方式出现。?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对立的,也即互相矛盾的。?陀氏最喜欢的作曲家M.N.格林卡说。由对位关系所表达的思想上的对立,超出了具体的对话,而在意识形态层次形成对话关系,这种大型对话,是在文本内部,表明人物与人物之间思想意识方面的关系,是小说内容方面的潜在形式。第二层意思,是指作者与主人公的对话关系。这里的作者,并非在作品中出现的叙述者,而是创作主体。)

复调散文出现在散文文体意识渐趋觉醒的80年代中后期。

复调散文首先是针对艺术思维空间的平面化和单维度化的,它是对二元对

立的思维模式、二值逻辑判断的扬弃;它同时是对世界、人及人的思维的多彩多姿的能动反映。复调,也就是对世界的整体性把握,是散文艺术在多元化的文化世界里的一种适应和自我调整。

A、传统的古典类型

这种类型又可称做“本体象征”类型——它以形而下的具象写出了形而上的抽象,即我们常说的“以小见大”。

从文体回溯历史的源头看,它是反寓言的(寓言的?以小见大?是借助一件小事的叙述告诉接受者一个大道理,一个抽象的难以说清的观念;而且寓言常带有讽喻性。为了突出这个道理,为了突出讽喻性,寓言常常采用夸张甚至夸大的手法,以出离生活的基本常识为代价。如中学学过的《效颦》——它是夸大的,它更是?非人?的,或说并不以人为本,它以?理?为本,人只不过是道具。所以,当我们以人为本重新对这个故事进行思考的时候,常常能得到另一些结论。如果我们对?丑女?进行一番再思考,?丑女?身上也许有颇多值得我们关注的价值点。),而与神话接近(神话是以人为本的,它是先民曲折愿望的反映。尤其一些原型神话,常蕴藏或昭示着整个民族的情感和心理潜意识。如《牛郎织女》)。这一类散文,不妨看作是世俗神话——庸常生活的神话:它是庸常的,因而亲切;它的神话性质,表明人对生存困境的反拨和对自身崇高的肯定。许许多多纪实的以童年、故乡、亲情、友情、爱情为主题,带有强烈个人自叙传色彩的散文作品,一旦对记忆不信任(往往是故意地不信任),神话也就乘虚而入。

最典型的是三毛,三毛写的就是她不折不扣的“个人神话”。

中学课本选的黄河浪的散文《故乡的榕树》也有这种味道。

B、散文的现代诗类型

这一类型也是反寓言的,它以隐喻敌讽喻。

隐喻的使用在现代诗中尤其普遍,它使物理距离极其遥远的事物之间建立起对应性,即我们通常说的联觉、通感,隐喻是诗意地表现世界统一性的手段,或者使认识的传递具有诗的因素。

(隐喻是一个复杂的、因不同时代不同流派〈观念〉而认识不同的文学术语。 从亚里士多德起,有两种基本的隐喻观。一种可以被称为古典主义的隐喻观,它认为隐喻与语言是可分开的,隐喻是可以被输入语言中达到特殊的预定的效果的一种手段。而另一种可以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隐喻观,它认为隐喻与语言〈它是?由隐喻赋予活力的?〉是不可分割的,与现实〈它归根结底是词语和人们每日所遇到的?杂乱材料?或?意外事件?的印象之间相互作用的最终产物,而这种相互作用本质上是隐喻性的〉是不可分割的。隐喻,被有意用来增强语言特有的活动,并且长于创造?新的?现实?〈这很接近它的字面意义〉。

所以,?古典主义的隐喻观?,一般把隐喻看作是一种基本的修辞格,是最基本的使语言形象化〈?形象化的语言?是那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语言〉的形式,其它修辞显得好象是隐喻这一原形的变体,如明喻、借代、转喻〈一事物的名称转而被用来取代另一与它相关联的事物。如?白宫?指美国总统;?鹿鼎?指中原〉。亚里士多德就把明喻也看作是一种隐喻,而随后的西塞罗等人又把隐喻缩小为比喻群中的一员。

?浪漫主义的?〈包括?现代主义的?〉语言观倾向认为,语言在运用中是与明晰相反的,换个说法,它相比之下似乎可以说是含混的,因此,他们的偏爱放在一种保持着话语声音的?多义性?的语言之上。

如,?哲学起源于落日?〈赵鑫珊《哲学与当代世界》

?所谓的深沉就是只让你见到海面?〈江河《自言自语》〉

?浪漫主义的?隐喻观认为,我们并不能确指?海面?、?落日?等等是什么词语的替代——也许,?海面?蕴含着?一个人的感情的平静的外表?这种意思,?落日?这个隐喻意味着说?哲学起源于人对自然现象的惊愕、凝视和沉思?,但当我们作这个替代和补足性说明时,我们只

散文80

是在削减这句话的意义,是在消解隐喻,把两种事物双重影象消解为一个事物,并因而消除了事物间的内在联系。隐喻陈述给我们这样一种感觉,似乎这个隐喻焦点词?替代?和?节省?了难以尽言之意。然而这难以尽言之意又是自明的。它已经被显示了——但语言不可说出它〈维特根斯坦语〉。

一个隐喻陈述有两个不同的主体,有时这会是一个?基本的?主体和?从属的?主体。就上例来说,哲学〈文化〉与自然,人与海〈自然〉,等等,这样两种不同的主体分属于两种不同的经验领域。这些不同的主体带着它自身所固有的经验场或经验世界,而隐喻的效应就在于使这两种存在进入相互作用的张力场——两个主体都承受了另一个主体的经验世界,而把自己固有的语义场和经验关联域悄然加诸于对方。落日把它的雄浑、苍凉、感性的意象和火红、充满诱惑力的颜色加诸于哲学之上,而哲学把它所秉具的人对终极的思考的理性、艰难、深邃、不屈不挠的精神加诸于自然。这样,隐喻通过其所蕴含和有关主体的陈述,对基本主体的存在进行强化、丰富、选择、隐匿、转换和组织。)

散文中的这一复调类型,即是学习现代诗酷爱隐喻、追求艺术张力、拓展作品内部空间的一个结果。佯谬、诡论、反讽,不同事物、不同意绪的纠结缠绕,

散文80篇二:80作文

兴趣,是一种甜蜜的牵引

80班 苗文沛

茫茫无边的求知路上,兴趣就是那冲破黑暗的一抹阳光,为我

们照亮前行的道路。当你站在人生的交叉路口时,不妨仰望一下

星空,北斗七星会解除你心中的困惑。兴趣就像北斗七星一样,

为你辨别人生的方向......

小时候,每当我路过书店时,我的眼睛就会情不自禁的被那些

花花绿绿的小册子所吸引。它仿佛被赋予了巨大的魔力一般,让

我久久不能动弹。我对它充满了极大的好奇心,想要翻来看一看,

里面写的究竟是什么。

长大后,我上了小学,才知道那让我日日想,夜夜念的东西是

书。我接触的第一本书是《格林童话》。它里面包含了一个个美

丽而又生动的童话故事。那时,我总是梦到:我与王子共舞,与

公主谈心,与动物玩耍。后来,我对书越来越好奇,它比以前更

能牵动着我,让我时时刻刻都想着它。

之后,我收到了一份生日礼物——《唐诗三百首》。我立马翻

开仔仔细细的一个字也不落地读了起来。在这其中,我领悟到了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伤感,体会到了“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的艰辛。

慢慢的,我发现对书有了强烈的好奇心,我也知道了,这是兴

趣。随着年龄的日益增加,读的书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有深度。

但我对书的喜爱不减反而越来越爱不释手了。

兴趣好比路灯,引导你走向成功;兴趣好比船桨,带着你驶向

远方;兴趣好比一双羽翼,领着你翱翔天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它会引你走向成功。

评语:文章叙事具体,感悟自然。本文交代了自己发现兴趣的

起因,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自己的兴趣越来越热爱,还用古诗衬

托自己对兴趣的感悟,结尾还用了排比句,突出了思想感情,望

作者可以更加努力。

三米牵动我的情思

80班 成思琳 在你最无助时,给你一个依靠,也许这便叫做心安。

——题记

作为初三的一名学生,每天上完晚自习才可以回家,可在回家的

过程中我又必须经过一段没有路灯的泥泞小道,所以,我只能每

天都带着手电灯回家。

天气还是那般寒冷,还是我一个人走在往常的羊肠小路上,身

边还是那般萧索的环境,不一样的只是我手中的手电筒不如往日

那样明亮。心里暗暗自责:哎呀,真是的,昨天晚上我怎么就忘

记充电了呢?当时的我只想快点走过这一段阴森的小路。

天空中泛起了丝丝点点的雨滴,使原本就泥泞的小路更加难走

了,我的心里也是一阵的不耐烦。刚准备开口埋怨这突变的天气,身后便传来了一阵破旧的自行车的吱吱声。我的心不由一紧,加快了走路的速度。而后面的老式自行车貌似也加紧的蹬了几下,我心里便更加紧张了,听说最近特别能丢孩子,我不会成为下一个吧?

心中的紧张多了几分,走路的速度也不自觉的加快了不少,后面的人似乎察觉到了我的不安与害怕。

说到:"小妹妹,你别害怕,我的手电筒没电了,我只是希望你可以帮我照一下路而已。“

“啊......”时间仿佛都静止了,好久以后我才反应过来“你就只是想让我帮你照一下路而已,就这么简单?”

“是啊,不然呢?我还会怎么样啊?你以为我是坏人么?我很像么?”

“呵呵...可以可以...”好尴尬。

“那我就在你前面骑车,你在后面帮我照一下路。”

“好的。”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下来,原来只是虚惊一场。我心中的害怕少了些许,他一直都在我的前面安然的骑着车。时间没过多久,便到了他家,他对我说:“谢谢啊,我到家了,你回家的时候慢点啊。”我看了他一眼,踩着水滩走了。身后的说话声还是传到了我的耳朵里,一个女人说:“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啊?衣服都湿了,白天走的时候不是给你拿雨衣了么?雨衣呢?”男人尴尬的笑了笑,说:“我刚才在路上看到了一个小女孩,看见

她一个人回家一定很害怕。所以就说自己手电没电了,让她帮我照一下路,就一直在她前面慢慢地走。”“为什么要在她前面走呢?”“如果我继续在她后面走她一定会害怕,而和他并肩走,她心里也还是会有防备,走在她前面,对于她来说才是最安全的吧......”

话还没有听完,我眼里的泪水却已经不由自已的流了下来。我还一度的以为人家是坏人,我还以为人家车筐中的黑色东西是麻袋,用来绑人的那种,我还真以为人家的手电没电了...是我心胸太狭隘了,是我太天真了。三米远的温暖,给了我一个重新认识世界的机会,给了我一个重新认识社会的机会,给了我一束以前没有感觉到的温暖。

现在想起当日的“三米大叔”还是会笑,在遇到他一定要发自内心的和他说一声“谢谢”

评语:文章叙事感人,有真情实感。巧妙运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特别是听到“他”和妻子的对话时,让我幡然醒悟,很好地表达了主题。

兴趣,是一种甜蜜的牵引

80班 李晓婧“古筝”原名“筝”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经过五千多年的

演变,今天的古筝已成为“高雅”的代名词。而我在十岁那年有幸接触到了这一高雅的乐器。

那年,我因为生病不得不放弃练了五年的舞蹈。那段时间,我像丢了魂儿一样,整天闷闷不乐的,常常望着那舞鞋流泪...... 这时,我的一个朋友约我一起去学古筝。起初,我极不愿意。当我看到老师弹奏时我就立刻被这美妙的琴声吸引了。

从那以后我迷上了古筝,渐渐地,我学会了许多曲子。我也在这些曲子中领悟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慢慢的我沉醉在了《渔舟唱晚》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丽晚景;我沉醉在了《高山流水》中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深厚情谊之中;我沉醉在了《秦桑曲》的“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的浓浓乡情。这每一首曲子背后的情感都让我沉醉。

现在初三的我却因为学业的繁忙而把它冷落了,慢慢地它的身上积了一层厚厚的灰......

最近一次上课做题我却错误连片。耳边想起老师那刺耳的批评,书上连片的红圈,让我清醒,我明白了,我既然选择了它,我就要对它负责到底。

再一次,我深醉在了《高山流水》的美妙之中,再一次,我体会到了知音难觅的沉重分量......

评语:文章总体流畅,用词优美,开头新颖,写出作者开

散文80篇三:八十年代以来的诗歌和散文

八十年代以来的诗歌

一 教学目的:了解新时期诗歌创作的概况。

二 教学重点:掌握归来派诗歌、朦胧诗、第三代诗歌的创作特征。

三 教学难点:理解归来派诗歌、朦胧诗、第三代诗歌对新时期诗歌创作的影响。

四 教学方法:讲授

五 教学步骤:

第一节 归来者的诗(1课时)

一 教学目的:了解归来派诗人的创作情况及其代表诗人艾青的诗歌创作。

二 教学重点:理解归来派诗人的概念内涵,了解他们的创作概况。

三 教学难点:理解归来派诗人对八十年代诗歌的贡献。

四 教学方法:讲授

五 教学步骤:

(一)课程导入:诗歌在八十年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出于探索的先锋位置。文革之后主要的诗人群体有两类:1是复出诗人的诗歌创作,又称为归来者的诗;2是以写朦胧诗为主的青年诗群。这一节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归来派诗人的诗歌创作。

(二)归来诗人概念

1 背景:1980年,艾青发表了一本诗集,名为《归来的歌》,同时,流沙河、梁南也写了诗歌《归来》和《归来的时刻》,由此,“归来”不仅成为这一期间老诗人复出的现象,而且成了普遍性的诗歌主题。这批复出作家也被成为归来诗人。 2 归来诗人的群体构成:(1)50年代反右运动中的右派诗人,如艾青、公木、昌耀、公刘等;(2)1955年“胡风集团“事件中的罹难者,如牛汉、绿原、曾卓等;(3)因政治原因而在50年代相继退出诗坛的诗人,如辛笛、陈敬容、郑敏等。

(三)归来诗人的诗歌创作

1 艾青:1978年到1982年艾青创作进入了新的高峰期。这期间他出版了《归来的歌》、《彩色的诗》、《雪莲》等3部诗集和1部诗论集《艾青谈诗》,从而显示了他的创作活力。

(1)诗歌主题:从时代特征、民族命运和对人类未来关怀的角度观察生活、处理题材是艾青艺术个性的基本出发点,倾吐忧郁与追求光明是他的作品并行互补的两大基本主题。如《光的赞歌》从宇宙——历史——社会人生的广阔宏大视野来赞颂光,光既是自然现象,给世界带来色彩、声音和生命,又是精神现象象征人类的智慧、理想和勇毅,并把现实生活中的社会政治命题放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曲折道路和所从事的伟大斗争的背景上来展开,在宏大的理性化的结构中表现了作者的人生观、宇宙观和美学观。但同时也由于强大的哲理挤压了情感的渗入使诗出现了理念化的倾

向,以致于人们欣赏这类诗犹如读哲学著作。

(2)艾青诗歌的艺术特点:

A:艾青诗歌以散文美著称,创造了现代自由体诗的一座高峰。艾青的诗感情真挚、语言朴素、 不求外在形式的整齐,也不注重押韵,比以往某些自由体更自由。

B:艾青注意意象的捕捉,诗意含蓄, 绝少直抒胸臆之作。艾青诗中的意象, 是他主观感情与客观形象的一种契合,由此而触发了一种诗情画意。艾青的诗因为意象捕捉得准确、恰当,虽然也一泻无余地表露感情,却因为意象本身的象征性与联想作用,而颇能引人思索与回味,这一点是他的诗高于一般自由体诗的地方。就连叙事诗中的号兵等形象,也仍然包含着一定的象征意义。

C:艾青的诗虽然不拘形式,但却十分重视技巧,讲究艺术性。如在《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和《北方》中,用刻绘的方法来描写风和地。在语言的运用上,不仅注意修辞, 而且也讲究色彩。

2 牛汉、绿原、曾卓:他们由于55年胡风事件受到迫害,失去了写作的权利。在文革中后期和新时期,他们又迎来了创作的高峰期。牛汉写出了《半棵树》、《蚯蚓》等名篇;绿原在八十年代出版诗集《人之诗》;曾卓则有《有赠》、《悬崖边的树》等名篇。

3:公刘、邵燕祥:他们在57年被打成右派,新时期重新回

归文坛,分别写出了《绳子》、《五十弦》等诗。

(四)归来诗歌的意义

1 控诉和反思历史: “归来者”作家是以50年代背景下的革命激情与“五四”新文学的战斗传统相结合,构成自身的特定的现实关怀。“归来的歌”与“伤痕小说”、“反思小说”一样,是噩梦醒来、苦难结束之后对伤痛的抚摸,对历史变乱的控诉和反思。

2 恢复了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这些诗作无论是抒情言志还是沉思感慨,无论是表达个人遭遇还是揭示时代悲剧,都表现了诗的现实主义精神,张扬真、善、美,排斥假、大、空,对新诗艺术的重建做出了贡献。

3 局限:在冲破艺术禁锢,挣脱教条束缚方面,特别是与世界现代艺术的比照中,归来者的诗歌又明显地表现出创作力的薄弱和审美色彩的单一。

第二节 朦胧诗的崛起(4课时)

一 教学目的:了解朦胧诗的发生、发展和创作情况。理解朦胧诗对于新时期诗歌的意义。

二 教学重点:理解朦胧诗的本质、艺术特征和重要诗人的诗歌创作。

三 教学难点:理解朦胧诗对于新时期诗歌的意义。

四 教学方法:讲授

五 教学步骤:

(一)课程导入:七八十年代之交,一股新诗潮的岩浆已由地层深处突奔而出。它惊骇了许多诗人评论家,引起大规模的争议。敏锐的诗歌评论家谢冕的文章《在新的崛起面前》最早捕捉到了这种手法新颖的‘古怪’探索诗。1980年章明在《诗刊》发表文章《令人“气闷”的“朦胧”》排斥这一艺术变革中的新诗潮。“朦胧诗”因这篇文章而得名。

(二)“朦胧诗”产生发展的历史文化原因

1:动乱岁月中是非颠倒、黑白混淆,以及真理被扼杀,谎言得畅行的复杂现实,给一代青年人造成迷惘、痛苦、怀疑和信仰危机,但也形成他们积极思索,反对盲从迷信、勇于反叛的时代精神,这一切交织并存,曲折地反映在他们的诗作中,形成诗歌思想内容的“朦胧性”。

2:这一代青年诗人经过历史的磨难,对假、大、空的文学作品极为反感,对标语口号式的宣传也不再相信,对以往诗歌中过于直露、成显的主题及表现手法更带有自觉的抵制,于是企图从思想内容到艺术表现做出新探索。

3: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打破了长期的封闭与禁锢,闭锁狭隘的文化心理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外国文学中的现代派艺术在青年人中产生极大的影响和感染,一些表现手法和技巧被借鉴或移植。

所有这些,促成了以表现内心感受为主要特征的“朦胧诗”的诞生。

相关热词搜索:散文 80年代散文 80大寿散文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