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散文
发布时间:2017-02-02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江西散文篇一:作品1 文章 江西填湖广
作品1,这是我大二时,在学院院刊内发表的一篇 关于历史地理学的文章。
江西填湖广,六百年前的沧桑移民路
文 / 汪绍凯 前几年移民题材的电视剧颇为吃香,先后反映北方两大移民的荧屏力作,《闯关东》《走西口》,格调甚高,口碑不俗。尽管相当多细节与历史原本相违,其艺术水准也尚待考量。这是电视屏幕上,第一次以正角度高规格来讲述移民话题,简评之,它高度赞扬了移民先驱们开发边域融合族群的历史功绩,热情讴歌了中华各地精诚团结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
按历史来规度,除“闯关东”“走西口”这两大北方移民流外,全国还盛行着“下南洋”、“过台湾”、“江西填湖广”、“湖光填四川”等移民潮流。根据后来发掘的笔记史料,以及流传民间的各种信息,我们有理由坚信,无论在集群规模、路线跨度、持续时间、以及迁徙的连续性,各-方面移民内容都死毫不亚于“闯”“走’,并且在官方组织、商帮领携方面都是前两者所远不能及的。史书浩繁,段篇残章,远不能廓清全国各-路移民大流的全体概貌。笔者仅就南方几大移民流的首发流“江西填湖广”,作零碎简述,以慰同乡,以觞读者。
在湖南、湖北两省的民间有一个“说法”,叫作“江西填湖广”。“湖广”是古代省一级政区的名称,在元代包括今湖南、广西、海南全省区以及广东、湖北、贵州的一部分。到明代则变化为基本上辖有今湖南、湖北两省。清代分置湖南、湖北两省后,“湖广”不再是一级政区的名称,不过以军政两省总督编制的名义保留沿用着,即“湖广总督”。谚中所说的湖广,其范围是指明清时期的辖区。从已掌握的资料来看,湖南、湖北人中除极少数是土著的后裔外,绝大部分人的祖先是从两湖以外其它省迁来的。考查其原籍,发现移民来自十多个省区,有江西、安徽、浙江、广东、福建、山东、山西、陕西、河北、河南等。居前三位的是江西、安徽、广东。
安史之乱平息后,基本完成了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的人口迁移,紧随之后在长江流域内,又形成了一个由东向西的移民动向,即人口由源地中下游移向目的地中上游。江、浙、皖、赣约占移民总数的90%,在这90%中,江西移民又占90%。据推算,两湖人口中有50%是江西移民的后代。居楚之家,多豫章(指江西)籍。所以,民间以“江西”来代称移民的来源,虽不合全数,但大致恰当。与其他移民潮流一样,人口补充的迹象鲜明,但像这种倾半省人口的补充,大有填土塞坑之态,确实是中国移民史上的鲜例。江西移民主要出自今南昌、丰城、九江、德安、景德镇、乐平、鄱阳、余干、吉安、泰和等市县,也就是明清时期
的饶州、南昌、吉安、九江四府。赣北多于赣南,开发早、经济文化发达的赣江中下游迁出人口最多。
这场运动至少远可以上溯到唐朝,一直延续到清后期,时间跨度达一千多年。南宋末年以前是序幕期,零散不成规模,移民动因有的是受战乱所逼,有的是听说两湖人口稀少,土地易于购置。其后,出现过两次迁徙高潮。最大的一次是元末明初。元朝末年,两湖尤其是湖北,是红巾军与元军以及朱元璋厮杀拉锯的主要战场,战乱纷繁使人口锐减。朱元璋统一长江流域之后,于洪武年间下令组织人多地少的江西人迁往湖南、湖北,一时间长江上西行的移民船只一艘接着一艘,陆路上拖家带口的只身移民也络绎不绝。两湖的家族中有50%就是洪武年间迁来的,湖北一些地方 “洪武开垦”一说由此传开。第二个高潮则是魏源所记的清初。与洪武移民相比,这次高潮的规模要小一些。因为经过几百年的开发,两湖的人口压力已经出现,当江西的移民渐渐告于段落,两湖地区不少人开始向西面的四川云南寻找更好的生存空间,即形成了“湖广填四川”“充军云南”后续移民。-
江西作为填湖广的源地,一方面,是官方的策划裁定,因地缘上贴近,移民跨度相对不大;另一方面,也是有本省很深的社会经济根源。总的来说,江西开发较早,在南方诸省中算先进富庶之地,但省内各地区又发展不平衡,赣北优于赣南,平原富于山地,不乏翰林辈出的才子之乡,故而儒风教化盛行;但更多是荒芜落后的边远山区,所道仙巫傩遍布。江西的历史地理和社会经济,确实尤其一定的复杂性,难以浅层地解读。
明代的江西人,在朝野上下颇为引人瞩目。早在宣德年间,民间便流传这样的一句俗谚:“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吉水在江西的吉安府。在整个明代,吉安府科甲鼎盛,产生的进士数超过了一千人,着以记录在全国无与伦比。而在明代,非进士不如翰林,故此,吉安所出的翰林也就特别之多。他们与其他江西籍官僚一起,在官场上形成了一个颇具实力的江西帮。特别在嘉靖年间,先后柄政的内阁首辅夏言和严嵩诸人,均是江西人。不仅在朝野如此,在野也不例外。尤其是在一些为开发及新开发的地区,江西人随处可见,甚至有“非江右商贾居之则不成其地”的说法。举个极端的例子,十七世纪前后,有人曾从云南出发,沿怒江(萨尔温江)顺流而南下缅甸,竟发现沿途各地只要出现聚落的地方,其酋长游牧必定是江西移民及其后裔。
在元明以前,江西是全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北宋时期,江西人口曾居各路(路,是宋的行政单位,按赋税划分,相当于今天的省)之首,经济开发在南方属于先进的地区。及至明代,虽然江西人口较浙江稍逊一筹,居全国十三布政司的第二位,但每年所纳的税粮有事甚至超过浙江。不过,从总体趋势上看,当时东南沿江,沿海区域经济已日趋多元化,相形之下,地处内地的江西,
以农为主的单一经济结构,注定了其发展水平将日趋下风,当地的百姓的生活水准也只能是每况愈下。因此,在明人眼里,江西人的节俭是出了名的。杜诗曾曰:“莫笑田家老瓦盆,也曾盛酒样儿孙。”这是状摹乡间农民俭朴,一盆一碗,只要不摔碎、不丢失,便永远不换,传至儿孙,会一直用下去。在这一点上,民俗尚俭的江西,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江西的一些地方,摆在日常宴席上的劝酒果品,只有一两种时鲜可以使用,其他的都是用木头雕刻、图上色漆装饰而成,时常让小辈儿孙手中把玩,称为“子孙果盒”,意思是可以传之子孙后代。其他各事也有节制之法。譬如吃饭,约定俗成第一晚不许夹菜,到第二晚才允许菜佐餐,美其名曰“斋打底”;撰品喜好购买猪的杂肠碎脏。称之为“狗静坐”,因为这些东西吃后没有骨头可吐,一旁的家犬是摇尾乞食而不得只能闲坐呆看了;为了节省开支,献神祭祖的祭品,都是从食店中租来的,祭祀后还得马上归还,这又叫“人没份”。对此,明人谢肇制在总结各地人群性格时指出:“天下推纤啬者必推新安与江右,然新安多富,而江右多贫??”新安即徽州,江右也就是江西。囿于地瘠人稠,大批的江西人纷纷外徙谋生。明人张瀚就曾指出:(江西)地产窄而生齿繁,人无积聚,质俭勤苦而多贫,多设智巧狭技艺经营四方,至老死而不归。这种现象,给稍后的王士性也留下深刻印象:江、浙、闽三处,人稠地狭,总之不足以当中原一首。故身不有口糊,不足出外则技不售。惟江右尤甚,故作客莫若江右。??
生存压力的迫近,江西人有的始考虑外出经营商贸,进行最简易的粮食农用贸易,有的干脆举家迁徙,外出的商贾负贩、经营资财的江西人,有南、西两个流向最为便捷。赣南的江西人在秋收结束后,大都越过岭南到两广栖居。这是因为两广地带纬度低靠近热带,秋冬时节,气候仍旧温暖。尤其是广东,等到开春
二、三月间地气回暖,才回本土从事农耕,靠近赣南的居民,不分土客,年年如此,广东人称之为“使郎”,大致是指他们像信使一样来来往往。而向西挺进,这一路线则是有了官方的直接组织,即被朱元璋定名为“洪武开坎”的衍民国策,于是有了改变地域人口格局的国家意义,域外求生的愿景与国家人口政策融汇交织。从而形成了“江西填湖广”的移民浪潮,几百年间如同大江爆满浪头喷涌,在连接赣鄱三湘与江汉大地的长江中游平原上决开了一股沧桑民流。
移民史的沧桑不仅在于移民路上的风雨兼程,也于新生土地与故土祖籍的血脉相依,在鄂北的随州,鄂东北的大悟、红安,以及汉江平原的云梦、黄陂等地,从前每年祭祖,城乡居民富裕的用全猪,其次用猪头,再次用猪脖子,再次用猪脖子肉,最穷的也要用一块豆腐,所有祭品不分贵贱,都在上面插一根筷子,头朝向东南方的江西,以寄托对足迹地元旦追溯。在当地还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因明朝廷专派地方军队押送,背井离乡的江西人被反绑着双手,用船押逆流长江而到湖广。迁徙途中想方便时,先要让押送官兵解开双手上的绳索,这就是“解手
“的来历。这些移民历经艰辛,辗转流徙,刚来时,划地为庐,条件十分艰苦。有时初莅异地,正值年节临近,他们只得因陋就简,用瓦罐煨煮年饭,以铺地聚食。有时屋漏偏遭连夜雨,便不得不戴斗笠煮食年夜饭。迄今,湖北有些地方的除夕夜,仍然保留着煨灌、铺席、戴斗笠煮饭的酒席,以缅怀先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辛。另外,“江西老表“的来历,据说也与“填湖广”有关。因为许多湖广人是江西人的后代,湖广人认为与江西人祖上是表亲戚,来自外舅之地的江西人,自然就是他们的表亲,于是,称呼江西人为老表。四川、湖广人爱吃辣椒,据说也源于江西。民谚曰“江西人不怕辣,湖广人怕不辣”,四川人则讲究又辣又麻,故爱吃“麻辣烫”。
关于江右商帮,与这次“江西填湖广”的关系,以及在移民中的角色和作用,史家是从未绝笔的,现代马克思主义史学认为,江西明代的移民运动上不仅是一种人口迁移,也是一种商业经济的扩张,它使江右商帮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契机,大批移民纷至沓来,促进了湖广的开发。对此,张瀚《颂窗梦语》卷四《商贾记》就曾指出:“荆楚鱼栗之利遍于天下,自永乐始,皆江右而来。”民谚 “湖广熟,天下足”蜚声海内,如果没有江西人的开垦之功,那是不可想见的。“填湖广”,使得江右商帮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契机,即给周边省域开通了物资源流的同时,也反哺了江西本地的经济发展。当然江右商帮的经营范围,远非仅指湖广,“填湖广”只能算作江右商帮的经营一地,同样,江右商帮的发家,除了“填湖广”这一表亲市场,还得益于明清禁海锁国的经济政策(外销受抑则扩充内需)。对于移民与商贸,这又涉及了区域经济、国家区域政策问题,这有待于史学家的研究和经济学家的探讨。
如今,凡江西人集聚并成就卓著的地域,都有万寿宫的雕梁烟火,万寿宫,不知是宗教场所,也是“江西会馆”、“江西庙”、“豫章会馆”, 流布四方的江西商人,无论大富还是小康,无论是抱团还是独行,大抵忘不了赣人祖先——许真君,建起万寿宫以供奉之。江西人的万寿宫,融宗教与世俗,商贸与文化,祖脉与乡情为一体,构成了江西人独有的族群标示,也保存了千百年来江西移民的历史景象,更寄托着异地-赣人对故土的无限怀念。
江西散文篇二:范文赏析(四)2014年高考优秀作文( 江西卷)
《阅卷档案》
第三章 2014年全国各地高考优秀作文
2014高考满分作文——江西卷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探究作为我国现行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常常出现在课堂、实验室或课外学习过程中。有的同学觉得,棵究给自己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学习经历;有的同学认为,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有的同学则抱怨,探究在教学活动中往往流于形式……
对课内外学习中的探究,你有何体验、见闻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记叔文或议论文;②不得透露个人信息;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不少于700字。
专家解析
一、命题传承
2014年江西卷作文依然保持自己一贯的命题特色:贴近学生实际,注重人文关怀;关注社会,关注热点;强化文体意识,规范文体;防宿构、套作,力求“逃逸”。从命题形式看,今年江西卷作文依然采用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与前三年保持一致。从内容上看,江西卷作文历年都积极引导考生从“小教室”走进“大社会”,关注自己成长。2011年以“君子三乐”为材料的作文题,紧扣南科大招生受限、食品安全问题等因“三乐”缺失而产生的社会热点话题;2012年以“拥有与缺少”为材料命题,引发考生从“知足”与“追求”等角度关照自我;2013年的作文题以校园流行语切入,引导考生对“奥数、英文、周树人”的“怕”或“不怕”、“喜欢”的现象谈体验思考或理解,选材贴近考生实际,每位考牛都有或深或浅的切身体验,都有自己可写的内容;2014年的考题内容与2013年如出一辙,以“新课标倡导的”探究这种考生应当熟稔的学习方式作为主题,所有这些考题都让考生在熟悉的领域立意写作,都让考生的感悟之情成为有源之水,都让考生的关注点既出自“小教室”,又走进“大社会”。
二、试题特点
江西卷的命题特点是“回归教材,导向读书”,从狭隘范围而言,“回归教材,导向读书”强调了“教材”与“阅读”的重要性;从广义范围而言,“回归教材,导向读书”,又不仅仅局限于这两者,它实际上指向的是回归教学过程,侧重考查考生在高中学习中的体会。2014年的作文题就将这一特点演绎得淋漓尽致。命题人直接将时下倡导并流行的一种学习方式——探究作为立意落脚点,让每个考生在回忆自身学习经历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写作,让每个考生的思考及体会都有有效载体,而不至于出现假大空的写作现象。
这个话题考生非常谙熟,符合江西命题人不在审题立意上为难考生的一贯命题做法,但也正因为考题问得非常直接,要求考生的回答要更有针对性,所以考生要将探究这个话题讲透,讲出道理,甚至从中理出哲理,却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有那些既走进书斋,又能走出书斋,关注生活的考生才能获得高分。坦白而言,只有那些真正进行了探究学习的学校,真正有探究体会的考生,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才能获得高分。历年江西卷作文题给我们的教学提示就是,踏踏实实关进课堂,认认真真避免假大空。
三、写作构思
选材贴近考生学习实际,时代感强,每位考生都有或深或浅的切身体验,都有自己可写的内容。这则材料作文给考生写作留了较大的空间。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
1.从个人经验角度谈探究。这个角度适合写记叙文或者议论文,如果考生将文章写成记叙文,则可以将探究需要的元素作为切人点来进行故事写作。写作时将探究需要的这些元素——毅力、勇气、坚持、兴趣、方法、动力等作为切人点,并通过结合自我的学习经历与体会将这些元素阐释,应当能让探究故事复杂起来,文章内容生动起来,而不至于流于叙述探索这一过程的表面。课本《游褒禅山记》是一篇可以借鉴的范文,如果写成议论文,则可将这些元素作为分论点,谈这些元素对探究的意义,在这基础上进行材料选择并对分论点进行论证。
2.从名人启示角度谈探究。这个角度写议论文比较贴切。既然是启示,自然主要是对他人探究行为的思考,这个思考与启示是建立在他人探究行为之上的,在写作过程中,为了突出启示与思考的合理性,应将他人的探究行为当作议论文的主要素材与沧据。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先从名人探究行为本身去推得启示,这个启示可以是反面驳斥获得.如爱因斯坦晚年为了探究神学,终究一事无成,你可以从中得出启示 探究要重视方式方法,不能盲目探究。义如孔乙己去探究“回”字的多种写法,你可以从中得出启示——探究要与时俱进。这个启示也可以从正面赞美获得,比如沈克泉、沈昌健为了探究油菜的产量,两代人在农田单不断探究,你可以从中得出启示——探究要持之以恒。
3.从事物发展角度谈探究。事物发展是属于纵向角度,由于跨度大,很难用记叙文这种文体去阐述,一般选择议论文进行写作。进行写作之前,要选好具体的事物,它可以是某一件具体的物件,也可以是一种抽象的理念与规划。具体的物件,如选择我国核潜艇的发展过程中,探究的重要作用。要选择这个角度对考生平时积累要求颇高,考生要熟知这个领域的发展过程。抽象的理念与规划方面,如可以写探究形式对于创新的重要性,探究对于我国登月计划的重要性等。
专家寄语
今年的江西卷高考作文投有审题立意的障碍,但写作过程中出现的这几种现象,应当引起注意:
1.记叙文“假大空”。因为这个考题是考生所熟知的内容,所以阅卷时针对记叙文这一文体强调了内容的真实与情感体会的自然。部分考生在写作过程中,刻意煽情、夸大体会、忽视探究过程的展示。在此提醒考生,我们在进行记叙文写作时,一定要注意对事件过程的真实还原,而且这个还原必须是符合事情逻辑的真实,不能矫揉造作。
2.议论文揭示的启示不深刻。有考生700多字的文章写出了十几段,十几个启示,行文过散,揭示的启示流于表面,启示成为r“口号”,过于生硬。这类文章甚至有阅卷老师认为是文体不鲜明,而给了很低的分数。因此,我们在写作时一定耍注意张弛有度,详略得当,不能泛泛而谈。
3.流于表面。无论足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有部分文章被阅卷老师贴上了“流于表面”的标签而被判低分。如记叙文流于表面主要指文章揭示的主旨仅仅停留在探究本身,或者探究活动本身,没有对其意义进行升华,如有的考生写了自已查字典确认一个宁的读音的探究活动后,就仓促结尾,没有对其意义进行提炼,同时这个查字典的活动本身探究意义也不是很大,导致得分偏低。
标杆样卷
◎江西一考生
当下我国实施的探究性学习,实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该方式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可使学牛多方面发展。对于探究性学习,我认为值得推广。
首先,在探究中学习,可大大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因为学生深入探究后,就会自己独立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与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听?的方式相比较,它摒弃了学生不动脑的弊端;老师不再和盘托出,而是加以指导,让学生在探究中自我领悟,自我学习。 这样,才能让学生记得更深、更牢固。此方法既让老师轻松,又让学生受益,两全其美,岂不乐哉?
其次,在探究中学习,还可培养学生的兴趣,并将其发挥到极致。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安格拉曾指出:?探究可以让学生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的确,传统的学习方式有时会让学生听得厌倦、无聊,以至于学生不大愿意听讲,而造成分心。而探究性学习,不会让学生这 样,反而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他们在探究过程中收获的东西令其喜悦、高兴。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就会大大提高了。
当然,仅在课堂上探究还不够,应当将教室移到户外,让学生深入外界探究、感受。浙江大学附属中学黄老师曾带领全班同学去户外探究自然,去感受当地的人文底蕴,这远比从书本中来得更猛烈,更有感受,更令人回味无穷。古人讲究?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确,要想领悟到真正的知识,还需我们脱离课本,去课外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奥秘,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剖析得透彻。
探究性的学习,确实解决了不少以前的教育弊端,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潜能。学习就要讲究?知行合一?,?学?就是从前人那里传承,?知?就是在探究中加以推究研读,并得出自己的结沦。
由此可见,学生可在探究中学习,何不大力推广呢?
◇专组句评:本文审题准确,观点鲜明,结构严谨,论证充分,平实的语言体现出思维的逻辑层次胜。全文围绕“探究性学习可促使学生多方面发展,值得推广”的中心论点,按“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展开论证。理由充分,层次清晰,结尾结合“解决教育的弊端”,深化“推广探究性学习”的论点。
◇仿写点:视野宽广 社会热点
◎江西一考生
探究是一种学习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所学内容。高一时,生物老师就给我们上了一个学期的探究课,至今让我印象深刻。
为了让我们对生物更加感兴趣,老师决定在班上种几株花生让我们观察,探究植物的生长。开始的一段时间,花生籽一点反应都没有。大家不免沮丧。老师看我们一脸失望,便说:?这才几天,要知道妈妈们等你们‘破土而出’可要等十个月呢!?我们从这简单的一句话中体味到了母亲的伟大,也为自己缺乏耐心而羞愧。不久,有一个花盆里冒出了小芽,同学们都兴奋地周上去看,大家都忍不住去摸它。结果一个同学一摸,小芽竟然断了,大家纷纷指责他。老师却阻止我们,说:?植物芽的成分大多都是水,本就脆弱。就像婴儿一样,需要温柔细心对待。大家都摸了小芽,所以大家都有错,不应泼只指责他一个人。?
我们默默低下了头,没有吱声。
过了几个星期,花生们都长大了,开出了淡黄色的小花,同学们更加认真地照顾它们,不让它们受一点伤害。这时,老师却提出要将花盆移到操场上去,我们都无法理解。?在班上缺乏光照和露水,花生长不大,而且没有蝴蝶授粉,花生也无法长出果实。温室里的花是结小出丰硕的果实的,这个道理不仪你们要懂,你们的父母更应该懂。?老师语重心长地说。我们望着淡黄色的小花,深有所思。
花生被放在操场后,果然生长得更加茁壮,淡黄色的小花凋落了,我们虽然遗憾,却也怀着等待果实的期待。?可是花落后却没有结出果实,而是长出绿色的小刺,小刺长大了,还不见花生。?看样子我们还是失败了,种花生这种事不是我们能干的呀!?有同学感慨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小刺虽不起眼,花生看似没结出果实,但那小刺落进沙土里就是花生。所以不要被表面迷惑,也不要轻易放弃。?老师眨眨眼睛,告诉了我们真相。?原来是这样!对!我们小学学过一篇课文《落花生》就是这样说的!?一个同学恍然大悟。后来花生成熟了,老师把花生拔出,根部结满了花生,虽然少,但味道却很好,香甜可口,因为,那是我们自己的劳动成果。经过一个学期对花生成长的探究,我们不仅了解,植物的生长,也学到了许多与生物学无关的东西。
后来分班了,但我们与高一的同班同学都没有生疏。我们从那一次探究学会了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学会了为同一个目标而奋斗,学会了体谅父母,学会了自强,学会了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了太多太多,让我们终身受用。在探究植物生长的同叫我们也探究了自己的成长。
◇专组句评:文章详细记叙了花生的生长全过程,条理清晰。几组看似随意的对话,实则精心设计,清晰表达了探究知识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文章夹叙夹议,阐述了探究学习过程中由自然知识上升到人文知识的感悟和收获,可谓匠心独运,不失为一篇考场记叙文佳作。
◇仿写点:思路清晰干净利落
◎江西一考生
?丁零零……?伴着上课铃声,老师跨步到讲台,说了句让全班为之一震的话:同学们,走,咱户外探究去!?耶!?反应过来之后,同学们开始收拾东西,笔和纸是一定要带的,便于写过程和结论嘛。有些男同学才懒得带呢,只知道拍桌子大笑,还有更甚者,勾着老师的肩膀哥俩儿好似的说说笑笑,以示自己很喜欢这样的安排。
终于到达探究目的地——操场边的小树林。老师也终于肯宣布此行的探究对象,可让众多同学抓耳挠腮,百思不得其解的对象却是,啥?蚂蚁!同学们的反应好似在老师意料之中,只听老师哈哈大笑说:?大家可不能小瞧蚂蚁呀!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蚂蚁可是很有探究价值的哦!?说得也是,好吧,那就让我来会会你吧,勇敢的小蚂蚁,我一定把你探究个遍!
我挑了只正准备上树的蚂蚁进行?跟踪?。小样儿,我来喽!虽然它个头小小的,但爬起来还真不慢,六只腿频繁地向前移着,跟无影腿似的,一下就从树的根部爬到了我稍稍弯点腰就能平视的高度。嗯,麻雀虽小还五脏俱全呢,这蚂蚁虽小,也着实不容小看了呀!
脑袋上灯泡一亮,一个小想法冒出来。我从地上捡了根树枝横在它面前,不让它过,没想到它放都不放在眼里,直接迈腿翻过去了!再挡,再翻;又挡,又翻。
嘿,你个倒霉孩子,我就不信还治不了你了!跑去教室
拿了瓶胶水,围着树干涂了一圈,我看你还往上爬!
果然,它小心伸出一条腿,发现差点黏上去,急忙退了几步,立定不敢上前。看吧,我说你斗不过我的,这不是往下爬了吗?
咦?奇了怪了。它怎么又爬上来了,到胶水边缘又往下爬,又上来,碰到胶水又下去。 一来一回好几遍,我凑近了一一看,才发现,原来它去衔了泥土覆在胶水上,如此反复,胶水上沾满泥土,对它已没有威胁了。
我腑袋里?轰?的一声,头皮都开始发麻。不得不承认,我被这小小的蚂蚁震撼到了。 小小蚂蚁不畏艰险,遇到问题不冲动,善动脑筋,这不正是老师常教导我们的吗? 回到教室我把这一发现说了出来,老师赞赏地点点头;?嗯,我的目的就在这里,其实世事万物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有很多,我们下节课换个对象,再看看能发现什么。?
?耶……?全班再现轰动,欢笑声羡煞旁班呐!
探究课,爱死你,呵呵……
◇专组句评:本文记叙探究小蚂蚁的过程,将蚂蚁的智慧巧妙地展示出来,以致“我”被这小小的蚂蚁所震撼,从而揭示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和意义。
◇仿写点:风格清新 形象具体
优秀作文
让探究擦亮双眼
◎江西一考生
罗丹曾说:?世界上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而正是探究,擦亮了这双眼,用它去寻找美。
探究作为国家倡导的学习方式,含意大致是通过实验找资料,对不太懂的东西,穷其根本,溯其发展,从而达到对事物的掌握。
探究自古即有,朱子曰?格物致知?,就是利用探究获取新知。课堂中亦如此,有人曾质疑?哈密瓜?的?密?为何不是虫字底,他大抵是想?蜂蜜?与?蜂蜜瓜?同义。这种联想很好,但毕竟是主观上的,翻一翻资料,不难发现哈密瓜源于新疆哈密,人家地名本来就不是?蜜?,这样一探究,既避免了主观臆断的可笑,又可对此深入了解。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许多学生抱怨字难以区分,通常我们认为记住就行了,而专家则将字一步步剖析,究出了其祖宗十八代,怎会写错?这便是探究的魅力了,不管是科学中的发明发现,还是社会文化中的总结与探寻,探究都使我们获取真知。
而多少次,我们不懂探究,不愿探究?
听过一个故事,孔子听小孩在背?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问孩子明白意思吗,孩子答?背出来就行了,管他这么多??在学习中,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明知道左右手螺旋定律,却不知道是怎么来的;明知道萤火虫会发光,却不想是它身上什么东西有这么大的魔力使其发光;明知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绝唱,却不知是什么让诗人发出这样的感慨。我们只知其一,却不知其二,缺乏探究精神,便是鲁迅所讥笑的?愚人?。
但在探究时,我们总只见形式不见内容。
小学的科学课要写研究报告,但没见过显微镜,却洋洋洒洒把老师抄在黑板上的标准答案抄下,美其名曰探究。这样的探究课,是令人啼笑皆非的。非常羡慕瓦特,看到祖母烧水壶盏一上一下就去探究那神奇的?汽?,最后改进了蒸汽机,推动了生产革命的发展。这才是真正的探究。老子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探究不是假大空的形式,而是从生活的点点
江西散文篇三:青瓦流年散文阅读
青瓦流年 (第六届冰心散文奖获奖作品)
2014年06月23日 17:17 来源:《江西日报》2013.8.30 作者:刘景明字号
赣南的青瓦非同寻常,古朴素雅,沉稳宁静。聚集的房屋楼宇、散落的茶亭寺庙,哪里少得了它的形影踪迹?
最初,我从甲骨文字形中,窥探到瓦的久远存在。它点缀了西周少许屋脊,普盖东周春秋的栋梁。瓦与砖并驱于秦汉,合成了“秦砖汉瓦”。可见,烧瓦技术,比我想象的时间要早,发展速度要快。早在公元前640年,它起始北方,波及南方继而兴盛,甚至被推崇到国外,欧亚洋瓦房就融入了中国遗风,世代相传,日新月异。
赣南流行青灰色彩的瓦片,俗称“青瓦”。瓦匠,在古时中原迁徙过来的祖辈当中,属于手艺人,被叫成“玩泥巴巴”的做瓦佬。
老家的村子,遍布黏土洼地。做瓦佬选定坡地,刨开表层沙泥石土,精取纯净的黄泥土,铲进粪箕,装上独轮手车,倒入瓦坊的蓄泥池。泥土堆满半池子,引进渠水浸泡。两个昼夜时分,池中浮现的球泡沉破,做瓦佬给水牛牯灌够米糠盐水、喂饱青草,罩上它的眼睛,拿根鞭条牵牛进池。做瓦佬前行,水牛牯跟后,如耕耘稻田般循环踩泥翻泥,推石磨一样转来转去。做瓦佬赤膊露肌,汗珠落雨样密集,水牛牯鼻呼粗气,摇尾拍臀,持续干到“八道犁九遍耙”为止。做瓦佬把一团团稠软熟泥搬到瓦坊一角,堆成一条弧形泥墩胚子,用竹片和铁线拱成弓形的分割工具切成四个等分。接着,换削笔刀模样的木块钢丝刀向泥胚平拉,割出一片三分厚的薄泥,双手像揭纸张那样托起来。圆桶模型台边,做瓦佬将这块泥片包紧在圆桶外壁的贴布上,拿着木梳状划片,围绕转轴旋转一圈,在外壁划出四条凹界,旋即提去晾晒地放置。等它风干掀开贴布,自然裂成四片瓦胚。其间,有四个圆桶和贴布轮流替换,褪下来的装进木盆水里,保持润滑不滞泥坯。这些情形类似于如今的手机、电脑屏幕贴保护膜。
瓦坯装进酷似平卧的客家围屋的瓦窑,窑内容纳三四栋房屋的用瓦量。一座瓦窑,里头不闷气,不暗火,不出“生瓦”,是要有绝活装瓦的,它跟剥竹笋恰好相反。做瓦佬先在窑底垫平一层火砖,请几个帮手外挑担内传送,自己则在窑内掌控把关。找个中心点起堆,砌成半圆形,上下层瓦背靠背垂直,沿吊绳横排竖列。每圈隔开两片瓦宽间隙,再朝外围一层层、一圈圈积砌,然后借助靠窑壁的梯子,堆到两个人的高度。窑膛内的瓦胚造型,好像陀螺。
烧窑用劈开的干柴,开始不封闭窑门,烧一阵细火预热,烘烤几个时辰,去除湿气,均衡温度。等闻到一阵阵焦炭味时,窑门塞严墙砖,留出一道洞口,不断地将一根根木柴丢进里面,熊熊烈火嗡嗡作响,窑顶浓烟如火箭发射喷向云天。烧完十个立方的柴火,封住洞口,四周放水冷却三日后开窑。新出窑的瓦片,青里透灰,色泽亮堂。轻轻一敲,如古银元发出清脆的“当当”响声。
我的一位堂叔,做了大半辈子的瓦,深谙这门手艺的诀窍和事理。堂叔家里人丁多、家道寒,他年少时跟表兄学成瓦艺,租赁了一块集体山地挖窑。秋冬季节,晴多雨少,劲风吹地,堂叔集中在这个时节动工生产。遇突来的骤雨,盖不
及塑料薄膜,毁坏了篷外的瓦坯,只得重新“回炉”泥池。烧窑的木材,平时雇工推大板车砍回来。儿时的我同几个小伙伴,有个周末帮堂叔进山砍柴,闯进封山育林区,被护林员逮住了,堂叔费尽周折赔礼说情,才把锁在茅屋过夜的我们“救”出来。
烧瓦点火前夕,有个仪式称作“打瓦祭”。堂叔从灶前点亮油灯火,一路护送到窑前,烧着松毛引燃干柴。之后,朝窑前正门宰杀一条狗崽,狗血滴入泥土,祈祷烧瓦吉利,不出红颜色的“次瓦”。
堂叔在村民中享有的威望,在众多门类的手艺人之间排得上号。盖新房子的最后一槽收尾瓦,主人要请堂叔亲自交叠铺设,寓意堂叔的技艺源远流长,新房的隔热,防雨漏效果千秋如故。办“下水”宴时,堂叔被请到首席桌上坐,带头喝下第一杯敬酒,即兴拉开“华厦落成”的庆贺序幕。
我年幼时常去瓦窑坊玩耍,捡拾零散的残瓦当锅炉,摘些树叶、野菜之类的东西,玩起“炒小菜”的儿童游戏。有次偷偷动了真,用砖头架起瓦片,搭成灶台模样,烧火煨烤红薯,一阵风吹得火苗四溅,把旁边一堆喂牛的稻草烧个精光。那一回,我饱受了奶奶一顿鞭条抽打的皮肉疼痛。
不知何时起,我看见村前屋后耸立的松、杉、樟、榕等树种跟前,繁星般插上了裹紧红布条的瓦片。放置了红布瓦片的树,统称“社官”树,没人敢去砍树移瓦。每年大年初二,村民们端斋饭、放鞭炮膜拜“社官”,然后增添新瓦新布,以求“十年树木”长存,风调雨顺。多少年来,古树星罗棋布浓荫匝地,与青灰瓦片交相辉映。
我乡下的老屋,早已不居住了,那些祖上用过的磙子、砻磨、风车和蓑衣、斗笠等农具,静静地摆满老屋的各个角落。前些年,堂叔家拆土屋建楼房,他把曾经相依为命的整套做瓦工具,统统收拾过来存放,还挑了一箩陈年旧瓦,他说,衣服穿破了,可以缝块补丁,老屋漏雨,再找青瓦添上可难了。上次,一位年逾八旬,半个世纪前移居陕西的至亲爷爷,携子孙三代回老家祭祖,沿村子四周转了一大圈,努力唤醒消逝的记忆。面对荡然无存的瓦窑地变成花木观赏园,他讲起最早发掘的瓦窑遗址,如陕西的岐山和凤翔秦雍城均有完好遗存。他提议在这里立块碑石,记载瓦窑的流年轶事。家族的后生们围在老人身边拍照合影,定格了意味深长的瞬间。
若干年以后,倘或聊起(来自:WwW.ZHaOqt.nEt 蒲公英文 摘:江西散文)瓦事的话题,我想人们照样津津乐道。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