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散文

发布时间:2017-02-02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记忆散文篇一:痛的记忆(散文)

痛的记忆(散文)

夏正平

当时手术已进行了4个多小时了,麻醉药已失去了作用,我被一阵锥心刺骨的疼痛惊醒,我本能地大喊一声,“我痛啊。”我听到了电钻的嗡嗡声。过后才知道这是医生用电钻在我断裂的脊髓上打孔,他们必须用不锈钢板把我断裂的脊髓固定住。麻醉药是不能再用了,有位护士大姐抚着我的头说:“孩子,你再忍一忍,手术就要好了,做了手术你又可以在这世界上跑呵跳了。”哦,这是医生在把我从地狱里拯救出来。我才17岁,生命之树还没开花结果,谁忍心让其枯萎呢?在手术前我还求过医生“医生,你们一定要救我啊,没有腿叫我怎么活啊!”可血肉之躯又如何经得起电钻、铁钳、钢板的刑罚?我又听到了电钻在我脊髓上打孔的嗡嗡声,但这次我却不在喊痛。黄豆般的汗珠从我的头上、身上如雨般涔涔而下。我的牙咬碎了,手术台被我抓得发出刺耳的声音,医生的手也颤抖了,他停下手术对我说:“你痛就喊几声吧。”但我还是坚定地摇了摇头,依然不吭一声,我知道,残疾的人生要比手术的疼痛更难以承受。

在去年6月21日的江南晚报副刊上,有位叫晓风的女诗人在她的散文中这样写道:“我不明白夏正平是如何从生命的低谷中走出来的,又是以怎样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但从他教我如何面对生活的同时,也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精神支柱和力量~~~~”我是在当天夜里读到这段文字的,这话让我沉思了很长一段时间。在别人看来,我脸上总是笑意盈盈,挂着自信和希望,可是在这篇真实展示内心的文稿里,我不得不坦言,我是从烈火般痛苦煎熬中挣脱出来的。我所经历的痛不仅是肉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精神上的痛比肉体上的痛更甚。经过医院的手术,我受伤的肢体开始慢慢地恢复。麻木的双腿也有了知觉,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我能拄着双拐走路了。生活也能够自理。这比预想的要好,但最终还是没能摆脱掉残疾这个恶魔。在中国社会,特别是农村,残疾人的命运是悲惨的。他们不仅要在生活上、工作上遇到比健康人更

记忆散文

多的困难,更要承受因身体残疾而遭到的歧视和屈辱。我残疾了,但不表明我就是一个废人。可总有些人认为我就此完蛋了,甚至我家里也因残疾的我而不会再有什么出息发达。原先村里人家娶媳妇、嫁女儿,家家都争着抢着请我心灵、手巧、善良的母亲为他们铺婚床、叠新被,以此为他们带来好福气,现在却避瘟神似的躲着我们;原先忠厚、老实、勤劳的父亲很受人敬重,现在却常遭受欺负。我最记得那次母亲去为我苦命的外婆奔丧,因雨雪路滑,身心俱痛的母亲赶回厂里上班时迟到了5 分钟,这就让她厂里掌了点小权的车间主任抓住了一点把柄,就此对我母亲一阵狠批猛打,甚至说出“难怪会生出残废的儿子”这样没人性的话来。我母亲从来都是逆来顺受的,但这次却愤怒了,就像一只护雏的母鸟,疯狂地扑上去和那人撕打,“我迟到可以扣我的工钱,但你没资格侮辱我的儿子!”这事是后来母亲厂里的同事告诉我的,当时我的眼泪就控制不住地哗哗掉下来。如果身体残疾也是罪的话,那么就让我接受惩罚好了,你们可以用轻视的眼光来刺我的心,用刻簿的语言来压碎我躯体,可你们为什么要三番五次地羞辱我的亲人?我不惧任何的苦难,但决不容我的亲人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我知道要想在一个缺乏文明和人道精神的社会里活得有尊严,唯有自强!记得曾读过史铁生先生的一篇文章,在文中这位与我有着同样命运的老兄说:“他是为了母亲的骄傲而写作的。”读到这话时,我心动了一下,我为什么而写作呢?我不仅是为亲人的骄傲而写作,更是为了能在这个世界发出我低微而不屈的声音!当一篇篇著着我名字的文章在报刊上发表时,它就是我向这个世界发出的宣言:残疾的是我的身体,不残的是我的灵魂!

有些痛经过时间的熨帖会慢慢的康复,有些痛却像一根根刺扎在心底永远也不会消除。今天我写这篇文稿的目的,就是想把这些埋在心底的刺拔去,因为痛能够说出来,就不会再痛了,从炼狱里闯出来的人怎会让这些痛一直挂在心里呢?

记忆散文篇二:关于儿时记忆的散文

行走在消逝中

独自一人静坐在靠窗的作为上,尽管室外天气很冷,我还是决定打开窗户,让寒冷的北风驱散我的困倦,抖擞抖擞精神。

雪停了,带来了是银妆的世界,同时也掀起了铲雪热,此时已是夜间九点,铲雪声依然清晰可闻,那铁铲和地面相互磨察而产生的“咔嚓?咔嚓?”声勾起了我儿童时代的思绪,在此我愿朝花夕拾,重温那段美好的时光--

“咔嚓、咔嚓”这是铁器与水泥地的碰撞而产生的美丽乐曲,至少我是这样认为,依稀记得外婆家的那座土楼,那个种着各种各样小花的院子和包围着院子的那个支离破碎的围墙?就是在这里,这个破旧的老房子和庭院中,我们众多的孩子度过了属于我们的美好岁月--烤地瓜、抓知了、在沙堆中爬滚、在货车上嘻闹?一切的一切,定格在脑海中,珍藏在记忆的匣子里。

我怀恋这逝去的童年时光。

秋天的落日显得特别的温馨,一道道夕阳的余晖照在这座郭氏老宅,照在我们天真无邪的笑脸上?

傍晚将至,收取花生的时候到了,东一片西一片的花生慢悠悠地晒了一天太阳,是时候回家了,我、姐姐、表弟、表姐,拿着扫把(还是外婆亲手编织的)、簸箕、铁铲?反正能用上的都上场了,不见眼

前的大工程,只有此时的勃勃兴致,齐头并进,争先恐后,聚拢了花生就用簸箕往袋子里倒,置身于花生的世界,我用力吸着花生间阳光的味道,“啊!原来是花生的香味,还夹杂这黄土的味道”于此同时,心里乐开了花,其实还有一丝丝甜味?我们收取得可用劲了,铁具与地面磨察而产生的声音交织成一片?

于是,这声音伴我度过了童年。

亲爱的表姐表弟们还记得外婆睡过的那张老木床吗?建新房子的时候,舅舅指着它对我说:“这是你外公的妈妈留下来的,有好久的历史了!”是啊!历史赋于它更多的色彩,床上的木头雕刻着各式各样的人物形象,我时常爬上外婆的床,明察画中的人,有时呆呆地望着,脑袋一片空白,缺少了艺术细胞,总喜欢爬上这张床的另一个原因是我喜欢上了床儿发出的乐曲,每每轻微转身或是摇晃,木架间便“咯吱”作响,像是秋风中摇曳的树枝,摇着这床儿,听着这声音,我便进入了梦香?

于是,这声音伴我度过了童年。

老房的光线很暗,唯一能够透光的是两个很小的天窗和四壁的小木窗。我时常躺在床上,仰望那扇天窗,仿佛是一只井底之蛙。于是,习惯了独自一人在昏暗的光线中思想静默: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仍旧是与外公和舅舅所耕种的那块土地一样吗?山的那头又是什么

样子呢?还是连绵不断的山吗?一阵风透过小木窗向我吹来,吹着木扇咯吱作响,啊!天起凉风了!

于是,这种声音伴我度过了童年,只是此时多了分思考。

时间更叠了一切。喜,舅舅要盖大楼了,于是全家人忙忙碌碌,为了这个新房子,我知道年迈已高的外公外婆期待了大半辈子,而舅舅辛苦了数十年,如今终于如愿以尝,这是多么幸福的时刻啊! 新房子在老宅的原址上拔地而起,宏伟的现代式别墅新房明亮了路人的眼目,阳光下闪耀的玻璃窗显得格外绚丽,“房子真漂亮”路过的乡里人都这么说道。

我为舅舅感到高兴,为他了结人生的一大愿望由衷的欢喜,也为外公外婆在年老时能住进这样的房子而欣慰,然而高兴之余,不免感到失落,我感觉好像失去了什么,最初时每每谈到舅舅的房子,我的脑海浮现出老宅的样式,“噢!不对,现在是新式的别墅了”。于是,老宅的身影渐行渐远,那曾经伴随我度过童年的声音已无处可寻了,我也已经长大了,然而我还是以前的我吗?是我变了,还是?

听着窗外的铲雪声,我延续了我的思绪不愿停下,因为我怕我将永远不能听到这熟悉而久违的声音-这份心灵深处的震撼!

我不愿-行走在消逝中?

记忆散文篇三:校园记忆美文

校园记忆

小学篇

初进校园,学习“a b c d”、“红灯停、绿灯行”,标志着孩童时代的结束,高高的围墙和结实的大铁门让放学回家成了当年最开心的事情。听爷爷说,我们学校以前是个尼姑庵,文革时候毁了,后来修整成了学校,虽然破旧,但脚下青得发亮的刻着字的石碑似乎告诉我们:这东西,值钱!那时候校园里的大花园是我的最爱,里边的月季、玫瑰大多是上学前和爸爸移栽的。最喜欢升旗台前两棵比我高点的树结的果子,那酸爽,好像学习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那时不会削铅笔,我那黑油油的双手被老师举起向全班同学展示,丢是丢人了点,可后来的铅笔都是老师削的。小学时候的记忆不是太多,晃晃悠悠过了六年。绿色的大铁门已关了好多年,听说前些年老师多,学生少,都实现一对一的教学了。如今,那些老师们,都早已退休,偶然碰面时,还会想起他们曾经乌黑的头发。 中学篇

学生时代最激烈的竞争在这个时候开始,懵懂的爱情故事也从此写起,高中时候,9门课程的书本摞的比头高,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备考模式完全被开启。教室里班主任老师悠悠的踱步声,铅笔在纸上飞速行驶的沙沙声,教室上空忽悠忽悠摇晃的风扇声,陪伴了大半个高中时光,课间休息时为一道数学题争吵不休的声音也是让人陶醉。操场东边古老的藏书楼眼看着像要塌下来,楼前胡景翼将军威武的雕像好像支撑着不让它垮掉。这两样建筑让我们立诚中学小有名气(习仲勋也曾就读于立诚公学)。复杂难懂的文言文校歌也给学校增加了一些神秘感。高考时大雨的天老师们在外边

等着我们,也算是对我们最大的期待和爱。在这里领略到了真正的严格教学,也体验到了深深的同学情、师生情,即使毕业多年也不曾相忘。

大学篇

记得走了很长很长的路,才从校门走到宿舍,向往着的大学,难道就是“大大的学校”?一开始对学校没有多大兴趣,直到老师说:“菜园是个神秘而又诡异的地方,夏天的晚上可以看到点点的鬼火,冬天的早上能够听到悠悠的哭声。学校中间埋葬着秦始皇的奶奶,连第一教学楼都是棺材的造型。” 我们就在这样寓意着升官发财的地方过了4年。想起曾经做毕业设计的日子,满脑子的编程语句,早上6点宿舍通电起床做系统,半夜12点断电电脑还能坚持一会,直到自动关机才肯上床睡觉,连续作战半个月的疲惫被答辩时精彩的表演打散,完美收工。毕业后不知往哪走就到北郊去实习,后来到南边上班,干着自己从来没想过的事情,我相信自己在这平凡的岗位也能干得出彩。

(资质部 杨晗)

相关热词搜索:散文 记忆 童年的记忆散文 秋天的记忆散文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