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散文

发布时间:2017-02-02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探究散文篇一:散文探究案

散文阅读探究案

【学习目标】 1. 2. 3.

【考试说明】 1.分析综合 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 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言表达艺术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高考导航——2014年高考山东卷《浣花草堂》】

19.这篇游记为什么从杜诗写起?(4分) 【试题答案】

①符合浣花草堂主人杜甫的诗人身份。②杜诗中那些描写山川风物的诗,引发了作者更为新鲜的感受,以此统领全文。③引出浣花草堂。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解析】分析作者以杜诗开头的原因,一般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两个维度去思考。分析内容上的作用时需注意杜甫的身份和后文描写的内容;分析结构上的作用时,要注意这篇游记所写的杜诗位于文章的开头部分,文章起始句段的作用一般是统摄全文,或引出下文。 20.理解文中画线句的含义(4分)

(1)虽然是一般化的塑像,却也还清疏,没有怎样的仙气,不能不说是难得的了。

(2)默默地在心里复诵一下杜甫的草堂诗,会使你像一个梦游者似的走入四时不同风光各异的如许境界。 【试题答案】

(1)①塑像虽然艺术水平一般,但还是清疏的,没有把杜甫仙化;②能够表现诗人本色,这是值得肯定的。

(2)①作者将自己复诵草堂诗比喻成“梦游”,写出了作者沉迷于草堂诗意境中的情态;②凸显了杜诗中描写自然风物诗歌的意境之美,表现作者对杜诗的新感受。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解析】分析画线句子的含意需要抓住句子的关键词语,同时结合文章主旨进行。(1)句中

“清疏”“仙气”等是理解的重点,同时还要思考作者为什么说这样是“难得”。(2)句中“梦游者”“四时不同、风光各异”的具体内涵,同时还要分析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及表达效果。

21.文中作者对杜甫有哪些新的认识?请加以概括。(4分) 【试题答案】

①杜甫有惊人的才华和严肃的创作态度。②杜甫具有清疏、朴实的精神气质。 ③杜甫是一个勤恳的诗人。④杜甫热爱美好的大自然与安宁的和平的生活。 ⑤杜甫描写自然风物的诗歌同样具有巨大成就。(答出其中任意4点即可)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解析】本题的答案区间在第一段、第九段和最后一段。第一段开头写蜀道重读杜诗带来新鲜的感觉:“诗人的写景抒情、用字遣词,有时候也只有面对真实的山川风物才体会得出那严肃的创作态度和可贵的才华”。第九段,概括了草堂的环境:“草堂简朴却也不失规模。给人一种清疏而幽峭感觉,和杜甫当年居处的风格是近似的。”由此我们得到对杜甫的新的认识。最后一段的“老杜是一个多么勤恳的诗人”“他的诗里有丰富的人民生活的写照,可是也不缺乏自然风物的描写”“杜甫写出了许多美好的自然景色,多么可爱的和平环境”等语句也是写作者对杜甫的新的认识。

22.要全面地认识一个诗人,作者的做法给了我们哪些启示?(6分) 【试题答案】

①反复研读诗人的作品。②深入了解诗人生活的环境和诗歌所描写的对象。

③不盲从,有自己独到的见解。④不片面理解诗人作品,不凭主观随意取舍。(答出其中任意3点即可)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 【试题解析】解答此题,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作者的做法;二是给我们的启示。首先要分析概括作者在全面认识杜甫的做法是怎样的,在此基础上阐述这些做法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在游记里,作者从别人对杜甫诗歌的介绍、评价,后人对杜甫草堂的修建,个人杜甫诗歌的理解及他人对诗歌的误解等方面全面介绍了杜甫,我们便可从这些内容的基础上写出带给自己的启示。

【探究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考试)

被温暖照亮 赵 玫

在很寒冷的冬天,窗外是风的吼叫。而在风的吼叫中,你更切近地听到的,是(来自:www.zhaoQt.NeT 蒲公英文摘:探究散文)家中火炉里发出的噼噼啪啪的响声。于是心不再荒远,一种被温暖包笼着的无以言说的幸福,是一种踏实的心情。有火,火的热和火的光,陪伴着我们的生命,从此哪怕走进寒夜。这便是我在北方的冰冷冬季到来的时候常常会有的一种感觉。在风中穿行的时候,当冰天雪地,当风刺着肌骨,只要一想到家中的火炉,即刻会有一份温暖的慰藉。于是渴望火的味道,更渴望火与煤炭焦灼着发出的那种诱人的声音,还有炉火中跳跃着的那么美丽的蓝色的火焰,燃烧着,温暖。

女儿最喜欢的童话,是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而让她伤心难过的,是那火柴发出的一束又一束小小的短暂的光焰。在那个美丽而又凄切的故事中,火光便是温暖便是希望。火光中会有烤鹅,有祖母的慈爱,还会有那棵绚丽的圣诞树……而当火光熄灭,便是寒冷的长夜,便也是生命的终结。没有光亮。漫长的黑暗和死亡,那会是一种怎样的境界?挨着无尽的凄凉与哀伤,于是悲悼生命的消逝。明亮与温暖,可以说是人类的根本所需。从最最古老的那个原始部落,当人类有一天终于被火光照亮,从此害怕黑暗,怕火的熄灭、烛光的熄灭、生命的熄灭。所以普罗米修斯盗得火种,便是盗得温暖与光明,便是盗得生命与未来。

所以家中生着火炉,所以能在火炉前享受温馨。当今天很多的家庭都已经被现代化的暖气设备所武装,而我们所执著的依然是很古老的火源。没有不好的心情。尽管有时候收拾火炉是一件很辛苦很操劳的事情,但我却从没有为此而抱怨过。我常常说喜欢家中有一炉火的感觉。我甚至喜欢伺候那一炉火,喜欢为那火的燃烧而不间断地添煤添柴。我喜欢从窗外的寒冷中感受我身边的那一团火。我喜欢看蓝色的火焰怎样在炉中一点点地奔涌起来,欢腾跳跃,更喜欢时常闻到炉火有时候会发出的那特有的味道,在宁静中屏息静听那如歌般温暖的响声。火炉是无法替代的。我所以不太在乎老家的家中至今没有暖气,心很平和,仅仅是为了一种火的感觉。

然而在一些饭店的辉煌的大堂或是在一些美国家庭明亮的客厅里,却常常会看到那种古老的壁炉。无论壁炉取暖的方式怎样古老落后,甚至壁炉所散发的热度远不能达到今天人们取暖的标准,但是壁炉的那种形式却被人们执著地保存了下来,哪怕是在那些最现代的建筑中,而且,它们竟然被装饰得越来越构思精巧。壁炉上那些被精心雕镂出来的美丽花纹,还有那些被刻意安排过的燃烧的方式:被堆积的木柴中不断闪烁的火光,而那火光竟然也不时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走到很近的地方,才知道壁炉中的一切全是仿真,没有真正的火焰。那红色的光芒和细碎的响声其实都是用电制造出来的效果。如此逼真,甚至在那样的一番虚假的火边,还摆放着那些用以调整火势的古老的铁棍和火钳。于是我问自己,在如此现代化的今天,美国人又何以如此装饰温暖? 后来才体会出,其实仅仅是为了一种感觉,一种怀旧的心情,一种对火的迷恋,一种对远古隧石取火时代的图腾式的崇拜和追溯,一种在人们的头脑中徘徊着不去的观念,一种对于光明的渴求,对于黑暗的恐惧和一种对于生命的无限向往……仅仅是为了一种心中的感觉。

而我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幸运地拥有着这一份感觉,被温暖照亮。我写博客,守着火炉,便是守卫着这份感觉。想象中,我总是时不时地从桌前站起来看望那火,小心而勤奋地侍奉它们,以使那火总是能不停地燃烧,不停地散发出光与热力。我在为火炉的操劳中坚守着那一份关于火的观念。我每每在看到了那火焰时总是满怀欣喜,一种好像是源自于生命深处的欢愉。我甚至盼望着黑暗降临,夜深人静,而惟独我的火光在长夜中闪亮。那时候,我便会独自坐在火炉旁。打开书,听窗外风的呼啸,被柔和的温暖拥抱着,那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境?于是,生命便真的有了富丽,有了依托,更有了动人的色彩。

多么好。在漫漫寒夜中,在这里,被火炉温暖照亮着……

(选自《现当代精短散文》,有删节)

19.文章第2段写到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和普罗米修斯偷盗火种,有人认为它们与炉火没有什么关系,可以删掉,你怎么看?为什么?(4分)

20.在现代化的今天,人们为什么还要用虚假的炉火来装饰温暖?(4分)

21.文章倒数第3段“仅仅是为了一种心中的感觉”,单独成段,有什么作用?(4分)

22.本文题目“被温暖照亮”,也有人将本文题目注为“怀想火炉”,你认为哪个更好,请简要阐述理由。(6分)

探究散文篇二:散文学习方法探究

怎样学习散文

一、散文的定义

现代散文,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对它又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随着写作学科的发展,许多文体自立门户,散文的范围日益缩小。 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二、散文的分类

散文具有记叙、议论、抒情三种功能,与此相应,散文可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三种。也有根据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可分为 :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 。

下面以记叙、议论、抒情功能划分的散文为例。

⒈记叙散文以记叙人物、事件、景物为主的散文,称为记叙散文。记叙散文叙事较完整,写人人物形象鲜明,描写景物倾注作者的情感。这类散文与短篇小说相似,但又有明显的区别。就叙事而言,散文所述的事件不要求情节完整,更不追求曲折变化,而小说对叙事的要求要较散文高得多;另外,散文在叙事的时候需要饱蘸情感,小说的情感则主要由人物体现出来,不须作者明确抒发。就写人而言,小说要求努力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典型人物是作者虚构出来的。而散文中的人物则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某些剪裁加工,注重对人物进行写意式的描绘。

⒉抒情性散文主要用以抒发作者主观情感的散文叫抒情散文富有情感是所有散文的共同特征,但与其他散文相比,抒情散文情感更强想象更丰富,语言更具有诗意。抒情散文主要用象征、比兴、拟人等方法,通过对外在形象的描绘来传达作者的情思,因此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是这类散文最常用的手法。而直抒胸臆的方法,在文章中可以出现,但通篇用此一法者并不多见。托物言志式散文,即象征性散文,作者将情感融于某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具体事物,借助象形联想或意蕴联想把主观情感表现出来。如杨朔的多数散文,矛盾的《白杨礼赞》等。借景抒情的散文,将感情寓于景物之中,赋景物以生命,明写景,暗写情,做到情景交融,情景相生。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刘白羽的《日出》等。

散文一般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三类。

怎样阅读散文呢?关键是抓住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研究文章的内容和写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理清材料

正因为散文取材自由广泛,古今中外、山川草木、花鸟虫鱼、各种人物及自然现象等等,无不是散文撷取的对象,所以,阅读散文时,就要知道一篇散文所写的是哪些具体材料,懂得作者怎样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所要表达的内容。比

如,有的散文写人和事,阅读时要注意理清它所叙述的是怎样的人和物,然后再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有的散文是写景的,阅读这类文章就要弄清文中写的是什么景,哪些景,然后再综合考虑作者抒发的是什么感情。例如鲁彦的《听潮》一文,作者紧紧抓住海潮的音响和大海景物变化的特征来描述景物,形象地勾画出三幅气象万千、波涛壮阔、气势磅礴的海潮图,构成了大海独特而完整的形象,通过对大海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大海伟大力量的赞美之情。

(二)找到文眼

文眼是指文章中最能帮助读者理解作品内容的关键性的语句,它是散文“形不散”的具体表现。例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的内容较多,阅读时难以把握,仅文章的第一部分就有8段,但这部分中起总揽作用的第一句话是“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句话就是这篇散文的“文眼”。

找到文眼,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为何运用那么多的笔墨去描写许多植物和动物,又为什么详写夏夜听故事,冬天雪地捕鸟等细物琐事,目的在于说明那里是作者儿时的“乐园”。“文眼”不一定都在文章的开头,有的在篇末,有的文章的标题就是,有的不在一处而在多处,阅读时要靠自己去体会、去归纳。

(三)找出线索

一篇散文写了许多材料,怎样才能有机地把它们联结在一起呢?这主要靠线索。有人把材料比作珍珠,把线索比作一条红线,散文就是用红线串起珍珠,这一比喻十分恰当。阅读一篇散文,在理清材料后,就要考虑它怎样井井有条地表现文章的内容,这就要找出文章的线索。线索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以事物的形象为线索,如巴金《灯》;

(2)以感情的发展为线索,如杨朔的《荔枝蜜》;

(3)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如刘白羽的《长江三日》;

(4)以空间顺序为线索,如朱自清的《绿》;

(5)以人物活动为线索,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6)以事理为线索,如唐韬的《琐忆》。

(四)品味语言

散文语言的一大特点就是语言优美凝练。优美是指语言清新明快,生动活泼并富于音乐感;凝练是指语言简洁准确,质朴自然。

优美的散文在语言运用上都有独到之处,阅读时要善于挖掘体会,细细品味。例如朱自清的《春》中的“闹”字,用的非常传神。春天到了各种花儿竟相开放,蜜蜂也赶来“嗡嗡地闹着”。这“闹”就是作者的传神妙笔。通过蜜蜂采蜜时的“闹”声,读者自然而然地觉得春意是何等的浓郁、何等的醉人。

杰出的散文家的语言又各具不同的语言风格:鲁迅的散文语言精练深邃,茅盾的散文语言细腻深刻,郭沫若的散文语言气势磅礴,巴金的散文语言朴素优美,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清新隽永,冰心的散文语言委婉明丽

(五)注意散文表现手法的特点

注意散文表现手法的特点,深入体会文章的内容。

散文常常托物寄意,为了使读者具体感受到所寄寓的丰富内涵,作者常常对所写的事物作细致的描绘和精心的刻画,我们读文章就要抓住“形”的特点,由“形”见“神”,深入体会文章内容。

(六)注意展开联想,领会文章的神韵

联想的方式有:

①串联式:如《猎户》“尚二叔→百中老人→董昆”;

②辐射式:如《土地》以“土地”为中心生发开去,写“热爱生活,保卫土地,建设土地”;

③假托式:如《白杨礼赞》;

④屏风式:如《风景谈》。

注意丰富的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到虚,这样才能体会文章深刻的道理。

(七)了解情技

了解情技即弄清抒情散文的写作技巧,也就是高考考点要求的“能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

因此掌握诸如渲染、铺垫、象征、伏笔、照应、悬念、衬托、过渡等技巧有利于鉴赏散文,把握美文实质。

总之,阅读散文要仔细分析研究,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从而掌握阅读的技巧。

探究散文篇三:散文阅读复习学案(探究题型)

散文阅读探究题型复习学案(教师版独有)高三语文魏继国编制 审核:牛司香 使用时间:2015.12.8

【考情分析】(教师版独有)

【题型突破】 题型一 意蕴式探究

高考所选散文往往意蕴丰富,这意蕴有社会的、政治的、道德的意义,有现实的、历史的意义,有民

族心理的、人文精神的意义,也有心理的、情感的、审美的意义。其深刻的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往往是

【典例导引】(2015山东卷)见《新学案》P171《四堡雕版》

【解题技法】(见课件)

【对点演练】(2015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20分)

比邻而居

王安忆

①装修的时候,有人提醒我,不要使用这条公共烟道,应该堵上,另外在外墙上打一个洞,安臵排油烟机的管子。可是,我没听他的。好了,现在,邻居家的油烟就通过我家的排油烟机管道,灌满了厨房。 ②我可以确定,我家厨房的油烟仅来自于其中一家,因为油烟的气味是一种风格。怎么说?它特别火爆。花椒、辣子、葱、姜、蒜、八角,在热油锅里炸了,轰轰烈烈起来了。这家人在吃方面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每顿必烧,从不将就。时间长了,我对他们生出一些好感,觉得他们过日子有着一股子认真劲:一点不混。并且,也不奢侈。他们老老实实,一餐一饭地烧着,一股浓油赤酱的味,使人感到,是出力气干活的人的胃口和口味,实打实的,没有半点子虚头。在我的印象中,他们没落下过一顿。他们在吃的方面,一是有规律,二是很节制。这些,都给人富足而质朴的印象,是小康的生活气息。

③有一段日子,在一日三餐之外,这家人还增添了两次草药的气味。草药的气味也是浓烈的,“扑冶一下进来,涌满了厨房。不知是因为草药气的影响,还是实际情况如此,一日三餐的气味不那么浓郁了。倒不是变得清淡,而是带些偃旗息鼓的意思。这段日子蛮长的,这么算吧,每周炖一次鸡汤,总共炖了四至五次。草药的苦气味和鸡汤的香味,是这段时间油烟味的基调。这也是认真养病的气味:耐心,持恒,积极,执着。

④之后,忽然有一天,我家的厨房里滚滚而来一股羊肉汤的气味。这就知道,他们家人的病好了,要重重地补偿一下,犒劳一下。倒不是吃得有多好,但它确有一种盛宴的气氛,带有古意。古人们庆贺战功,不就是宰羊吗?果然,草药味从此消遁,炖汤的绵长的气味也消遁,余下一日三餐,火爆爆地,照常进行。 ⑤在较长一段稔熟的相处之后,我家厨房来了一个不速之客,那是一缕咖啡的香气。这是另一路的气

味,和他们家绝无相干。它悄悄地,夹在花椒炸锅的油烟里,进来了。这是一股子虚无的气息,有一种浮

华的意思在里面,和他们家实惠的风格大相径庭。因此,我断定,这又是一户新入住的人家,很没经验地,

也将管子接进了烟道,又恰逢顺时顺风,于是,来到我家厨房凑热闹了。这一路的风格显然要温和、光滑

一些,比较具有装饰感,唤起人的遐想。和它不那么实用的性格相符,它并不是按着一日三餐来,不大有

定规,有时一日来一次,有时一日来两次,有时一日里一次不来,来时也不在吃饭的点上,而是想起了,

就来,想不起,就不来,显得有些孱弱似的。而那先来的,从来一顿不落,转眼间,油烟全面铺开,又转

眼间,油烟席卷而去,总是叱咤风云的气势。但是,有时候,夜已经很深了,那新来的,悄然而至。咖啡

的微苦的香味,弥漫开来。

⑥气味终究有些杂了,可是泾渭分明,绝不混淆。你来我往,此起彼伏。再过段日子,又来了一个,

显见得是苏锡帮的,气味特别甜,空气都能拉出丝来了。第四位又来了,它一方面缺乏个性,另一方面又

颇善融会贯通。它什么都来:香、辣、酸、甜,大蒜有,大蒜粉也有,麻油有,橄榄油也有。于是,所有

的气味全打成一团,再分不出谁是谁的来路。我们这些比邻而居的人家,就这样,不分彼此地聚集在了一

处。

⑦这一日,厨房里传出了艾草的熏烟。原来,端午又到了。艾草味里,所有的气味都安静下来,只由它弥漫,散开。一年之中的油垢,在这草本的芬芳中,一点点消除。渐渐的,连空气也变了颜色,有一种

灰和白在其中洇染,洇染成青色的。明净的空气其实并不是透明,它有它的颜色。(有删改)

1、文章③④两段写第一家的草药味,凸显了这家人什么样的生活风格?请简要分析。(4分)

1、【解析】本题考查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这家人的生活风格,文中是有交代的(注意概括、总结句),

在第②段把握好这么些词语:“火爆”“认真劲”“实打实的,没有半点子虚头。”,第③段末有“耐心,持

恒,积极,执着”,第④段末尾有“照常进行”。即使在生病期间,仍一日三餐不断,认真生活。

【答案】(1)病了也认真生活,凸显出一种实打实的风格;(2)草药味的出现与消失都没有打断实打实的

生活,可见此种风格的韧性。

2、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第⑤段中“孱弱”的含意。(4分)

2、【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意。首先要把握住作者的评价语,对接“孱弱”的意味和对

比第一家实打实、认真生活方式。相对于第一家火爆而轰轰烈烈的气味,一缕若有若无的咖啡味道显得较

弱。“不大有定规”的饮食不如第一家的生活规律而有节制。而“一股子虚无的气息,有一种浮华的意思

在里面,和他们家实惠的风格大相径庭”由此可见,这一家的生活风格“比较具有装饰感”,日常生活气

息远不如第一家浓烈。

【答案】(1)相对第一家的气味,咖啡的味道较弱;(2)生活不大有定规;(3)日常化的生活气息不浓烈;

(4)有虚无浮华的气息,不如第一家实打实。

3、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6分)

3、【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线索及作用。文章呈现了从自家排油机里窜出来的四种不同的“气味”,

而这不同的“气味”又分别代表了这四家不同的生活特点或情趣,所以“气味”串联了不同的生活状态,也象征了不同人家的生活风格。基于这种理解,“气味”的确是全文的线索。另外,在主题上(这是必须

考虑到的),这一线索串联了四种不同的气味,而且作者的心地又如此地细腻,对每一种气味都是那样的

认真体味甚至是享受、羡慕,而不因别家的油烟窜入自家而恼火,表明作者对各种生活状态的理解和包容,

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博爱的心胸。 【答案】⑴线索:气味。⑵作用:以“气味为线索,串联全文,便于把不同的生活状态呈现出来;以“气

味为线索,体现不同的生活风格,便于表达理解和包容各种生活状态的思想。

★4、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6分)

4、【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句子重要语句意蕴的理解。从写作思路上看,前文写了四种不同的生活风格,

呈现散文“散”的状态,至此收尾时必须要“束”了,所以,此画线句很巧妙,它是“束”的形象表述,

相关热词搜索:探究 散文 探究散文的深刻意蕴 探究散文标题的意蕴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