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宝贝的散文

发布时间:2017-01-15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安妮宝贝的散文篇一:安妮宝贝《得未曾有》经典语录

安妮宝贝《得未曾有》简介:

《得未曾有》是著名作家安妮宝贝改笔名庆山后首次发表的最新散文集。新的笔名意味着状态和心境的变化,她如此解释道:这 次改名不代表安妮宝贝这个名字的消失。所有新的发生,建立于原先,而不是离开自己的过去。我选择了一个极为简单的名字。更多理解是在意会之中,因此无须解释太多。

书中记录了她的长途旅行中与四个陌生人的相会:

一位爱作画也善于烹饪的厨子,倡导他的饮食方式;

一位回归农村的摄影师,与妻儿相伴山居,礼敬故乡和大自然;

一位年轻僧人,以诗歌以唐卡以修行以领悟,供奉信仰;

一位以古法弹奏的老琴人,年过八旬,心守一事。

种种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生活、不同的生命形态,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如实呈现,让读到的每一个人可以获取其中的价值和意义。

安妮宝贝《得未曾有》经典语录: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安妮宝贝《得未曾有》

有时我们无法让别人理解和同意自己的心,因为心里所有的,本身也不容易阐释。

安妮宝贝《得未曾有》

很多人在负面的感受和遭遇之后,给自己建立起一座城堡,一堵墙。认为我与你不是一类的,可以试着给予帮助,但彼此之间是有隔膜的,不会给予信任。我不希望自己是在城堡或盔甲里面的人,使用不信任或者很冷酷的方式,如果精神上有一面墙的话,那也只应该是自己的慈悲心和同情心。

安妮宝贝《得未曾有》

快乐和享受不需要那么奢侈,完全可以来自微小的事物。

安妮宝贝《得未曾有》

我生活在佛陀的觉悟里,行走在自己的梦里,我想用这些贝叶经书,做一只船,离开轮回苦海。

安妮宝贝《得未曾有》

应该返璞归真,不必天天大鱼大肉。吃菜带点苦味,少点油,对身体更有好处。油腻重口味就像甜言蜜语,会让人依赖。就像人与人的交流,别人恭维你,你觉得很好。实话难听。做菜也是一种交往,人世间的道理都是相通的。

安妮宝贝《得未曾有》

那水库最深处有六七十米,游到中间,水最深,心里还是有压力,会恐惧。但一旦克服恐惧,就会得到某种升华。身心的气场很重要。在一定高度上,恐惧会和你交融,如果站在低处就会被吓倒。

安妮宝贝《得未曾有》

男女之间无限制的冲动和爱是不可能的。有时候需要一些个人的情操来维持,有时候也需要彼此分开一段时间。人的生活,包括婚姻,最终要有心灵上的内容。互相有没有在对方心里,会不会为对方着想,这很重要。需要有一种责任。承诺过的,我要对你怎么样,就怎么样去做。

安妮宝贝《得未曾有》

面壁上有两行诗:扫地焚香无俗韵,清风明月有禅心。

安妮宝贝《得未曾有》

内心宁静的话,守着几棵树,一样可以过一辈子,它们可以成为你,永久的知己&&

安妮宝贝《得未曾有》

我试图在寻找的,也许是一种清晰而诚恳的自我表达。

安妮宝贝《得未曾有》

如果我们尝试去真正地了解和接纳他人,就会得到来自他们的给予。为这个世间而散发出来的光和热。

安妮宝贝《得未曾有》

没有一个人的生活使四平八稳的,是完美无缺的。

有时我们不能够让旁观者感觉很清楚很愉悦,通常会引起异议。

有时我们无法让别人理解和同意自己的心,因为心里所有的本身也不容易阐释。

安妮宝贝《得未曾有》

生活在故乡,就像生活在母亲的子宫里。

安妮宝贝《得未曾有》

生活可以很自在,并非每天需要大鱼大肉,我们的快乐和享受,可以来自很微小的事物。

安妮宝贝的散文篇二:安妮宝贝得未曾有经典语录

安妮宝贝《得未曾有》经典语录

安妮宝贝《得未曾有》经典语录

安妮宝贝《得未曾有》简介:

《得未曾有》是著名作家安妮宝贝改笔名“庆山”后首次发表的最新散文集。新的笔名意味着状态和心境的变化,她如此解释道:“这 次改名不代表安妮宝贝这个名字的消失。所有新的发生,建立于原先,而不是离开自己的过去。我选择了一个极为简单的名字。更多理解是在意会之中,因此无须解释太多。”

书中记录了她的长途旅行中与四个陌生人的相会:

一位爱作画也善于烹饪的厨子,倡导他的饮食方式;

一位回归农村的摄影师,与妻儿相伴山居,礼敬故乡和大自然;

一位年轻僧人,以诗歌以唐卡以修行以领悟,供奉信仰;

一位以古法弹奏的老琴人,年过八旬,心守一事。

种种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生活、不同的生命形态,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如实呈现,让读到的每一个人可以获取其中的价值和意义。

安妮宝贝《得未曾有》经典语录: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安妮宝贝《得未曾有》

有时我们无法让别人理解和同意自己的心,因为心里所有的,本身也不容易阐释。

——安妮宝贝《得未曾有》

很多人在负面的感受和遭遇之后,给自己建立起一座城堡,一堵墙。认为我与你不是一类的,可以试着给予帮助,但彼此之间是有隔膜的,不会给予信任。我不希望自己是在城堡或盔甲里面的人,使用不信任或者很冷酷的方式,如果精神上有一面墙的话,那也只应该是自己的慈悲心和同情心。

——安妮宝贝《得未曾有》

快乐和享受不需要那么奢侈,完全可以来自微小的事物。

——安妮宝贝《得未曾有》

我生活在佛陀的觉悟里,行走在自己的梦里,我想用这些贝叶经书,做一只船,离开轮回苦海。

——安妮宝贝《得未曾有》

应该返璞归真,不必天天大鱼大肉。吃菜带点苦味,少点油,对身体更有好处。油腻重口味就像甜言蜜语,会让人依赖。就像人与人的交流,别人恭维你,你觉得很好。实话难听。做菜也是一种交往,人世间的道理都是相通的。

——安妮宝贝《得未曾有》

那水库最深处有六七十米,“游到中间,水最深,心里还是有压力,会恐惧。但一旦克服恐惧,就会得到某种升华。身心的气场很重要。在一定高度上,恐惧会和你交融,如果站在低处就会被吓倒。”

——安妮宝贝《得未曾有》

男女之间无限制的冲动和爱是不可能的。有时候需要一些个人的情操来维持,有时候也需要彼此分开一段时间。(来自:WWw.zHaoqT.net 蒲公 英文 摘:安妮宝贝的散文)人的生活,包括婚姻,最终要有心灵上的内容。互相有没有在对方心里,会不会为对方着想,这很重要。需要有一种责任。承诺过的,我要对你怎么样,就怎么样去做。

——安妮宝贝《得未曾有》

面壁上有两行诗:扫地焚香无俗韵,清风明月有禅心。

——安妮宝贝《得未曾有》

内心宁静的话,守着几棵树,一样可以过一辈子,它们可以成为你,永久的知己??

——安妮宝贝《得未曾有》

我试图在寻找的,也许是一种清晰而诚恳的自我表达。

——安妮宝贝《得未曾有》

如果我们尝试去真正地了解和接纳他人,就会得到来自他们的给予。为这个世间而散发出来的光和热。

——安妮宝贝《得未曾有》

没有一个人的生活使四平八稳的,是完美无缺的。

有时我们不能够让旁观者感觉很清楚很愉悦,通常会引起异议。

有时我们无法让别人理解和同意自己的心,因为心里所有的本身也不容易阐释。

——安妮宝贝《得未曾有》

生活在故乡,就像生活在母亲的子宫里。

——安妮宝贝《得未曾有》

生活可以很自在,并非每天需要大鱼大肉,我们的快乐和享受,可以来自很微小的事物。

——安妮宝贝《得未曾有》

安妮宝贝的散文篇三:浅谈安妮宝贝

浅谈安妮宝贝

摘要:安妮宝贝 ,原名励婕,从1998年10月开始在网络上写作和发表作品,以《告别薇安》成名于江湖,题材多围绕城市中游离者的边缘生活,探索人的内心与自身及外界的关系。从事过的职业:金融、广告、编辑,现在的职业:网络编辑,自由专栏撰稿和写作者,喜欢:爱尔兰音乐,长途旅行,鸢尾,电影,散步。

关键词:写作;安全感;孤独;回忆

引子:安妮文字的强悍与狂放,首先意味着敢于舍弃。安妮舍弃了多少陈词滥调?这只要把她和随便哪个叫得震天响的“严肃文学作者”稍加比较,就可以大致明白。

她不会为了迎合体制性的文学潮流而刻意“完善”自己,比如她那经常不讲道理的断句方式。一连串的句号表明的不只是随意,也是勇敢。倘没有生命体验的连续性作为实底,文字的畅达或故事的连续性就不可原谅。那只是多余和造作。宁可选择断裂与破损。把笔大胆地交给偶然,而将熟悉的所谓必然逻辑弃置一旁,用断裂和破损的形式,直接说出邂逅偶然的感触,这,几乎可以说是安妮屡试不爽的一点写作诀窍。

她没有太多因袭的重担,没有俯仰鼻息的胆怯和投机,所以她轻易拆毁了别人辛苦持守的无谓的界限。这是需要一点张爱玲所谓“双手推开生死路”的蛮横之气的。

安妮的文字,有一种无法阻挡的力量植入神经,牵制思维,让人陶醉。就像《莲花》中写庆昭对文字本身有痴迷,一个字一个字轻声阅读。它们的排列组合散发新鲜迥异的气氛,似乎与所置身的地方并不产生联系。是的,安妮的文字总是这样。就像她的小说写的一样。她崇尚自由,她讨厌现代都市,想要接近自然的生活。她有这样写道:“拉萨有太多这样的人经过。通常全副精良装备,穿着名牌冲锋衣登山鞋戴着太阳眼镜,开着大越野吉普,咋咋呼呼热热闹闹,拿着高

级相机对着司空见惯的美景拍摄(花重金浪费设备和底片),追逐热门的名胜旅游点(其中包括无聊的人工造景),只为洗出那些和风景明信片一样构图平庸的照片,用以回到城市对朝九晚五没有假期的工作者们炫耀。”[1]她说他们是功利而乏味的旅行者。她所塑造的女主人公往往像是在表达她自己,她喜欢四海为家且又随时随地可以停歇下来静静生活的人,她能够在人群中分辨他们。她爱好旅行,喜欢做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事。徒步去墨脱让人感觉她是如此爱生活又如此不爱自己。一路上有山体滑坡、泥石流、野兽袭击等意想不到的灾难可能发生,但是她很顽强的挺过来了。我想作为一个爱好旅行,爱好亲近自然的人来说,经历这一路的风景,带给当事人的是多么大的身心体验。安妮在多年前看到地理杂志有关墨脱的报道,一幅照片一段文字给予她如此大的吸引力和动力。这幅照片是赤脚的背夫背着货物走在森林之中,泥泞沼泽。树枝藤蔓潮湿交织,那段文字写道:此地曾被称作莲花隐藏的圣地。如果不经历艰辛的路途,如何能够抵达美好的地方。神秘的象征。它所发生的意义,是一种指引。[2]对,意义。于是安妮上路了,她回忆自己去往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路上,以为自己要死去,晚上在山谷中的木头棚子里留宿,临睡之前,会问自己,明天是否能够依旧活着赶路,而不是被塌方和泥石流砸死。每天如此,这段经验也使她知道自己与以往不同,当然,更多的是忠告和提醒读者不要上路,墨脱的路途非常危险。这点足以看出安妮是经历过多少的危险,克服了多少困难,更显示出她是个坚韧的女人。在她的文字里也隐约看出她是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这样的人总是居无定所,不与其他人交流,独来独往,害怕与他人接触,享受孤独感,有时候就让人理解为离群索居。安妮的小说创作如此成功是因为她抱着与自己生命相关的态度来创作。这一点也是我对她的欣赏所在。一个作者写下的文字,最终不过是与自己的生命相关。

《彼岸花》一书中她以第一人称讲述一个写作女人,在大城市的生活。她孤僻,讨厌热闹,喜欢一个人,跟这个城市格格不入,她不会在意别人的目光,随心所欲,但又害怕。沉默可能是她的一种自我保护吧,文章的句子很美,也很直接的表现着这个城市边缘人们的生活。她隔离社会人群,寻找属于自己的世界,但是路途无比艰辛。一路孤独,一直很孤独,一直害怕孤独,而没人了解,最终还是孤独。安妮笔下的女性人物总是在童年遭受巨大伤害,于是在长大后对于世界也缺乏足够的信任,缺乏安全感,自身内在精神境界的空虚使得她们对于外在

的物质世界表现出了极度的甚至带有病态的渴望。她笔下的人物总是从小失去父亲或者母亲,缺少童年的温暖,内心有那么一点扭曲和极端。这使我想到人心世界是纷繁复杂的,自己的意识产生让它恣意生长,就像一颗遗落在悬崖上的松子也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但这两种本质上是有区别的。这也生活中我们往往容易被一些表象所欺骗。游离。无法选择方向时就有这样的状态。你的一个不轻易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安妮的文字就是这样,在颓废中带给人以美的享受。如果说,丑也是另一种美的风格。在安妮的文字表述中可以完全实现。譬如在她的小说文字中,有很多描写女性穿一件随意黑色宽松T恤,洗的发白的旧牛仔裤,头发蓬松凌乱,脸色苍白,皮肤不好,面容憔悴,抽烟喝酒等一些颓废的感觉讲所讲述的女主人公淋漓精致的展现在眼前。

《素年锦时》也是一本散文性的作品,是她后期的作品,是她后来经历数年心渐渐成熟,不再沉醉于稀薄幻觉,变得清淡有节制的写照。回忆过去,感情深切,看得出她是个重感情的人,对父母对故乡的一些事物她都深深留在记忆中,她说过在人的一生中,最大的财富,是回忆。是的,她是个拥有饱满财富的人。

在《清醒纪》中也有许多文字惹人或同情或悲哀或豁达等。“寻找,是另一种记忆的方式。”我们似乎总是在寻找什么,努力想将它留住,但最终敌不过时间的是回忆。在安妮父亲去世后,她好像变了,文字不在像前期的那样具有颓废美,更多的是她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倾谈,就如海水,想起来只需要一个切口,就会汹涌而出。”[4]这一类的文字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后期安妮对人生很淡然,看透了很多,这些精辟的文字就像一位经历丰富的年长者对后背的忠言,有的人喜欢看她前期的作品,也有的人喜欢看她后期的作品,她自己也总结了这个结论,她说喜欢早期风格的读者觉得后来的作品晦涩惑不解,不再满足自身喜好。喜欢后期风格的读者,则往前回溯并不接受。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读者,在这些作品中各取所需。同时,新的读者在加入。她自己回首来路,从不认为自己在十年之后是一个重要或完善的写作者。事实上,越往前走,越能看到作品中诸多弊端和局限性,反省自问之际,也越觉单小轻微。但也不诚惶诚恐,因为安然于心灵的道路循序渐进,种种知见、心绪、洞察、提炼,只能从容按照既定的步履前往。不同驿站,不同风景,最终留下的,只有一种走过千山万水观望流光过境的空旷。单纯混沌中有美,剧烈偏执中有美,百无禁忌中有美,前辈克制中也有美。这些原本属于人对自身生命的处理和完善。微小人类的言论不足道,由凡人创作的文字作品也多有缺漏不足。一个作者写下的文字,最终不过是与自己的生命相关。作为微小个体,试探虚空的疆域,实践思考和表达,让足迹趋向更远处。只有这个价值可穿透种种评判争议的主观和生命无常存在的[3]

客观,穿透文字本身烟云般属性。她说写作是一条个人道路,无需奢求理解或需要更多解释。她只想让这个行为成全你我各自的修行,趋向唯一存在的光源。[5]这样的一个平淡的女子,对写作的纯粹目的让人折服。

安妮宝贝说:“音乐虽然和我想象中的不太一致,我却能感受到这几个音乐作品表达的东西。”[6]因此,她用了一个中短篇的篇幅,和不同以往写作风格的自然冷静,表达了对生命历程的反省。她喜欢听爱尔兰轻音乐,在夜深人静时边听边写小说,那时她有灵感。她是个敏锐的女子,哪怕极微小的事物在她那里都可以有足够的生命。在我眼中的安妮就是这样的女子。

参考文献

[1].[ISBN978-7-5302-1133-5]安妮宝贝.《莲花》.2011年8月第一版16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 .[ISBN978-7-5302-1133-5]安妮宝贝.《莲花》.2011年8月第一版2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3]安妮宝贝《清醒纪》

[4]安妮宝贝《清醒纪》

[5] .[ISBN978-7-5302-1133-5].安妮宝贝.《莲花》2011年8月第一版前言.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6]安妮宝贝《月》

相关热词搜索:散文 安妮宝贝 安妮宝贝的散文阅读 安妮宝贝散文随笔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