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散文

发布时间:2017-01-15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墙》散文篇一:以墙为话题的作文

以墙为话题的作文

以墙为话题的作文

人们之所以寂寞,是因为他们不去修桥,反而筑墙将自己围堵起来。

——爱默生

文/湖南湘潭市岳塘区湘钢二中 张子莹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墙里墙外,被高楼大厦包围,麻木地行走在路上。今天,窗外雨声潺潺,我沏上一杯香茗,任清香缭绕着思绪。走近窗台,放眼一望,目光不觉停留在邻居家。邻居家的窗台很简单,没有一花一草的装饰,只有清一色的护栏。我想:也许下一秒,我可以乘坐一辆公交车,环游整个城市;也许下一秒,我可以随着一个旅行团,游遍五湖四海;也许下一秒,我可以搭上一个航班,飞到天涯海角。但是,下一秒,我却没法到达邻居家里与他小叙一会儿,虽然我们两家只隔了一堵墙。

我住在这里已有13年了,邻居也曾换过一次。我们家与先前的邻居还颇有来往,因为他是父亲的同事。后来,他们夫妻感情破裂,很少回来住;之后不知何时,他们搬走,分别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了。变化是那样悄无声息,他们似乎从未来过,一切似乎从未发生过。

一位新邻居搬进来了,同样是那样悄无声息。直到有一天,物业的工作人员来我家查水电表,临走时询问我,邻居何时回来。我才发现,邻居已换了一个陌生的名字。我吃惊了许久,回过神时才知失态,尴尬地回复“不知”后,便开始观察这位新邻居。说来也怪,这位新邻居每个月只回来几趟,一般是周末,来得很急,去得也很匆忙。我甚至连他的外表都不曾看清过,只知是一名中年男子。每次听到隔着墙传来重重的关门声,也不敢举起手去敲一敲门和他打声招呼,邀请他到我家来坐一坐,生怕我的唐突会打扰他的生活,他那令人望而生畏、令人几乎窒息的快节奏生活。

想起来,我自己又何尝不是与红日一同起床,伴明月一起入睡,过着重复而又忙碌的日子。这种快节奏让我们无暇顾及身边的人,并在我们身边逐渐形成一道隔阂、一堵墙,即使住得再近,也形同陌路,在路上遇见也只不过是擦肩而过,熟视无睹,浑然不觉。当我们身边筑起一堵又一堵墙时,蓦然回首,会发现当初的梦想,不知被封闭在哪堵墙之后,不知被压在哪一堵墙之下,那梦想早已成为梦幻。这一堵堵墙也如一道道屏障,阻挡了人们的交流,挡住了欢声笑语,让冷寂弥漫在身边。如今回想,原来那对邻居夫妇若能早点拆除隔在他们之间的墙,又何至于分道扬镳呢?倘若没有了心中那堵墙,我想下一秒我能环游世界,也定能与邻居坐在一起畅谈天下事。有句话这样说: “筑一堵墙,可以多一分约束与安全;拆一堵墙,可以少一分封闭与隔膜。”的确如此,若没了心墙,我想我们与父母、老师之间或许不会再有矛盾、争吵、怨恨;若没有了心墙,我们或许可以收获更多阳光??

“砰——”来自隔壁重重的关门声,把我的思绪拉回。忙碌的邻居又回来了。雨依旧淅淅沥沥,苍穹之中只见一片阴霾。我放下手中还冒着一圈圈热气的香茗,指尖不经意间碰到了杯中的温暖。我不知道他的过往,也不知他的如今,我也许只是他人生中一个匆匆而过的身影,但在这大干世界、茫茫人海里,我们能够成为只有一墙之隔的邻居也是一种缘分。

再次来到邻居家门前,举起手。这次,敲不开这扇门我就不会放下。

(本文系第八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获奖作品)

(指导老师:费寒松)

编辑絮语

难得一见的好文章,大家多读几遍吧。

《以墙为话题的作文》

《墙》散文篇二:王鼎钧散文《中国在我墙上》阅读

王鼎钧散文《中国在我墙上》阅读

中国在我墙上

王鼎钧

你用了三页信纸谈祖国山川,我花了一个上午的功夫读中国全图。正看反看,横看竖看,看疆界道路山脉河流,看五千年,看十亿人。中国在我眼底,中国在我墙上。山东仍然像骆驼头,湖北仍然像青蛙,甘肃仍然像哑铃,海南岛仍然像鸟蛋。外蒙古这沉沉下垂的庞然大胃,把内蒙这条横结肠压弯了,把宁夏挤成一个梨核。地图是一种缩地术,也是一种障眼法。每一个黑点都放大,放大,放大到透明无色,天朗气清,露出里巷门牌,让寻人者一瞥看清。出了门才知道自己渺小,过一条马路都心惊肉跳。

现在,在我眼前,墙上的中国是一幅画。我在寻思我怎么从画中掉出来。一千年前有个预言家说,地是方的,你只要一直走,一直走,就会掉下去。哥伦布不能证实的,由我应验了。看我走过的那些路,以比例尺为证,脚印为证。披星戴月,忍饥耐饿,风打头雨打脸,走得仙人掌的骨號枯竭,太阳内出血,驼掌变薄。走在耕种前的丑陋里,收获后的零乱凄凉里,追逐地平线如追逐公义。那些里程、那些里程呀,连接起来比赤道还长,可是没发现好望角。一直走,一直走,走得汽车也得了心绞痛。

回想走过的这一路,我实在太累,实在希望静止,我羨慕那些树。走走走,即使重走一遍,童年也不可能在那一头等我。走走走,还不是看冬换了动物,夏换了植物,看最后的玫瑰最先的菊花,听最后的雁最先的纺织娘。四十年可以将人变鬼、将河变路、将芙蓉花变断肠草。四十年一阵风过,断钱的风筝沿河而下,小成一粒砂子,使我的眼红肿。水不为沉舟永远荡漾,漩涡合闭,真相沉埋,千帆驶过。我实在太累、太累。

说到树,那天在公园里我心中一动。蟒蛇一样的根,铁柱石雕一样的根,占领土地,竖立旗帜。树不用寻根,它的根下入泉壤,上见青云,树即根、根即是树。除非政伐肢解,花果飘零,躯干进锯木厂,残枝堆在灶石。那时根又从何寻起,即使寻到了根,根也难救。 我坐对那些树,欣赏他们的自尊自信,很想问他们:车在这里有抱怨没有?想生在山顶和明月握手?想生在水边看自己轮回?讨厌、还是喜欢树上那一群麻雀?讨厌、还是喜欢树下那盏灯?如何在此成苗?如何从牛蹄的甲缝里活过来?何时学会垄断阳光杀死闲草?何时学会高举双臂贿赂上帝?谁是你的祖先?谁是你的子孙?

湖边还参差着老柳。这些柳,春天用它的嫩黄感动我,夏天用它的婀娜感动我,秋天用它的萧条感动着我。它们和当年那些令我想起你的发丝来的垂柳同一族类。它们在这里以足够的时间完成自己,亭亭拂拂,如戈杖而矜,如持笏而立,如伞如盖,如泉如瀑,如须如髯,如烟如雨。老家的那些柳树却全变成一个个坑洞。它们只不过是柳树罢了,树中最柔和的,只不过藏几只乌鸦泼一片浓荫罢了!

中国一直在我的墙上,可你很难领会我的意思。我们都是人海的潜泳者,隔了一大段时间才冒出水面,谁也不知道对方在水底干些什么。在人们的猜疑编造声中,我们都想凭一张药方治对方的百病。我怎能为了到蛾眉山上看猴子而回去?泰山日出怎能治疗怀乡?假洋鬼子只称道长城和故宫,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他的梦里到底有些什么?我哪有心情去看十三陵? 你曾说中国不能只是在我的墙上。可“还乡”对我能有什么意义呢?.?对我来说,那还不是由一个异乡到另一个异乡?还不是由二个业已被人接受的异乡到一个不熟悉不适应的异乡?我离乡已经44年,世上有什么东西,在你放弃了他失落了他44年之后还能真正再属于你?回去,还不是一个仓皇失措张口结舌的异乡人?中国,只是在我的墙上。

【注】王鼎钓,旅美华人,散文家。

16.为什么“羡慕那些树”?请结合全文,分条概括。(5分)

17.本文的语言颇具有特色,请以第、段为例,任选两个方面简要分析。(6分)

18.中国在我墙上”作为文章的标题看何妙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19.“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地图是一种缩地术,也是一种障眼法”一句,道出了的无奈慨叹:面对地图似乎能“一瞥看清”自已的故乡,但现实中却难觅故园。

B.第段中,把眼前所见的湖边柳与故乡柳进行对比,表达了对亭亭拂拂眼前柳的热爱之情,对变成坑洞的故乡柳的厌弃之感。

C.“泰山日出怎能治疗怀乡”一句通过反问形式,强调了文章的主旨,即“近乡情怯”的担忧,不愿回故乡是怕惹出更浓的乡思的心结。

D.文章抒写了缠绵又复杂的乡愁,揭示出内心渴望追根溯源和这种渴望难以实现的矛盾,这与游子的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

E.在文章中综合运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既使自己的情感表达更加直接、真实,同时又使文章具有对话感,亲切而又自然。

16.(5分)树可以静止,一直停留在出生的地方,而自己却一生漂泊行走太累;树不用寻根,根和树为一体,而自己却远离了自己的根——故乡;

树有自尊自信,对自身处境和遭遇从不抱怨,而自己却难以坦然面对生活;(每点2分)

17.(6分)示例:形象生动。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追逐地平线如追逐公义”使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行走的坚定、执著;“走得仙人掌的骨髓枯竭,太阳内出血”“走得汽车也得了心绞痛”等,使用拟人、夸张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行走的艰苦;

极富古典韵味。如“水不为沉舟永远荡漾,漩涡合闭,真相沉埋,千帆驶过。”化用了“沉舟侧畔千帆过”极富韵味,同时“玫瑰”“菊花”“雁”“纺织娘”“风筝”等多个传统抒情性意象的运用,给人古典的诗情画意之感。

富有音韵美。句式灵活多变,如“披星戴月,忍饥耐饿,风打头雨打脸”“走在耕种前的丑陋里,收获后的零乱凄凉里”等句,句式上整散结合、长短错落,富于韵律和节奏变化。(任选两点作答,每点3分。举例、特点、效果各1分)

18.(6分)示例:

从情感方面看,能够更形象地抒发一个离开故乡44年的漂泊者对于“还乡”的感慨,不断寻觅故乡,但故乡只是“在我墙上”,沧桑变幻,物是人非,有国却没了家,表现内心的无奈与惆怅,矛盾与纠结。

从行文思路上看,“中国在我墙上”贯穿全文,由看墙上的中国地图,引发出对于“根”的追问,对“还乡”意义的理解,最终感慨“中国只是在我墙上”,引人思考。

从表达技巧上看,一语双关,“中国在我墙上”既指中国地图挂在墙上,也指故乡对“我”而言仅仅停留在墙上,可望而不可即,一般意义上的“还乡”对“我”没有任何意义,抒发出了内心的感慨。(任意从两个角度作答,每点3分)

19.BC

(B.“对变成坑洞的故乡柳的厌弃”有误,应该是对故乡柳遭遇的不平和哀婉;C.这句并非表现“近乡情怯”的担忧,这也不是本文的主旨。)(每项2分)

《墙》散文篇三:《散文》卷首语

龙年:《散文》2012第1期卷首语

上一个龙年是2000年。

十二年前的此时,编辑部还在张自忠路上,办公楼的过道里同事们进进出出,见面即使不寒暄,也能看得出一种内在的热烈:千禧年,恰是龙年,被我们一并遇上了!几经商议,数易其稿,那年1月的《散文》是大红封面,上有金色飞龙。金龙与红底子交接的边缘有着反白,以衬出飞龙发出的光芒。记得美术编辑的身后站着一排人,他们睁大着眼睛,对着掌控反白程度的美编,异口同声地喊着:白点,再白点!

最后,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条光芒四射的金龙。

现在,这本《散文》就在我眼前,它安静得像一本再普通不过的皇历。我和同事们静静地看着它,仿佛看到一些价值在悄悄地离去,而另一些价值在悄悄地来。

我们并不,也没有资格和理由去鄙视上个龙年的那一幕。我们只不过在民间性的祈祷仪式中,学会了回味和体认——有时,我们的确需要一种“热闹”,只要这“热闹”来自对生活和生命的敬重。这“热闹”不是因为某种悬赏而造成的逐利性的拥挤。我们比十二年前更清楚这样的事实:我们不能加入一场旨在“讨好”的竞赛;我们,只能以散文的方式,去拥抱文学的最基本的价值。

总有些善意的读者把《散文》的编辑比做好的厨师——我知道,我们做得还不够好,但有一点要说明,即便我们很清楚市场上的菜是靠什么在提味,我们也不愿意端上一盘味精给您吃——因为那样,实在是陷害您的身体。

从《日本绘画史》谈起:《散文》2012年第二期卷首语

读秋山光合的《日本绘画史》,生出一个感想:这实在是一部中国绘画对日本绘画的影响史。

在很长的时间里,佛教绘画及唐代宫廷绘画影响着日本的艺术精神和趣味:灵鹫山、春天的宴乐、隐士对弈、白象……这些中国人信仰和生活里的事物,不断地出现在日本寺院及贵族的绘画之中。日本对中国艺术的尊重与学习一直持续到十八世纪,譬如《芥子园画谱》就曾经掀起日本“文人画”的风潮。

中国人乐于看到这样的影响史,但这并不是日本绘画史的全部,日本绘画史还有另一种描述。这是一种类似胡适式的在文言传统之外勾勒出的白话文学史、郑振铎式的在高雅传统之外梳理出的俗文学史。日本人的确借用甚至挪用过我们的笔墨,但他们最终还是在舶来的艺术观念前感到了不适,他们没有放弃寻找与日本的自然及生活相匹配的艺术:他们用平缓圆滑精致的线条来描绘自己的大自然和女人,而放弃一味呈现仙风道骨的铁线勾画;他们用写实笔法描绘宫廷斗杀,他们不躲避血色的残酷场景;他们的绘画不甘于仅仅为小说叙事提供插图,日本人用连续的绘画来重塑故事,进而,他们建立了独立的绘画叙事——日本漫画

可不是无根的艺术,它有着深厚的传统。

一个写作者也必然有着自己的写作史:一方面,这种写作史有着浓重的“影响史”的因素;至为关键的是另一方面,种种影响,最后应当参与到“我”的意义的“建构史”当中。

<散文>2012年第三期卷首语

为了给孙甘露先生回一封信,去年的某个时候,我申请了新浪微博。几个月过去了,在微博上也不想发什么声音了,偶尔看看亦是为了稿约。我不能适应的是资讯的如此繁芜畅达。 我不想成为某段历史的遗老,但我认为生活也许真的出了点问题。我时常想起全镇人共享一台手摇电话机的时节:信息的交换并没有阻绝;只不过,剥落了漆皮的电话、手摇的摩擦声,以及逐级的转接,这一切都显示着信息交换的难度。曾经得到过这种“难度”的滋养,所以我不太相信那些轻易就得到的所谓“真相”。

沈从文在一九三一年五月写过一条街上的生活——我想,那条街上也许连手摇电话也是没有的,但游子临死时还忘不了家中的一切,便托人带了信回来。这条微弱的信息让街上的一个妇人痛哭,到了晚上,焚烧纸钱的光芒映照着街上的屋檐,不懂得世事的孩童却趁着这光亮高兴地玩耍。

信息当然是重要的,但这种“重要”并不在于它是简明的意见或者生活哲学。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生活就将被抽象地消费,任何琐事都将被看作无意义——那么,另一种文化专制将毁掉生活、毁掉人,当然,也毁掉文学。

文学于人,其实不在于知道了什么,而是在于自己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燕巢——《散文》第四期卷首语

不二法门:2012年第五期《散文》卷首语

走,才能出牢笼:《散文》2012年第六期卷首语

的确有很多观念历千载而活着。

《论语》里的话: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我想这个意思是很明白的,学以致用。而这个用,又是很有讲头的,日常的生存能力是小用,行政能力是大用。

所以,在我们的文学传统里固然可以寻到很多美妙的小园林,待视野稍宽察史略有纵深,你会发现,这园林的墙外千年一境也:这是一个骨子里浸透了实用思想的世界,文学话语只不过是它的附庸物只不过是它的子系统。《荀子》里讲子贡、季路这样的普通人何以成为天下列士,乃是受了文学礼义的教化啊!当我们进入文学内部,微观修辞学可能会在技术层面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这可能让我们忘乎所以。而权力——这一最大的实用主义者,此时正用它宏大的语法把文学纳入其中,并使文学为它提供修辞:权力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它让文学把人们引上这条大道。

对文学而言,这样的传统是既成的,而且还在不停的生成——传统是活着的隐喻,不是我们能够随时叫停的游戏。

其实,我们唯一可做的就是接着往前走。停下来抱怨,传统就是囚牢。向前走,传统就是河流,于是两岸必见未知景色。

本期李汉荣写父亲的一篇短文,为我们做了极好的示范,他走出了“孝”的囚牢。

自由是什么:七期《散文》卷首语

什么都是可以写的。怎么写也都是可以的。我也不想反驳这些话。我只想提醒你,你拿起笔来试试,我敢保证,当你拿起笔,你才能知道自由是一件多么难的事。

大国之大,是谓有大疆域。疆域不仅指国土,我还想把它引伸到政治经济文化之影响力。疆域之大,即是实在之自由,本非为一人一国天造地设,疆域与自由均是开拓的成果。我想仅仅会吟咏魏晋人的几句话是不够的,我也不想为旨在获得自由而另外新添一个名为“抖机灵”的修辞格。

我也十分欣赏那种灵光一现式的表达,但我仍然要说,这不是文学的全部。西方人常对被永久监禁的人幽上一默:你将得到的不是一部分时间,而是全部时间。对在文学上毕生致力于精神疆域开拓的作家来说,他将面对的远非灵光一闪这等趣味,他把自己关进了永生的监狱,他以此来获得自由。

文学的确不是世俗生活中的上班工作。但作家必须有另一种工作方式,那就是流浪汉的情怀。在这一情怀之下,生活之此之彼可在瞬间里互换,价值之是之非可在明灭中互照。

你可以离开你的家乡,在一个时代的黑夜,在汽笛声里你飞身蹿上火车车厢的挂钩。 你也可以从来不曾离去,像康德那样与故里相守。

但你的精神要流浪,到文化规划区外边去看看,在那里的软泥上印上你的脚印——只有这样的标志,我们才能确证你的自由的疆域到底有多大。

懂得什么是人迹罕至,你也许就懂得了自由。

统一场:《散文》2012年第九期卷首语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我们早已习惯这样来消费时间。对时间的消费方式,在某种意义上影响着我们的叙事。

《三国演义》,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叫做“三国梦”。若是民间艺人为我们讲这些故事,英雄枭雄奸雄武士谋士美人,一个个走来又一个个走远,曲终一槌鼓,月白风清,闻者梦破。

我们的政治文化向来有重史的传统,史可鉴得失可资治也。这可能影响了我们的文学叙事,偏好时间的大跨度——大跨度的时间里,容得下兴衰,透得出沧桑。这不光是叙事模式,这其实是我们赖以发现真理的途径:我们相信,真理会在时间的流逝中慢慢浮现出来。

“真理”如期而至,在夕阳几度红之后,我们所见不过依旧是青山。而人,此刻却成为重复故事里束手无策的人,价值虚无的人,坐等梦幻破灭的人。

这当然不是一个错误,我是觉得写作者不应该沉湎其中,贪恋一途。对散文写作而言,时间跨度的叙事模式本不是最大的拖累——即便你回忆旧时光,即便你在叙述家族史,散文里的时间只是些闪光的碎屑而已,你用这样的碎屑解释世界或重建世界。现实中的你,甚至小说中的你,时间对你意味着限定,你要么在此时要么在彼时;但在散文里,时间恰恰成为你实现自由的场域,你在此时同在彼时。

真实的人生,是面向结局的叙事;散文不是,散文里的时间不是矢量,散文是一种统一场。

三个借用:第十期《散文》卷首语

人常常舍不得说破某些东西。是的,不说破,留着一点念想,生活才获得一些滋味。 (来自:WWw.zHaoqT.net 蒲公 英文 摘:《墙》散文)比方说,人生无常。这是我们心里时时闪着一句。但作为成年人,我们不忍把这句话过早地传授给下一代人。我们教给下一代人,是这样的观念;人生只是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让我们在阳光下一个一个地去解决。

但是,人生无常,这毕竟是每个人迟早要发出的感慨,毕竟是人迟早要面对最根本的挫折。所以,酒、致幻的药物以及宗教向我们走来,我们用它们来安慰这无常的人生。

当然,当你有阅读的兴趣,拯救这无常人生的还有文学。但,文学又不是酒,又不是致幻的药物,也并非宗教——尽管,文学需要一定程度的非逻辑主义的力量;尽管文学需要恰到好处的仪式感。文学是一只蜜蜂,它要四处奔波,采集它能够采集到的、在它采集传统里也没有对它自身构成致命的花粉。

如果,我们把这无常的人生简明地用一个数轴来表示,我想:类似宗教那样的情感与思,占据的是原点的位置;真实的人生则在世俗利益的牵引下向正负两侧运行;酒及致幻药物则为我们提供一种漫溢的状态,这一状态让我看见“理念人”与“真实人”的错位关系。

正因如此,我想,好的文学,定是从以上的三者中分别借用了:宗教的定力,世俗的实在,幻想的勇气。

新疆或云南:《散文》2012第11期卷首

相关热词搜索:散文 寒山寺的墙散文 关于墙的散文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