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散文

发布时间:2017-02-04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旅游散文篇一:旅游文学

[安徽] 2011年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安徽考区)旅游文学知识预测卷(补充版)

一、单项选择题

1、黄庭坚的《书石牛溪旁大石上》中的“青牛驾我山谷路”中的“青牛”指 ( B )

A、水牛B、特指老子所乘之牛 C、山石的主人 D、

石牛

2、李白《秋浦歌.十二》:“妻子张白鹇,结罝映深竹”中的“罝”为( D )

捕兽的网

( C )

漂浮的物体

( D )

转运之枢纽

消失

茶杯

醉翁亭

( C )

杜牧

苏舜钦

( D )

陈世熔

唐宋

A、丝绸B、竹子 C、木材 D、3、宋琬《立春日游赭山》“浮生车马误,到此愧钟声”中的“浮生”指A、浮现的生物 B、万事万物 C、生命短促的人生 D、4、朱熹《天柱峰》:“屹然天一柱,雄镇斡维东”中的“斡维”意思为A、柱子 B、天涯C、地面 D、5、谢朓《游敬亭山》“:隐沦既已托,灵异居然栖”“,隐沦”指 ( B ) A、隐藏 B、隐士C、沦落 D、6、王思任《游敬亭山》“:以一觞劳之留云阁上”中的“觞”指( C ) A、度量名词B、书本C、古代盛酒器 D、7、“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是哪个景点的楹联? ( B ) A、颐和园 B、杭州西湖 C、黄鹤楼D、8、“客悲不自已,江上望归舟”(《慈姥矶》)出自以下哪位诗人之手?A、姜夔 B、王安石 C、何逊 D、9、宋代与梅尧臣齐名,号称“苏梅”的诗人是 ( D ) A、苏轼 B、苏辙C、苏洵 D、10、“不作人间字,长留天上文”(《雁字》)的作者是安徽怀宁诗人A、潘奕书 B、吴山C、施闰章D、11、时期是散文发展第一个空前繁荣时期。( A ) A、春秋 B、秦汉C、南北朝D、12、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属于以下哪种体裁?( B )

A、山水记 B、游记C、杂记 D、

亭台记

13、“此地有崇山峻岭,斯人如修竹幽兰”属于哪种楹联?( D )

A、春联 B、居家楹联 C、门联 D、

书院楹联

14、“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属于哪种楹

联?( C )

A、春联 B、名胜古迹联C、庙宇楹联 D、

书院楹联

( C )

范仲淹

衣敬酒

卷土重来

东施效颦

( AB )

《小孤山》

15、“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中的“翁”指的是A、王安石 B、苏轼C、欧阳修D、16、中国最长的楹联是 ( B ) A、孙髯《昆明大观楼联》 B、钟云舫《江津临江楼联》 C、黄琴士《采石太白楼联》D、杨慎《昆明西山华亭寺联》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典故发生在安庆地区的有( BC ) A、班门弄斧 B、玉祥卧冰 C、孔雀东南飞D、解2、下列楹联出现在黄山地区古村落的有 ( ABC) A、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 B、饶诗书气有子必贤,得山水性其人多寿 C、慈孝后先人伦乐地,读书朝夕学问性天 D、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3、下列典故与项羽有关的有 ( ABD ) A、竖子不足与谋B、四面楚歌 C、瞒天过海D、4、下列典故说法正确的是 ( ABC ) A、“刮目相看”出自《三国志》B、“草木皆兵”说的是淝水之C、“亡戟得矛”选自《吕氏春秋》 D、“望梅止渴”的主人翁是项5、下列典故选自《史记》的有 ( AC ) A、价值连城 B、百发百中C、霸王别姬 D、6、李白一生到过安徽许多名胜,留下了许多关于安徽的作品,其中有A、《赠汪伦》B、《望天门山》C、《清明》 D、7、下列作者与作品搭配正确的有 ( ABCD ) A、韦应物――《滁州西涧》 B、刘禹锡――《九华山歌》 C、张说――《深渡矶》 D、朱元璋――《燕子矶》

8、下列作家到过安徽的有 ( ABD )

A、苏轼 B、苏辙 C、杜甫 D、陆游

9、下列作家属安徽籍的有 ( ABC )

A、祖榭 B、左光斗 C、汪道昆 D、庾天锡

10、广义的古文包括在内的所有文章。( ACD)

A、散文 B、戏剧 C、骈文 D、辞赋

11、游记最早出现在 时期。( BC)

A、秦朝 B、东汉 C、南朝D、唐代

12、以下旅游散文属于杂记的是 ( ABC )

A、白居易的《荔枝图序》 B、韩愈的《画记》

C、苏轼的《书杜君懿藏诸葛笔》 D、柳宗元的《永州八记》

13、下列关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的描述正确的有 ( ABC )

A、文章并未直接描写褒禅山险峭山势

B、文章从游山泉洞穴着笔,突出洞穴之游

C、文章通过自我反思,体会到唯有志者才能领略“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进而告诫后来学者“深思慎取”

D、文章的主旨在于表达“颓然放达”的情怀

14、下列属于居家楹联的有 ( ACD )

A、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B、凭山脊以为堂,上品宜从高处立。借湖光而作鉴,文风须上流争

C、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

D、饶诗书气有子必贤,得山水性其人多寿

15、下列关于楹联说法正确的有 ( BCD )

A、楹联起源可以溯源至南北朝

B、楹联得到社会承认,应当在唐五代时期

C、楹联作为旅游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大约开始于宋代

D、春联属于楹联的一种形式

16、下列关于对联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 ABD)

A、出句与对句内容要相关B、出句与对句的字数须相等

C、出句与对句语法结构可以不相应一致D、出句与对句应平仄相谐

17、从诗歌记载来看,宋代著名词人姜夔曾到过以下安徽哪些地方?( AD )

A、合肥 B、池州 C、安庆 D、巢湖

18、以下出自李白之手的有( ABCD )

A、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B、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

C、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 D、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否

19、下列关于骈文说法正确的有 ( ABCD )

A、形成于南北朝时期 B、特点是全篇以双句为主

C、讲究对仗和声律,大量使用典故 D、大都拘泥于形式,内容相对空虚

20、下列描写安徽的山水诗出自李白之手的有 ( ABC )

A、《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岭旧居》 B、《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

C、《望天门山》D、《游敬亭山》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CD )

A、平仄是声调的再分类

B、古代汉语声调分为平声、上声、去声、仄声

C、现代汉语中仄声包括上声、去声,平声包括阴平、阳平

D、对联一般不能连续几个字都是平声或仄声

22、在古代,“三礼”是指 ( ABC )

A、《周礼》B、《礼记》 C、《仪礼》D、《雅礼》

23、下列有关楹联说法正确的有( ABD )

A、楹联又叫对联、联语或对子 B、春联是楹联的一种

C、楹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 D、清代是楹联最繁荣时期

三、根据诗词上句补充下句

1、明月松间照,

2、吴宫花草埋幽径,

3、春潮带雨晚来急,

4、无端陌上狂风急,

5、今朝试卷孤篷看,

6、欲把西湖比西子,

7、声驱千骑疾,

8、天柱一峰擎日月,

9、接天莲叶无穷碧,

10、可惜不当湖水面,

11、日出江花红胜火,

12、莫愁前路无知己,

13、野旷天低树,

14、空山不见人,

15、不知细叶谁剪出,

16、蝉噪林逾静,

17、千山鸟飞绝,

18、随风潜入夜,

19、西塞山前白鹭飞,

20、绿阴不减来时路,

21、不识庐山真面目,

22、停车坐爱枫林晚,

23、会当凌绝顶,

24、 ,总把新桃换旧符。

25、 ,万条垂下绿丝绦。

26、三山半落青天外,

27、可怜九月初三夜,

28、两岸青山相对出,

29、,歌曲动寒川。

30、人烟寒橘柚,

31、 ,牧童遥指杏花村。

32、我欲一挥手,

33、 ,山色空濛雨亦奇。

34、 ,孤云独去闲。

35、奇峰出奇云,

36、水清鱼读月,

37、 ,马蹄催乘月明归。

38、夕阳千里弄舟还,

39、朝看石上片云阴,

40、九华秋色媚江滨,

41、大江风急峭帆喧,

42、应怜屐齿印苍苔,

43、海色雨中开,

44、白鸟一行天在水,

45、但将酩酊酬佳节,

答案:1、清泉石上流;2、晋代衣冠成古丘;3、野渡无人舟自横;4、惊起鸳鸯出浪花;

5、依旧青山绿树多;6、淡妆浓抹总相宜;7、气卷万山来;8洞门千仞锁云雷;9、映日荷花别样红;10、银山堆里看青山;11、春来江水绿如蓝;12、天下谁人不识君;13、江清月近人;14、但闻人语响;15、二月春风似剪刀;16、鸟鸣山更幽;17、万径人踪灭;18、润物细无声;19、桃花流水鳜鱼肥;20、填得黄鹂四五声;21、只缘身在此山中;22、霜叶红似二月花;23、一览众山小;24、千门万户曈曈日;25、碧玉妆成一树高;26、二水中分白鹭洲;27、露似珍珠月似弓;28、孤帆一片日边来;29、赧郎明月夜;30、秋色老梧桐;

31、借问酒家何处有;32、谁人可相从;33、水光潋滟晴方好;34、众鸟高飞尽;35、秀木含秀气;36、山静鸟谈天;37、好山好水看不足;38、一片秋声两岸山;

39、夜半山前春雨足;40、片片芙蓉照水新;41、帆影江声万马奔;42、小扣柴扉久不开;

43、涛飞江上台;44、绿芜千阵野平云;45、不用登临恨落晖。

四、填空题

1、《诗经》曾写到“驾言出游,。”

2、《诗经.采薇》“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 。”

3、在《楚辞》里有大量描写山水的诗句,像《湘夫人》中的“,洞庭波兮木叶下。”

4、唐代山水诗人名家辈出。以 、

为代表的山水诗人取得了巨大成就,表明中国山水诗的艺术已经达到了成熟的境地。

5、宋代,安徽和县词人的作品在描述景物之中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之情。

6、骈文形成于时期,其特点是全篇以双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大量使用典故。

7、安徽宣城诗人 ,诗歌造诣极深,他的山水诗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与山东莱阳诗人宋琬齐名,时称“南施北宋”。

8、“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 ”。

答案:1、以写我忧;2、杨柳依依 雨雪霏霏 ;3、袅袅兮秋风;4、王维、

旅游散文篇二:旅游文学

填空

之日(5月19日)定名为中国旅游日。

“ 南京”名称始于明代。历史上先后称为冶城、越城、金陵、秣陵、石头城、建业、建康、白下、上元、升州、江宁、集庆、应天、天京等,多次更换城名

春秋战国时期,南京地处“吴头楚尾”,为吴国置冶城于此。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后,令越相范蠡修筑“越城”于秦淮河畔。

公元前306年,楚威王筑城于石头山,置金陵邑。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改金陵为秣陵。

旅游文学的产生于发展:

旅游文学的孕育(夏商周至两汉):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此段出自《论语》,主旨在于表达孔子学生曾皙的志趣和理想,它是我国早期描写春游的精彩片段。 《诗经》是中国文学的源头。

当前公认的我国第一篇旅游文学作品是《诗经.郑风.溱有》

汉.马第伯的《封禅仪记》是“我国第一篇游记散文”,是“中国山水旅游文学史上单篇登山游记的开山之作”。

旅游文学的形成(魏晋南北朝):

建安时期,我国古代较早、较完整的一首旅游诗歌出现了,即曹操的《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此诗标志着中国旅游诗的成熟。

谢灵运之后的谢朓是南朝以为协作山水旅游诗的大家 旅游散文代表性作品主要有郦道元的《水经注》和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是作者杨衒之重过洛阳、目睹洛阳城荒芜景象,追忆旧闻而作。 《水经注》和《洛阳伽蓝记》的写作范式对明代的《徐霞客游记》影响很大。

旅游文学的发展(隋唐宋元):

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用散文记述西行求经的旅途经历和观感,颇多具体生动的风光描写。 旅游文学的兴盛:

明代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该书是一部著名的地理著作,约四十万字,主要记述作者行经之处的山川形势、地质水源、名胜古迹及风土人情。

徐霞客精神:

楹联是文学作品中一种独特样式。

一般认为,五代后蜀君主孟昶所作“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中国第一幅楹联。 钟云舫所作的《江津临江楼联》,共有1612字,大概是迄今为止中国最长的楹联。 旅游文学与旅游的关系:

旅游文学的特征:(1)审美性。审美性是旅游文学最显著的特征,任何文学作品都能给人以美感,而旅游文学尤其如此;

(2)情感性。人们在旅行观光中,不仅追求物质享受,更是在寻求着精神和情感上的满足;

(3)丰富性。旅游文学的丰富性主要表现在对象的丰富性、知识的丰富性、体裁的多样性、创作队伍的广泛性;

(4)局限性。旅游文学所反映的只能是旅游生活或与旅游有关的事情,超越这个范围,就难以称其为旅游文学。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雍也》由此形成了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比德”说。其内涵即指,精神品质不同的人观察自然的角度及由此所悟所得各不相同。

旅游文学种类范围包括

旅游散文

选择

判断

名词解释

旅游:人们利用自己可自由支配的时间,离开长期生活的环境,改变日常生活的内容,变化常规生活节奏,从事不以物质生产、经营谋利或专门处理公务为目的的旅行、观光揽胜、休闲度假、购物娱乐等活动。

旅游文学:以旅游生活为反映对象,抒写旅游者及旅游工作者在整个旅游过程中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的文学。

尼亚加拉瀑布的构成:加拿大马蹄瀑布、美国瀑布、新娘的面纱瀑布三段组成

翻译

到天关,自以已至也。问道中人,言尚十余里。其道旁山胁,大者广八九尺,狭视溪谷,碌碌不可见丈尺。遂至天门之下。仰视天门窔辽中视天。直上七里,赖其羊肠逶迤,名曰环道。往往有緪索,可得而登也。两从者扶挟,前人相牵,后人见前人履底,前人见后人顶,如画重累人矣。所谓摩胸、口石、扪天之难也。初上此道,行十余步一休;稍疲,咽唇焦,五六步一休,蹀蹀据顿地,不避湿暗。前有燥地,目视而两脚不随。早食上,晡后到天门

译文:到达了天关。我们自认为已经到了,问路上的人,却说还有十多里。在那道路旁边,山的两侧,抬头看岩石上的松树,苍翠茂盛,犹如在浮云之中。低头看山谷中的溪流,石块累累,不能看清它们的尺寸。又直着向上七里路,靠的是那弯曲漫长的羊肠小路,名称叫做环道,常常有绳索,可以用来攀登。两个随从的人在旁边扶着,前边的人拉着向上爬,后边的人可以看见前边人的鞋底,前边的人可以看见后边人的头顶,就像画中那样。刚走上这条路,走十多步歇一次,渐渐疲乏了,喉咙嘴唇干渴,五六步就歇一次。休息时跌跌绊绊地双手支撑一下坐倒在地上,也不管坐在阴潮的湿土上,前面有干燥的地方,眼睁睁地看着,两条腿却迈不动。

兰亭集序译文:永和九年,正值癸丑,暮春三月上旬的巳日,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举行禊饮之事。此地德高望重者无不到会,老少济济一堂。兰亭这地方有崇山峻岭环抱,林木繁茂,竹篁幽密。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映衬在四周,引溪水为曲水流觞,列坐其侧,即使没有管弦合奏的盛况,只是饮酒赋诗,也足以令人畅叙胸怀。这一天,晴明爽朗,和风习习,仰首可以观览浩大的宇宙,俯身可以考察众多的物类,纵目游赏,胸襟大开,极尽耳目视听的欢娱,真可以说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人们彼此亲近交往,俯仰之间便度过了一生。有的人喜欢反躬内省,满足于一室之内的晤谈;有的人则寄托于外物,生活狂放不羁。虽然他们或内或外的取舍千差万别,好静好动的性格各不相同,但当他们遇到可喜的事情,得意于一时,感到欣然自足时,竟然都会忘记衰老即将要到来之事。等到对已获取的东西发生厌倦,情事变迁,又不免会引发无限的感慨。以往所得到的欢欣,很快就成为历史的陈迹,人们对此尚且不能不为之感念伤怀,更何况人的一生长短取决于造化,而终究要归结于穷尽呢!古人说:“死生是件大事。”这怎么能不让人痛心啊!

每当看到前人所发的感慨,其缘由竟像一张符契那样一致,总难免要在前人的文章面前嗟叹一番,不过心里却弄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我当然知道把死和生混为一谈是虚诞的,把长寿与夭亡等量齐观是荒谬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这正是事情的可悲之处。所以我要列出到会者的姓名,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尽管时代有别,行事各异,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动因,无疑会是相通的。后人阅读这些诗篇,恐怕也会由此引发同样的感慨吧。

默写:

《杭州回舫》【唐】白居易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题临安邸》【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晓出净慈寺》【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南京:

《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金陵图》【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石头城》 【唐】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乌衣巷》【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虞美人》【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旅游散文篇三:旅游文学

1.旅游:人们利用自己可自由支配的时间,离开长期生活的环境,改变日常的生活内容,变化常规生活节奏,从事不以物质生产、经营谋利或专门处理公务为目的的旅行、观光览胜、休闲度假、购物娱乐等活动。

2.旅游文学:以旅游生活为反映对象,抒写旅游者及旅游工作者在整个旅游活动中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的文学。

3.旅游文学按体裁大致可分成:旅游散文、旅游诗、旅游词曲、与旅游地相关的楹联匾额、摩崖石刻,旅游小说,影视文学。

5.《诗经》是中国文学的源头。

6.当前公认的我国第一篇旅游文学作品是《诗经·郑风·溱洧》。

7.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是一部著名的地理著作,约40万字,主要记述了山川形势、地质水源、名胜古迹及风土人情。徐霞客精神: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尊重实践、注重实践精神、探索精神、不畏艰险大无畏精神、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精神、献身精神、艰苦奋斗精神、自强不息精神、热爱人民精神、愚公精神、叛逆精神、乐观主义精神。

8.马第伯(汉)的《封禅仪记》是“我国第一篇游记散文”,是“中国山水游记文学史上单篇登山游记的开山之作”,但存在争议。

9.建安时期,我国古代最早、较为完整的一首旅游诗歌出现了,及曹操的《步出厦门行 观沧海》,标志着中国旅游诗的成熟。

10.旅游散文代表性作品:郦道元的《水经注》和杨衒之的《洛阳珈蓝记》。

11.旅游文学的四个时期:孕育期(先秦两汉)、形成期(魏晋六朝)、发展期(隋唐宋元)、兴盛期(明清),历经两千年。

12.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用散文记述习性求经的旅途经历和观感,颇多具体生动的风光描写。

13.楹联诗文学作品中一种独特样式,初见于唐五代时期,作为一种文学表现形式始于北宋,明代流行,清代繁荣。五代后蜀君主孟昶所做“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第一副楹联;钟云舫的《江津临江楼联》,共有1612个字,至今为止最长的楹联。

14.旅游文学的特点:纪实性与亲历性(强调真实)、形象性与抒情性(文学的法定特点)、地域性与知识性。

15.孔子就说过:“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 雍也》)由此形成了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比德说”。其内涵是说,精神品质的不同的人观察自然地角度由此所领悟所得各不相同,智者勤于思索,与水的川流不息具有相似性;仁者宽厚包容,重土不迁,与山的厚实稳重具有相似性。 17.谢朓“馀霞散成琦,澄江静如练”,“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18.由清代名士孙髯翁所作180字的昆明大观楼长联,号称“古今第一长联”。

19.《到尼亚加拉大瀑布》(英)狄更斯 尼亚加拉瀑布位于加拿大和美国交界的尼亚加拉河中段,是世界最著名的大瀑布。瀑布宽1160米,落差50到60米,由加拿大的马蹄瀑布和美国的美国瀑布、新娘面纱瀑布三段组成。

20.“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曾皙。孔子怅然叹“吾与点也”。译文: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我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水中洗洗澡,到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上唱着歌回家。主旨是表现孔子学生曾皙的志趣和理想。这幅暮春咏归图体现了曾皙礼乐治国后大同社会的理解,也有一种隐士的情结。

21.旅游文学与旅游的关系?

(1)旅游和旅游文学的彼和此

(2)旅游文学对旅游发展的积极作用

a.旅游文学本身就具有旅游资源的属性

b.旅游文学作品对旅游客体即旅游景点的文化渲染和包装开发作用

c.旅游文学作品对旅游主体即游客的旅游动机的强大驱动

(3)旅游文学在旅游发展中的禁忌

a.任意移植资源导致资源浪费

b.旅游资源开发媚俗化

(4).旅游文学推动旅游发展的策略

a.研究、整理古典旅游名诗

b.鼓励和提倡学习与写旅游诗,使之成为现代时尚

(5).旅游文学推动旅游发展在时空上的努力

a.促使文学界与旅游联姻,以旅游文学提升旅游地营销效果

b.把握旅游文学发展方向,与时俱进

《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22.与南京相关的诗句

(1)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2)石头城 唐---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3)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5)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6)金陵图 五代—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23.描写杭州的诗句

(1)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南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题临安邸 南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4)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5)杭州回舫唐·白居易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24.翻译《封禅仪记》

原文:到天关,自以已至也。问道中人,言尚十余里。其道旁山胁,大者广八九尺,狭者五六尺,仰视岩石松树,郁郁苍苍,若在云中。俯视溪谷,碌碌不可见丈尺。遂至天门之下。仰视天门 辽,如从穴中视天。直上七里,赖其羊肠逶迤,名曰环道,往往有更索,可得而登也。两从者扶牵,后人见前人履底,前人见后人顶,如画重累人矣。所谓磨胸 石,扪天之难也。初上此道行十余步一休,稍疲,咽唇焦,五、六步一休,蹀蹀据顿,地不避湿暗,前有燥地,目视而两脚不随。

译文:到达了天关。我们自认为已经到了,问路上的人,却说还有十多里。在那道路旁边,山的两侧,抬头看岩石上的松树,苍翠茂盛,犹如在浮云之中。低头看山谷中的溪流,石块累累,不能看清它们的尺寸。又直着向上七里路,靠的是那弯曲漫长的羊肠小路,名称叫做环道,常常有绳索,可以用来攀登。两个随从的人在旁边扶着,前边的人拉着向上爬,后边的人可以看见前边人的鞋底,前边的人可以看见后边人的头顶,就像画中那样。刚走上这条路,走十多步歇一次,渐渐疲乏了,喉咙嘴唇干渴,五六步就歇一次。休息时跌跌绊绊地双手支撑一下坐倒在地上,也不管坐在阴潮的湿土上,前面有干燥的地方,眼睁睁地看着,两条腿却迈不动。

25.翻译《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永和九年,也就是癸丑年) 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三月初,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举行祓禊活动)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很多贤才都聚集到这里,年轻的、年长的都在这里会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这里有高大险峻的山岭,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水流,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把水引来作为飘传酒杯的环形渠水,人们在它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或者饮一杯酒,或者赋一首诗,也足够用来痛快地表达幽远的情怀)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吹来令人心情舒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抬头观望宇宙的广阔无穷,低头细察自然界万物的繁多,用来纵展眼力,开畅胸怀,(都)足够用来让人尽情享受视听的欢乐,实在值得快乐啊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有的人喜欢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有的人依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任何约束,自由放纵地生活) 虽趋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即使人们的人生取舍千差万别,或好静或好动,各不相同,但是,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暂时得意,快乐自足,竟不知道年老之境即将到来)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等到他对于自己所到达的地方感到厌倦,才发现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也就会随着产生)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以前感到欢快的事顷刻之间已经变为陈迹,仍然不能不因此产生感慨,何况人寿命的长短随着造化而定,最后归结于消灭)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古人说:“死和生也是件大事啊) 岂不痛哉!(怎能不悲痛呢?)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每当我看到前人引发感慨的缘由,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没有不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的,在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我本来就知道,把生和死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因此我一一记下参加这次聚会的人,抄录了他们的诗作)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即使时代不同情况不同,但人们的情致却是一样的)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后世的读者读这本诗集也将有感于生死这件大事吧)

26. 翻译《游黄山日记》

原文:初四日 十五里,至汤口。五里,至汤寺,浴于汤池。扶杖望硃砂庵而登。十里,上黄泥冈。向时云里诸峰,渐渐透出,亦渐渐落吾杖底。转入石门,越天都之胁而下,则天都、莲花二顶,俱秀出天半。路旁一岐东上,乃昔所未至者,遂前趋直上,几达天都侧。复北上,行石罅中。石峰片片夹起;路宛转石间,塞者凿之,陡者级之,断者架木通之,悬者植梯接之。下瞰峭壑阴森,枫松相间,五色纷披,灿若图绣。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

译文:初四日 行十五里,到汤口。又走五里,到达汤寺,在汤池沐浴。手拄拐杖,遥望着硃砂庵攀登。十里,登上黄泥冈。刚才云雾笼罩的群峰渐渐地显露出来,也渐渐地落在我的拐杖下。转进石门,从天都峰侧面穿越而下,于是天都、莲花两座峰顶,都秀丽地突出在天空中。路边有一条岔路往东上,是我从前没走过的,于是往前顺岔路直上,几乎上到天都峰侧面。又往北上,在石缝中穿行。一片片石峰夹着路耸起,路在石峰之间弯来转去,阻塞的地方被凿开,陡峭的地方修出阶梯,断裂的地方搭木通过,悬空处安置梯子连接。往下俯瞰,壑谷峻峭、阴森,枫树和松树相互夹杂,五彩缤纷,像图画、锦绣一样灿烂;于是想到游黄山应是有生以来的奇览,却还有如此的奇异景致前次没有探寻过,这一次重游真是既痛快又惭愧啊!

原文:时夫仆俱阻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既登峰头,一庵翼然,为文殊院,亦余昔年欲登未登者。左天都,右莲花,背倚玉屏风,两

峰秀色,俱可手擥。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遇游僧澄源至,兴甚涌。时已过午,奴辈适至。立庵前,指点两峰。庵僧谓:“天都虽近而无路,莲花可登而路遥。只宜近盼天都,明日登莲顶。”余不从,决意游天都,挟澄源、奴子仍下峡路。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接。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终亦不顾。历险数次,遂达峰顶。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澄源寻视其侧,得级,挟予以登。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抗耳。时浓雾半作半止,每一阵至,则对面不见。眺莲花诸峰,多在雾中。独上天都,予至其前,则雾徙于后;予越其右,则雾出于左。其松犹有曲挺纵横者;柏虽大干如臂,无不平贴石上,如苔藓然。山高风巨,雾气去来无定。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峤,时没为银海。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日渐暮,遂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而下脱。至险绝处,澄源并肩手相接。度险,下至山坳,暝色已合。复从峡度栈以上,止文殊院。

译文:这时仆人都因山路险阻而落在后面,我也停下来不朝上走;而一路的奇景,不知不觉地吸引我独自前往。登上峰头后,一座庙如鸟翅张开,名文殊院,也是我前年想攀登而没有登的地方。左边是天都峰,右边是莲花峰,背靠玉屏蜂,莲花、天都两峰的秀美山色,近得似乎可以伸手揽住。环顾四周,奇峰高下错落排列,壑谷众多而纵横交叉,真是黄山上最绝妙的胜景。如果不是第二次到黄山,哪里会知道黄山竟有如此奇妙的景色呢?巧遇云游僧人澄源也登上此峰,于是游兴更为高涨。过了中午,仆人们才来到。站在文殊院前,指着天都、莲花两峰点评。庵中的僧人说:“天都峰虽然离得近,却没有路上去;莲花峰有路上去,路程却很远。只宜从近处观赏大都峰,明天攀登莲花峰顶。”我不听,决心游览天都峰。和澄源、仆人一齐从原路下到峡谷。到达天都蜂侧,顺着流石像蛇一样地爬行而上。抓扯草木荆棘攀援,石块丛密而起就从中穿越,石崖陡斜则扒崖而行。每当遇到手脚无着落之处,必然是澄源先爬上去再伸手接我。一想到上去已经如此艰难,就想到又怎么下来呢?最终什么也不顾了。经历了数次危险,终于登上了天都峰顶。峰顶上只有一块耸起数十丈高的岩石,澄源在岩石旁边寻找、观察,发现石阶,便扶持着我攀登。万座山峰无一不低伏在脚下,唯独莲花峰能与之抗衡。此时浓雾忽起忽止,每当一阵浓雾飘来,就是对面都看不见。眺望莲花诸峰,大多笼罩在云雾之中。只有在天都峰上,我走到前面,云雾则落在身后;我越到右侧,云雾便从左侧升起。顶上还有横枝弯曲、主干挺拔的松树;柏树的枝干虽然有手臂粗,却全都平贴在岩石上,像苔藓一样。山高风大,雾气来去不定。往下看群峰,有时露出碧绿色的尖顶,有时又淹没为银色的云海。再眺望山下,则是阳光明亮,是另外一个世界。夜色渐渐临近,于是把脚朝前伸出去,用手在后面据地,坐着往下滑行。滑到最险要的地方,澄源便肩、手并用地接住我。穿过惊险地段,下到山坳时,暮色已经降临。又顺着峡谷越过栈道而上,到文殊院住宿。

庐山游记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早已让我对庐山有了期待。又因为那部红火的《庐山恋》以及庐山上坐落着的上百座名人别墅,让我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庐山。

有句歌词叫山路十八弯,庐山的山路还不止如此。我们的车从山脚开到山顶,绕了无数个弯。随着高度的增加,云雾越来越多。我们似乎穿梭在云里,有种腾云驾雾的感觉。

相关热词搜索:散文 旅游 湘西旅游散文网 旅游散文随笔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