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运行模式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08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摘要] 随着我国会计信息化浪潮的到来,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改革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依据笔者十余年在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对当前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构建了一套科学合理的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 实践教学; 体系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1 . 18. 06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 0194(2011)18- 0109- 03
  
  一、引言
  
  2009年,财政部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要“推进会计教育与会计理论研究信息化建设”、“推进会计信息化人才建设”,从宏观上为会计信息化教育指明了方向。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对于会计电算化课程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研究,尤其是实践教学的研究日益深入。
  笔者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工作已有十余年,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高校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落后、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等问题,这必然会影响会计电算化课程的人才培养质量。笔者总结十余年从事本门课程教学的经验,对当前高职高专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构建了一套科学、合理、实用的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体系。
  
  二、当前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课程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课程培养目标的定位主要取决于专业培养目标, 而专业培养目标应建立在当前社会会计信息化岗位的实际需求上。目前,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培养目标主要有两类:一是操作型,侧重于培养学生对某种或某几种商品化会计软件的操作能力;二是设计型, 侧重于培养学生开发会计信息系统的能力。两种培养目标均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需求。
  (二) 实践教学内容不够合理
  培养目标直接影响到教学内容,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造成了教学内容的单一。如有的高校只局限于一种商品化软件的操作,或只讲授系统开发方法等,还有的学校至今仍在讲授已被市场淘汰的软件。
  (三) 实践教学方法较为陈旧
  会计电算化课程实践教学中主要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等传统教学方法。以上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但对于培养学生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和研究创新精神就显得力不从心。
  (四) 师资队伍缺乏实践经验
  师资力量是影响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大多数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师是从校门到校门,没有任何实务操作经历,缺乏在实践教学中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经验和能力。而且多数教师是会计学专业出身,计算机知识相对薄弱,教学中遇到的一些软件、硬件问题往往无法独立解决,无法适应ERP系统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五) 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
  传统教学中,学生操作能力的训练与提高主要是在机房根据教师授课进度通过上机实验来实现,基本流程是教师演示、学生听、上机操作。这种传统的、单一的验证式教学过程没有办法形成体系,这必然会影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如何构建一套完善的、科学的、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已迫在眉睫。
  
  三、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一) 及时调整课程培养目标
  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以就业为导向,侧重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说,应定位为:以会计通用财务软件操作能力为基础,以系统管理和日常维护能力为主导,具有一定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基础理论,能够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软件二次开发提出合理建议的会计电算化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 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
  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涉及会计学、信息技术、系统学、管理学等多个领域的边缘学科,其教学内容一直无法统一。结合前述培养目标,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包括以下3个方面:以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理论和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原理为基础,以多品牌财务软件的操作为主体,以系统日常维护为补充。
  (三) 改革实践教学方法
  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是充分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当前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有讲授教学法、多媒体演示教学法(MAI)、计算机辅助教学法(CAI)、验证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在这些方法的基础上,笔者又在实践教学中总结出设错教学法、基于网络的角色扮演教学法、案例设计教学法等,这些方法的使用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使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更具活力。
  (四) 提高教师实践操作能力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培养高水平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一是前往ERP开发或使用企业顶岗锻炼,参与ERP产品的研发及日常维护;二是加强与会计软件公司的合作,软件升级或更新时积极参加培训,并主动参加开发商组织的各种认证考试(如用友认证、SAP认证等)。
  
  四、构建一套完整的会计信息化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传统的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主要指随堂进行的验证式实验教学,这种单一的教学过程无法形成体系。笔者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总结出了一套以“课程分项实训—基于网络的角色扮演—案例设计—课程论文—综合模拟实训—职业资格证书”为主线的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体系,见图1。
  (一) 课程分项实训
  这一环节主要采用多媒体演示(MAI)教学和学生上机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此外还融合了传统的讲授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比较教学法等,以及近年来出现的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还总结出在此环节使用的设错教学法。设错教学法是针对传统的无错化教学法而提出的。所谓无错化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讲授时,根据经验将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反复强调,以避免学生在上机操作时出现类似错误。无错化教学法表面上避免了错误的发生,实际上使学生失去了发现错误并改正错误的锻炼机会,学生一味地依赖老师,缺乏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近年来强调的素质能力培养目标背道而驰。设错教学法是指:在向学生提供的账套资料中事先科学设错,让学生通过操作自己发现错误,并在教学中运用逆向思维和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问题,找出错误原因,并及时加以解决。例如,在讲授“期末自动转账”这一教学难点时,提供实试验资料中故意去掉库存商品的期初数量,造成已售产品数量大于库存数量,无法利用期末自动转账生成已售产品成本结转分录,而后启发学生查找错误、分析错误进而改正错误,大大提高了期末转账这一难点的教学效果。
  采用设错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思考的习惯,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和快乐感,提高学习兴趣。并且通过出错来防错,借助改错而止错,最终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岗位胜任能力,使本课程实践教学效果最大化。本环节要求学生撰写每个实训项目的项目报告,通过本环节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各模块的具体操作,这是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第一步。
  (二) 基于网络的角色扮演
  通过课程分项实训,学生已掌握了会计信息化的基本操作,基于网络的角色扮演是指在分项实训的基础上模拟企业财务部门实际分工情况,让学生扮演某一会计岗位角色,借助局域网络与其他同学共同完成某一账套某月所有会计业务。
  具体做法是:首先将学生每4~5人分为一组,分设账套主管、系统管理员、总账会计、出纳等角色。在局域网通畅的基础上为每名学生配备一台电脑,将本组中系统管理员的电脑设为服务器,由系统管理员在服务器上建立账套、添加本组的其他操作员并为每名操作员赋予相应权限和口令,而后每人分别在自己的机器上用各个角色的用户名和口令登录服务器,进入账套,各司其职,执行每个角色的职能,以小组形式完成整个模拟企业会计实务案例,并以小组为单位提交账套备份资料。

相关热词搜索:会计电算化 构建 实践 体系 运行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