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学分制下课程设置的优化路径

发布时间:2019-08-08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摘 要: 完全学分制下的课程设置的4RC优化路径,是以课程论教育心理学为依据,针对多数高校普遍存在学分制下的课程设置问题提出的。
  课程设置的4RC优化路径既保留了学年制的完整性、计划性强的优势,又具有学分制的灵活性的特点,易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 完全学分制; 课程设置; 优化路径; 4R理论; 4RC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 G4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8381(2007)06-0087-05??
  
  收稿日期: 2007-09-05?
  基金项目: 江苏大学2007年教学改革项目(JGY2007049)?
  作者简介: 武 秋(1965-),女,山东莱州人,助理研究员,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我国高校开始了对学分制的探索,并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特别是在课程设置上有较大突破[1],如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一定数量的选修课,选修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也在逐年增加;大部分高校都推行了主辅修制,一些高校甚至推出了“全日程排课制”。这种排课制可以方便学生在不同的时间段进行选课,同时也可以缓解高校教育资源的不足。这为学分制的实施奠定了很好的内部基础[2-4]。?
  但是,从本质上来说,我国大部分高校所实行的学分制并非真正的学分制,而是学年学分制,也可以称其为计划学分制,即在教学计划编制及执行中按学时计算学分,将所有课程分为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和实践课[5,6]。这种学年学分制实行的仍然是原来的按学年划分的僵硬的教学管理体制,并没有做到真正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分制的优越性也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另外,在教学领域里表现出来的许多问题,往往不是简单的教学问题,恰恰是范围更大的课程问题。因为课程是最具实质性的教育影响者,是教与学的中介和桥梁,没有课程,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没有课程,也就没有教学,各级各类学校正是通过课程,才培养出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各级各类的人才。可见,课程是社会通过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因此,要真正实现由学年制向学分制的转变,就必须从教与学两方面的结合点——课程设置上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期找出我国高校实施学分制的出路。?
  课程理论是人们关于课程问题的基本观点、思想。历史上,课程论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时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其类型多样,各种认识纷繁复杂,且局限性非常明显。为了增强课程论的开放性,适应当前完全学分制的教育机制,我们结合多尔的后现代“4R”课程理论——丰富性(Richness)、回归性(Recursion)、关联性(Relations)、严密性(Rigor)[3],提出了完全学分制下的课程设置优化的4RC路径,并利用该路径,以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课程设置为应用实践模型,将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给出实践模式。?
  
  一、课程设置的4RC优化路径?
  
  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都要落实在课程上。课程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可以说,课程改革成为当前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课程问题是学校教育的关键。?
  “课程设置最优化”就是从实际出发,探求课程的最大价值,取得课程设置的最佳效果。从实际出发就是根据本国、本地的实际情况、科学文化发展的趋势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进行课程设置。探求课程的最大价值,是在我国现实条件下,按照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提供学生最有价值的知识,并使学生获得最必需的技能和能力以及最基本的思想品德、审美情趣和身体素质。最优化不等于理想化,而是相对合理化。最优化也不是一个静止的概念,而是一个随着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改善而变化、发展的动态概念。?
  本文将多尔的后现代“4R”课程理论应用到课程设置的优化中。后现代主义寻求在过程中借助反思来组织自己的过程。因此,后现代主义课程的核心要素是自我组织化的“过程”。为了建构这种过程,多尔提出了4R理论——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归根到底就是“对多元观点、差异性的寻求”。?
  简而言之,多尔的建构性后现代课程理论充分运用于课程领域,为现代主义课程过渡的“自组织”过程提供广阔的思路。同样,也为课程设置的优化提供了极其广阔的思路。各类课程论都与社会、人和知识三个方面有密切联系。有什么样的课程理论,就会有什么样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基于多尔“4R”理论,并进行科学的梳理和反思,本文构建出完全学分制下课程设置优化路径。注意到社会、人和知识是课程论确立的中心,为此,根据课程论的核心思想,高校课程体系的设置也要围绕着“社会、人和知识”这三个中心进行展开。那么,如何把“课程目标(course aim)、课程内容(course content)、课程实施(course actualization)和课程评价(course appraisement)”(简称4C过程)与“社会、人和知识”两个方面有机联系起来,进行课程优化设置?如何面对难关,实现课程优化设置呢?为此我们将多尔的4R理论与课程过程4C过程相结合,并与“社会、人和知识”紧密联系,提出4RC课程优化路径。?
  RC1路径:以追寻最有价值的知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标,也就是说,是为传递最有价值的知识、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课程优化的。在这个路径上,三者是相辅相成,互相确证的,少了任何一个方面,课程的基本目标都不能算是全面和合理的,这也体现了多尔的4R理论中的丰富性。换言之,课程的基本目标就是把现代化的丰富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生存、发展能力,在发挥学生潜能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社会化,最终促进社会进步。促进学生社会化是课程的直接功能,促进社会进步是课程的间接功能。课程(教育)对知识的遴选和传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样知识的创新和生产也是课程(教育)的应有之义。而所有的这些行为都是由人——接受过课程(教育)的人(学者、教师)和将接受课程(教育)的人(学生)来完成的,这就意味着人既是课程的创造者,又是课程的“产物”,是与课程有天然联系和课程所必然要关注的,这首先就体现在课程目标的拟定方面。而一切知识和人,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社会,这种构成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必须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准则,必须在一定关系之中,这种社会的共同的规范和准则及关系也就成了课程目标所必然要涉及的问题。因此,课程目标在对待“ 社会、人和知识”的问题时是不可偏颇的,必须高屋建瓴地关涉三者,并为三者服务。?
  RC2路径:以追寻现代化的知识为中心,也就是教学内容的现代化的课程优化路径。英国学者穆尔认为,不是被视为知识的一切全然纳入教育的课程是适当的,也不是将一切相信的内容纳入课程是适当的。教学时间有限,我们只能从庞大的知识库中加以选择。再则,教育的规范意义上所要求的教授内容必须有学习的价值,必须有助于学习者。这也就关系到哪些知识最有价值的问题,而知识的价值标准的确定就要从社会、人以及知识本身三方面来考察。这就是与多尔的4R理论中的回归性相对应,课程的内容在教育过程中,体现在内容必须能够回归于现代化知识。现代化的知识就是指现代社会所必需的、符合学生差异性的知识,知识现代化是达到现代化知识这一结果的过程。因此,学校所传授的现代化知识是最有价值的知识。需要指出的是,还应遵循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布鲁纳的课程理念之要求,必须注意现代化知识的结构问题,即应把现代化知识的基本概念、原理、公式、方法教给学生。课程内容既要注意把外化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注意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内化和发展能力;既要考虑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的发展特征,又要兼顾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把学生需要同社会需要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发展;既要考虑现实,又要考虑未来,切忌急功近利,要用长远、发展的眼光看待知识,处理好为现实与未来服务的关系,以便促进人与社会的协调一致和可持续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学分制 路径 课程设置 优化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