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论的再认知

发布时间:2019-08-08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中图分类号】G63.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结构主义课程与教学论是在20世纪50年代美苏争霸的背景下产生的,它热衷于追求教育的卓越性,追求教育培养大量社会精英,特别是培养大批科技精英。它是以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J. P. Piaget) 的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 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 (J. S. Bruner) 。布鲁纳的结构原理,首先出现在一个报告而后又作为一部广为传播的著作《教育过程》中。这部著作主要论及是直觉的作用,兴趣在学习中的地位。其核心却是结构原理。布鲁纳主导的的课程论的独特之处就是他的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二、布鲁纳结构主义课程论的基本观点
  1.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
  受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影响,布鲁纳认为,原则是一个基本结构。我们应该使学生了解该基本原则。布鲁纳的基本结构认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不断地增加或改变,每个学科都有固定不变的模式是不可能的,但各学科内在的概念、定义、原则和法则仍具有一定的客观性或相对稳定,这之间的本质联系通过不同事情可以反映出来。
  布鲁纳说:“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其具体表现就是每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原则、基本法则等。他认为基本结构乃是其他知识的概括、抽象、内在制约者、发源、本质。
  2.提倡发现学习,注重直觉思维
  在教学方法上,布鲁纳主张“发现法”。所谓“发现法”,对学生是一种学习方法,叫发现学习;对教师则是一种教学方法,叫发现教学法。发现教学所包含的,与其说是引导学生去发现那里发生的事情的过程,还不如说是他们发现他们自己头脑里的想法的过程。他主张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倡螺旋式课程
  布鲁纳认为课程设计和教材的编写应查明基础学科基本知识的学习准备,根据学生当时认知发展水平予以剪裁、排列和具体化,使知识改造成为一种与儿童认知发展相切合的形式。他认为课程或教材的编写应按照学科的基本结构来进行。
  由此,他提出了螺旋式课程编写方法。所谓螺旋式课程(spiral curriculum),就是以与儿童的思维方式相符合的形式尽可能早地将学科的基本结构置于课程的中心地位,随着年级的提升,使学科的基本结构不断扩大与加深。
  三、在新时期对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论的几点反思
  新时期,知识和技术已成为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核心,知识的生产、传播、应用成为关键,知识经济里“知识”的概念至少包括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关于原理和规律的知识、关于操作的能力、关于管理的知识和能力。后两类知识主要靠实践才能获得。特别是现在的知识几乎接近于爆炸式发展,而布鲁纳所强调的重视基础、基本结构,在现在的教学过程中似乎显得尤为难得和突出。这种时代的现状和教育的要求促使我们对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论进行再思考和再认知。
  1.改善课程质量,激发学生对学习本身的兴趣
  把我们的教学内容转化为适应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学生有新发现的感觉,从而产生学习成就感。兴趣是一种能转化为学习动机的内在心理因素,其驱动力强、持续时间长、作用持久,它能使学生把外在的教育要求转化为自身的教育需求,再内化为自身的品质和个性,实现教育目的。课程质量的改善主要体现在对课程内容,授课形式,教学手段的变革上,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课程的安排中体会到所学知识本身的逻辑性,以此来吸引他们的探索好奇心理。这样一来,课程设置的目的也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另外课程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平均逻辑思维水平,既要体现最近发展区的影响,又要满足学生的接受能力。特别是课程本身的灵活性,对不同地区,不同的学生,教育者可以根据需要适当改变课程的设置和逻辑从而满足自己的教学实践需求。不同层次的课程设置都要为此做出适当地可调整的空间,为教育者或增添或删减课程提供选择。
  2.课程内容的选择
  教师要想把学生有限的接受能力充分展示在以后的生活中,使他们成为更有价值个体,就必须研究的课程内容,提高教材质量,引领学生学会各种原则,这样的基本原则或者基本结构,在设计课程和编写教材中应该占中心地位,让它成为教学中心,使这种结构能成功地简练地概括各种定义,原则,法则等等。如果学生已掌握学科的基本原理,那么这种课程内容的选择就趋近于合理。学生只要记得学科的基本原理,就能推断出或扩大到对其他学科内容的理解,在这一个过程中,学生有很多道路的选择,如“知识转移”,“学习如何学习”等。所有以前的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尽最大努力,花最多的时间就是改革课程内容。面对快速变化的形势的需要,以学校为基础的校本课程开发逐渐受到重视,其中一个基本的出发点就是让学生知道如何学好各学科基本原则。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求教师要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这里的教学实际是指学生的基础,使用的教材,课时安排,学业评价标准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教师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只要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恰当合理的课程内容应该能够实现,而且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3. 改善学习气氛,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并重
  每门学科都有有限的一般知识和无限的特殊知识,所以要选择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学生掌握了它们就能提纲挈领地掌握众多的知识,进而驾驭该门学科。知识既包括知识和能力,又包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个时代人们关心的是知识的生产率,即科学知识转化为产品和技术的效率。课程设计应该使学生重视自然科学学习、重视技术获得。那种轻视学生操作技能、管理素质培养的观念将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发展。同时如何实现人的完整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最终要培养的是完整的个体,是精神和智力的完美结合体。所以相应的人文科学在课程设置和课程评价中所占的比重也不应该被削弱,这是毋庸置疑的。
  4.改善评估机制,通过发现法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教学效率
  布鲁纳认为不宜过份重视奖励、竞争之类的外在刺激,因为这种强化可以使某个特殊行动激发起来,并导致重复,但它对学生构成有用的世界模式的长远的学习过程并无益处。布鲁纳承认奖优制度对学习有一定作用,但他强调内在奖赏的重要性,认为教学应把重点放在学生的认知活动方面,为其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其好奇心、求知欲,让其主动去发现、探索,让其在成功和失败的体验中增强后继学习活动的动机,而外在的奖励、竞争之类由于带来诸多负向效应,应慎重使用。
  科学的发展,哲学思潮的涌动,以及美国通过改善科学教育来保持自己科学优势的教育追求,构成了布鲁纳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出现的具体背景,使其影响日趋广泛,深远。虽然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在运用于教学实践时遇到了很多问题,即便如此,他还是强调最近半个世纪中知识的进展足以使任何富于思想的人,特别是对教育感兴趣的人去寻求新的方法来向新的一代传授那些已在快速发展的大量知识。仅凭这一点,我们就知道该理论的价值所在了。
  参考文献
  [1]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2
  [2]布鲁纳著.邵瑞珍译.《教育过程》.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相关热词搜索:再认 结构主义 课程 布鲁纳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