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共修教育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发布时间:2019-08-08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摘 要]教师教育领域中的案例教学,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习者引入教育实践的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讨等形式,提高学习者面对复杂教育情境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一系列教学方式的总和。它为准教师在教育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能够促进在职进修教师专业发展,并为职进修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与教师行动研究提供了可操作的平台。
  [关键词]教师教育 案例 案例教学法
  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08-JKGHAGH-542;商丘师范学院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和教学研究项目。
  作者简介:翟慕华(1967-),男,河南柘城人、硕士研究生,1990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现任商丘师范学院教育系副教授,主要从事教育学基本原理研究。
  
  一、案例教学法的基本特质
  案例,英文称之为case,又被译为个案、实例、事例等,是对现实中某一具体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托尔(Towl.A.R.)曾指出:“一个出色的案例,是教师与学生就某一具体事实相互作用的工具;一个出色的案例,是以实际生活情景中肯定会出现的事实为基础所展开的课堂讨论。它是进行学术探讨的支撑点;它是关于某种复杂情景的记录;它一般是在于学生理解这个情景之前,首先将其分解成若干成分,然后再将其整合在一起”。 [1]
  教育案例有自己的基本特征。教育学家理查特认为教育案例有六方面的特征:
  (1)教育案例讲述的是一个故事,一个事实;(2)案例叙述要从开始到结束有完整的情节,并包括一些戏剧性的冲突;(3)案例要具体、特殊。不应是对活动笼统的描述,也不是对活动的总体特征所作的抽象和概括的说明;(4)案例叙述要有时空内容,即要说明实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5)案例对行为的陈述要能反映教师工作的复杂性,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态度、动机和需要等;(6)案例叙述要反映出事件发生的特定教育背景[2]。
  案例教学可界定为通过对一个含有问题在内的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哈佛工商学院也曾将案例教学界定为:一种教师与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工商管理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这些案例常以书面的形式展示出来,它来源于实际的工商管理情景。学生在自行阅读、研究、讨论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全班讨论。因此,案例教学法既包括了一种特殊的教学材料,同时也包括了运用这些材料的特殊技巧。[3]
  教师教育领域中的案例教学,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习者引入教育实践的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 研讨等形式,提高学习者面对复杂教育情境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一系列教学方式的总和。它不仅仅强调教师的“教”(引导),更强调学生的“学”(研讨),要求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要有相当大程度的转变。
  
  二、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
  (一)准备阶段
  案例教学的准备主要包括案例的选择、学习共同体的创建、以及教师和学生为案例教学所做的具体准备等。
  1.教学案例的选择
  案例教学的一个关键特征是案例的运用,案例的运用是以案例的适当选择为前提的。关于案例的选择,后文将有专门的论述。
  2.学习共同体的创建
  研究表明,成功的案例讨论需要学生形成一个学习者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既洋溢着信任、合作、悦纳的气氛,又充满着质疑、批判、对话的精神。小组的组织也是一件需要做好的准备工作。一般认为,小组人数以 3-5人为宜;为了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合作与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竟争,小组成员应在性别、学业能力、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有所不同,而在不同的小组之间则要求水平大致相当,即“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二)分析与讨论阶段
  这是案例教学的主体部分,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揭示其缄默性教育知识或信念,进而促进教育理论知识的内化。案例的分析与讨论一股是与学习者对以下问题的探讨联系在一起的:①案例中体现的是谁的观点?谁的观点又被排除在外?②我在课堂上学到的原理和知识是如何帮助我理解这个案例以及案例中人物的行为方式的?③我认为案例中的疑难问题是什么?案例作者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不是和我一样?④这个案例所提出的问题和我以往所读的其它案例以及我已有的教学经验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⑤在这个案例中包含了哪些伦理的、课程的、教法的、政策的和法律的问题?⑥哪些信息至关重要?⑦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哪些?做出决策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的决策是最适宜的?⑧如何进行整体评价?
  学生在评价各个方案时,可以通过思考以下问题来把握评价的标准:①如果我是案例中的教师,我该怎么办?②我为什么要这么做?③驱使我这么做的背后的假定、信念和理论是什么?④这个方案的可能后果和风险是什么?⑤这个方案对所有的当事者都是公平的吗?⑥这个方案能达到我的综合目标吗?⑦备选的方案又有哪些?
  教师是案例分析与讨论的设计者、组织者和促进者,为了保证案例分析与讨论的有效进行。教师应发挥如下作用:①创设一种平等、融洽、学生感到安全因而都能畅所欲言的学习氛围;②引导学生制定案例讨论的规则,如做好充分的准备 信任、尊重与支持每一个人,给予每一个人以平等的发表意见的机会,在别人发表意见时要认真倾听,积极参与小组与班级的讨论活动,乐于承担个人在小组中的责任,建设性地解决各种冲突等;③在案例分析与讨论之前、之中或之后提出适当问题,引导学生对其缄默性教育知识或信念进行批判性反思;④唤起学生对案例分析与讨论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深入思考、充分发表个人的意见 ⑤使讨论始终围绕着案例主题进行,避免跑题等。鉴于学生头脑中的教师是知识权威、教学控制者的观念不是短期内能改变的,教师要尽量避免对案例中的具体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慎重地调解学生在案例讨论中出现的分歧与争执。
  (三)总结与反思阶段
  成果展现是对案例讨论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案例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发展他们交流和表达的技能,其形式主要有讲演、辩论、角色扮演、口头或书面的案例报告等。
  总结主要是从教师的角度来说的,其作用有:①引导学生对案例学习得出大体一致的结论;②对案例学习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提示,难点内容给予点拨;③激发、指导学生对案例教学过程的反思。
  这里所谓的反思是指学生对案例教学过程本身的反思,一般涉及课前准备、案例讨论中的分析、讨论以及和同伴的合作、成果展现等。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案例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7), 36-41
  [2]傅道春,情境教育学[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
  [3]Richert,A.E,Case methods and teacher education:using Case to teacher reflection,1991

相关热词搜索:教学法 学中 策略 案例 实施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