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路径探索

发布时间:2019-08-10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sjjx/sjjx201709/sjjx20170914-1-l.jpg
  摘 要:文章通过识别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各种元素,分析高校开展国际化建设可以推进的工作,重点强调了高校在推进国际化建设工作中容易被忽略的组织元素,同时分析了高校国际化最常遇到的困难。高校推进国际化建设工作,必须既关注组织元素,又关注学术和课程元素;高校国际化必须融入一个组织的文化、政策、工作计划和机构的组织过程之中,才能保证组织的国际化建设工作取得成功,并且具有可持续性。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组织元素;学术与课程元素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兴起和动因
  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以英、美、澳、德、法等发达国家的教育输出作为标志的。随着亚洲经济的崛起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扩大,亚洲成为这些发达国家开拓高等教育国际市场的重要目标,其中,中国自20 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成为他们重要的目标市场。[1]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教育水平不断提升,高校开展国际化建设的热情越来越高,特别是2010年7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2010年9月,教育部印发《留学中国计划》,提出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2]。全国高校积极相应国家号召,投入到国际化建设大潮之中。
  从高校的自身层面分析,开展国际化建设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动因:第一,经济收益,高校开展留学生教育、引进国外项目等可为高校带来收入;第二,文化交流,可以促进文化的交流与理解,促进对不同国家文化的认同,实现文化的多样性;第三,学术发展,国际化可提升高校国际形象与声誉,促进科研与知识的国际交流与生产,促进高校学术水平的提高,促进高校课程教学质量革新;第四,促进人员跨境流动,高校通过开展国际化建设,促进学生和教师的流动,给予他们更大的发展空间。[3]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过程中
  起重要作用的主要元素
  通过检索文献,一系列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元素被识别出来。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元素主要以不同的学术活动为主,如学生和教职工交流、国际化的课程、招收和接待留学生等。在另一些文献中,组织因素,如政策、审查评估体系也被作为国际化元素识别出来。
  国际化建设中的组织元素包括管理层、国际化工作的开展、支持与服务三个方面;学术与课程元素包括学术项目、课外活动、外部关系和服务(国内和海外)三个方面。本文从组织方面和学术与课程方面详细列出在国际化建设中起重要作用的元素,希望高等院校国际化建设任务推进者明白如何推进国际化建设工作。
  三、高等学校推进国际化建设的各项工作
  (一)组织元素
  1.学校管理层
  1)高层领导做出推进高校国际化建设的承诺
  将学校的国际化建设目标写入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以学校文件的形式明确学校的国际化建设目标,并且学校的高层领导要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讲解和布置国际化建设任务,做出开展国际化建设的承诺。
  2)教师和管理人员积极参与
  学校国际化建设工作的推进者要做好顶层设计,从全校层面将国际化建设任务落实到各学院(系)每名教职工的日常工作中,保证所有教师和管理者参与国际化建设进程。
  3)设立国际化的清晰理念和目标
  最重要的是讓全校教职工明白,自己做的哪些工作与学校国际化建设相关。比如,教师讲授国际合作课程,教师和管理者参与留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等,明白工作的具体要求和要达到的目标。
  4)国际纳入学校使命与政策
  高校制定国际化发展中长期规划,明确国际化建设的宗旨,明确提出国际化建设的各项目标。比如,上海外国语大学专门制定了国际化发展规划(2015-2020年),明确了学校国际化建设的宗旨是以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为核心,增进青年大学生对世界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包容,使他们积极参与和促进全球文明交流互鉴,同时提升学校的国际显示度和国际影响力,丰富和提升大学精神。同时,该校提出国际化建设的六大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国际科研合作、提升学科和专业发展水平及国际影响力、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化校园、提高国际化管理与服务能力。
  2.国际化建设工作的开展
  1)将国际化建设工作融入全校层面和院系层面的计划、预算和质量审核体系
  将国际化建设任务落实到全校层面和院系层面的工作计划中,并且提供完成任务需要的资金支持,从过程到结果统一纳入学院的考核、评价体系,保证国际化建设任务圆满完成。
  2)成立开展国际化建设的组织体系
  高校必须专门成立开展国际化建设工作的完整的组织体系,覆盖高校内部的各个层面。组织体系应该包括:校级国际化事务委员会、院系级国际化事务委员会、国际办公室。[4]
  3)建立用于工作协调的沟通(正式和非正式)体系
  在国际化建设任务推进过程中,学校各部门之间、不同管理层级之间要建立完整的沟通体系,这样能够保证信息共享,大家在工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和困难知道向谁汇报,如何处理。
  4)平衡开展集中和分散的国际化推广和管理活动
  高校校级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将国际化建设任务作为各二级学院和部门日常工作的一部分,纳入院系和部门考核体系。在全校开展国际化工作的同时,各院系也要从自己的角度开展国际化的工作,各部门都提出自己的建设目标,教职员工要根据自己的特长主动参与国际性学术会议和研究工作。
  5)充足的财务支持和合理的资源分配体系
  开展国际化建设工作,一定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和合理的资源配置体系,保证各部门的国际化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相关热词搜索:高等教育 国际化 路径 探索 建设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