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德国高等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10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摘 要:公平是人类自由体系中最为基本的权利,也是教育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其中,性别平等问题更是一个国家需要重点关注和应对的重要议题。以洪堡建立柏林大学为标志,德国为世界高等教育开辟现代大学纪元。德国高等教育从20世纪初至今在改善性别不平等问题上所做出令人瞩目的努力,并总结其能我国推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性别平等带来些许启示。
  关键词:社会性别;德国;高等教育;启示
  19世纪80年代起,人口结构的急剧变化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转型使得欧洲在后来的数十年中面临严重的技能短缺问题。为确保多元并均衡的劳动力结构,市场与企业的高效运转需引入更多的女性力量。1958年,欧盟将“同工同筹”以法律形式载入《罗马条约》,并在第119条中明确规定:成员国需确保并持续一个原则,即男女应当同工同筹[1]。迄今,欧盟通过6次《平等机会行动纲领》的实施,倡导欧洲企业加强引进女性劳动力以激励学生进入非典型教育领域,减少性别所导致的横向(高等教育水平)与纵向(高等教育专业)隔离,缩小男女薪酬差距[2]。性别平等已成为人权实现状况和社会结构发展水平的重要量度,众多国家将消除基于性别的一切歧视和改善女性地位列为国家发展日程中的重要事项。
  较其他西方国家而言,德国在缩小两性差距和鼓励女性参与高等教育方面起步较晚且历经波折。直到1891年,海德堡大学第一次正式录取女性学生[3]。20世纪初,德国大学之门才真正陆续向女性开放。不同于美国较为激进的女子教育运动,德国在妇女运动上经历了“意识形成和表达(1968-1976年)”“多元化、专业化、制度化的融合(1976-1989年)”“国际化、团结、新定位(1989年至今)”这三大阶段的努力[4],在改善性别之间的教育不均衡问题上做出了从边缘化到“贯穿整个生命周期平等”的中心化的巨大转变[5]。女性不再处于过去的劣势境地,甚至在许多方面超越了男性。虽然并没有达到起点和结果层面上的完全平等,但德国女性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参与水平位于世界前列,对其他国家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一、德国高等教育中女性的参与状况
  随着民主体制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确立,历届德国政府将教育公平置于德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中心地位,顶层化设计的德国教育体系也将高等教育公平视为实现社会平等的重要标志之一。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女子教育改革的浪潮越来越高,引起政府、公共舆论界、研究者的高度关注。此后,德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颁布法律、建立女子机构或社会团体等。而后学校中的女生比例也大幅度上升,获得上大学资格的文理中学的女性毕业生人数已经超过男生,高等教育和研究机构中的女性比例也不断上升。[6]
  德国高等教育统计机构的数据显示,在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上,2011年,德国高等教育的女性入学率为24.8%,男性为22.4%[7],且女性入学比例高于男性的趋势一直持续。在学生总体人数上,女性占47.43%,男性占52.57%,男女人数相对均衡。在最终学历统计中,获得博士学位的女性学生占45.4%,博士后女性学生为27%[8]。在专业选择上,女性往往倾向于选择传统的“女性优势学科”,如选择教育教学专业的学生中女性占比76.7%,选择人文艺术专业的学生中女性占比65.4%,选择服务专业的学生中女性占比49.4%,选择工程制造和建筑专业的学生中女性占比仅有25%[9]。数据包络分析方法①也证明了女性在医学、工程、物理三个系别领域中的效能水平较低[10],反之男性则更多集中于这些理工科专业。可见,性别分流的个人专业选择导致了男性和女性毕业后择业上的不均衡和隔离。
  2011年,欧洲统计局发布的劳动力调查报告显示,在数量上,德国的劳动力市场中男性比率为77.3%,女性比率为67.7%,兼职工作的女性占总人数的45.1%[11];在收入水平上,女性的整体收入比男性低23.1%[12],且因年龄、学历、管理水平的不同,男女在整体收入的差距上梯度更大[13]。在高校中,女教師占总教师人数的38.2%,行政管理体系中的女性员工占31.7%[14],在寻找职业培训岗位时,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找到声望和报酬更好的双元制培训岗位,女性则更多地进入全日制职业学校任教。[15]
  从目前德国高等教育研究数值可以分析出,德国高等教育在女性入学整体比例上基本上做到排除性别歧视和不公,如今的侧重点在于如何追求高等教育的过程公平。
  二、德国高等教育中
  促进性别平等的改革措施
  (一)促进高等教育起点的性别平等
  德国一直以优质的高等教育闻名世界,虽然其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相对均衡,但仍存在着地区差异,如原西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略优于原东德地区[16]。但从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来看,“穷”地区并没有“穷”教育,其高等教育质量之间并没有存在较大差异。近年来,联邦政府一直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对科学和研究机构的资助年度增加了3%,研究经费也高达59亿欧元。《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的修订和“卓越战略”等都致力于德国高等教育公平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17]。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为学生的择校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加快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男女入学机会平等的步伐。
  同时,为引进更多优秀的学生和科研人员,德国教育、科研机构设有专门针对女性的奖学金和专门提供给女性科研工作者的研究项目,以增加高层教学、科研队伍中女性的比例。如莱比锡商学院(Handelshochshule Leipzig,HHL Leipzig)专门开设了“女性商业奖学金”,主要是为学术能力较强的优秀女性提供将近占总学费25%的奖励,以鼓励女性在原学科基础上兼修工商管理课程。
  除此之外,德国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部(The Federal Ministry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BMZ)在联邦政府的协助下,将确保女性权利并消除多方面的不平等作为其工作目标之一。为此,该机构分别从性别主流化、赋权、多边政策对话三个方面制定了新的发展策略,通过政策工具、经济和技术合作项目加强德国在两性教育起点层面相关项目、策略、数据的透明度,通过针对性的教育和能力建设指导,向女性及妇女组织赋权,从下至上地强化女性权利主体意识。[18]

相关热词搜索:德国 高等教育 视角 性别 社会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