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的心理因素

发布时间:2019-08-10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摘 要: 任何一项改革都取决于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然而心理因素是容易被忽视却又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高等教育改革也不例外。高等教育改革从心理学的视角看就是由心理冲突到心理适应的过程。从心理学视角论述高等教育改革的研究不多,本文拟对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的心理因素进行探讨。
  关键词: 高等教育改革 心理冲突 心理适应
  一、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的心理冲突
  心理冲突是指个体在两个以上的动机同时并存而又无法得到满足时,对某种行为模式的内心忧郁和矛盾斗争的心理状态。之所以说改革会引起心理冲突,是因为任何改革皆是对既有权力、利益、关系的调整与重新分配,充斥着新与旧、革新与保守、公与私的较量,这势必冲击人们的心理,引起人们的不适。高等教育改革亦是如此。面对改革,人们权衡得失利弊,从而在认识、情感、态度、体验上因人而异,甚至同一个人也会出现前后矛盾与冲突。这些矛盾与冲突必须加以考虑与引导,以促进高等教育改革。为了高等教育改革的顺利推进并最终取得成功,我们的首要工作是分析形成心理冲突的原因,进而寻求消除这些冲突以达到心理适应的终极目的。
  笔者认为,从心理学的视角看,引起心理冲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认知失调引起的心理冲突。认知失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的。费斯汀格假定,人有一种保持认知一致性的趋向。在现实社会中,不一致的、相互矛盾的事物处处可见,但外部的不一致并不一定导致内部的不一致,因为人可以把这些不一致的事物理性化,而达到心理或认知的一致。但是倘若人不能达到这一点,就达不到认知的一致性,心理上就会产生痛苦的体验。对费斯汀格来说,认知的不一致意味着认知不协调或失调。他认为减少失调可通过三种方式:改变行为;改变态度;引进新的认知元素。高等教育改革作为一种新事物,作为一种弃旧扬新的行为,作为一种对既有权力、利益、关系的调整与重新分配的过程,对人们已有的心理、认知、观念、思想等来说,是一个莫大的冲击。在冲击、矛盾、震荡中人们不可能轻易地获得认知的一致,要么被迫顺从改革,要么转而抵触改革,要么徘徊观望。无论哪种选择尤其是后两种选择,对高等教育改革来说无疑都是个巨大的打击。二是社会心理定势引起的心理冲突。心理定式(简称为“定式”),又称心向,是指某人对某一对象心理活动的倾向,是接受者接收前的精神和心理准备状态,这种状态决定了后继心理活动的方向和过程。在高等教育改革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涉及切身利益时、在改革的攻坚过程时,抑或是在改革遇到挫折、困难、阻力时,人们都会以以前的认识、态度、情感、心理等衡量改革,对改革丧失信心,产生怀旧心理、回归情绪,从而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阻力。例如,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一旦改革触及课程设置或减少课时时,就会有教师产生不满情绪。三是民族文化心理引起的心理冲突。民族文化心理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在人们心理中的内化,是民族历史进程在民族大众心理中的凝结沉淀。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阐述了文化对心理形成与发展的制约和决定作用。笔者认为他的理论可以用来分析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对我们心理的影响。首先,中华民族自诞生之日起,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經济和农业社会,在这种状态下形成与积淀了某种小农意识、保守意识。其次,中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在历史、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更是硕果累累。长期的领先与骄傲在象征中华民族的辉煌与成就时却也带来了某种自大。再次,从“大陆文明”和“海洋文明”的界说看,中国是典型的大陆文明。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由于我们是大陆国家、农业国家,与海外交往、通商、贸易少,即使是有偶尔的几次,也是出于泱泱大国的皇恩恩赐,而非对等的交易,更不是出于经济的考虑。最后,一些中国人往往讲关系、讲人情,产生利己心理。任何改革包括高等教育改革,都是对既有状态的反拨与革新,都是对民族文化心理的冲击与挑战,都是新事物、新情况、新现象的引进和内化。在新与旧、革新与保守、公与私的较量与冲突中,民族文化心理偏袒谁,谁就是“幸运儿”。四是改革本身引起的心理冲突。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从人本主义心理学视角来看,引起心理冲突的原因往往是某些改革措施见物不见人,忽视人的体现、认知、心理等,以致引起一些人的认知失调。另一方面,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引起心理冲突的原因往往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未建立,这也许是由于刺激太强或太弱而不能建立期望的反应。相对于高等教育改革来说改革就是刺激,而改革本身的定位在某种程度上决定改革的成败。五是人的因素引起的心理冲突。至于人的因素,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局限所致。除了改革者和有关教育部门的人之外,一些普通群众对高等教育改革缺乏充分的认识,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在一些人的认知结构中缺乏与改革相一致的“图式”,以致不能同化或顺应改革,从而对改革缺乏坚定性和认同。另一方面,一些人出于利益、权力、关系、得失、利弊的权衡而形成心理压力与心理冲突,这也影响改革。
  二、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的心理适应
  所谓心理适应是指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主体通过自我调节系统做出能动反应,使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更加符合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的要求,使主体与环境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心理适应的内部机制就是当主客体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主体表现出不适应时,主体对外部变化所做出的一系列自我调节,通过同化与顺应的共同作用,最终重新适应新的环境变化。那么,在高等教育改革中如何才能促进心理冲突向心理适应转变呢?笔者认为,主要任务是使人们认同改革,尤其是对改革价值和意义的认同与建构,同时也要培养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风险意识,改变人们的心理定式和习惯性思维等。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以促进人们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心理适应。
  第一,兴趣、动机、需求原理。兴趣是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由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在情绪体验上得到满足而产生。动机是指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历程。需要是指主体的某种缺失状态。若想人们关注改革、认同改革、支持改革乃至成为改革的坚定拥护者,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使人们对之产生兴趣、引发动机、激起需要。例如,可以向人们说明改革能够给他们带来的切身利益和好处,还可以通过尽可能吸引广大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人士参与改革的讨论、决策、组织和实施,使人们感觉到这是自己的事情,有“主人”的感觉。第二,先行组织者策略。先行组织者是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首次提出的,是指在学习新材料之前呈现一段具有适当相关和包摄性的引导性材料,这种引导性的材料就是所谓的组织者。也就是说,在正式实施高等教育改革之前,可以做一些准备性或铺垫工作,给人们以思想、认识、心理准备,这符合人接受新事物的规律。例如,可以在改革前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深入地宣传改革,进行一些民意调查或是访谈,抑或是先进行一些必要的配套行动等。这样,我们先行做了准备铺垫工作,待到实施改革时可谓是水到渠成的事了。第三,程序、强化、反馈策略。在行为主义学派那里这些字眼并不陌生,如斯金纳对“程序教学”和“强化”的阐释。在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借鉴行为主义大师们的理论与方法,特别是在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小步子”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取得阶段性进步或成果时,要注意及时强化以巩固成果。在整个推行过程中要注意时时反馈,及时修正、总结等。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有通盘考虑、整体构建,又要有具体规划、阶段部署。第四,意义建构策略。建构主义强调主体对客体的意义建构过程。在高等教育改革前后,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引导每一个人对高等教育改革进行意义建构,只有经历这一建构过程,人们才能在认识、思想、情感、心理、价值上认同、同化抑或是顺应改革,最终建构意义,这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行与实施无疑是一大幸事。第五,人本策略。人本主义首推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主体性、自主性、能动性等。在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与理念,改革的终极目的是人。在改革的策略、政策、组织、内容、目标等方面既要见事又要见人,应该充分考虑人的需要、情感、动机、心理等。第六,“最近发展区”的借用。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是针对教学提出的。笔者在这里借用这个概念,并认为在进行高等教育改革时,尤其是改革政策、战略、内容、目标等的制定上,应该考虑使我们的目标、步子处在既有的高等教育发展状态与社会发展状态及人们心理发展和承受状态之间,过高则是“空中楼阁”抑或是“纸上谈兵”,过低只能是修修补补,裹足不前罢了。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2]王金云.人的心理冲突与矛盾产生根源剖析[J].河南大学学报,2015(9).
  [3]乐国安,李绍洪.心理定式发生机制的模型建构[J].心理学探新,2014(2).

相关热词搜索:教育改革 过程中 心理因素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