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发展与创新思考

发布时间:2019-08-10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摘要: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成为国家战略,高等教育面临着复杂、艰难的倒逼局面。“互联网+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互联网+高等教育”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引擎,而且也是传统与创新之间冲突和融合过程。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下,如何结合自身特色,认清新要求和新特点,探索发展与创新途径,推动以互联网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之间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是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而又紧迫问题。该文分析了“互联网+”和“互联网+高等教育”的内涵,提出了“互联网+高等教育”的模式,并从高校、教师和学生等三个方面,阐述了“互联网+高等教育”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互联网+”与高等教育之间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互联网+;高等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以互联网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生产、工作、学习到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国际信息化教育大会通过的“青岛宣言”中指出:信息技术可以改善学习途径并使之多元化,提高学习质量。为加快推动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目前,“互联网+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中医药教育已走过50余年的办学历程,建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新形势下,高等中医药教育如何结合自身特色,认清“互联网+”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推动“互联网+”与高等中医药教育之间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系统、科学、高效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造发展空间,已成为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二、“互联网+高等教育”的内涵
  《指导意见》提出:“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另外,一些研究者、公司/企業先后给出了“互联网+”的不同含义。“互联网+”是“互联网+传统行业/新生事物”。这种“+”绝不是互联网作为一般意义上的工具,在“被加对象”中的简单应用,而是互联网的深度渗透、“被加对象”改造及其深刻变化,并切实推动“被加对象”的创新发展。“+”过程涵盖了以互联网为主的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未来出现的相关信息技术。在渗透、融合和创新的动态过程中,“+”存在着不确定性和可能性。从实现角度,“互联网+”的根基在于:信息资源;本质在于:信息资源的供需匹配;目标在于:行业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及其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随着以互联网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潜移默化的渗透,高等教育的一些边界变得模糊。例如,在教育教学环境方面,“物理型”封闭空间已被打破,“虚拟型”开放空间正在呈现给受教育者。在学习内容和方式方面,学生具有更为丰富的选择权。在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借助以互联网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高等教育”将促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领域深度融合,彻底释放信息的“话语权”,形成“现实空间和网络空间相协调、相融合”的高等教育新生态。一方面,这种新生态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引擎,也是传统与创新之间冲突和融合的最终目标。另一方面,这种新生态将有助于解决高等教育所面临的一些改革问题,如:发展模式、教育资源配置、国际化等。
  从高校的基本职能角度,“互联网+高等教育”主要涉及:“互联网+人才培养”“互联网+科学研究”“互联网+社会服务”“互联网+国际合作交流”和“互联网+管理”等模式。从受影响的不同对象角度,“互联网+高等教育”主要涉及:“互联网+学校”“互联网+教师”和“互联网+学生”等模式。从系统角度,上述的各个模式是一个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
  三、“互联网+高等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从受影响的不同对象角度,以中医药专业为例,结合高等中医药教育特点与问题,阐述“互联网+高等教育”的机遇和挑战。这种机遇和挑战必将对中医药事业继承和发展产生深远的意义。
  (一)“互联网+学校”
  面对以互联网为纽带的网络空间,学校的物理空间将被打破,催生多元化教育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依托网络空间的优势和特点,实体学校延伸成虚拟学校,形成线上、协作和自主学习的环境。
  1.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通过与以互联网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高校需要在转变传统办学理念基础上,构建开放式共享和协同式创新的知识环境,搭建无时限、多维度的网络空间,彻底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形成基于“互联网+”的办学特色。其中,网络空间将助力解决高等中医药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如:办学条件不足、教育滞后于学术发展等。现行的中医药课程体系中存在着大量教学内容重复的情况,如包括中药、方剂等基础理论知识分别在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临床课程中反复出现,占用了教师和学生大量的时间,浪费了诸多教育资源。通过利用网络空间实现教育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及其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形成基础知识、理论模块和临床内容模块,根据教学需求,最大程度优化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教育模式,提升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降低办学成本,提升办学效益。另外,网络空间的构建能够实现中医药教育个性化与特色化的推进和深化。例如,传统文化是中医学的源泉及其发展动力,也是中医药学发展的制约因素(如:导致认同度降低,成为现代化发展桎梏等)。在“互联网+”时代,通过与现代元素的融合,推进传统文化的交流、传播和弘扬,推进医文融合的中医药教育;通过大数据及其智能处理技术,获取传统文化与中医临床诊疗、中医药教育等相关关系。

相关热词搜索:互联网 高等教育 思考 创新 发展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