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专题

发布时间:2017-02-07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散文专题篇一:抒情散文专题

关于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以抒发主观情感为出发点,往往借助具体的景或物,通过写景状物来抒发主观情感。文中的景或物是作者抒情的依托,作者往往将所要抒发的情感具象化,运用比兴、象征、拟人等手法,或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或托物咏志,有所寄托,以达到抒情的目的。

大致可分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等几类。

抒情散文的阅读步骤:

(1) 从整体理解文章

先要辨其类型,是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还是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在此基础上再去深入挖掘作者表达的情感。

(2) 抓线索理思路

散文的基本特征是形散神聚,这一点在抒情散文中表现尤其明显。因此,读懂抒情散文,首要的就是抓住线索,理清思路,从表面看来散乱的材料中弄清作者写了什么,找到内容的共同点。

(3)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① 关注文章结尾议论抒情的句子。结尾的抒情议论句可能就是点明中心的句子,也有一些文章用意思含蓄,内涵

丰富的句子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这须要细细品味。

② 从描写中去感悟作者的情感倾向。作者抒情所借之“景”,所托之“物”,作者在描写时往往倾注了感情,分析景

物的特点往往能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月光下的探访 李汉荣

今夜风轻露白,月明星稀,宇宙清澈,月光下的南山显得格外端庄妩媚,斜坡上若有白瀑流泻,那是月辉在茂密青草上汇聚摇曳,安静,又似乎有声有色,斜斜着涌动不已,其实却一动未动,这是层出不穷的天上雪啊!

我爬上斜坡,来到南山顶,是一片平地,青草、野花、荆棘,石头都被月色整理成一派柔和,蝈蝈弹奏着我熟悉的那种单弦吉他,弹了几万年了吧,这时候曲调好像特别孤单忧伤,一定是怀念着它新婚远别的情郎。我还听见不知名的虫子的唧唧夜话,说的是生存的焦虑、饥饿的体验,死亡的恐惧,还是月光下的快乐旅行?在人之外,还有多少生命在爱着、挣扎着、劳作着、歌唱着,在用它们自己的方式撰写着种族的史记?我真想向它们问候,看看它们的衣食住行,既然有了这相遇的缘分,我应该对它们提供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它们那么小,那么脆弱,在这庞大不可测的宇宙里生存是怎样的冒险,是多么不容易啊。然而,常识提醒我,我的探访很可能令它们恐惧,最大的帮助就是不打扰它们。慈祥的土地和温良的月光会关照这些与世无争的孩子的。这么一想我心里的牵挂和怜悯就释然了。

我继续前行,我看见几只蝴蝶仍在月光里夜航,这小小的宇宙飞船,也在无限地做着短促的飞行,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探索存在的底细,花的底细。此刻它们是在研究月光与露水相遇,能否勾兑出宇宙中最可口的绿色饮料?

我来到山顶西侧的边缘,一片树林寂静地守着月色。偶尔传来一声鸟的啼叫,好像只叫了半声,也许忽然想起了作息纪律,怕影响大家的睡眠,就把另外半声叹息咽了下去——我惊叹这小小生灵的伟大自律精神。我想它的灵魂里一定深藏着我们不能知晓的智慧。想想吧,它们在天空上见过多大的世面啊。它们俯瞰过、超越过那么多的事物,它们肯定从大自然的灵魂里获得了某种神秘的灵性。我走进林子,看见一棵树上挂着一个鸟巢。我踮起脚尖发现这是一个空巢,几根树枝一些树叶就是全部的建筑材料,它该是这个世界最简单的居所了,然而就是它庇护了注定要飞上天空的羽毛。那云端里倾洒的歌声,也是在这里反复排练。而此时它空着,空着的鸟巢盛满宁静的月光,这使它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微型的天堂。

如果人真有来生,我希望我来生只是一只阳雀鸟或知更鸟,几粒草籽、几粒露水就是一顿好午餐,然后我用大量时间飞翔和歌唱。我的内脏与灵魂都朴素干净,飞上天空,不弄脏一片云彩,掠过大地,不伤害一片草叶。飞累了,天黑了,我就回到我树上的窝——我简单的卧室兼书房——因为在夜深的时候,我也要读书,读这神秘的寂静和仁慈的月光。

1. 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叙写了一次充满诗意的月夜探访,按“示例”,说说作者探访了哪些对象。(4分)

【示例】弹奏单弦吉他的蝈蝈

答:

2.第②段和第④段,作者流露的情感是不同的,请分别用一个词加以概括。(2分)

第②段:第④段:

3.说说第④段画线句子的深刻含义。(2分)

答:

4.一次月夜探访,竟让作者产生了做一只鸟的奇特想法,说说产生这种奇想的原因。(3分)

答:

5.选文中有两个画波浪线的句子,请任选一句加以评析。(3分)

①斜坡上若有白瀑流泻,那是月辉在茂密的青草上汇聚摇曳,安静,又似乎有声有色,斜斜着涌动不已,其实却一动未动,这是层出不穷的天上雪啊!

②飞累了,天黑了,我就回到我树上的窝——我简单的卧室兼书房——因为在夜深的时候,我也要读书,读这神秘的寂静和仁慈的月光。

答:

故烧高烛照红妆 苏伟

①我养在阳台上的朱顶红开花了,君子兰也开花了。

②花虽然不多,却给我带来了无限的欢乐。自从发现碧绿的叶子中间挺出来亭亭的花茎,花茎上骄傲地托起小小的花苞,我的心里就溢满了渴望。每天都要去细细地观察花茎长高了多少,花苞长大了多少。有时禁不住抱怨长得太慢,让我等得太心焦。可也给了我足够的时间,让我想象花开的样子。朱顶红去年春天已开过一次,那六瓣的花形、艳艳的朱红,至今仍开在心窗之下;那馥郁的甜香似乎依旧留在唇吻之间,让我盼望重温旧岁的欣喜。君子兰却是第一次开花,以前又从未见过君子兰花,这几个花苞留给我太多的悬念,太多的想象与向往。

③在我的期盼之中,朱顶红和君子兰同时开放了,于是我也有了双重的快乐。朱顶红好似故友,未负佳期,如约相访,让我深感花的多情。体味着浓郁的花香,我心旷神怡。君子兰就是新交的知己,让我顿生相见恨晚之慨,它的

①花形有似朱顶红,但要玲珑得多,小巧得多,花色橘红,花香幽微,恰如“讷于言而敏于行”的君子,称它为花中君

②子的确名副其实了。故友重逢的喜悦、心仪知己的快乐让我体会到了什么叫心醉,让我醺醺然,陶然忘忧。

④沉浸在喜悦中的我,又常常害怕花期过后的萧条与寂寞,于是格外地珍惜花开的日子。李清照于海棠花开之时,在《如梦令》词中写到:“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多情善感的女词人惜花的心情我也一样有,于是每天下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阳台上去看望故友与新知,轻嗅她们临风的花香,近观她们静处的娇姿。东坡亦有诗云:“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豁达、粗犷如东坡尚且对花如此爱惜,害怕娇艳的花一朝零落,就是在夜晚也要点上蜡烛,欣赏盛开的花朵。更何况我也觉得灯下观花如灯下观美人,自当别有情调、别有韵味。于是在花开的夜晚,我也打开阳台上的灯,在幽幽的灯光下看花,花色似乎多了层次,花朵上仿佛也有点点珠粉映射出珠光。花更像戴了一层面纱的美人,多了一分朦胧,一分深邃。于是我深深地沉醉,深深地感叹古人的多情和浪漫。

⑤花开花谢是自然的规律,我们谁都无法让花永开不败。但一年里有了这几日的盛开,这几日的沉醉,就酬报了我三百多个日子的浇灌,三百多个日子的期盼。那开在灵魂深处的花,也足以为我抵挡人生夏日的骄阳、人生冬季的严寒,让我的心拥有人生夏日的清凉、人生冬季的温暖。

【注释】①〔讷(nè)〕(说话)迟钝。②〔醺(xūn)醺然〕酒醉的样子。

1.本文行文思路清晰。请结合各段内容填空,理清本文的思路。2分

→议花

2、根据文章第②-④段对花的描写和“我”观花时的心理描写完成下面表格。3分

3、文中李清照和苏轼的有关诗词,对“我”产生了哪些影响?3分

4、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那开在灵魂深处的花,也足以为我抵挡人生夏日的骄阳、人生冬季的严寒,让我的心拥有人生夏日的清凉、人生冬季的温暖”这句话的理解。7分

答案:

1.唧唧夜话的虫子 夜航的蝴蝶(或:不懈探索的蝴蝶) 啼叫的夜鸟(或:咽回半声叹息的夜鸟)挂在橡树上的鸟巢(空巢)

2.爱怜 敬畏

3.平凡中孕育出伟大(或:最微薄的索取,最神圣的奉献)

4.生活简单而自由;精神快乐而充实;还可以感受自然世界的美妙与神奇。

5.①A.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或以动写静(动静结合),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月光的皎洁,月夜的美丽,富有诗意,表现了作者对月夜景象的赞叹之情。

②运用想象,写出了作者成为鸟儿以后诗意般的生活,流露出作者的艳羡之情。

1.(2分)②盼花④惜花(意对即可)

2、(3分)①渴望(期盼)、向往②朱顶红:花香浓郁;君子兰:花形玲珑、小巧,花色橘红,花香幽微③沉醉、感叹

3、①引起“我”的强烈共鸣;②促使“我”格外珍惜花开的日子,并不分白天黑夜地观花而沉醉其中;③让“我”更真切地理解了古人的多情和浪漫。(3分。答出其中一个要点得2分,两个要点得3分。意对即可)

4、“那开在灵魂深处的花”可以指①指给自己带来过美好记忆的花朵(如文中的朱顶红和君子兰带给了我无限的快乐);②也暗指对美好事物的期盼、呵护、回味的那种心境(心态)。(如作者把朱顶红比作故友,君子兰比作新交的知己,花的同时开放让他快乐心醉,陶然忘忧;又如担心花期过后的萧条与寂寞,珍惜花开的日子,学东坡灯下看花。作者这种爱美、惜美之心,表现了他的闲情逸致和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中美的欣赏和热爱能帮助我们面对生活的困难和痛苦,让我们在困苦面前依然有良好的心境,保持对生活的热爱,让生活充满诗情画意。

(7分。答出第一层得2分,答出深层内涵得2分,结合原文内容2分,语言表达1分。)

散文专题篇二:散文专题最终版

中考语文散文文体知识及考点分析、题型考查

一、散文的概念

散文,常用来抒写作者的见闻和感受。它通过短小的篇幅,自由、灵活的手法,表达作者对人生和自然的感受或发现。叙事、抒情、议论常常自然融合在一起,读起来,像走进作者敞开的心扉,听他倾诉衷肠。

二、散文的特点

1、内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真)

2、形式上:形散神不散

形散:(1)表达方式多样,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

(2)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

(3)表现手法多样,象征、衬托、对比、托物言志等; (4)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

(5)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

神聚:主题集中鲜明

综合以上两点:“形散神不散”。阅读散文时,要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文脉),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3、意境深邃,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4、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也叫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

三、散文分类

散文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散文,是指诗词以外的散体文章;狭义散文,则专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这里所要谈的是狭义散文。

根据表达方式侧重点不同,一般把散文分作记叙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三类。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在这类散文中,有的着重是记写、刻画人物,以人物为全篇的中心。例如朱德同志的《母亲的回忆》、朱自清的《背影》、鲁

迅的《藤野先生》。它虽然也是以写人物为主,但与小说的区别是明显的。它们不像小说那样多方面地、细致地刻画人物,也不讲求故事情节的完整和曲折。这类散文,还有的侧重是记写一定的风物、场景。作者对它们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将外物与内情融合起来,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济南的冬天》《阿长与<山海经>》《乡土的篱笆》 抒情散文: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抒情散文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如何抒发,都与文章揭示的思想意义是否深广有极大的关系。

也叫写景状物散文,以抒发主观情感为出发点,以空灵飘逸见长,着力点在于准确表达感情色彩的语言运用上。往往借助具象,写景状物来抒发主观情感。文中的景或物是作者抒情的依托,作者往往将所要抒发的情感具象化,运用比兴、象征、拟人等手法,或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或托物咏志,有所寄托,以达到抒情的目的。 例如:《春》《紫藤萝瀑布》《孤独的舞者》《稻子熟了》等。

例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中炽热的情感,就是当时生活、战斗在国民党统治区广大革命者的共同感情。作品既表达了对坚持抗战的中国共产党、抗日军民的热烈拥护和热情赞颂;又表达了作者对国民党顽固、倒退派的强烈憎恨。抒情散文的“情”不是虚的、空的,而是有所依据的。即是说,总有一定的人物、事件或景物作为文章抒写的对象,通过对它们的记叙或描写,达到托物言志、寓情于物的目的。《白杨礼赞》的思想意义和作者的感情,就是通过对白杨树的描绘与赞美,或隐或露、或曲折或直白地表现出来的。这类散文对具体的“物”的描述而表达一定的思想意义,抒发一定的感情的。

议论散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它说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文学色彩很浓。它同一般议论文一样,要求观点鲜明、概念准确、说理充分、层次明晰、以理服人。但是,它不需要逻辑推理,严密论证。常见的文学性很强的随笔、杂感等短小精悍的文章,皆属此类;作者常常借助于对古今故事、花鸟草虫等具体事物的描叙来说理,显得妙趣横生并富于感情。

也叫哲理散文,议论文的框架,散文化的笔法。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特点,熔情感、哲理、形象于一炉。它属于文学作品,不是议论文。因为它不是按照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形式来推理表达,也不完全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形式来组织成文。它与一般性的散文如叙事性散文、写景性散文、抒情性散文也有所不同,它的思想内涵是理,是对关于社会、人生等问题的独特思考,其目的在于启发人、教育人。散文只是它的写作笔法。

例如:《敬畏自然》。

散文阅读一般方法:(1)要理出作品选择了哪些材料,中心思想是什么。(2)看“形”

和“神”的“结合点”是什么,也就是要抓住散文的线索。(3)看作者组织材料的顺序,选择了怎样的角度。(4)品味散文的语言。

四、散文的语言:

优美凝练、自由灵活。

(1)质朴、自然(2) 生动、形象(3)深刻、隽永 。

五、散文的线索

1、找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2、理顺序。 研究记叙的顺序(顺叙、插叙、倒叙)、文章怎样过渡和照应、如何开头和结尾。

3、抓线索。线索是情节发展的脉络,线索的作用在于联系事件和场面,贯串情节。一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是由文章的中心决定的。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①以人为线,②以事为线,③以物为线,④以情为线,⑤以时间为线,⑥以地点为线。

总之,凡能贯串繁多材料,体现材料间内在联系,有利于中心、事件、活动的,都可以作为文章的线索。把握文章的线索,有利于把握文章的内容、结构以及所表现的中心思想,读起来整体感更强。有的文章有明(事件)、暗(感情)两条线索。

找线索的方法:

A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

B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

C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D品情感。

阅读时,首先要把握住作者的感情脉搏。在人物的描写、事件的记叙中融注作者深切而独特的情感。

E析哲理。

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情感,往往是作者对生活的高度认识,即思想的升华。借物抒情之作,在阅读时,一定要把握作品的立意,透过关键的字词句段去体味作者所寄寓的道理。

抒情散文中的“哲理”常常隐含在以下几方面

①文中的警句;②篇末的结束语;③神话、传说、典故的类比;④象征;⑤“物”的形象。

五、散文的意境

意境是客观生活、景物与主观思想、情感相熔铸的产物,具有含蓄深邃的美。优美的散文可谓“无韵之诗”,其意境可以与诗相媲美。阅读散文时,就要善于通过自身的感受,进入散文所描绘的意境中去。不能忽略了语言的揣摩,要调动丰富的想象,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

情感,获得主观体验,才能达到思想的共鸣与升华。

六、散文的表现手法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象征、托物言志、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寓情于景、借物喻人、联想想象、设置悬念、借景抒情、渲染等。

1、象征: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2、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

作用:突出本体的??特征。

正衬: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高的」衬托「更高的」,用「好的」衬托「更好的」。

反衬: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矮的」衬托「高的」。

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

作用:鲜明地突出人或事物的特点等,有力地表现文章的中心。

4、欲扬先抑: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作用:从而突出了人物形象、突出文章的主题,并可以使文章的情节曲折,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5、联想: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有关的事物,或有眼前的事物回忆起以前的有关事物。 作用: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6、想象:重新组合编排头脑中的形象、材料,创造出新的内容来。

作用: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7、以小见大:采用小的事情来表现大的主题的写作方法,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作用: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加具有震撼力。

8、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9、托物言志: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作用: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

分、更有感染力。

10、铺垫:也称铺叙衬垫,是为了突出后面要出场的主要人物、事物或要发生的事件,先对次要人物、事物、事件进行铺陈描述来烘托、引出重要的情节和内容的一种表现手法。先描述的内容就是为主要内容做准备、打基础、作陪衬和烘托,为主要情节蓄积酝酿气势。一般是起铺垫作用的这段文字交代完之后,下面要写的主要内容马上就是紧承前一段文字而来的,是上一段文字刻意强调的。

作用:是主要情节的基石,能突出主要人物、事件,增加情节张力,制造悬念,使情节具有合理性。

11、伏笔∕照应:是指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文为后文所作的提示或暗示。

作用:为前文为后文埋伏线索,交待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

12、虚实相生:虚境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虚境通过实境来实现,实境要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虚实相生成为意境独特的结构方式。

七、散文的思想内容

散文中深刻的意蕴是依附于含有一定象征意味的具体事物。写人的散文,可以分析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结合作者对人物的态度、感情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叙事散文,可以分析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场面细节把握作品内容;

关于散文阅读的解题技巧

八、表达方式的作用

一篇文章或一个文段,一般会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为了表达主题需要,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有时会考(或变相)其它表达方式的作用,有时会把修辞融合在这里考。

1、描写的作用

散文中的描写主要包括景物,人物描写等。小说景物描写是渲染气氛或交代时令、季节,衬托人物;散文景物描写是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主题的;人物描写主要是考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有关细节描写的地方值得注意。人物描写主要是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2、议论的作用

散文中的议论,往往是揭示文章的主题或和抒情结合在一起,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此考点一般不单独出题。

3、抒情的作用

要注意作者的思想情感倾向,一般不单独出题,往往和词语表达考点结合起来考。

九、题目的作用

(1)把握象征意义;(2)语带双关;(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

散文专题篇三:散文阅读专题

散文语言的特点

1、散文语言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和深刻的哲理蕴涵。

2、散文语言优美流畅、清新自然、富有诗意。

3、散文语言常用多种修辞,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文学性。

第一:从修辞的角度

常见答题形式:

运用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的特点,

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朱自清《春》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把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写活了,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答案一:

形象生动的写出了春天的特点,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答案二:

通过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天是新的,有旺盛的生命力;是美的、活泼生动的;是健壮有力的三个特点,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

散文专题

喜爱和赞美之情。

表述方式:1、抓角度(词语、修辞、含义、手法、其他)

2、扣内容(析关键词、看上下文)

3、析作用(主旨、情感)

第二:从用词的角度。

动词、形容词、叠词、成语??

常见答题形式:

①“”一词(等词),写出了特点或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一词(等词),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体现了文章用词的准确性、生动性。 例如: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朱自清《春》)

“偷偷地”和“钻”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破土而出的蓬勃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小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通过“攀”“缩”“倾”等动词准确地刻画出父亲过铁道给“我”买橘子的动作,表现了父亲爱子的深情,使父亲的“背影”深深的印在了我们的脑海中,也使父亲的关爱深深地刻进了我们的心里。

第三: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1、人物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2、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景物描写)、社会环境

常见答题形式:

1、运用描写,描绘出了人物的形象。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2、运用描写,渲染了的氛围,烘托了的心情。

例如:1、我吃了一惊,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故乡》 肖像描写,描绘出了杨二嫂老、丑、站姿不雅这样一个尖酸刻薄的妇人形象,把人物刻画得很形象,流露出作者对她的同情、鄙视。

2、拿着沾着污迹的卷子,我无奈地走出了校门。夕阳无力地沉了下去,黑暗在一时间漫布了天空。一阵狂风刮过,路旁的树枝“啪啪”作响,继而被暴风卷走。枯黄的落叶,在树枝上做着最后的挣扎,尽管那样猛烈,但是被树枝无情地抛掉,砸落在地上。月亮好不容易从阴暗的云里冲出来,但却又立刻被云缠住。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渲染出萧索、晦暗的气氛,烘托出“我”因考试不理想而沮丧失落的心情。

第四:从描写角度的方式

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面描写、多种感官角度等

常见答题形式:从的角度,写出了的特点,抒发了

的感情。

1.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此段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抓住了百草园景物的特点,表现了百草园充满了生机,且趣味盎然。抒发了作者对百草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春》

从触觉和嗅觉的角度,把无形无味的风描写得形象至极,写出了春风柔和、清新的特点,更具感染力,抒发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

第五.从表现手法品味句子的角度

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借景抒情、夸张、托物言志、欲扬先抑等。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这几句话运用侧面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口技表演时听众的反应,表现了口技艺术的魅力,烘托出口技人技艺的高超,表达了作者对口技艺术的赞美。

答题格式:表现手法+作用+内容+情感

第六.从表达方式品味句子的角度

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老王》)

这句话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点明了本文主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告诉我们: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前者有责任关心后者。表达了作者对老王的愧疚之情。

答题格式:表达方式(议论或抒情)+作用(点明了主旨,画龙点睛)+含义(即主旨)+情感 南京中考卷《丁香赋》中的题目:

品味下面句子的精彩之处:

1、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

学生一: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花的特点。

学生二:

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花的轻盈、繁茂和艳丽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花的喜爱赞美之情。

结论:

修辞手法﹢(写出了)内容﹢(表达了)感情

(三)理解精辟句子的深层含义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儿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体现了“我”对生活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甚至全世界也是这样。

答题方法:分解提问,再回答+情感

A为什么我们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B为什么“加起来是整个世界”?C这句话表现了(表达了)XX情感?

南京中考卷《丁香赋》中的题目:

品味下面句子的精彩之处:

1、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

学生一: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花的特点。

学生二:

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花的轻盈、繁茂和艳丽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花的喜爱赞美之情。

结论:

修辞手法﹢(写出了)内容﹢(表达了)感情

(三)理解精辟句子的深层含义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儿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答题方法:分解提问,再回答+情感

A为什么我们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B为什么“加起来是整个世界”?C这句话表现了(表达了)XX情感?

注意点

一是赏析时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而要找到一个切入点(即从哪个角度入手)做具体分析。

二是要结合语境具体分析,特别是从修辞角度赏析时,不能直接把修辞的作用罗列出来。 <p align=right>王启</p>

相关热词搜索:散文 专题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 中考散文专题训练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