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高等教育课程政策的变迁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9-08-11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摘要: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政策经历了改革开启和恢复发展时期、全面改革和迅速发展时期、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发展时期、改革创新和科学发展时期,本文采取历史分析方法,从政策分析角度梳理高等教育课程政策各个时期的转变及特征,并为其以后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课程政策;未來展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4-0223-02
  一、引言
  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安排的总和。课程政策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在一定秩序和教育范围内,为了调整课程权力的需要,调控课程运行目标和方式而制定的行动纲领和准则。本文研究的是关于高等教育的课程政策。
  二、发展历程
  1.改革开启和恢复发展时期(1978—1984年)。1978年,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这一政策的开始使我国焕发了新的活力和生机,其中当然包括高等教育。这一时期,我国高校课程政策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程政策主抓专业和课程的恢复。1978年4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拉开了这一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序幕,而后教育部召开了一系列的高等学校工作会议,高校专业和课程也逐渐得以恢复并开始了发展。二是课程政策培养目标主要体现了又红又专的方向。1980年4月,教育部出台的文件中了明确指出:“我国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必须坚持又红又专的方向”,“社会主义大学与资本主义大学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它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社会主义觉悟,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努力为人民服务,刻苦钻研业务,立志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这些都体现了培养目标的重要性。三是课程政策重在微观管理。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这个阶段颁布的关于高校课程政策的重要政策文件,各学科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培养方案等课程政策占大多数。
  2.全面改革和迅速发展时期(1985—1992年)。该时期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变,所以相应的我国高等教育也进行改革,这一时期的课程政策也有其鲜明的特点。内容包括这几个方面:一是重新制定了各学科本科专业目录的课程政策。国家教委从1984年开始就先后颁布了本科专业目录,随后分科类制定并进入实施阶段。国家教委经历了较长时间,通过各种复杂的程序来制订和颁布各个学科目录。二是不断重视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由于市场经济的转型,对市场造成了一定冲击,出现了通货膨胀。这一时期国家出台了多个政策文件整治思想问题,突出强调要加强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三是课程管理由微观管理逐渐向宏观管理转变。教育部门开始采用间接的、经济的手段,立法的和必要的行政干预,减少过多的日常干预。
  3.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发展时期(1993—1998年)。随着十四大、十五大的召开,我国由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而到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同样的高等教育政策也进行了调整,重点包括以下几个内容:一是重新修订和颁布了《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设置》。1997年国家教委组织对1993年的政策进行了全面修订,提出了要在坚持科学性原则,并在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坚持拓宽专业口径、分科类设置、总体优化配置。二是实施课程改革,提高课程教学质量。高等教育的内容和课程也在新的时代背景的召唤下出台,拟定了新的课程目标,大力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三是进一步加大对高校课程的宏观控制和管理。政府通过立法来明确高校的权利和义务,确保高校成为自主办学的实体法人,给其自主管理高校的权利,政府适当对其进行宏观管理。
  4.改革创新和科学发展时期(1999至今)。我国高校从1998年开始全面扩招,所以高校在校人数不断激增,全面进入了大众化时期,成为世界上大学生数量最多的国家。面对这一教育的背景,教育部开始对大众化时期的高等教育进行全面的改革。一是实施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新整合了课程体系,试图将理工科的专业进行融合、文理科的专业相互渗透;再次重新增改教学的内容,开设新兴的综合性课程,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二是成立新的课程管理机构,统筹对课程进行细致和科学的划分,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是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特别强调主要抓好教育质量这一核心,增设课程的多样化、科学性、国际化。四是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资,为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做好物质保障。
  三、四十年来高等教育课程政策变化趋势
  笔者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高等教育课程政策的发展进行了四个阶段的分析,总结出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政策在发展中呈现出以下鲜明特征:关于高等教育的政策主体,由政府大多部门一起参与管理发展到由教育部主抓;关于政策权力类型看,由权力集中到不断开始权力下放;关于高等教育课程管理方式,不断由全方位的计划控制逐渐到宏观调控再到项目管理式的调整;关于具体专业设置,国家教育部门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也适当合理地赋予各个高等学校一定的关于专业设置自主权;关于价值取向,高等教育课程政策从强调社会的价值转变到关注学生个人的主体价值;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其政治理论随着国家政策不断更新内容,同时转变更适合的教学方式。
  四、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政策的发展走向
  结合以上总结的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政策的特点和变化趋势,笔者在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又一新时期,梳理了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展望。
  1.权力下放,不断扩大高校自主管理课程的权力。为了适应社会和高校对课程政策发展的需要,我国开始采取分权的策略进行高校课程政策的管理。其中把更多的权利下放到学校、管理者、老师还有学生的手中,让他们依据学生发展的需要设定课程计划,体现课程的多样性、多元化、特色化,从而体现学校特色,促进学生发展和人才培养。
  2.规范政府行为,逐渐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首先,明确政府的角色定位,规定好政府管理的内容。调控和掌握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是政府管理的主要内容;其次,政府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高等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制造条件,确保教育经费的筹措和分配公平;再者,不断更新管理手段也很必要,要加强高等教育的法制教育,力求为高校办学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相关热词搜索:变迁 展望 四十年 教育课程 政策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