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新思考

发布时间:2019-08-14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摘要】 事业单位是承担公共管理、提供公益服务的公共组织,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当前经济社会改革已经步入关键时期,释放事业单位管理活力、发挥事业单位人才的聪明才智、完善公共管理和公益服务,为改革创新保驾护航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将从事业单位的体制特点、人事管理弊病着手,就如何创新和改善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研究探讨,并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 事业单位 人力资源管理
  一、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人是将主观转化为客观的能动性因素,是人的这种主观能动性,将各种愿景、构想、目标,在一定的条件下,结合资源要素的投入,获得理想的产出,改造客观世界,最终实现我们的理想目标。而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将人视作一种管理资源,按照组织的战略目标要求,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活动和措施,如岗位分析、招聘、培训、激励、考核等,最大限度地管理和使用这种宝贵的、具备潜藏价值的资源,以获得预期甚至超越预期的收益。事业单位作为承担公共管理和提供公共产品的组织,在整个社会体系中占有重要一环,关系着社会整体福利和幸福感的提升,也关系着国家和人民的切实利益。加强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有助于充分挖掘和激发人才的潜能,调动各类人才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事业单位的管理目标服务,提高公共管理效率,增进公共产品产出和服务提升,推动公益事业稳步向前发展。同时,加强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也有助于正确贯彻和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用好人、用对人,而在当前改革已经步入攻坚期和深入区的关键阶段,一个令行禁止、执行力强的团队能够降低政策试错风险,并最大程度地保障和增进改革成果。
  二、当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沿袭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过度依赖行政手段
  现在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模式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人事管理方式,计划经济时代的人事管理方式有何特点呢?简单来说,就是高度集权,并依靠行政命令和手段去管理员工。当前,很多事业单位仍然没有摆脱这种传统落后的人事管理模式,仍然习惯性地将员工视作简单的执行者,不注重将人视作一种管理资源,一个具有思想和内在自我实现理想的人。许多单位领导不注重倾听员工的想法、建议,也不注重对员工的关怀和培养,在任务分配上也是通过简单的行政手段强推强派,搞的内部关系紧张,管理僵化,缺乏活力。单位领导并没有将员工看作是一种管理资源,能够带来管理效益的提升,而是将其视为各种行政命令和决策的简单执行者。这种比较集权的计划管理方式,突出了领导领导力和判断决策能力重要性,而个人的能力和管理显得无足轻重。
  2、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落后,管理效果差强人意
  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来看,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有六大模块,即规划、绩效、薪酬、招聘、培训和员工关系。这六大模块之间是相互联系,形成有机整体,共同服务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目标。相较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在管理内容上仍然局限于人事档案管理上,及对薪酬、招聘等简单的展开。许多单位的人事部门就是管管员工档案,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过于简单,缺乏深度和拓展。同时,在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上,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也有所不及。如缺乏明确的岗位需求分析,也缺乏具体详细的岗位说明书,客观上导致冗员冗岗,并使得各岗位、人员之间权责不清,职工对自己的工作缺乏明确的认识,单位也并未帮助其建立起正确的职业规划和认识。人事管理制度也不健全,如考勤、绩效管理等,使得不少员工茫然无措,无所适从。
  3、忽视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训,人力资本加速折旧
  人力资本也是一种资本,也会存在溢价、贬值、折旧、增值等问题。因为时代在发展,知识和技术正在以日益飞快的速度往前发展,在我们的身边每天都会涌现出许多的新事物、新知识、新技术。而人原来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在飞速变化的时代中,会不断贬值甚至一无是处,这就是人力资本的折旧。当前知识和技术的更新速度很快,在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人力资本也相应地在加速折旧。避免人力资本折旧甚至增加人力资本内在价值的措施,就是对人力资源进行再投资,也就是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训。然而,当前很多事业单位忽视了对员工的培训与教育,这一方面是由于事业单位自身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的稳定性,使得许多事业单位领导觉得培训没有必要;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许多领导过于强调实践经验的积累,而忽视对员工的系统化培训,觉得在工作中慢慢学习就好。归根结底,还是在于领导缺乏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导致单位员工知识和技能同时代要求脱钩,从而降低了管理效率,也阻碍了事业单位公益服务能力的提升。
  4、缺乏科学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消极怠工与平庸主义弥漫
  “平庸是恶”,这是美国学者汉娜·阿伦特在其名著《人的境况》一书中提及的。人天性是好逸恶劳的,在缺乏科学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下,面对未来可能预期的无风险固定收益,人们倾向于付出更少的劳动,而不是去努力作出更加具有开创性的工作,因为这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好处。阿伦特说,那些缺乏主动性的人,在这种机制,会更加的倾向于通过等来换取在权力阶层中的升职,由于努力工作并不会产生额外的收益,他们转而将精力投入更多的办公室政治及政治投机中,以期获得超高收益。观诸当前我国的事业单位,由于激励与奖惩机制的缺乏,使得“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平庸主义与消极怠工思想弥漫,由此带来了内部管理的官僚化,管理效率低下,管理成本高企,并陷入恶性循环。
  三、创新和改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建议
  1、正确树立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将员工视作单位的财富
  现代社会,企业的竞争、经济的竞争、科技的竞争、文化的竞争等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成了一个国家、民族、企业、组织乃至家庭能否取得成功和幸福的关键性因素。事业单位也不例外,必须在新一轮的经济社会改革中,大胆革新用人理念,启用和提拔一批有能力、有思想、有品德的高素质人才,为事业单位履职尽责、提升公益服务水平保驾护航。事业单位应转变用人观念,从过去传统的行政管理思维中跳脱出来,吸收和引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将员工视作单位最核心、最宝贵的财富,注重对人的建设和培养。借鉴西方管理学中的社会人假设理论,关注员工的行为逻辑和情感表现,而不是将其简单视作机械、枯燥的执行者。事业单位应积极践行人本管理理念,从文化上、管理上构筑相适应的管理体系。

相关热词搜索:人力资源管理 事业单位 思考 工作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