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散文

发布时间:2017-02-07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晚秋散文篇一:散文片断15个

散文片断一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

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

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

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些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

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

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选自朱自清《荷塘月色》

散文片断二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

青雾浮起在

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 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

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 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

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 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

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

名曲

——选自朱自清《荷塘月色》

散文片断三 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

吧,那冷雨。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

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雨气空而迷

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浓的时候,竟

发出草和树林之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气,也许那竟是蚯蚓的蜗牛的腥气吧,毕竟是惊蛰了啊。

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紧,

那腥气。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散文片断四

我赞杨柳美丽,但其美与牡丹不同,与别的一切花木都不同。杨柳的

主要的美点,是其下垂。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红杏能长到“出墙”,古木能长到“参天”。

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其样子可恶;

你们是靠它养活的,怎么只管高居在上面,绝不理睬它呢?你们的生命建设在它上面,怎么只

管贪图自己的光荣,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呢?花木大都如此。甚至下面的根已经被斫,

而上面的花叶还是欣欣向荣,在那里作最后一刻的威福,真是可恶而又可怜!杨柳没有这般可

恶可怜的样子:它不是不会向上生长。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长得高,越垂得低。

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俯首顾着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力,向处在泥土中

的根本拜舞,或者和它亲吻。好像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但时时依傍到

慈母的身边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看了觉得非常可爱。杨

柳树也有高出墙头的,但我不嫌它高,为了它高而能

下,为了它高而不忘本。

——选自丰子恺《杨柳》

散文片断五 见到落叶并不稀奇,但是这是在春天,四月的春天!春天

见得最多的应是傲然怒放的鲜花和春风得意的杨柳,而不是这像蝴蝶一般在空中翩翩起舞,

萦绕的落叶。我看着地上的落叶,有三种不同的颜色:翡翠般绿的,金子般黄的,火一般红

的,真可以说是色彩繁多了。今年似乎与往年不同,春天的落叶特别多,几乎在每一棵树旁,

都会有一片片落叶静静地躺在那儿等着清洁工人来打扫。

有些地方的叶子更多。我家附近的一个公园里,成堆的落叶铺散在石

路上,没有什么人来打扫这里。一次,我放学来到这里,踩着已经没

有水分的落叶,发出簌簌的响声,好像叶子碎了。但细心一点就会发现,这里的落叶竟一片

也没有碎裂。

落叶有很多种,按季节,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叶子;按树木,

可以分为梨树叶、桃树叶、樟树叶等形态各异的叶子;按颜色,可以

分为红、绿、黄三种颜色。 谁都知道,落叶是秋的使者,在秋天,会有许许多多的落叶像仙

女一样飘落下来,但在春天,也会有许多落叶的。其实,每一个季节都会有落叶的包括在寒

风凛冽的冬天,四季常青的樟树也会有落叶。

——选自徐志摩《落叶》

散文片断六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

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

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

轻俏俏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

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

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

——选自朱自清《春》

散文片断七 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后门,每晚我打开后门,

便看见一个静寂的夜。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

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那时候我正在读一些关于天文学的书,也认得一些

星星,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

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

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海上的夜

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

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

记了

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

在睡在母亲的

怀里了。 ——选自巴金《繁星》

散文片断八

不过,我们一生中最经常等候的地方不是门前,而是窗前。那是一些

非常窄小的小窗口,有形的或无形的,分布于商店、银行、车站、医院等与生计有关的场所,

以及办理种种烦琐手续的机关衙门。我们为了生存,不得不耐着性子,排着队,缓慢地向它

们挪动,然后屈辱地侧转头颅,以便能够把我们的视线、手和手中的钞票或申请递进那个窄

洞里,又摸索着取出我们所需要的票据文件等等。这类小窗口常常无缘无故关闭,好在我们

晚秋散文篇二:散文《秋》

走过了静谧炎热的夏,迎来了硕果飘香的秋。秋,在中国人的眼里,是变化,是转折,是收获,春华秋实,经过春夏的沉淀,凝结出的是累累硕果。

金风玉露,秋高气爽,咋一看欲冷还暖,初秋不知何时悄悄来到了我们身边,遍野金涂,层林墨染。虽然少了几分绚丽的花飞蝶舞,却多了一抹简约的秋水长天,艳阳当空高照,满月亲人团圆,每个人情不自禁走进了秋,不带一丝残花落叶的 凄凉,只多了一种喜悦期盼的情愫。

沐春风而思飞扬,凌秋云而思浩荡,春来秋往间,思绪易翩跹。

人的一生,如春风秋云,变化莫测,任尔如何努力,也那抓住自己命运的轨迹,就像四季随时间更迭变换,命运之舟也在人生长河中随波逐流,起起伏伏,弯弯转转,飘向彼岸,可谁又懂得,彼岸并不是终点,尽头之后又是新的开始,天道如是,循环不息。所以,不必得意春风桃李花开日,也不必落泪秋雨梧桐落叶时。相对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一个人,只不过是沧海之一粟,高山之一粒微尘,秋之一片落叶,微不足道提不起分毫,莫要着相了,收起贪欲,释放本心,顺其自然,做人快乐为本,心底无私天地宽,用一颗平常心沐浴秋阳,等待秋雨……

秋恋

一场秋雨一场寒,草木摇落露为霜。晚秋至,天气凉,鸿雁已南翔,咋暖还寒,望君加件厚衣裳。繁华仿佛在昨天,凄凉写满今日。

然而,当你看见那起伏的金色稻浪,当你听见收获农人的爽朗笑声,你还会因缺少繁花烂漫而感到凄凉吗?当你看到农家园里的玉米堆积如山,当你听见来往的农用车马达轰鸣,你还会为少了几许绿意而感到惋惜吗?虽然是处红消翠减,冉冉物华休,却更有长河落日,秋水长天,碧空如洗,“橙黄橘绿”的一年好景。谁敢说,秋不美?谁能说,不喜欢秋?我敢说,秋的美,才是名副其实,表里如一,秋,给人们带来了美,更带来了欢乐。难道不是吗?

真正的美丽来源于心灵,真正的欢乐来自于心境,只要把自己的心胸敞开,融入这秋水长天,将自己世俗的心浣洗成蔚蓝,你就会接受秋,理解秋,喜欢秋,赞美秋。

晚秋散文篇三:优秀散文推荐

优秀散文推荐

繁华落尽,寂寞成殇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素什锦年,稍纵即逝,半载青春年华,似沙漏般,弹指间,流在昨天。苦涩与喜悦,都不再去回

晚秋散文

忆,依然埋在时光的烟尘里。只知青丝变白发,冥冥之中,注定青春与那寂寞有染。

春去秋来,潮起潮落。往日里,天庭空旷,时光静谧;闲看云雾,静听风雨;可谓悠闲自得,其乐无穷。转眼,又至寂寞时节,秋风抚叶,泛成黄色,落了一地的沧桑;鸟落廊前,轻声一吟,留下几世的凄凉。如花美眷,敌不过似水流年。一切美好,都会悄然褪色,暗自凋零,最后落入尘埃。化作孤独,上了心头。

繁华落尽,乱世成殇。人生似列车,几经周转,穿行了多少过往。世人都是过客,到了青春驿站,转身何去何从。亲人,已挥手离去;朋友,也渐行渐远。风无定人无常,聚散两茫茫,留下寂寞的你我,来来往往。看遍了人间繁华,城市的余辉,再美也终将落幕。远方飘来忧伤的夜曲,难得此生相逢,怎料寂寞如歌。待到繁华落尽,在这乱世,成殇。

寂寞流年,染泪红颜。 灯火阑珊,最难将息。下玄月,西风凉,此夜何人眠;别时易,见时难,相思系红颜。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梦有万千,只梦一朝。衣带渐宽,为得伊人憔悴;千年等待,只求揽你入怀。泪如烈酒,灼人心肺,谁知相思,已成灾。

往事成烟,宿命依旧。青春染指流年,流年染指红颜。画地为牢,锁我几春秋,染予寂寞。无奈拾起青春的记忆,等一阵清风扑面,挥挥衣袖,又是潇洒一片。

寂寞的美丽

寂寞是心灵的慎独,若开放在高山之巅上的雪莲花,美丽、静肃!在独处的岁月流中,悄然绽放在自然界的天地间,孤寂,傲然!

寂寞的魅力很大,有时候完成任物的同时你必须与寂寞同行。在我初二的时候,我买了一本书,这是一本很有味道的书,但是它并不厚,所以当时在学校里用了两天就看完了。之后,在一个多月后,老师布置作业让我们在寒假中读这本书,当时读完这本书也用了两天,但是感受却完全不同,第一次只是感到书中的主人公死的有些可惜,但第二遍时感受到了主人公死的伟大,死的值。这是两种浑然不同的感受,带给我心灵所受的震撼也不同。这两者的差别就在于一个名词,寂寞。它的力量是伟大的。寂寞其实对于每个人来说更应是一朵开放在心灵深处最美丽的花,它扎根于孤独的土壤,自我生发,自我妍丽。花开绝世的美,花谢也凄寂的风流,在流过的心海上徜徉。

人应该是需要点寂寞的,在专注于一项事业或研究成果时,寂寞和孤独便是日子的从容。淡然处世,潜心于自己的学术之中,这样的孤独和寂寞如盈育着的花蕾,也经受着失意的风雨,承载着攻克的喜悦,一步步的迈向成功的彼岸! 寂寞着的人总细数着生命漫漫的风流,歌者便从此印象于心灵的颂扬之中,寂寂的风华于无限的意境和神往中,灿燃生发!

寂寞是精神领域最为素雅的一笔,当追求事业的坚贞自心灵深处溢于钻研之中,自我的孤芳自赏便如花开的幽香,诠释着人性的美。与生俱来的所有浮躁被模糊淡忘成弃后,重现芬芳的心灵花香,便细细的品,细细的孤独风流!

寂寞的美同时也散发着太多的绪动,诱惑着我们的情感。只有真正做到寂寞与美与孤独共有,才会拥有我们自己数载人生培育的花,且愈长愈香愈浓。 寂寞的价值很大,它的大远超出你的想象,有时候它并不属于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陌生,而是一种升华人内心的丹药。你若想学会怎样欢笑,不如学会怎样寂寞,这不是说在作比较,而是学会一种品质。心灵的寄托不能只在表面,而学会寂寞就是一种很好的承担。不需要太多言语上的表达,只是不要少了心灵上的体验。

老屋听秋

久居城里的喧嚣,对季节的感觉本来迟钝,加之每天从睁眼到合眼都在为饭碗忙碌,是不会有什么过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偶尔像“诗人”一样,激活几颗悲喜愁怨的细胞,往往是在回家,走近那百里之外,送走我童年、青年,伴着母亲六十、七十、八十越来越旧的老院子、旧房子和弯枣树。

这次回家两件事:一是“十月一”要扫墓上上坟;二是冬天马上要来了,给老母亲平安越冬做做准备。一阵寒流,几行雁阵,给周围的一切都染上了浓浓的秋意,回家的路自然也不例外:农家秋播的繁忙早已过去,棉田的颜色已变得暗紫,几垄懒割的玉米棵,叶子在秋风中飘摇,路边的杂草已全部失去水泽,白杨树上的叶子在一片一片地飘落??唯一的例外,是那片片刚播种不久的麦田,已经有了许多绿意,似乎在对季节进行着顽强抗争和挑衅——其实是无助的,冀东南这片操劳了多半年的土地行将冬眠,不过是早天晚天而已!

老家老屋,一院树、一群鸡和一只比读高中的女儿年龄还要大的老鹅是其典型的生态特征。每趟回家,离门口很远的时候老鹅那嘶哑的叫声就隔墙传来,然后是微抬着翅一晃一晃,领着耳聋眼花的老母亲走出门来??院落,在晚秋时节有几分萧条:那棵弯枣树,叶子已稀疏发黄,枝杈上长长地吊了两串母亲自种的红辣椒;西窗台前的石榴树,无精打采的叶间还挂着五六个红得发紫的石榴,是奶奶给孙女专门留下的,这次就要摘走;母亲用篱笆圈起的小菜园,葱葱郁郁的景象已经消失,茄棵、柿棵还在那儿勉强地长着;挂在篱笆上的扁豆秧,细细的蔓子已经裸露出来,间或有一两小扁豆顶着发蔫的紫花;半院子的西胡蔓,叶子已全部落尽,只有两个干黄的老瓜种还连在上边,院内的其他物种,在晚秋夕阳下都无一不疲态尽显。

老屋也进入它存续过程的“晚秋”:初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几间老屋,距今已有120多年,期间上世纪70年代虽然返修,但一应物料,包括梁檩铺材、砖瓦门窗,除少许补充,俱都没变,重建格局也一如往昔。这样的房子,目前农村已经少有,使用价值几乎尽失,剩下的也许只是“20世纪中叶之前平原农舍”这样的“建筑学意义”。可是,老屋的“晚秋”之于我,毕竟不是平常,是硕果累累之后的“晚秋”:在它悉心守候100多年的院落里,粗大了无数弯枣树、老槐树,肥壮了无数牛马羊,猪犬鸭;当年宽畅的大门洞下,迎来过一个又一个媳妇,出嫁过一个又一个女儿,屋内的土坯炕上,诞生过一代又一代子孙;特别是春节家谱两侧挂的那幅配联——“礼仪早树克勤克俭、书香传家唯耕唯读”,更是几代人守业治家、求索进取的凝华!而今,老屋的门窗、梁檩已旧得漆黑;房顶上的老草,陪伴岁月不知枯荣了多少回;西窗棂上挂的蜘蛛网,随风摇摆;房根下的滴水砖,深浅不一地打上了滴水的印记;正堂屋内,房梁上的燕子早已不知去向,挂在窝窠下的,是被灶烟薰黄的燕屎痕迹——这样的场面,的确给人带来几许失落:想来难怪,这初冬一样的晚秋,昭示着一年一度的春色已远不可及,轰轰烈烈的夏日也已化作过去,于这春夏秋冬的演化中,人的皱纹平添了,物的刚性变散了,院前当年那湾波光四射、菱荷满塘的水塘干涸了——总之,“一的一切”和“一切的一”都已经和正在化为消失!

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多以见凋花而落泪、望冷月而伤感,在他们那儿所听之秋,多是“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把自己种种失意定格于一个“秋”字,以至感染得多少后人一想起“秋”就仿佛听到季节的哭泣。然而也不尽然:唐刘禹锡曾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的高吟,宋辛弃疾亦有“沙场秋点兵”的豪放——婉约也罢,豪放也罢,在文人雅士、达官显贵那儿,我想,“际

遇”永远是制约他们观照周围世界的桎梏,这一点,他们也许远远不如目不识丁的老母亲!

母亲在我心目中,不像季节的变化,永远是那个样子:头发全白,一脸皱纹,耳朵依旧聋,脑袋不住摆,如果说一年四季有什么变化,主要是衣服的薄厚。这次我进家来,母亲正在斜阳下戴着老花镜,整叠她那套送老的衣裳——那套衣裳是母亲72岁那年做就的,当时她老人家还很健壮,我并不赞成她这样预备,但母亲执意要做,说“明年七十三闯头年,不预备好怎么行!”又12个年头过去了,母亲依然健壮。自从有了那套送老衣裳,在母亲的心里除我们这些儿孙外,又多了一份凝重和牵挂:每至春秋末季,老人家就要瞅个晴好天气把它从箱子那半截平端出来,小心翼翼地解开包,取走樟脑球,铺开边晒边一个一个地数线拘,晒好后再放上樟脑球,整整齐齐地叠好珍放原处。

在母亲那里,我仿佛又听到了这样的秋:世上万物都像一出戏,是有头有尾、有始有终的。是季节就得春归夏至,秋去寒来,有春天的盎然,夏天的葱郁,秋天的收获,冬天的沉积;是人,就得有生有老,苦乐年华,有孩提的烂漫,成年的有为,老年的思考,终年的无悔!至于季节变了,晚秋带来寒意,更没必要大惊小叹,加件衣服足矣——如此看来,也许母亲才真正是超凡脱俗,直面人生、无悔人生的。

相关热词搜索:晚秋 散文 晚秋散文诗歌 描写晚秋的散文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