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度中国薪酬报告

发布时间:2019-08-22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盘点2006年度中国“薪情”
  文|本刊记者 陈艳艳
  
  又是岁尾年终,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开始回首总结,这一年的辛苦,究竟收获了几何——有人欣喜,有人失望,2006年就在种种的滋味中结束了,荷包的状况也许有个人的因素,但更多是所处行业和地区的薪酬变化因素,以及或直接或间接影响薪酬的大事件。
  
  盘点大事件
  ● 事件一:股市新创高点
  2006年1月1日,对中国证券市场影响较大的两部法律《公司法》、《证券法》开始生效。就在这一年的12月14日,沪指突破2245点历史高位,行情飘红让使大多数投资者享受了牛市的喜悦。
  ● 事件二:中移动整治SP
  2006年6月,中移动发布了《关于近期加强移动梦网业务规范管理的通知》,通知下发后,很多SP长舒一口气。然而,事隔一月之后,中移动却下发了最为严厉的关于“二次确认”的政策,以国内最大的SP TOM网为首的互联网门户网站股价应声下跌,并将影响到行业内众多公司的发展。
  ● 事件三:造假事件不断
  2006年5月3日,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发现部分使用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出现了严重的不良反应。紧接着是安徽华源生物医药公司“欣弗”事件,以及河北爆出的苏丹红鸭蛋事件,使得医药和食品行业遭到消费者质疑。
  ● 事件四:房地产调控继续
  “国六条”的出台,标志着房地产新一轮调控序幕的开启。国土、金融、税收、建设等九部委积极回应,5月29日又联合发布《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国六条”的重点是住房结构的调整,而“国八条”的核心是稳定房价。
  ● 事件五:10万年薪的抄表工
  2006年夏天一篇《电厂抄表工年薪10万元》的文章,一时间,一石惊起千层浪。对于垄断行业高福利高工资的不满情绪极度膨胀,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呼唤《反垄断法》实施的到来。
  ……
  
  行业薪酬:增长率达到8.1%
  从太和的数据来开,2006年,可谓薪酬走势喜人的一年,这一年全行业的薪酬平均增长率已经达到8.1%。太和顾问资深分析师金可冶认为,2006年,我国的整体经济走势良好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同时也是中国入世五周年,中国融入国际化的进程在加速,不断涌进的外资也在拉动中国的经济。2006年,各行各业来在这样良好的经济形势下发展势头良好。
  其中形势最为可观要属金融行业,金融行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厚积薄发,以10.4%的增长率一举拔得行业增长率最快的头筹。
  金可冶认为,金融行业几年的成绩,是“理性”二字释然。“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的理性,国家的理性,行业的理性以及广大投资者的理性。”人民大学教授、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杨体仁则认为:“金融行业2006年的成绩是我国推进金融行业的规范化和市场化运作的结果。”
  2006年是中国股市基本完成股改的第一年,股改为中国股市走向又一个“牛市”奠定了基础。2006年1月1日,对中国证券市场影响较大的两部法律《公司法》、《证券法》开始生效。证券市场的规范化从法律上得到了保证,无疑也增强了广大投资者的信心。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同样走势强劲。中国“7·21”汇率改革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从此人民币汇率变动开始影响着中国的各行各业以及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行、交行、建行在香港上市后,招行、工行也跑步进入香港市场。
  股市、汇市的走强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也带动了中国金融业收益的增加。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领域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行业整体状况的好转,使行业中各公司薪酬水平也水涨船高。
  紧随金融行业其后的是高科技行业,根据国家的“十一五”规划,我国将进一步调整整体的产业布局,着力发展第三产业,高科技行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新兴行业,发展速度非常快,整个IT行业在经历了技术革新,泡沫积压,政策调整等一系列考验之后,逐渐趋于稳定快速的发展。由于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在整个高科技行业发展的带动下,薪酬增长居于排行榜榜眼位置也就不足为奇了。
  尽管2006年,我国政府加大整顿医药行业的力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医药行业关系老百姓的生活,不吃饭也许可以,但不看病,不吃药却是万万不能。在国家的政策下,2006年对于医药行业来讲是值得记住的一年——医药行业整体呈现了“干的多,挣得少”的局面,业绩虽然与上一年度相比保持了非常高的增长率,医药生产、销售保持较快增长,出口形势继续向好,但结果却是行业效益增长乏力,利润增幅大幅下滑,成为了“增速拐点年”结束了20多年来的效益高增长态势,行业整体开始步入平稳增长期,全行业也正在发生政策导向性的结构转变。
  医药行业薪酬水平,一直处于各行业领先的位置,尽管行业利润有所下滑,薪酬的整长率比上年下滑一名,还是取得“探花”的好成绩。
  从去年薪酬增长率第一滑落到2006年的第四名,可见国家对于房地产行业的调整已经初现成果。随着近两年“国八条”、“国六条”等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相继出台,房地产开发行业虽然仍在保持着它的牛市增长,但是明眼人人都看得出来,这头牛的气势似乎没有前两年的足了。对于对宏观政策的相对依赖的房地产行业,在国家政策的整改下,开始市场萎缩、成本增大,必然导致利润的减少,所以2006年房地产从业者的“薪情”多少都有些阴霾。
  各行业2006年的薪酬水平上升,工资上涨的一个结果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消费。快速消费品的特点决定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具有重复性、冲动性,快速消费品除去物价上涨等客观因素外,市场投资活跃、消费水平提升、行业竞争市场化水平增强、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投入加大等众多原因的集合直接导致了“快消业”的迅速发展,员工加薪自然成为必然。
  2006年,服务行业依然保持一个平稳的上升。太和顾问就三个服务业细分行业进行了调查。服务行业新人——公关行业已经受到认可和重视,行业的薪酬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传统行业,成为了2006年“薪酬大军”中的“薪”亮点。国际教育行业更是与国际薪酬标准相接轨,薪情自然不“菲”。而燃气行业的薪酬状况比较复杂,国有燃气企业在薪酬支付上仍然保留有“大锅饭”的影子,民营或港台资本则非常重视薪酬在企业管理中的调节作用。
  
  华北地区占据“冠军”位置
  房地产、高科技、金融、快速消费品等行业相对发达的华北地区,从去年地区薪酬增长率第三的位置上升到“冠军”的宝位。除了北京、天津等一线城市的贡献之外,青岛等二线城市也一样功不可没。
  杨体仁认为,国家对于天津的政策的扶持促进了天津以及周边地区的发展。太和金可冶则认为,外资逐渐开始重视天津和青岛这样的城市,这些城市拥有港口,物流发达;靠近文化核心北京,依托北京高校为中心的人才供给;最为主要的是,选择这些城市会削减很多成本。
  作为中国政治中心所在地的华北经济圈,有着良好的政策导向和区域软硬件的投入作为外部环境。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为各个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政府的扶持和针对行业的政策更使得无论是新兴产业还是传统生产行业都可以在该区域找到良好的市场需求及相关资源。
  相对于华北地区较大幅度的变动,华东地区薪酬增长比较平稳,略比上一年有所增加。主要原因与华东地区各城市一直以来发展较为均衡有很大的关系。以上海、苏州和杭州为发展中心的华东地区在自身擅长的领域发展,经过多年的积累,这些领域已经发展的相对成熟。

相关热词搜索:薪酬 中国 年度 报告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