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散文

发布时间:2017-02-07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评价散文篇一:散文带评语

篇一:散文组评语

第一名

黃慧禎老師

本屆鶴鳴文藝獎散文組,初選凡一零五篇,其中「醉心桃花源」一文,有畫面、有文采、有個性,作者在寫作技巧上甚是用心,文字掌握亦為此次參賽作者中表現最突出者,獲本組評審一致肯定,評騭第一。

起首三段的「略帶森冷寒氣的風??薄霧環繞了整座小城,人行道上依稀的人影??灰濛濛的天幕無垠的延伸??淚眼迷茫??」,場景朦朧迷幻;接續的「我煩悶著??感覺著霧愈顯濃密而令人窒息??淺飲醉涎垂??任其在醉醺的落寞中旋轉??」,情感沉鬱糾結;第十五段的「面捧雨花的人兒驚醒,醉紅的酡顏暈染臉龐,夢囈著人間淨土??」,意境淒美忉怛;整體氛圍的經營頗為一致,也可看出作者特具的情性。而十至十三段,文字的鋪設則轉為浪漫可愛,這段落是作者的「桃花源」,情境經營上自然如此安排,但「流水潺潺,小小鳥兒占據樹稍,我乘風降落,逗著一旁的松鼠與灰兔??」,彷彿是童話故事的畫面,此段風格在全文之中微為不協,是作者在情境經營上稍有不周之處,也或許是作者最初衷的「天真」,所以情有所託,便寄於箇中吧!

「醉」是一種「陷溺」的意念,是一種「墜落」的皈依,是一種「最衷」的選擇。本文作者的「醉」,吾等透過文字即可感知,無須藉「抓起罐裝啤酒」等數筆載述。再者,作者的「桃花源」,其意象之呈顯有所保留,去除「偽裝」、「矯情」、「爾虞我詐」、「壓力交迫」,作者的「桃花源」的積極面向是什麼?就理想世界而言,孔子有「天下大同」,老子有「小國寡民」,是否作者可以更具體摹繪?以上二端留與作者參考。

總之,作者於文字之鍛鍊與意象之營造,極為用心努力,特此鼓勵,而作品或有疏失,無礙整體之創意與內容,爾後若能處理更成熟,必能臻善。

另外,與參賽同學或有意筆耕書田者分享一段話,文心雕龍情采篇說:「故情者,文之經;辭者,理之緯;經正而後緯成;理(情)定而後辭暢,此立文之本源也。」意思是說,情感是文章的經線,文辭是情感的緯線,經線正了緯線才能成,情感確定了文辭才能暢達,這就是文章寫作的根本道理。其所強調的,就是文采和情感要有一致性。文章是作者的自剖,文章要能感動讀者必先要寫出作者的真性情,而作者的至情至性也要透過一定的文采才能表達體現。冀盼情寄文字、編織文字者,繼續著你們的意志,真誠地為這世界說寫故事。

第二名

張竹貞老師

在眾多文采爛然的作品中,文字清淡有味的「淨香」顯然獨樹一格。

首段以悠悠白鷺鷥翻飛白浪締造由遠而近的移動視角,渲染出貫串全篇的日暮情景,成功的引領讀者沉浸於靜謐的閱讀氛圍。日暮時分乃至進入清輝夜色的描寫,彷彿也呼應著文中舅舅人生階段的現況:燦美曾經的餘暉留下一點黯然及些許的落寞。藉由作品中第一人稱的「我」對周遭人、事、物的觀察,視野逐步的移轉。透過神明廳內擺設的靜態描寫,以點火的聲響帶出滿室朦朧切入「淨香」主題,同時鮮活的塑造出充滿好奇心卻行事沉穩,溫婉又慧黠的主角形象。「每天默然點著淨香的身影隱藏著什麼樣的人生故事?」「我」帶著這樣的疑問一路細細觀察,時空隨之延伸到「我」無從參與的過往。

照片及旁人的耳語凝結出燃香的原因:隨風飄逝的戀情盡是不可改變的無奈,「錯過了,緣也盡了」不僅是驀然回首過往時深沉的慨歎,更是人生匆匆無法重來的寫照。熏香煙霧中格外分明的是那追求「內在心靈祥和平靜」的企圖,而面對終究無可挽回的青春年華,日復一日的拈蓋燃香供照,平添的是綿綿無盡的相思與悼念。

透過對情境不落俗套且首尾呼應的書寫,作者細膩的營造出陽台、神明廳這般素雅平常的角落,延展成連結過去與現在時空的交接點,為人物時而真實時而恍惚的上場搬演提供了絕佳

的舞台。至於內心獨白的部份,或許是刻意要營造涉世未深善良純真的口吻,相較情境的經營顯得淺白了些,尤其對照第一段的暮色和第五段的淨香涵義最為明顯,另外第七和第八兩段的描述也顯得平白如話,文字的濃淡安排疏落有致或許是作者在寫作中可再力求突破之處。 第三名

曾竹賓老師作者以「青春的心」為經,以「想飛的羽」為緯,交織出這篇青春洋溢且動人的作品。從題目的設計、將中心思想一分為二的形式,都可見謀篇的用心與創作的企圖心。 藉由「蒲公英的種子」、「滿天飛舞的秋葉」,傳達那充滿希望、懷抱理想以及「想飛」的意象。而且,「想飛」是為了看到更寬廣的世界、是為了思索生命的意義也為了找到自己的定位。雖然,在現實的世界,想飛的念頭沒有斷過,卻有阻礙;作者還是能找到自處之道,並以毛毛蟲在綠葉上仰觀星斗,編織夢想藍圖為喻。這當中的轉折與思考,無疑增添了作品的價值。 綜觀全文,既言年輕可以是「心靈的狀態」、「年輕,是不分時段的,只要想,便是年輕了」。何不將「之二:青春之心」置於首,揭示所謂的「年輕」、所謂的「青春」。由此段所言「年輕時天馬行空的思緒」、「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勇氣」、「在夢的國度建立堅固的堡壘」??接續「之ㄧ:想飛的羽」,脈絡應當更清晰、更具說服力。在遣詞造句上,常有令人驚艷的文句。或許同一敘述對象,可以再有更豐富多變的形容,例如:首段「湛藍色的青天」和「寶藍色的天空」宜再斟酌。次段「澆薄」的牆,以形容「人情風俗」輕薄不敦厚的「澆薄」在此形容「實體」的牆,似乎不妥。

以「青春」之筆,寫「青春」之心。在青春歲月中許許多多的希望和夢想當中,應該可以填入「寫作」二字吧?希望這次獲獎,對作者而言,可以獲得更多「飛翔」的勇氣,在文學的國度裡振翅高飛!篇二:一等奖文章及评语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高2014级1班学生:王 虓

指导教师:李云和

尝有智者曰:“舍得。舍者,施善于人也;得者,受之于人也,惟其舍方可得。”余谓之善也。且赋诗歌曰:舍得本同根,原是相倚依。岂可擅分离,独留片面词。舍之助人乐,得之心不忧。人人慈悲心,岂不善人间?

昔者有齐人施粥于人,时值大荒之年,流民遍野,疲困饿死者不可胜数,此举盖可谓善也,然其人虽富而不知礼也,傲而施人也,以故贫而有节者避而不食,终以此之故卒于道中,此实不知慈悲真义之过也,吾窃以此为憾也。

古悟尝曰:“与人善,以已便”此语盖言舍得之因果也,亦合莎翁之言:“慈悲非是勉强物”佛亦尝有云:“慈悲之心,人之本心也”悲悯天下,以已绵薄之力助人,效法台湾陈五莲数十年之义举,岂不善哉!吾亦赋诗一首,试与诸君共勉:洁瀚古籍劝人善,十年寒窗导人心;功名利禄谁不恋,慈悲应是人本性;慨慷助人至善举,无奈心欠慈悲念;惟望吾辈晓真义,慈悲自在点滴间。

吾亦闻一事,虽不知其真伪,然其意真情切,故吾记之与诸君共赏。尝一母有儿于外,思儿之心日益增之,故为祈儿早归,母晨制烧饼予路人,然仇其者日日复至其位取一饼,且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居久,妇不胜厌其言,故购药藏于饼中以图害仇者。然二日晨妇忽悟此行不义,故弃其饼,此日仇人亦复至取饼如常,复言其言,然妇心已豁然开朗,故不以为然,殊不知此念一改乾坤移、结局变,其子当日归家,言于其母曰:“距家百步之时,饥而不能行,适遇一路人予其饼,方得活而至家。”此则为“慈悲行,天馈之”。

试思之,若此妇不为此善行,岂有其儿归家之日?饥而死于道中尤未可知。若此妇陡生恶念,岂有母子团圆之时?血溅家门尤未可知,故吾思而赋诗警世人曰:晨炊薄饼实微小,日复一日亦见诚。甘受人言不弃念,惟盼离儿早日归。倘若陡然行恶举,万事皆变未可知。惟有慈悲待万物,自有金石为开时。

余观古往今来慈悲之行,独念佛祖尝割肉喂鹰,星月禅师以单薄之力独济台湾慈善,此者慈悲之行,虽微小足值世人,亦可于物,于事,于千行百态。天地变虽无常,人间道永不改。是故吾辈以慈悲之心诚待所见之万事万物,方可寄寓他人以至善之心于世间,是故予者与受者本为一体,惟有施者方可有德受,惟人人皆施世间方可美好,若此,岂不美哉!值此文末,余特题诗一首,聊表余之薄情:慈悲一念间,奈何不为之?予人玫瑰者,手自有余香。人共慈悲心,天地亦有情。点滴自此始,苍生心自明。【评语】

读罢此文,甚是欣慰。一高一学子,竟能洋洋千言,铸就一篇文言佳作,足见作者文言功底之深厚!或引经据典,或叙写故事,皆信手拈来,如行云流水,自出机杼。“予人玫瑰者,手自有余香。人共慈悲心,天地亦有情。”文末附一小诗,彰显作者之博大胸怀,让人掩卷深思。 文字偶有稚嫩之处,仍无以掩盖作品之光彩。妙哉,吾国之文言!幸哉,吾国之精髓! 于心遇幸福

高2014级3班学生:罗 婷

指导教师:斯 俊

有一种爱,它胜过爱情——因为爱情太过自私。幸福只属于两个人;他胜过亲情——因为亲情只以血缘关系为连结;她胜过友情——因为友情仅以认识而判别。他可以属于很多人——即使素未谋面,他带来的幸福,如一眼温泉,不断涌流,一直将心浸润,并在心中不断地翻滚、洋溢直至每一滴血液,每一个毛孔。那,便是慈悲——同情与怜爱。

所谓慈悲,即行善,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拯救那些堕落的人,应到那些误入歧途的人——也便是佛家之精髓。故非易事,然这世界忆旧游许多人扛起了这个“善”字,努力前行,因为它有着一股神奇的魔力。

素有“中古首善”之称的陈光标,为人乐善好施。在5.12汶川大地震时,他亲自率领由60辆挖掘机、吊车等大型工程机械组成的救灾队伍,浩浩荡荡的开往四川抗震救灾;在2010年春节前夕,他募集4000多万元的善款装入近10万个红包,和众多企业家一起将这些钱带到新疆、西藏、云南、贵州和四川,和那里的贫困家庭一起过年。迄今为止,陈光标累计卷狂已超过12亿元。是什么令他对行善之事如此乐此不疲?她曾有一番感言;“慈善不是一时一地的阵地战,慈善是长征,而且永远没有终点。但慈善不是苦难的长征,是快乐的长征。慈善不分名族,不分国界,不分信仰。捐赠者快乐,受赠者也快乐。在刺伤的长征路上,一路上都是欢声笑语。”可见,他已经深深地沉醉与行善所带来的之幸福。

感动中国的人物——维吾尔族阿妈,阿里帕。从1963年收养邻居家的3个孤儿开始,他已经先后收养了汉、回、维吾尔族4个民族的10余个孤儿。为了不让孩子们饿肚子,阿里帕的丈夫啊比包每天下班后就去帮人家打土块。阿里帕每天都要到菜市场见别人不要的蔬菜。虽然家里养了两头奶牛,但谁也舍不得喝牛奶,全部卖了还钱以支付孩子们的学费全部都卖了换钱以支付孩子们的学费和购买生活必需品。正如他们颁奖辞所述:风霜饥寒,全部挡住,清贫劳累,一肩担负。那,又是什么让她客服这重重困难?2008年8月,操劳一生的阿比包病逝。子女们争抢着瞻仰阿里帕老人。没到过年过节,孩子们都回家团聚,180多口人围在老人身边。可见,老人深知行善知结果,必充满幸福——无论对她,还是她的孩子们。

善,总是吸引着无数人为之献出身外之乐,都报之以无限心之幸福。善,从不简单,勇于扛起的人,必先承受其痛苦,进而才能享受其幸福。正因如此,一旦扛起,便为之沉迷。善,总在人心最深处,不需谁去故意挑动,它便顺着血液自然流露而出。

幸福,于心而遇。

【评语】

1. 审题立意把握较好,文章结构简单清晰。 2. 文章内容相对充实,不只是关于慈悲的空洞阐述,有具体的事例支撑。 3. 语言较流畅,且开头结尾部分不乏凝练整齐之美。

三 国 论 慈 悲

高2014级5班学生:张 琪

指导教师:王小青

惊涛骇浪,一叶扁舟,出入风波,三国英雄豪杰,气吞山河,风云变色,人中好汉文士皆慈悲上演历史舞台剧!

长坡之上,黄沙滚滚,青龙偃月刀的寒光如同划破长空的闪电,胯下赤兔马鸣声壮烈。曹操败了又被关羽截下,祸不单行。华容道上注定是怨魂一缕,然而智奸的曹操却以真情两行清泪赢得了生的方向,关羽义气盖天,即使在军中毅然立下军令状,却因满怀的慈悲将一切化为了泡影,有人说他是愚者,但我仍相信他的慈悲,慈悲中夹带着义,他对的起自己的良心,给了曹操重生的机会,至少他对于自己的慈悲无悔。关羽是幸福的,他用慈悲化作了整个三国的义。曹操是幸运的,因为关羽的慈悲。三国注定因慈悲火凌云霄。

江上白雾,漫涛水面,几只草蓬寥船的角号如震天伸势,诸葛手持白羽扇泯笑千古,待成功归来,吴蜀便可联合抗魏。箭羽插满了整个船,刺破吴蜀隔墙终不是它的锋利,而是周瑜的慈怀,周瑜明知借箭不满十万支,但为了顾全大局,联刘抗曹,替诸葛亮遮掩事实,假意认输。周瑜慈怀更是为了吴国百姓的安居乐业。以慈悲来感染三国的浓墨,他周瑜在三国争峰中也能以慈悲化作厚积薄发。他是幸福的,因为慈悲而心系黎民。吴国的百姓是幸运的,因为周瑜用慈悲来呵护他们。

诸葛胸怀雄才大略,却甘愿躬耕于田亩之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而后刘备三顾茅庐,让他真正出山,仅是因为一句“救万民于涂炭之中。”即入世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扶起了硬是扶不起的阿斗。诸葛的慈悲往小处便以对刘备的知遇之恩,便舍身尽忠,往大处说便是同苏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的济世情怀,因为一时的慈悲他的担很沉,但他是幸福的,以慈悲之怀论三国足矣。他甘心于付出,不求名利,但求如浮云般消遣尽千金。阿斗是幸运的,诸葛慈悲信守承诺忠心一世于蜀。

慈悲中三国“浪花淘尽英雄”。留给历史仅是记忆和梦,却留给千秋后世一个浪漫神奇,让人幻想的时代。

【评语】

煌煌巨著——《三国演义》,世人多称为“智谋”“权谋”之书,作者却不拘泥于此观点,独出心裁,巧妙地用“慈悲“这个话题延展开去,显示出不俗的思维品质。文章开篇,大气磅礴,寥寥几个短句就生动地再现了三国群雄竞逐、风云突变的历史画卷,引人入胜。主体部分以并列论证的结构展开,脉络清晰;叙事、议论、抒情自然地融为一炉;语言优美清新,彰显了较深厚的写作功底。末段收束全文,紧凑凝练,含蓄蕴藉。

最是那一微笑的智慧

高2014级13班学生:何城凤

指导教师:王庆玲

慈悲的力量,欣悦而深沉的力量,让我们的眼睛逐渐变得安宁,我们能够看清事物内在的生命。

——题记

人生的乐趣莫过于微笑着面对一切,它源自于佛祖拈花的智慧。因为微笑,佛教便有了无语的禅机。于是,微笑便成了一种态度,一种领悟,一种修行。那是席地而坐的圣人孔子。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一道道尘封的门,阳光从那错开的门缝间挤出来,于是门外面铺满黄金;他用最朴实的教诲铸造了一把坚韧的利斧,劈成了一道道深深地印痕,它留下的不是疼痛,而是刻骨铭心!于是,子子孙孙有了一条光明大道。他怀揣着这一颗慈悲仁爱之心,于这世间从容微笑。

那是足踏莲花的仓央嘉措。他坐在雪山之巅受众人膜拜,他是救世的佛陀,高压圣洁不容侵犯。却因了爱,而落到凡尘惹了尘埃。退去光滑,他也仅是一位清氲雅致,爱赏风流的男子,

却在苦难之中参悟,破茧成蝶。他本就才华横溢,又能洞穿世事轻浮,将一个“爱”字清清透透地握在手心穿行于人间流转的尘埃里度过一生。他的爱,是大爱。于是,他生来就注定要成就传奇。他对众生微笑,他对苦难微笑,他对消亡微笑。他是微笑着赴死的,于这世间从容微笑。

能说他们不幸福吗?

他们都为解众生难,都心生大爱和慈悲。因无关无相,他们的内心该是清明的。《六祖坛经》曰:“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心中顿见真如本性?”《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何谓本心?即谓无相之心,大爱之心,慈悲之心。琵琶音,苦行路,不观生灭与无常。”

【评语】

文章的标题令人眼前一亮。它在契合题意的同时,显得更加含蓄、大气,不落俗套。作者用词准确,如“阳光从那错开的门缝间挤出来”等句子表现力较强。文章中心明确,举例恰当,有详有略,较有力地论证了观点。若能在结尾段进一步升华主旨则效果更佳。

阿莎婆婆的美丽黄昏

高2013级1班学生:能国燕

指导教师:杨 忠

阿莎婆婆独自住在南瓜小镇上,她有一块美丽的园子,一间小木屋,一只叫跳跳的会跳舞的花猫,不家许多可爱的邻居。

一天,阿莎婆婆走出小木屋,看见小园子里的玫瑰全部开了。“多漂亮呀,要是有人能跟我分享多好,我要把它们送给小镇上的朋友们。”她一边想着,一边开始摘玫瑰,很快就摘满篇三:作文每篇600字以上并且带评语 23篇

盛赞与无奈

轻轻地揭开笔套,坐在满是雾气犹如盖上一缕薄纱的玻璃窗旁,聆听着窗外校园马路上的车鸣,对着陷阱般网格状的作文纸。我挥动钢笔,仿佛揭开神秘封印一般,静默地谱一曲神圣的礼赞和一首悲寂的哀歌,表达着对课堂的盛赞与无奈??

沙沙的写字声与老师抑扬顿挫的讲课声,在悄然中揭开了课堂的序幕。阴沉的黑板、死寂的校园、明亮的教室,在不和谐中吟唱着和谐,在和谐中演义着不和谐;构成了课堂独有的风光似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盛赞课堂,它把时间集中起来,分给每一位渴慕知识的学生,使他们的目光在老师、书本上聚焦,如浩浩沙漠中的一缕清泉,无私地滋润着苦行者的口舌,化作一丝动力涌遍全身,暗暗地鼓励着他们走出无知的沙漠,走进荒芜的戈壁,寻觅茂密的雨林,翻越巍然的高山。盛赞课堂,它把精力汇聚一齐,恩赐每一个饥于知识的人,使他的耳朵搜索着知识、精要,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像一盏黑暗中明灯,指引着寻觅者前行,化作一股无以名状的勇气,激励他们搏击无知的风浪,挑战茫茫的海洋,出入恐怖的海域,追寻先知的航迹。是课堂,引导我们迈入知识的殿堂,每行一步,感知的光束便照耀在我们身上。是课堂,为我们插上天使的翅膀,飞向知识的国度,每飞一段,智慧的光环便越加明朗。盛赞课堂,引领我们走向辉煌。当考试取得成绩,当竞赛获得优胜,当实验取得成功,课堂的功勋便化作一个无形的微笑,一声欢欣的感叹,浮动于脸上,跃然出舌尖,在血液中沸腾,在脑海中激荡,印成了时光的流水冲刷不了,岁月的车轮碾不平的痕迹,深刻在青黑的玄武岩上,接受风霜的洗礼。

无边的叹惜声与心中的哀鸣声,在无声中敲响了课堂的哀钟。眼中闪烁着的痛苦的泪珠,眼神中流露的孤寂,表情上盎然的无奈,勾起了课堂的点点辛酸。当我们的心灵被反锁在书桌之中,当我的灵魂被刻画在作业之上,当我们的感受被凝聚在教室之中,我们哀鸣,我们哭泣,我们无奈。内心的痛苦跃然表面,浮现在言行之中,我们悲痛欲绝。心灵被束缚在教室

评价散文篇二:评何言斌的散文

评何言斌的散文

廖述务

何言斌,汉族,福建人。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在海军南海舰队服兵役十余年,从事过通信兵、文书、炊事员等工作,担任过军级直属机关新闻中心主任、文学创作组组长等职。退役后边文边商,曾在海南特区报、海南经济报、特区商报等媒体工作。发表作品近三十万字,出版有小说散文合集《那远去的青春岁月》。

《那远去的青春岁月》共分四辑:“文学作品”、“军旅岁月”、“记者经历”以及“生命感悟”。“文学作品”辑收有作品十八篇,除《权利是婊子》、《莆田人在海南系列》等几篇,其余主要为短篇小说。这一辑中的散文大多是作者人生旅程的纵向摹写,视界较为开阔。“军旅岁月”辑中,有《君临天下》、《站岗》、《新兵连纪事》等散文九篇,主要叙写作者从军十三年的点点滴滴。何言斌曾多年从事新闻工作,其中的成败荣辱、苦乐酸甜都化作了凝结心血的笔尖文辞。“记者经历”一辑中,《采访省委书记》、《自尊无价》、《谁把你当记者》等九篇散文就是对这种人生经历的全景式记载。作者有时亦能将关注的视线投向更为广阔的社会,对一些锥心的问题进行艺术性的揭露与反省。“生命感悟”辑中,《人心如明镜 善举动天地》、《名人身前身后事》、《较量》等篇,就将整个社会机体上的“恶性肿瘤”细细地解剖给众人看。

何言斌的散文具有浓郁的叙事色彩,几乎每一篇章都有人物作为行动元出现。思想与心绪一般是散文的基质,但在何言斌的散文中,此类元素却若有若无。这样,散文在具有一种明快节奏的同时,也损失了一些特有的韵味。不过作者本人似乎并不在意散文文体的独特性,更为关注倒是表述的最佳效果。当散文和小说的边界在作品中发生交汇时,作者没有刻意地将其切割外来,而是任其自由蔓延。跨文体写作与作者的选材亦有关系。颇具传奇色彩的个人阅历,作为写作的素材,其自身就有散文、小说的双重特征。不过,在表现这些人生阅历时,作者缺乏必要的抉择与裁剪,而是让其尽数充斥于文本的每个角落,这样是欠妥当的。当我们面对这些文本时,很难在思想或情感方面有独特的体验。

语言修辞方面,何言斌的散文追求一种简明、冷峻的风格,常常几句话就能将一个内蕴丰富的话题阐释透彻。譬如《通讯录上的故事》一篇,共分十一节,每节也就百来字,但内容却十分的富足。不过,何言斌的语言稍显随意,许多文词与日常用语重合较多,容易落入俗套,失去文学话语的独特魅力。

评价散文篇三:余秋雨及其散文评价

余秋雨及其散文评价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多年,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辞职后继续从事教学和写作。主要著作有《戏剧理论史稿》(1983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艺术创造工程》(1978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文化苦旅》(1992年,知识出版社出版),《文明的碎片》(1994年5月第1版,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秋雨散文》(1994年,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山居笔记》(1998年,文汇出版社出版)。199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入载多部世界名人录;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获上海市出版一等奖,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山居笔记》获海外华文文学最高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第一名。

其文化散文以其学者的独特视角,独到的表现方式以及深沉思考得到高度评价。

余秋雨散文评价

1.余秋雨在类似《道士塔》《阳关雪》《上海人》《一个王朝的背影》等散文中,所表现的诚然是一种“感性体验”,同时又包容着他的理性思辨。他的“感性体验”发自对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典章经籍、山川风

评价散文

物、世俗人情的领略、体悟,他以双重文化人格对它们予以谛视与观照,既是深受中国文化传统影响、积淀文化传统基因的大学教授,又是受西方文化思潮碰撞、为当今改革大潮与商品大潮所拥抱的现代人。于是他以继承文化传统、又批判文化传统的悖论,导入他的审美观照,因而生成某一种文化的与哲学的焦虑,一种浸濡历史沧桑感的困扰,以及走出困扰的使命意识,即他自己所称谓的“文化苦旅”。其实这正是余秋雨既与历史“撞击”、又与现实“撞击”,既欲走出历史、又欲走出现实的思想的“苦旅”。(吴周文《90年代:中国散文现在时》)

2.余秋雨散文对当代散文的超越,不仅表现在思想文化境界上,还表现在强烈的主体意识方面。余秋雨的散文之所以有很强的感召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作家把自己鲜活的文化生命融入了笔端,而这个具体的文化生命又是由深厚而沉重的现实历史积淀而成的。现实历史的重压,使作家的文化生命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于是,一处处人文景观便成了历史的浓缩,再由历史显现出文化,最终由文化而透显出民族的存在状态。就这样,余秋雨的散文终于摆脱了以往40年散文的樊篱,从“小体会”“小摆设”“小哲理”等小家子气的审美规范中走出来,树立起了一座真正高大独立的主体形象。??余秋雨散文中鲜明的主体意识固然来自作家渊博的文史知识和良好的文学天赋,但如果只靠这些,也只能写出掉书袋式的怀古悼亡之作,决不会将一座“精神道场”弥漫于天地之间。因此,真正纯净的主体意识,需要对历史的洞察,对现实的忧患,对未来的执着,对人生的定力以及对整个人类文化的感悟,借用先贤的话说,就是要摆脱“小人儒”而达到“君子儒”的境界。余秋雨的散文对俗常生活乃至社会政治层面上的东西已无所关注,而是从更高的层次上对现实历史

进行着极其深切的眷顾,其中的欢愉、忧思、欣慰、苦恼都与历史、现实和未来紧密契合,与当前处境中的高尚与卑微、深刻与虚浮息息相关,由此而构成了散文的多维结构立体化的主体意识,这种主体意识以其丰富、高大和纯净的特质把当代散文推向了一个新的里程。

(冷成金《论余秋雨散文的文化取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3.如果说余秋雨从人生的角度给出了文化以丰富生动形象的涵限,是从微

观角度出发的话,那么立于民族、国邦角度的关切,则是宏观上对文化的构架。这种关切体现于作者把祖国山水、民族感情、华夏文化三者交融浑然为一体。他视文化为民族的魂灵,把对民族的情感又付之于山水之上。《道士塔》中作者由莫高窟的文物遗藏联想到外夷入侵、民族劫难,“一位年轻诗人写道,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何止是几箱文物被运走了,作者分明看到了一个民族的精灵──文化,在列强刺刀下伤痕累累、血迹斑斑,一个高大的文化巨人在时代面前痛苦着、呻吟着。

透过余秋雨散文把祖国河山、民族情感与华夏文化融为一体的形式,我们会看到隐含着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那就是华夏文化的精髓和内核──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我们仿佛看到作者那颗拳拳赤子之心,充满了对民族文化的珍视和对祖国的深厚情感,他那凄切的乞求和呼唤,不仅仅要保存莫高窟的文化遗产,而且更深刻地蕴藏着爱国的内涵。

??余秋雨的苦旅“文化”,不仅有着强烈的人生感、民族感,而且更富有历史感。余秋雨散文的精邃的思辩、丰富宏魄的内涵,都导源于他的渊博精湛的史家修养。他的“文化”所富有的历史感,并不是对过去僵死的白描,而是把历史作为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用文化把过去和现在紧密相连。在他那里,文化如同充满着旺盛生命力的滚滚浪涛,推动着中华民族勇往直前。

作者站在人类历史的高阔视角之上来看待文化,文化成了历史的积淀,文化和历史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他的“山水”是“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悠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在我的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自序》)。《莫高窟》一文中的描述更具典型,“大凡至今轰传的历史胜迹,总有生生不息、吐纳百代的独特秉赋”,“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历史的韵味可谓浓矣!《莫高窟》一文哪里是对文物古迹的欣赏,实在是对中华几千年沧桑历史的活生生的再现。他从画像的色流中,竟将几千年文明看了个玲珑剔透。历史在他那里与文化相结合,便没有了冷漠和严峻,历史的生气驱除了“文化苦旅”的单调和干枯,呈现给我们的则是活

泼与洒脱,或许这也正是“文化苦旅”津津有味的原因之一吧!(张昭君等《血凝·精灵·积淀──〈文化苦旅〉的文化观》,《社会科学探索》)

4.余秋雨走出了书斋,走出了都市繁华,一个人,悄悄地,从秋风塞北到春雨江南,一任唐朝的风沙宋朝的烟尘的扑打,又黑又瘦,一路探寻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苏生力量和文化更新的鲜活血脉,而对自然山水、风物,面对一堆堆文化的断壁残垣,余秋雨发出了苍凉的人生浩叹。这是真正的大忧患大悲怆,说是历史的泼墨一点都没夸张。你看整个“文化苦旅”,从大西北的敦煌起步,转到大西南的武侯祠、都江堰,再到东南的吴越春秋,最后的落脚点竟是南洋的垒垒丛冢。起初,你还会拥有一份自豪,一丝安慰,因为我们毕竟拥有过一个大唐盛世以及大唐盛世所创造下的辉煌的敦煌文明,尽管后世不肖子孙是如何地把她糟踏了。接着你便感到了寒冷,因为文人的孤魂野鬼出现了,慢慢地你会沉默,你会忧伤,你会呜咽,最后面对一群黑头发、黄皮肤的华裔却不再操华语的异乡故人,你能不悲鸣?中国的文化啊,难道你真的就断送于此吗?难道你真的最终也像古埃及、古希腊一样文明沉沦了吗?不,不会的!《道士塔》《莫高窟》应是劫后的苏醒。《阳关雪》则早已跳出了“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圈子。《上海人》是在祭奠古上海文明的同时对今上海文明又作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小市民”“大市民”的概念。

余秋雨是那种乐意把笔浸润在历史沧桑之中,眼睛却时时关注着今天,也眺望着明天的文人,经历着山一程、水一程的坎坷,领纳着风一更雪一更的寒冷,这里面怎能没有沧桑?一座破旧斑驳的牌坊,一堵朱红剥落的庙宇的断壁残垣,一条海岸边被风霜侵蚀的废船,那是岁月的层层结痂的痕迹,那是岁月无声却残酷的铁蹄,人类所无法承受的无奈。在这里,沧桑成了一种人文景观,该需要多么高品位的审美心境啊!(田崇雪《大中华的散文气派──余秋雨散文从〈文化苦旅〉到〈山居笔记〉印象》)

5.《道士塔》中,当我们随着作者愤懑冲激,也意欲随作者横立沙漠中,喝阻那些西方的文化强盗浩劫敦煌文物典籍的车队时,忽然又被作者“拦下了车队,又怎么办”的提问所震慑,情感的痛苦转瞬间转为思想的痛苦。

《道士塔》写到了上一个世纪之交的一个早晨“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开始他的粉刷”。我们甚至完全可以在这里读出黑色幽默,因为王道士粉刷的是千年流传的敦煌壁画!──这种生动又时时转换感情内涵的描述,充满在全部的余氏散文中,且经常是写得更精彩。

(偌大的中国句)如此忧愤之语,道出了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深爱以及对文化命运的无奈,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道士塔》正好印证了鲁迅的一段话:“中国公共的东西,实在不容易保存。如果当局者是外行,他便将东西糟完,倘是内行,他便将东西偷完。而其实也并不单是对于书籍或古董。”(《而已集·谈所谓“大内档案”》)

相关热词搜索:散文 评价 怎样评价散文 朱自清散文评价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