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药材欧矢车菊及其混淆品的生药鉴别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29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摘 要】 目的:建立传统维吾尔药材欧矢车菊(红拜赫曼和白拜赫曼)及其混淆品藏边大黄的生药鉴别方法。方法:采用性状、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欧矢车菊和藏边大黄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存在明显差异。结论:研究结果可以作为维吾尔药材欧矢车菊及其混淆品藏边大黄真伪鉴别的依据。
  【关键词】 欧矢车菊;藏边大黄;生药学;真伪鉴别
  【中图分类号】R282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23-0009-04
  欧矢车菊为菊科植物欧矢车菊(Centaurea behen L)的根和根茎,春秋季采挖其根和根茎、洗净、晾干,为维吾尔医传统药材,维吾尔语称阿克拜赫曼(Akhbehmen),简称拜赫曼(Behmen)[1-2],其性质为二级干热,味淡、带黏性;具有补心壮阳、肥体填精、爽心悦志、燥湿固精、消除黄疸、温宫生辉的功效,临床用于湿寒性或黏液质性疾病,如心悸阳痿、赢瘦精少、心烦意乱、早泄、遗精、滑精、黄疸、宫寒面暗等症。据报道,本品对肠道有害,其矫正药为洋茴香、西黄芪胶、大枣[3]。
  欧矢车菊原植物产于高加索东部和南部、中亚细亚、土库曼斯坦山区,还分布在西亚、亚美尼亚和库尔德斯坦、伊朗等地[4]。欧矢车菊的混淆品为藏边大黄,但二者分属不同科,化学成分差别较大。欧矢车菊主要含有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尤其是愈创木内酯(germacranolidetype),其具有抗菌、消炎、降血压等作用[5]。藏边大黄含皂苷类化合物,主要包括大黄酚(chrysophanol)、大黄素甲醚(physcion)、大黄素(emod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trans-3,5,3’,4’-四羟基芪(piceatannol)、d-儿茶素(d-catechin)、胡萝卜苷(daueosterol)、trans-3,5,3’,4’-四羟基-4’-O-β-D-吡喃葡萄糖苷(piceatannol-4’-O-β-D-glucopyranoside)、trans-3,5,3’,4’-四羟基-4’-O-β-D-(6’-O-没食子酸)-吡喃葡萄糖苷(piceatannol-4-O-β-D-(6’O-galloyl)-glucopyranoside)、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emodin-8-O-β-D-glucopyranoside)、和大黄酚-8-O-β-D-吡喃葡萄糖苷(chrysophanol-8-O-β-D-glucopyranoside)等[6],二者主要化学成分差异明显,误用带来严重的临床安全隐患。课题组从事进口维吾尔药的鉴别研究三十余年,成功解决了大量疑难品种的代用和误用问题[7-10]。本文比较了欧矢车菊及其误用品藏边大黄的生药学差异,为保障临床正确使用该药材提供实验依据。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CX31RTSF型显微镜(Olympus);BS110S型电子天平(Sartorius);KQ-5200B型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12 材料 欧矢车菊与藏边大黄药材于2011年分别购自新疆各地,均为从巴基斯坦进口。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物研究所何江副研究员鉴定为菊科植物欧矢车菊Centaurea behen L的干燥根茎和蓼科植物藏边大黄Rheum australe D的根及根茎。标本存放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物研究所新疆药用植物资源库 (标本号分别为20110902、20110801)。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性状鉴别
  211 欧矢车菊 呈长梭状,弯曲,两端截平,一端稍尖,长5~20cm,直径1~25cm。表面黄白色,可见6~12条纵皱纹,并有须根痕及须根,偶有残存的棕褐色外皮。质硬而脆,断面略显粉性,外层类白色,中间棕黄色、淡黄、黄白、白色,形成层明显,有时可见放射状。气微,味微甘。见图1。
  212 藏边大黄 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长4~20cm,直径1~5cm,表面红棕色或灰褐色,多有纵皱纹,质硬,断面浅棕色或浅紫灰色,有明显的形成层环及放射状棕红色射线。气微香,味苦而微涩。见图2。
  22 显微鉴别
  221 横切面 欧矢车菊木栓层为数列棕色细胞;栓内层薄壁细胞切向延长;韧皮部宽广;形成层成环;维管束周韧型,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多个相聚,类圆形,其周围有韧皮纤维;薄壁细胞含淀粉粒。见图3。
  藏边大黄木栓层为数列细胞;栓内层窄,内侧薄壁细胞排列较紧密,含草酸钙簇晶; 异型维管束散生,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2~3个相聚,与韧皮部筛管群呈放射状排列。见图4。
  222 粉末特征 欧矢车菊粉末黄白色;薄壁细胞呈类圆形直径22~59μm,壁连珠状增厚;表皮细胞呈长方形,直径22~45μm,平直;导管以网纹导管为多见,直径约为92μm,排列紧密;淀粉粒单粒类圆形,直径5~35μm,脐点裂缝状,有的不明显。见图5。
  藏边大黄粉末黄棕色;草酸钙簇晶甚多,直径13~38μm;皮层细胞类方形或长方形,壁稍厚;螺纹导管较多直径约15~33μm;木栓细胞淡棕色,类长方形或多角形,长25~46μm,宽45~69μm;薄壁细胞类圆形,长45~56μm,宽25~39μm。见图6。
  3 讨论
  31 基源考证 欧矢车菊始载于1010年左右中亚人阿魏森纳所著的《医典》(阿拉伯文),称本品的阿拉伯语名称为拜赫曼 (Behmen)或拜赫曼赛菲德(Behmensefid),分红白两种,红者称为Rehmensuruh,白者称为Behmensefid[4]。因我国不产欧矢车菊,新疆维吾尔医临床多采用从巴基斯坦等过进口的欧矢车菊药材。因翻译和鉴定问题,古代维吾尔医临床常将红白两种“拜赫曼”误认为是同一种植物的根。课题组前期考证表明表明,红“拜赫曼”和白“拜赫曼”是不同科属的两种植物来源,古代维吾尔医所述的白“拜赫曼”即“拜赫曼赛菲德”,为现代维吾尔医所用菊科植物欧矢车菊的根和根茎;而常因同名异物的红“拜赫曼”即“拜赫曼苏肉赫”,为廖科植物藏边大黄Rheum australe D的根及根茎[4]。本文研究为进一步澄清维吾尔医临床对“拜赫曼”的认识提供了有一定价值的试验依据。

相关热词搜索:维吾尔 生药 矢车菊 混淆 鉴别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