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散文

发布时间:2017-02-08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退休散文篇一:伤感散文精选

篇一:抒情散文精选集

抒情散文精选集

在某一个时刻,心被触动了,百感交集。心情复杂得无法用声音来表达,却想要用过某种方式来宣泄。于是,很多人选择了文字,选择了散文这一形式。散文,看似结构散乱,其实内在围绕着同一个主题。作者把纷乱的思绪转化为一个个文字,一个个句子当中,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或唯美,或伤感,或睿智,让更多的人体会到相似的情感,一起回到那一个特别的时刻。

1.岁月之殇:

2.朋友·永远:

3.红尘一梦醉千年,寂寞一世歌相伴:

4.莫过于十年的世纪:

5.记忆……残留的轮廓:

6.静守岁月:

7.似水流年:

8.岁月静舞,人生浮沉:

9.遗忘:

10.流泪的幸福:

11.那段繁华年代里的黑白:

12.苦荞:

13.青春是一场花祭:

14.眼泪海:

15.一瓣心香一瓣痴:

16.岁月本无尘:

17.指尖轻触,倾尽一世繁华:

18.合手看世界:

有关伤感的文章

遇见你,是神来之笔

不期的美丽

微笑,明牙皓齿

那些无畏的勇敢

不似我,虚假的从容

我侧脸,勾画的轮廓,如此模糊

阴影里,少了你些许静默

从没想过,我一个人是否能面对

向前走,不留后路,

路好长,长到我,总在黑暗里徘徊挣扎迷离迷失

你的脚步太快,我无法追逐

有没有想过,停下脚步,等等我

若,我的梦想让你心痛,

那,请你放弃我,

我,不想放弃我的执着。闭上眼,不想让你看到我更难过 那些回忆,断了线,不愿在想起,一次一次,对比出的狼狈 心很空,总以为,忘记了些许东西

压抑里的郁结,无法挣脱,如影随形

怎么退,怎么去学会,都不快乐

我爱上,在这不快乐里快乐

默默分享,关于我的一切我的世界,仿佛没有一个人,只有我,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形单影只,空空如也 苍白的一切,宣告着离别

不再要虚拟的温柔,还能怎么说

看窗外,却再也看不懂

那,密密麻麻的人群,为何要热闹着

我在这夜里看着灿烂的烟花,却看到,来不及收场的残殇

还有那残殇里的落寞

这生命走在厚重的压抑里,每时每刻都在卑微的死去,旋律断断续续的不完整。

那消失的奇迹不断的提醒着我,所谓的距离。我开始忘记,有志气。无意义的颓废着,不是象牙塔,不是黄金屋。

我在我小小的蜗牛壳里,宣泄着我或忧郁或抑郁或烦躁的情绪。

暴走的寂寞,四处逃窜,始终只在的我胸口。

蜷缩在角落里,无力到想不起一切。眼角的泪光,不够闪亮,照亮这死寂的阴霾。 只是简单的换个方式,熟悉的世界相去千里。没有感触的梦境有没有我?

我忘记了我沉沦了多久,恍然想起那个吸烟的漂亮姿式——四十五度角倾斜,微微带点忧郁 一层一层的阴影,笼罩着昏暗的一切,看不见彼此

一片一片的忧伤,放声嘶哄,嘶哄着古老的歌谣

我们那么近那么远,虽是咫尺,却已天涯。

我不知道要怎么继续写,那些为你写的歌,比纸还要白,那些粉色的色彩,不复存在 没有鲜花和掌声,当天与地沉沉睡去的时候

只有我在云层里,不断练习着,关于我们之间的告别曲

这冷冷的月,留下一室清冷,是谁徘徊在孤灯里低低倾诉?黑夜,不断拉长,恐惧,是一张大网,无法挣脱。

泥土,散发着腐败的气息,匆匆流去的是什么?为何我,竟无处追寻? 消失了,隐匿了,留下了,残叶颠簸在秋风里

还有踽踽独行的背影的残笑

苍白的,哀伤的,是破碎的,我的骄傲,一片迷离,

我脚步踉跄的行走,冰天雪地里

我在什么地方?

飘飘荡荡,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有没有人,在呼唤我?

在我忧郁的深处,是否还有希望的幼芽?

奄奄一息的青春,越长大越少。

如果可以,我希望,变成你……篇三:一篇伤感散文随笔 作者:梦思飘明

一篇伤感散文随笔 作者:梦思飘明

偶尔会想起某个远方,某个方向,然后沉默的仰起头,秋天的阳光还是刺眼,嘴角的弧度,闭上的眼,有些模糊的过去的影象,一点一点的重叠,一点一点的忘却,再一点一点的用还活着的心去追逐,去忆起,终究看到的也只不过是一场没有主角的戏,一场没有结局的伤。 释然,这一场没有结局的伤。

弧度很美,犹其是嘴角上的。弧度很七彩,犹其是彩虹之处。弧度很悲戚,犹其是冷秋挂在点点星光之中的一尾弯月,仍然感动没有远方没有方向的每一天。当回忆越来越多,知道这岁月已经在心上生命上留下痕迹,辗过了本就脆弱的心,辗过本就沧桑的生命,于是某个时间回头看到是一路水滴的路,那是没有融化的泪,看到的也不再是路,而是一条条小河流,

在过去的生命里流过,也将要流向那未知的明天。涉水而过,却享受这一场只有一个人的行程,某个瞬间释然,这一场没有结局的伤。

秋意,正浓。

没有特别,也没有牵挂,一如往昔,只是有假期了,中秋,家里上空的月没有想象中的圆,偶尔的闲暇让人无所适从。还是小时侯一样,蓝天,门前,小板凳,父母,仰望上空,那一架架不停地飞过,看到只有一点点影象的飞机,轰隆隆的飞机声。还有身边父母的喋喋不休,这是唯一对于我来说是不变的,纯净的。还有屋后竹子风吹过沙沙的声音,偶尔飘落在我面前的竹叶。满足于这一种恬静。秋意正浓。

是谁?在跟我一起分享属于我的爱?

变的是村庄里一个个从年轻走向年老的男与女,一张张稚气而陌生的可爱小脸蛋,一幢幢新起的楼房,父母脸上的多的是岁月的刻画,还有家里多了两个跟我有血缘关系的小侄子,还是喜欢坐下来跟父母聊天,父亲偶尔会有空,快退休的人了,背开始有一点点躬,母亲,也开始变得比年轻的时侯更多疑心,总是害怕我们找不到幸福,害怕我们什么也不懂,而常常念着,跟父母谈话我总是很开心,常常会不由自主的大笑,还会拿父亲开涮,其实这样的机会并不多,所以我都很珍惜,侄子们会很捣蛋,父母顾及得再多的是两个侄子,有时我会无奈的站一旁,看父母为两侄子忙活,而无暇顾及我,记忆中对小孩子我没有太多接触,但家里那两个我是爱到无法再爱,很爱他们,也许是自小到大没有接触过小孩的原因吧,不懂得跟他们相处,甚至于有时看到他们自己都很头大,不过也还好那两小子还算粘我。只是他们分享了本该属于我的爱,不过也没关系啦,毕竟他们带给我父母很多快乐。

心,很平静的跳。

看到她的相片,是在一个午后,偶然的进到她的空间。阳光,眼神带一点点忧伤的漂亮女孩,曾很爱你的女孩,因为我,你而伤害过的女孩,也许你说得对,爱不是单方面,我们没有像她以为的那样在一起,那个青涩的年代你却因为我而伤害了她,其实很想对女孩说,对不起,我的存在让你青涩的爱化成生命中一段痛的记忆,其实,多年后我们却彼此发现,谁也没有爱上谁。

走在风中,昨天阳光突然很温柔。

昨天,走了一个多钟头的路,沿着公路,风轻轻的吹,有田野的味道,喜欢这一种感觉。风吹起发扬起发水的香味,还是淡淡的菊花味,记忆中的味道,昨天阳光很温暖。会好好的珍惜这一场温暖。

退休散文篇二:心中的大哥(散文)

心中的大哥(散文)

五月,鲜花盛开,是注定充满故事的月份——“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五四”青年节,起源于1919年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是新中国广大青年的重要节日??而五月,这个名字本身,在拉丁文中叫Maius,英文中也就是May,翻译成汉语是玛雅,她是罗马神话里的一位女神,是专门守护春天和生命的女神。

巧合的是,中共国网濉溪县供电公司党委,在今年的五月,举行了“我为安全与服务尽责任”主题征文活动,也注定为我们公司全体干部职工留下一个具有深刻意义的故事,让我在接近退休的年纪依然时常想起,在我的工作和生活中依然念念不忘的一个人——哦,不是罗马神话中那位专门守护春天和生命的女神,没有女神那么伟大和神圣,而且普通。他,就是我家的大哥。

我家兄妹六人都是农村长大,大哥排行老大。由于是老大,除了父母,他是兄妹六人中第一个学会干家务、干农活的人;也是从我记事起,感觉在家里为父母分忧操心最多的一个。因为父亲在外工作,很少回家,大哥的角色显得格外重要。当然,我作为家中三个女儿中的老大,不到10岁也跟随大哥学会了做家务,比如割草,喂猪,洗衣,做饭等等??这是大哥在老家农村给我留下的一段最初的记忆。

上世纪的1981年,大哥高中毕业后考取中技,两年后就参加了工作,在煤炭部下属大型企业淮北煤炭建设基地生产第一线工作。由于落实下放政策,我母亲恢复了工作,我们家其他兄弟姐妹也在大哥参加工作后不久,陆续来到城里居住、读书。大哥每次工休日回来,除了继续干些家务,还给我们在家的姐弟讲些他们单位的事情,让我们还在读书的大孩子小孩子都感觉新鲜。

而在我进入电力系统参加工作后不久,大哥回来讲的单位的事情,不再是新鲜,而是震撼。因为他在工地上除了本职工作,还担任班组安全员,受过专业培训,在安全生产方面有着不一般的认识和经历;对于我和弟弟在电力系统工作,他更是比我们更加具有职业敏感性。所以,他回家后给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是:上班注意电,出门注意车。

有一年春天,也是五月份,大哥工休回家来,正赶上家里人在吃饭,连饭还没有吃一口,大哥就急急忙忙“宣布”他单位的事情。我看见大哥表情极其严肃,说:“我们单位一个19岁的小伙子没了。当时我就在现场。”听了这么一句,一家人都停下了筷子,让大哥慢慢说。

原来,大哥所在的临(涣)——海(孜)——童(亭)矿区建设工地上,一座在建的煤矿井塔正在用塔吊上下吊运建筑材料。有一天,值班的塔吊的司机是一个刚毕业上岗不久的新手,19岁。那天早上,开完班前会后,这位新司机哼着小曲爬上塔吊。刚爬到离地两米处的塔吊爬梯护圈入口附近,这位新司机的师傅发现徒弟没有戴安全帽,立即提醒他“安全帽”。新司机穿着一身比较新的蓝色工作服,白色衬衫的衣领清晰可见,回头对师傅一笑,说:昨天下班有点热,放在驾驶室了。这一幕,被在其他施工班组的大哥看在了眼里,也永远地印在了心里。师傅叮嘱一句说:“那你慢点,安全帽要记得下次一定要随身戴。”“好的,师傅!”说完,新司机进入护圈,继续顺着爬梯往上走,向30多米高处的塔吊驾驶室爬去。此时,各工种的工人们都操起手中的工具,在准备开工干活了,也就在8:30至9:00之间,突然,从塔吊上传来“噼噼啪啪”的连续的撞击声音。这种声音是工地上少有的,听起来似乎像顽童用木棍一端在楼梯铁扶手的立柱上使劲、连续地敲过,而且持续时间不长,很快划过。大家不约而同向塔吊看去,然后蜂拥过去,看到了不愿意看到的悲惨一幕。19岁的塔吊新司机,满身伤痕躺在塔吊基础边上,本来穿在里面的白衬衫,连同上半身的工作服一起,除了袖子还套在手上,全部向头顶方向翻在了外面,像被人用力向上扯掉了;头皮的伤已经惨不忍睹。

工地上的领导很快赶到事发现场。有一辆白色“日野”货车正在卸黄沙,刚卸下一半。为了争取时间施救,立即将这位伤员抬上这辆黄沙车,送往比较近的淮北矿工医院。

然而,由于头部及全身多处骨折,伤势过重,抢救无效,19岁的生命就此陨落。事后调查显示,这位年轻的塔吊司机,在塔吊爬梯护圈内即将爬到驾驶室时,有一个小转弯,由于没有戴安全帽,他的头顶在转弯处与横梁发生碰撞,造成瞬间眩晕,失足坠落。

大哥这次回家,给了我一次刻骨铭心的记忆。从此,我在家里也成了“兼职安全宣传员”,向家人“唠叨”大哥的一句口头禅:上班注意电,出门注意车。

电力公司安全生产,涉及到供电、用电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规范,往往是无数鲜血和生命的结晶,既科学又细致;容易出问题的是操作者、执行者。只有警钟长鸣,时刻牢记安全生产,才能克服麻痹大意,避免悲剧的发生。我和丈夫都在电力系统工作。丈夫曾经在古饶、铁佛等乡镇变电所工作多年;我在公司线材厂工作至今。作为“兼职安全宣传员”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在自己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的同时,提醒丈夫“安全生产,平安归来”。30年来,在职责范围内,我们夫妻做到了安全生产。无论在单位,还是在家庭,都尽到了自己应尽的责任。事实证明,安全的最直接受益者还是个人,因为安全生产在确保生命平安的同时,更维护了家庭的幸福圆满。

然而,我弟弟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刚参加工作时,在本公司外线班。他对大哥每次回来的安全提示讽刺为“絮吊儿”,认为自己“运气好,没事儿”。 事故往往出于麻痹。在一次外线带电作业时,我弟弟碰到火线,被电击晕,幸好有安全带保护,挂在电线杆子上10多分钟没苏醒,是同事把他解救下来。从此,他离开外线班,在本公司做一些辅助工作,再也不说大哥“絮吊儿”了。

现在,由于工作的变动,大哥远在浙江。虽然很少见面,但大哥的话还常回响在耳边:“上班注意电,出门注意车。”

我要感谢大哥!是大哥最早把安全意识根植于我的心里。因此,安全,也成为我心中的“大哥”!(李翠荣)

退休散文篇三:古代退休制度

古代退休制度

格物致知 徐州日报 作者星环2013-11-21

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制度之一,公务员到达一定年龄后就会退休,同时享受国家的财政供养。其实这种制度并非现代文化的产物,退休制在中国的周朝已经产生,并且慢慢发展成为国家的定制。

周朝奠定基础

退休一词,始见于唐宋文籍。唐代散文家韩愈《复志赋序》中有“退休于居,作《复志赋》”一句。《宋史·韩贽传》上曰:“退休十五年,谢绝人事,读书赋诗以自娱。”何谓退休?依古代而言,即是辞官于朝,赋闲于家,颐养晚年之意。需特别指出的是,中国古代的“退休”仅限于官吏,常见的称谓有致仕、致事、致政等。退休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退休起于何时尚难查考。但到周朝,随着奴隶制官僚制度的完善,与之配套的各级官吏的退休年龄和善后问题已纳入行政管理的范围。关于退休年龄,《礼记·曲礼》说:“大夫七十而致事。”又说:“五十而爵,六十不亲学,七十致政。”《尚书大传》也说:“大夫七十而致事,老于乡里。”为何规定退休年龄为七十?一句话,人至七十,老而衰,不便在官场趋走办事了。

关于官吏退休后的待遇。首先称谓有别,据《礼记》记载:

卿大夫致仕曰“国老”,一般官吏致仕曰“庶老”。其次是待遇不同。周公致政成王后,成王使居洛邑,享受最高的礼遇。《周礼·王制》说:“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 周代退休制度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削除了官吏终身制,保持了统治政权的生气。官吏退休后,国家为保证其特权,令其按级领取俸禄,使退职者老有所养,老有所安,又使在职者无后顾之忧。它有利于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周代已开始奠定以后数千年退休制度的基础。周以后的封建王朝基本沿袭了周代的退休制度,不过在形式上各有差异。

唐代制度完备

汉兴,官员欲致仕,须申请,说明缘由。致仕有两种:一为老,二为病。告老告病,皆卑称“乞骸骨”。但官员致仕会出现几种情况:第一,愤而致仕者。第二,退而复用者。第三,劝留。第四,致仕年龄无定制。以上几点,均以利于皇权为前提,反映了汉官致仕自愿但不自由的趋向。

到了唐朝,随着阶级基础的扩大,退休制度作为官僚制度的一部分,又有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其特点是:致仕年龄较灵活。若精旺力盛,胜任职守,亦可缓退;致仕手续简便,只要造册上报即可;对致仕官员举行欢送仪式,敲锣打鼓,送归老家,很有人情味;致仕官享受优厚待遇。首先在政治上,三品以上官员致仕后,仍恩准在朝廷行走,参与国事决

策。其次在经济上,五品官以上致仕者给半俸,功臣元勋受皇帝特恩,可全薪退休。六品以下,则赐口分田养老。另外,高官致仕,允留一子领薪侍养。总之,唐朝在退休制度上,其政策规定较汉要完备得多。

宋代待遇优厚

两宋时期,退休制度又有新的规定。宋代文官年满七十为致仕之期,武臣可延长十岁。若自愿亦可提前致仕。但少数元老大臣,不在此限。两宋对退休官员的安置和待遇,优厚备至,无以复加。宋神宗前,官员致仕皆解除原任官职,神宗以后,允许带职致仕。官员致仕后,仍可加衔晋级,参与朝政,实处“半退”状态;宋官致仕时,皆升转一官;依据退休官的品级,其子孙可“荫补”一定的官职。但中级官员如荫补子弟,即不能转官,称“守本官致仕”。宋朝还开创了老子退休、儿子顶职的先河;从宋真宗起,职事官致仕后,食半俸,立有战功者,部分食全俸;有些官吏名义上退休,实际上又安排了其它名誉职务,令领职务俸禄(全俸)。此种“退居第二线”的官,称“祠禄官”。有些官吏告退后,安置(来自:WWw.zHaoqT.net 蒲公 英文 摘:退休散文)于台阁,令写碑修书,撰国史,“卒老于文字之间”。有些官吏致仕后,因工作需要,朝廷又特命复出任职,时称“落致仕”。

明清60岁退休相沿至今

明清之际,统治阶级对退休制度十分重视。关于退休年龄,

洪武元年(1368年)规定:“凡内外官员年七十者,听令致仕,其有特旨选用者,不拘此例。”洪武十三年(1380年)正月,诏令“文武官年六十以上者听致仕,给以诰敕。”弘治四年(1491年),又诏“自愿告退官员,不分年岁,俱令致仕。”清朝文官,六十岁令致仕。武官则不然,副将以下,年满六十,概予罢。低级武官,退休更早,参将五十四,游击五十一,都司守备四十八,千总、把总四十五。一句话,武官官职愈低,退休愈早。明清以后,破除古制,将退休年龄提前十年以上,且带有强制性,是明清两代高度集权政治所致,客观上也比较合乎实际。故六十岁退休,相沿至今。

关于退休后的待遇,一是政治上,明初规定,三品以上官以本品致仕,四品以下,现职任满三年而无大过者,可升一等致仕。明中叶改为升一级或二级,而后致仕,若有过而不称职者,以原级致仕。致仕官在礼仪上受尊重,在宴会、祭祀等活动中,仍享有该品的礼遇。二是退休金,明初规定,致仕官食原俸,旋取消。后又规定致仕官一般不领取俸禄,但享受本品豁免赋役的权利。若家贫不能自存者,“有司月给米二石,修(终)其身。”清朝,基本维系明制。(星环)

相关热词搜索:退休 散文 退休感悟散文 退休心情散文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